塵埃落定,王石卸甲;諸神歸位,萬科「亮」牌。
6月21日早間,萬科發出公告決定進行董、監事會換屆選舉,外界的目光便全部聚集到王石身上:三十多年來,這位帶領萬科從最初展銷進口辦公設備、視頻器材的小企業發展成為市值超過兩千億的房地產龍頭的領軍人物,並未出現在新一屆的董事會提名名單上。
王石,幾乎是過去十餘年間,中國最具代表性的企業家,他一手創立萬科卻又放棄股權,是「帶頭大哥」又是「時尚青年」。正如王石所言「沒有人需要我才是成功」,在寶萬之爭終於塵埃落地之時,這位萬科的創始人、董事長、精神領袖,便已迎來了「放手」的落幕告別。
對萬科來說,這將是其成立以來最重要的「權力」交替。在深圳地鐵集團「徵求了萬科現有主要股東等各方意見」後拋出的新一屆的董事會提名名單中,格局已非常明朗:七名非獨立董事人選中,具有深圳國資背景的共有四人,剩餘三人來自萬科管理層;四名獨立董事提名人選中,李強來自於前海金控。加之深圳地鐵集團6月21日已明確「挺鬱」,萬科的前進大方向基本確立。
就此,在萬科服務了27年、執掌管理層17年的鬱亮,終於要獨自掌舵這艘千億巨輪,開啟屬於他的「亮時代」。
交棒,在「最好的時候」
在王石「退出幕後」之後,萬科新的經營決策層將會帶領公司走向何方,無疑成為各界關注焦點。基於此,對萬科新一屆董、監事會成員構成的剖析也顯得尤為必要。回看這份由深圳地鐵集團提交的換屆選舉議案,其中,在新一屆董事會構成中,也基本維持了萬科以往的「三三一四」原則。
首先,在新一屆董事會中,萬科管理層依然保有三個席位,其中鬱亮、王文金繼續留任董事會成員,而萬科執行副總裁、營運長張旭則填補了王石留下的空缺。同樣,與當初華潤向萬科派駐三名董事類似,現已坐上萬科第一大股東之位的深圳地鐵集團如今也決定向萬科派駐三名董事,即林茂德、肖民和陳賢軍。值得一提的是,與這一屆董事會中孫建一的角色類似,萬科新一屆董事會中也再次引入了外部董事,即有意推選深圳市賽格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孫盛典擔任公司董事一職。
而在四名獨立董事提名人選中,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劉姝威較為知名(對位萬科當前獨立董事華生),而從其在「寶萬之爭」過程中發表的意見觀點來看,劉姝威此前比較支持萬科的管理層。另一位擬推選的獨立董事吳嘉寧則曾任畢馬威中國副主席(2016年3月退休),其對位替代的應是萬科現任獨立董事羅君美(同樣具備會計背景)。而另兩位獨立董事人選也有著深厚的背景,其中,康典此前曾擔任新華保險的董事長、執行長;李強目前則擔任前海金融控股的董事長,而前海金控是由前海管理局發起設立的國有獨資金融控股公司。
此外,在深圳地鐵集團推舉的監事會人選中,萬科現任監事會主席解凍繼續被推選為下一屆監事會非職工代表監事,而另一名擬推舉監事人選鄭英則具有深圳地鐵集團的背景,目前擔任深圳市地鐵集團物業開發總部黨委書記、副總經理。
從中不難發現,在萬科的七名非獨立董事人選中(深圳地鐵集團所推舉),具有深圳國資背景的共有四人,且獨立董事中的李強亦來自於前海金控,似有主導萬科新一屆董事會的態勢。不過,在市場人士看來,萬科管理層與深圳國資所推選董事的多寡,並不意味著雙方未來有著博弈的空間或可能,從過往萬科管理層力推深圳地鐵集團入主乃至從本次換屆中釋放的信號來看,萬科管理層與深圳地鐵集團在企業未來經營戰略決策中應並不存在分歧。
進一步來看,儘管沒有明確萬科新一屆董事會中替代王石的董事長人選,但從表態來看,萬科管理層與深圳國資之間已經達成了一定的默契,即鬱亮有望取代王石成為萬科的新掌門人。其一,在王石最新朋友圈中所發出的「臨別感言」中,即表示:「今天,我把接力棒交給鬱亮帶領下的團隊,我相信這是最好的時候。」從中可見王石對於鬱亮為首的新管理層的期待。同樣,在深圳地鐵集團6月21日同時發出的聲明中也明確表示:「希望萬科團隊在鬱亮先生的帶領下,按照既定的戰略和運營機制,持續領跑房地產行業,創造優秀業績回報股東,回饋社會。」由此可見,鬱亮接棒王石執掌萬科,應是大概率事件。
王石的712天「守護」
一手創立萬科卻又放棄股權,做到全球領先卻愛「不務正業」,在那個「草長鶯飛」的時代,王石無疑是最受推崇的「青年」。一邊自己登山、代言、遊學,一邊萬科的銷售、盈利、股價連上臺階。連王石都自嘲:「沒有人需要我才是成功。」
寶能的出現令這一切瞬間改變,自其首次舉牌起,在過去的近兩年時間裡,王石再度與萬科緊緊綁在一起,或大聲呵斥,或忍氣吞聲,或巧搬救兵,或四處奔走。如今,王石完成了他在萬科體系中的最後目標,熬過了「守護萬科」的最後712天。
一切都要回到2015年那個A股大幅波動後的夏天。8月27日,王石首次對已三度舉牌的寶能表態:「股市過山車,野蠻人強行入室……」就在前一天,寶能已控制萬科15.04%的股權,首此超過華潤。
此後,寶能與華潤就萬科第一大股東之位進行了短暫交鋒,並在2015年12月中旬加速增持,甚至將萬科A的股票連續打板,入主意圖昭然若揭。旋即,王石在內部講話中喊話:不歡迎寶能系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因為其「信用不夠」。
僅六個月後,王石便「收回成見」。在萬科的2016年股東大會上,王石自顧澄清並道歉,「我用的是惡意收購(這個詞),惡意收購在證券市場上是中性詞。我的態度或有需要反省的地方,這個局面如果大家覺得是我王石造成的話,我表示歉意。」
這也是形勢所迫。王石前期的強硬喊話並未將寶能喝退,反而激起更猛烈的增持,寶能還拋出了罷免董事會的議案。而原本被視為萬科管理層後盾的華潤亦公開嗆聲,矛頭直指「內部人控制」。在此情況下,王石几乎沒有決戰籌碼,與寶能、華潤緩和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僅僅這些顯然還不夠阻擋「野蠻人」的腳步。2015年末,王石及萬科管理層獲得了另一家舉牌入股的險資——安邦的認可,公開聲明,歡迎安邦成為萬科重要股東。2016年3月,萬科又宣布擬與深圳地鐵展開重組,此舉亦被視為王石從深圳國資方面尋求幫助。2016年7月,萬科方面舉報寶能資管計劃違法違規,意圖「釜底抽薪」。
據接近萬科的人士透露,在寶能建倉完畢後,王石几乎馬不停蹄地拜訪各方,在除深圳以外的多地逗留許久,尋求支援和幫助。
在熟悉該事件的人士看來,幾乎是王石獨自將萬科「帶了回來」。在2016年的股東大會上,每當有股民喧鬧,總是王石發話平息爭執。對棘手的問題,也是王石付諸一笑。股民要求道歉,也由王石站出來起身致歉。「不是鬱亮不願意做,而是那個時候,萬科需要的是王石。」
有地產界人士認為,王石退休傳言早已有之,但熟悉王石的人,沒有誰會相信那是真的。可如今一切塵埃落定,萬科依然留在深圳,接掌的還是「心中人選」,王石徹底離去也不再意外。
萬科迎來「亮時代」
從萬科的最新公告看,鬱亮此次排在了董事會候選名單的首位;從王石的卸任「囑託」看,鬱亮自然是接棒的不二之選;從深鐵的官方表態看,也明確提出「萬科團隊在鬱亮先生的帶領下……」多處細節都暗示,在萬科服務了27年、執掌管理層17年之後,鬱亮大概率將升任萬科新一屆董事會主席,迎來了真正屬於他的萬科「亮時代」。
在不少業內人士和萬科員工看來,萬科多年來能夠笑傲地產界,得益於兩個男人:一是創始人王石,另一個就是鬱亮。只不過,不同於王石的理想主義,鬱亮更加務實和低調。
作為萬科業務層面的掌控者,鬱亮34歲便全面負責公司,用了十年時間將萬科打造成為中國首個千億房企。此後,萬科的上升步伐更是不斷提速。2015年,萬科在鬱亮的主導下開始推行「賽馬機制」,成立多個新的事業部來推動業務轉型。「把每個新業務像賽馬一樣拉出來遛遛,各地、各事業部都以賽馬的模式,試錯,競爭,一旦確定好模式,就由總部推進,各地複製推廣。」鬱亮曾如此對媒體詳解他的賽馬機制。
「賽馬機制」只是鬱亮以務實求變革的招數之一。在他「攝政」之下,萬科涉足商業地產、物流地產、教育、養老、體育等領域,並積極開拓海外業務。2014年時,鬱亮正式提出,萬科將由傳統的住宅開發商向「城市配套服務商」轉型。
在萬科的大萬億景願中,鬱亮對業務轉型設立的目標是「傳統住宅銷售業務佔比一半左右,另一半市場來自新業務」。不管是上海的「熱帶雨林」,還是北京的「6+X」,或是廣深區域的「八爪魚」,野心勃勃的萬科早已不再是單純提供住宅的開發商,而是涵蓋一個人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全生命周期的配套服務商。
從當初毛遂自薦的小夥子,成長為房企龍頭的掌舵人,鬱亮有著出色的學習能力。看過華為的普惠合夥和黑石集團的跟投模式,鬱亮打造了萬科的事業合伙人、項目合伙人模式。見識過小米等網際網路企業的蓬勃興起,北京萬科開始與百度合作,將適用於商業地產的大數據分析系統推送上線。
早在寶萬之爭開啟之初,鬱亮就曾對媒體坦言自己的特點。「他(王石)喜歡高山我喜歡大海,大山雄偉,海納百川,後來變了,他喜歡海,我喜歡山。王石比我更理想,更理性。我屬於『悶騷型』的,對王石的表現能力,我自嘆不如。」
對股權紛爭歸於平靜之後的萬科而言,穩定、融合和發展將是很長一段時間內的主旋律。此時的鬱亮,最契合。
【相關報導】
王石正式交班深圳地鐵全面入局 萬科走入「亮」時代
在剛剛結束一場驚心動魄的商業大戰後,萬科也迎來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人事變動。公司創始人王石將不會出現在萬科新一屆的董事會中。雖然沒有明確表示會卸任公司董事長一職,但據知情人士透露,王石未來不會在萬科擔任任何實質性職務,現任公司總裁鬱亮,將接班王石成為萬科的董事長。
萬科提名新一屆董事會人選 創始人王石謝幕
延宕三個月之後,萬科新一屆董事會提名名單終於出爐了。這意味著,紛擾兩年的萬科股權之爭即將落幕。
萬科董事會換屆方案揭曉:王石功成身退鬱亮接棒 寶能缺席
萬科董事會換屆方案揭曉。萬科21日發布公告稱,接到股東深圳地鐵集團關於公司董事會換屆以及選舉董事、監事的議案,將在6月30日召開股東大會審議。
【王石謝幕】
王石:人生就是不斷行走的過程
在萬科股權事件初現曙光之時,王石選擇主動退出,他在萬科的職業生涯宣告謝幕。1999年,王石第一次主動讓賢,由姚牧民接棒總經理職務,王石則擔任董事局主席,使得管理團隊的經營管理能力得到鍛鍊。
【歷史數據】
萬科歷史業績亮眼
自萬科A股1991年上市以來,王石一直擔任著董事長的角色。萬科A的營業收入、淨利潤、股價等多個核心業績指標,均實現跨越式發展。
【懸念待解】
萬科二股東寶能系未提名董事 為全身而退?
萬科於6月21日公布董事會換屆提名方案的節點頗為微妙,剛好是在股東大會召開的前9日。根據萬科的公司章程,新一屆董事會提名名單應該在股東大會至少十天前提出。
王石退出萬科董事會是順勢而為還是無奈之舉
自萬科股權之爭起,王石離任的傳聞就不絕於耳。6月21日,萬科的董事會換屆方案公告再次震動業內。這一次,王石真的交班了,他將接力棒傳給了鬱亮。
「王」退「鬱」接 萬科股權結構懸念待解
如果不是因為股權之爭,王石大概率會在此前的3月27日宣布退任萬科董事會主席,由鬱亮接替。而現在,這個消息被推遲了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