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只是胖?或許我們將無法交流

2020-07-14 牧夫天文
你以為只是胖?或許我們將無法交流

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專欄

周三 · 太空探索 |周四 · 觀測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測 |周六 · 茶餘星話 | 周日 · 視頻天象

翻譯:陳一萱

校譯:牧夫天文校對組

編排:陳一萱

後臺:庫特莉亞芙卡 李子琦

原文連結:

https://www.universetoday.com/146889/languages-will-change-significantly-on-interstellar-flights/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電影《機器人總動員》。封面圖所描繪的就是電影中人類建造的宇宙飛船上的一幅場景。在那時,由於科技帶來的便利,不僅人類的肥胖率大大提高,運動能力也已經大肆退化。可類似電影中的星際旅行帶給人類的影響可不僅僅是肥胖和四肢不協調這麼簡單。

像電影中這樣,建造一艘星際方舟,載滿人類及各種動植物,然後開始去往一個遙遠星球的旅行——這是一個多麼吸引人的想法!這一概念不僅僅是科幻作品中的寶藏題材,它也是許多科學研究的主題:通過建造一艘足夠容納下多代人類的宇宙飛船(又名世代飛船),開始宇宙殖民。

當然,這一富有想像力的設想也有不足之處。在這樣的長途旅行中,幾代人都會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出生並長大,而這可能會導致我們無法預測的各類生物學問題或突變。但是根據一組語言學教授的最新研究,還有一種東西也會變異——語言本身!

你以為只是胖?或許我們將無法交流

圓柱形宇宙飛船內部的藝術想像圖

【Credit: Rick Guidice/NASA】

在這一名為《星際旅行中的語言發展》研究中,麥肯齊(McKenzie)教授和朋斯克教授(Punske)探討了語言在一個孤立的環境中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的。在長途星際旅行或者星際移民中,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最終這可能意味著,如果星際旅行者與地球上的我們再次相遇的話,前者所使用的語言對於我們來說將是難以理解的。

為了進一步解釋這一觀點,麥肯齊和朋斯克教授舉了地球上不同語系的例子,以及新的語言是如何隨著距離的變化和時間的推移出現的。他們預測在跨越10代人或更久的星際旅行中會發生什麼:

「假設這艘飛船上經歷了10代人。那麼在這段時間裡,新的概念會出現,新的社會問題也會出現,人們就會創造各種新的詞語或方式來討論這些問題,而這些詞彙就會成為這艘船的專有詞彙。除非在不得不解釋的情況下,地球上的人可能永遠不會知道這些詞語。」

你以為只是胖?或許我們將無法交流

在ESA的支持下,TU Delft星艦隊(DSTART)設計的多代飛船的概念圖

【Credit and Copyright: Nils Faber & Angelo Vermeulen】

另外,麥肯齊還指出:「你走得越遠,跟地球人說話的機會就越少。幾代人過去了,你幾乎沒什麼可以真正和地球人交談的機會。你沒有什麼想對他們說的,因為他們要過幾年才會收到消息,而你也要過幾年才會收到他們的回信。」

為了論證距離對語言的影響,他們舉的例子是公元前3000年到1000年活躍在南太平洋島嶼上的玻里尼西亞水手。雖然這些水手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臺灣(約公元前6000年),但他們逐漸向外擴張,並導致了公元前1000年新文化的發展。新出現的玻里尼西亞語與曾經他們使用的古南島語幾乎沒有相似之處。

你以為只是胖?或許我們將無法交流

太陽系、日球層和星際介質的對數刻度

【Credit: NASA-JPL】

類似地,為了論述時間對語言的影響,兩名教授舉了在同一個社區中語言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產生變化的例子,比如「升調」(uptalk)。這種現象也被稱為「高升結束語」,指的是句子以上揚的音調結尾。雖然它經常被那些不熟悉它的人誤認為是疑問語氣,但這個升調實際上起的是表示禮貌或包容的作用。

正如作者所指出的,「升調」迄今為止在英語中只出現了40年,起源尚不清楚。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注意到了它的傳播,尤其是那些在嬰兒潮時期(1944-1964)出生的人。雖然這些人現在使用「升調」,但這在他們年輕時卻不流行。

因此,如果沒有人跟蹤飛船上這種語言上的變化並努力維持語法標準,語言分歧將不可避免。但正如作者所指出的,這可能並沒有那麼重要,因為地球上的語言將在同一時間發生變化。就像麥肯齊說的:「所以他們現在很可能像我們曾經交流使用拉丁語一樣——用的都是過時的語言版本。」

最後,他們討論了當來自地球的後續飛船到達移民行星並與先遣移民者見面時可能會發生什麼。他們指出,如果沒有預先做好準備(比如在到達移民行星之前與先遣移民者進行溝通),新一波移民將會遇到語言障礙,甚至會發現自己受到歧視。

你以為只是胖?或許我們將無法交流

圖中所示是比鄰星b

【Credit: Credit: ESO/M. Kornmesser】

因此,教授們建議在未來的星際任務應該包括語言學家或受過相關培訓的人(翻譯軟體可不會奏效!)。他們還建議在星際飛船上對可能發生的語言變化作更多的研究,這樣人們就能預知會發生什麼並做好準備。或者就像他們在研究中總結的那樣——

「考慮到這些問題的必然性以及它們發展的不確定性,我們強烈建議,任何一名移民者在掌握所需語言之外,還需接受高階的元語言培訓。另外,飛船上將需要執行一項知情的語言政策,可在不參照地球規則的情況下獨自進行。」

有一個原因可以解釋為什麼「巴別塔的神話」仍然深植於我們的集體潛意識之中——語言障礙一直是人類交流的障礙,尤其是在跨越大尺度時間和空間的情況下。所以,如果人類計劃「穿越星際」,這一障礙將被我們帶到一個全新的水平!

你以為只是胖?或許我們將無法交流
巴別塔,《聖經·舊約·創世記》第11章故事中人們建造的塔。根據篇章記載,當時人類聯合起來興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為了阻止人類的計劃,上帝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人類相互之間不能溝通,計劃因此失敗,人類自此各散東西

責任編輯:毛明遠

牧夫新媒體編輯部

『天文溼刻』 牧夫出品

你以為只是胖?或許我們將無法交流

NEOWISE彗星

圖源: twitter@astro_graph

連結:https://twitter.com/astro_graph/status/1279786193908117506

相關焦點

  • 我們熟悉的三維世界或許是錯覺,只是虛擬的二維全像圖!
    當我們更加貼近研究宇宙的構造,很可能發現超乎想像,更多的驚喜。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會以為我們生活在一個真實的宇宙裡,從看到的真實的星系,真實的恆星,真實的行星,你我周圍每天都在發生的真實的一切事情。以你我為例,我看起來肯定很真實吧,當然了,你我都是真實的存在。
  • 你以為的火星只是你以為的!真正的火星生態極為活躍,不輸給地球
    文/行走天涯你以為的火星只是你以為的!真正的火星生態極為活躍,不輸給地球在我們大多數人的認知範圍內,火星應該都是一顆紅褐色的,比較冷酷的一顆星球。相比較我們所生活的地球而言,火星肯定是不值得一提的,哪怕有很多科學家認為人類未來有可能會移居到火星上生存。但是更多的人會認為這是人類無可奈何之下才能做出的決定。因為科學家也在浩瀚的宇宙中尋找到了很多顆和地球環境非常相似的星球,特別是克卜勒三大行星。但是這些類地行星大多距離地球比較遠的原因。人類才沒有辦法到達。
  • 最新標準體重標準出爐,女孩們別整天嚷嚷著減肥,或許你根本不胖
    其實健康美真的很美,不要再急著減肥了,也許現在的你真的很美。下面就是2020年的標準體重,女孩們別整天嚷嚷著減肥,或許你根本不胖,快來看看你是不是達標。這張體重表算是比較科學了,它不僅考慮到體重的問題,還考慮到了身高的因素,算是如今最為科學的一張體重表。
  • 你以為華為只是華為嗎?
    1998年我們在國際商用發射市場佔有10%的市場份額。摩託羅拉的一星計劃總共66顆衛星,而我國一箭雙星性價比提高,最終承接了22顆衛星的發射,佔了1/3。也是1998年。西方國家針對中國航天搞出了武器貿易條例。誰敢買中國的火箭,就有可能受到美國的制裁。中國航天成了被孤立的孩子,從那以後,我們基本告別了國際商業發射市場。這還不算完,商業孤立之後就是學術隔離。
  • 四維空間或許就在我們身邊,為何人類無法進入?
    在科幻電影中常常有這樣一幕景象是星際大戰,外星人和人類開始了戰爭,不過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很難親眼看到外星人的真面目,有人說外星人根本是不存在,它是人類幻想出來的生物。這些事情的前提下,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宇宙分為不同維度的空間,人類在三維空間內很難觸碰到高緯度的產物,高緯度的生物能夠隨意控制低維度的我們,難道說外星人在高緯度空間?
  • 電影《一些怪人》:校園裡的一些怪人,治癒了我們孤獨的心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是一個怪人,都曾經因為自己的不完美而自卑,從而顯得與外界格格不入。但其實,並沒有真正的怪人,因為我們都只是因為某些不堪而無法融入大多數人的世界而已。可是無論如何,這個世界上總會有同你一樣的人,去理解你的孤獨,治癒你的孤獨。故事發生在一個獨眼的男孩和一個嘻哈風格的胖女孩身上。
  • 【美胖說】你是素食星人,還是肉食動物?
    from 美胖點上方即可收聽音樂你是無肉不歡的肉食動物,還是清欲寡歡的素食星人?其實,不管是哪一種,都只是一種生活方式或者飲食習慣。有人享受肆意吃肉時的大快朵頤,有人偏愛採菊東籬的田園暢想。無論哪一種,食物都會滿足食客內心的缺失感。
  • 宇宙生命或許已經存在,只是我們還無法觀測
    這意味著,或許它們穩定存在的時間,根本不足以讓自己原本宜居的行星孕育複雜生命。,或許比地球平均溫度(15℃)再高5℃或許更加合適。因此,如果有些星球整體就和熱帶雨林的環境一樣,或許更有機會孕育出生命來。
  • 我不是胖只是骨架大 如何用英語委婉的表達「胖」?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分類詞彙>正文我不是胖只是骨架大 如何用英語委婉的表達「胖」? 2017-12-19 10:58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我們經常說的 fat 在英文中是非常粗魯的詞語。它總給人一種「愚笨」,「自制力差」的感覺,多形容那些整日窩在沙發上吃薯片漢堡,看肥皂劇的人。
  • 「你氣死我了」英語怎麼說?「你以為你是誰」英語又怎麼說?
    今天我們會學到4句口語中非常常見的表達,但是還是一樣的,在開始之前我還是要先測測大家,看一下,如果是你們會怎麼用英語翻譯這些中文呢?1. 少來2. 你氣死我了3. 你敢!你以為你是誰!還是老話一句哦,同樣的一個中文句子,因為場景的不同,你可能翻譯會不同,也因為你性格的不同,你也會有不同的表達,所以今天我們只是學習其中的一種表達,如果你覺得這句表達比較順口,就不妨把它順嘴記下來吧。1. 「少來」英語怎麼說?
  • 或許還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人類無法想像
    打開手電筒,光在我們不經意間就到達了前面最近的阻礙物前。以前沒有掌握知識的我們總是以為這光其實是沒有速度的。因為在認知之中,有速度的東西是能夠肉眼見到其在移動的。隨著後面我們的長大,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之後也就知道了光其實是有速度的。
  • 情商課:你以為的高情商,不過只是其中冰山一角
    不是遭遇婚外情不重要,而是這種事我們不應該把它當成是重中之重。這麼說,免不了顯得站著說話不腰疼。可我妄想將關注我的女性朋友們扭轉到另一個層面,一個更加豁達、兼容、自我的你。不能立己的人,支撐不起生命裡的任何際遇。我少寫婚外情,但我從來不吝嗇分析人性和情慾。我不寫婆媳關係,但從未停止分享人際與交際。
  • 四維空間能夠看到三維空間,但是卻無法交流,有什麼限制?
    這是一種地理現象的基本特徵,用來代表著各種各樣的事物,比如說我們的人體就是三維的,還有很多事物都是三維的的,那麼我們該如何的區分呢?在三維空間當中,每個事物都是三維的,而低於三維的二維和一維只會出現在數學的模型當中,三維空間當中任何事物都是有體積的,低維的物體我們在三維空間當中是無法找到的,如此演算,四維空間當中,三維也是不存在的,只有在數學當中才能見到。
  • 我們看到的世界是真實的嗎?還是只是某種設定的程序?
    我們常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那麼我們眼睛所看到的是真實的嗎?先說我們看到的影像資料,那些所謂的大片戰爭場景,幾乎都是通過後期合成而來,真實的場景或許就只是一個人和一塊幕布,僅此而已!但你看到的效果卻是令你熱血沸騰!你或許會說電影本來就不是真實的世界,那肯定只是視覺上的效果,那麼我們回到我們的真實世界來看看。
  • 為什麼你處理不好人際關係?因為你還沒有掌握這三個交往原則
    1.要弄清楚你自身的價值大家有沒有發現,有些人非常喜歡參加酒局,商業聚會,為的就是結交人脈,他們以為手機通訊錄裡的人越多,自己的人脈就越廣,殊不知這根本就不是人脈,這只是普普通通的聯繫方式罷了,任何人都可能會有。你拿到的也不是人家的私人號,也許只是工作號而已。什麼叫人脈,人脈是指有多少人願意給你幫忙,願意為你提供價值,跟你認識多少人沒有什麼關係。
  • 貪婪自私或許都不是我們的錯,因為我們都只是基因的載體
    或許我們可以以另一個非常獨特的視角去看,認為相互競爭的不一定是物種,還可以是個體或者基因;生存,也不一定是指個體或物種的存亡,還可以是基因的延續。以基因進化的視角,去解釋自然界中的各種生物行為現象。基因和進化論放在一起,可形成一個大體上圓融的體系,可以詮釋生活乃至生命中的很多現象。這就是理察·道金斯的著作《自私的基因》所提出的觀點。
  • 致命魔術:你只是觀眾,你只想被欺騙
    魔術之外,導演的腦洞太深,掉進去你可能出不出得來都是個問題。或許你都看不懂,只是一頭栽進導演的魔術圈套,成為「沒資格」的觀眾。所以,考驗腦力的時候到了。暫時拋下一切,跟俺先來刷一波劇情吧!「你在仔細看嗎?」或許你會認為這只是影片的吸引手段,簡單吸引觀眾視線。那你就是中了導演的第一個陷阱了。尋求魔術電影的真相,往往需要你先具備強大的記憶力。片中第一個出現的,是大家熟知的麥可·凱恩。
  • 菲律賓海岸出現火箭殘骸,或許是「胖五」的傑作
    根據金屬殘骸的文字以及紋路設計,巨大的金屬非常接近長徵五號的整流罩下部,長徵五號發射前的圖片無法確定文字內容,想不到可以在殘骸上看到清晰的文字。然而長徵五號的廢棄物以整流罩等基礎材料為主,主要由鋁等複合材料組成, 賣廢品的話有一定價值,但真正昂貴的是材料技術,然而火箭整流罩材料在世界範圍都是大同小異,並沒有過多的核心技術,或許可以讓菲律賓的材料學更進一步。
  • 關注 | 胖五,你又「變臉」了!
    備受期待的年底航天大戲——嫦娥五號來了。
  • 《自控力》——你以為的快樂也許只是一種假象
    但這種快樂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快樂,他只是一種對快樂的期待。也就是說我們不由自主的去玩手機,去購物,去吃美食,甚至去賭博,都是由於腦內多巴胺的分泌讓我們誤以為去做這些事兒會產生快樂,形成了一種「我想要」狀態,於是身體就不由自主的去做這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