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對經濟的影響很大;如果重新實施嚴格的衛生...

2021-01-08 FX168財經網
日本央行副行長若田部昌澄:日本央行將密切關注疫情的影響;日本經濟處於非常嚴峻的狀態,但顯示出一些復甦的跡象;日本經濟今年下半年可能逐步好轉;日本央行將在必要時增加刺激措施;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對經濟的影響很大;如果重新實施嚴格的衛生措施來控制疫情發展,日本的經濟活動可能會受到嚴重限制;日本央行強有力的寬鬆舉措對經濟和市場產生影響;就目前而言,日本央行必須防範疫情的影響,將 文/Becky2020-09-02 09:32:04來源:FX168

日本央行副行長若田部昌澄:日本央行將密切關注疫情的影響;

日本經濟處於非常嚴峻的狀態,但顯示出一些復甦的跡象;

日本經濟今年下半年可能逐步好轉;

日本央行將在必要時增加刺激措施;

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對經濟的影響很大;

如果重新實施嚴格的衛生措施來控制疫情發展,日本的經濟活動可能會受到嚴重限制;

日本央行強有力的寬鬆舉措對經濟和市場產生影響;

就目前而言,日本央行必須防範疫情的影響,將降低通脹的風險;

日本央行必須繼續堅定地致力於價格穩定目標,以應對任何價格過高或過低的情況。

相關焦點

  • 未來十年,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會如何影響人類及世界?
    2020年,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帶來的衝擊,幾乎改變了所有我們熟悉的日常——從國際關係、世界經濟,到人際距離、生活方式……如何看待疫情/後疫情時代的不確定性,如果以十年為尺度,這種不確定性又將對人類和世界產生怎樣的影響?
  •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對美國經濟帶來的影響-美聯儲對經濟表示擔憂...
    當地時間15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發布「褐皮書」報告顯示,隨著整體經濟活動的增加,美國經濟顯現出復甦態勢,但仍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風險。有分析指出,疫情反彈的嚴峻形勢以及隨之而來的新一輪封鎖措施可能給美國經濟帶來新的衝擊。
  • 張瑜:疫情影響下的全球經濟如何評估?如何演化?
    估算結果表明,疫情帶來的停產措施產生的短期直接影響可能導致許多經濟體產出水平下降20%至25%,消費者支出可能下降約1/3;在繼續採取嚴格遏制措施的情況下,每月GDP增長率下降高達2個百分點,如果停產持續3個月,不考慮抵消因素,年GDP增速可能會比原本低4-6個百分點;這種影響程度將遠遠超過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所經歷的任何變化。
  • 「經濟倒退三年」?史上PHEIC事件帶來什麼經濟影響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經濟倒退三年」?史上PHEIC事件帶來什麼經濟影響 此前被宣布的PHEIC對於當地經濟的影響不盡相同,如墨西哥當年GDP縮減比例大約5.3%。但全年墨西哥股指漲幅為43.52%。而寨卡病毒對巴西一地造成了310億雷亞爾的經濟損失。
  • 2020新議題: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全球化轉型與國際合作治理
    有關衛生醫藥用品的進出口管制,國際旅行限制、國際運輸限制和航空管制以及與之相關的對貨物和服務貿易的限制等措施,對全球貿易帶來了顯著的負面影響,且具有突發性、不可預見性和短期內難以磋商解決等特點。更為遺憾的是,2019年12月11日,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停擺,多邊貿易體系對全球治理的作用進一步弱化,這也在客觀上增加了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
  • ...因市場面對美歐疫情再度爆發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更加充滿顧慮...
    NYMEX原油走勢依舊沉重,年底前仍有可能重新下測45美元水平支撐;① NYMEX原油價格在周三亞市早盤延續隔夜紐約時段以來的頹勢,最低觸及46.33美元/桶,因市場面對美歐疫情再度爆發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更加充滿顧慮,同時美國財政談判前景在總統川普對協議內容並不樂見的狀況下也再添變數,同時,隔夜API每周報告還顯示上周庫存意外大幅增加,凸顯了節日期間出行需求可能受到遏制的前景
  • ...王勇: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視角
    1月22日,世界衛生組織將中國的疫情風險評估為「非常高」。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此次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月4日,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很大程度上,這次疫情是中國的緊急突發事件,因為99%的病例都發生在中國。2月19日,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隨著中國疫情呈現出積極向好的趨勢,中國一直在努力緩解新冠病毒在國際上的傳播。
  • 疫情仍為影響鄭棉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
    國內疫情反覆,多地陸續出現本土病例,冬季國內防疫壓力較大,市場情緒略謹慎,期價反彈遭遇套保壓力。內外棉價差高位震蕩,新疆棉收儲仍難啟動。中美經貿關係仍然具有不確定性,美國政府12月2日發布新疆棉禁令,但美國政權過渡期,後續禁令持續時間有待觀察。美棉滑準稅稅率下調,棉花進口成本整體下移,但影響有限。
  • 朱民:疫情後的世界經濟金融
    美國疫情在3月實施社交隔離和局部封城政策後,蔓延勢頭得到了初步控制,美國新增病例從每天3萬例降到了1萬例,紐約市新增病例連續下降,已經降到日增1000例以下。但管控措施僅僅維持了近4周,在疫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檢測範圍有限情況下,川普政府倉促復工,疫情又開始反彈。從美國4月16日宣布市場再開放計劃以來,單日新增確診數量圍繞3萬例波動式起伏,7月開始日增病例重新攀上5萬-7萬例高峰。
  • CF40:高善文解析疫情對經濟影響
    這說明,股票市場儘管整體上比債券市場要略微樂觀一些,但從經濟本身景氣程度受疫情的影響來看,各類市場所反映的信息相對而言是較為接近的。  市場總體上傾向於認為,疫情在中期對全球經濟景氣會產生一些額外的、偏負面的影響,即對全球經濟形成了一個新的、向下的不確定性衝擊。
  • 頂尖「經濟頭腦」如何看待疫情?
    論壇 · 實錄新冠疫情不僅將公共衛生問題推到人們面前,隨之而來的是全球性經濟影響。無論是政府、企業或是個體,都逃不過經濟不確定性的拷問。而不確定性對於新冠疫情來說同樣是「焦慮源泉」:什麼時候才能有疫苗?經濟還將對疫情發展做出什麼反應?長期以來,經濟學家們嘗試通過建立模型來消除不確定性,在模型預測上作出很大貢獻。
  • 標普:疫情存高度不確定性 全球經濟增長將趨近於零
    來源:金融界網站標準普爾全球評級的最新分析預測,隨著冠狀病毒危機造成的全球經濟動蕩,以及主要市場在全國範圍內強制實施的封鎖政策,全球經濟增長將被推向零。標準普爾全球首席經濟學家保羅·格林沃爾德(Paul Gruenwald)在周二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為了應對冠狀病毒大流行對經濟活動和金融市場持續、非同尋常的影響,我們已經將今年的全球經濟增長率下調至僅0.4%,2021年將反彈至4.9%。(經濟)活動下降的幅度將非常大。」
  • 王永利:疫情帶來難得的宏觀調控變革良機
    王永利/文 如果有一天,人們不得不與病毒長期共存;那麼,常規的經濟社會管理體系何以應對?尤其是傳統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工具——它們似乎越來越難以適應疫情「新常態」下的發展局面。仍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病毒,尚未結束,疫情可能二次暴發;給經濟社會運行乃至國際經濟秩序帶來極大衝擊,甚至正在激化國際矛盾。面對重大疫情,中國與世界主要經濟體宏觀調控政策力度分化。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全球經濟展望
    2020年,受新冠疫情這一近百年來最嚴重的公共衛生事件衝擊,全球產業鏈突發性中斷,國際金融市場出現劇烈震蕩,全球經濟斷崖式下跌。各國大都採取了史無前例的財政和貨幣寬鬆政策予以應對,並積極推進復工復產進程,下半年以來經濟增速逐漸觸底回升。IMF在10月《世界經濟展望》中預測全球經濟增速為-4.4%,較6月預測的-4.9%略有上調。
  • 為什麼要高度關注經濟政策不確定性?
    第二,不確定性主要對民營企業有影響,對國企沒有影響。第二點耐人尋味,我們留待下一步研究。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初稿完成於2018年,那時海晏河清、天下太平。文章發表的當下,江山依舊,而風月不再,世界面臨新冠肺炎和貿易衝突帶來的高度不確定性。研究不確定性的本文以一種不確定性的概率碰上了更大的不確定性。
  • 疫情對宏觀經濟有何影響?……這是中歐...
    【MBA中國網】北京時間1月31日凌晨,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對於這一「標籤」的意義,大家眾說紛紜。同時,隨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被WHO貼上「標籤」,一些人對其未來的走勢和對中國經濟的長期影響也產生了疑慮。
  • 【中亞簡訊】哈薩克斯坦首都有可能實施嚴格隔離措施
    哈首都有可能實施嚴格隔離措施 哈薩克斯坦首都努爾蘇丹市首席衛生醫師詹娜·皮拉裡耶娃29日表示,如果居民不遵守防疫規則,將不得不實施嚴格隔離措施。
  • 朱民談疫情後的世界經濟和金融:長尾、「日本式衰退」和政策新邊界
    橋水基金認為全球封鎖措施對公司的影響帶來多米諾骨牌效應,會衝擊收入端及家庭、企業、央行和政府的資產負債表,預測全球經濟因新冠肺炎疫情損失將前所未有地高達20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23%。疫情衝擊下,電子產品、汽車、儀器和重工等全球重要產業鏈停滯,影響經濟同樣重大。第三,大規模的失業恢復非常困難。防控疫情期間,裁員和減薪給就業市場帶來重創,失業率飆升。在美國,2020年3月到6月期間就有超過4000萬人申請失業救濟。在歐洲,德國政府的特殊補貼計劃下,隱含450萬人失業。在一些新興市場國家,非正規經濟部門掩蓋了真實失業率。
  • 鮑威爾重申美國經濟前景面臨巨大不確定性
    新華社華盛頓12月1日電(記者許緣 高攀)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鮑威爾12月1日表示,美國經濟持續復甦但改善步伐有所放緩,經濟前景面臨巨大不確定性。鮑威爾當天出席美國參議院銀行、住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聽證會時表示,美國經濟活動從第二季度的低迷中持續復甦,但近月經濟改善步伐有所放緩,旅遊和酒店等行業持續疲軟,經濟前景面臨巨大不確定性。鮑威爾說,隨著更多人重返工作崗位,3月和4月損失的工作崗位已恢復一半以上。但整體而言,勞動力市場改善步伐放緩,仍有數百萬美國人失業,低收入人群、女性、非洲裔和拉丁裔受到的衝擊尤為嚴重。
  • 航空產業失業風險擴大,疫情影響全球經濟被低估多少
    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航空運輸行動組織」近日發表報告,到明年年初全球與航空業相關的8800萬個工作崗位將近4600萬個可能會因為疫情被削減。新冠肺炎疫情對勞動世界的影響進一步超之前的評估,勞動力市場很難恢復到疫情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