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評委,你們好。我今天上的是《落花生》的第二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教學設想、學法、教學程序等幾個方面對本課的設計進行說明。請問評委老師我可以開始了嗎?
一、說教材
《落花生》是部編教材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組課文的第二課,這是一篇敘事散文。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一花一鳥總關情」。《落花生》這篇課文是本單元的第二篇文章。是現代著名散文家許地山先生很有影響的一篇文章。課文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情形,通過對花生好處的談論,說明要做對別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本文圍繞「落花生」展開敘述,略寫種花生、收花生,詳寫吃花生、議花生。議花生作為主要內容,寫得較詳細。從花生的品格領悟出做人應該不求虛名、默默奉獻。文章主次分明,條理清楚。篇幅雖短,卻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尋味的道理。文章樸實無華,但主題深刻;小中見大,且富有生活情趣。在結構剪裁上,作者獨具匠心,敘事完整,詳略得當,有力地突出了中心。在語言表達上,簡潔明白,鞭辟入裡,借物抒情,由物及人,以物喻人,耐人尋味。編者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會發現、思考、積累,從中感悟生活的哲理,獲得人生的啟迪。同時,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段,聯繫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蘊涵的道理,並不斷積累語言,增強語感。引導學生在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表達感悟的不同方法。
模板:課文所處的地位及作用:《xxx》是部編xx年級語文第xx冊第xx單元中的第xx篇課文。它是xx作家的一篇xx文章,本文……(課文大意)。根據xx該單元教學目標;以及xx本篇課文特點,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學目的和教學的重難點。
二、說課標和學情
(一)說課標: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能夠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要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學會讀書。
(二)說學情:五年級學生語文知識、生活經驗都有了一定的積累,但是本篇課文中父親說的話含義深刻,理解起來稍有難度,所以要引導學生走進文本,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動,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重點要學習以物喻人的寫法。另外,高年級學生正處於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最佳時期,應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從花生的品格中領悟出做人應該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引導他們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本文語言淺顯,但所說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義。所以,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所說明的做人道理的問題上,教師要注意三點:一要保證學生個體進行充分閱讀、思考和小組進行交流討論的時間。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基礎,教師作適當點撥,引導學生由內容到思想,由花生的生長特點到花生的品格,由花生的品格到做人的道理,逐步加深理解,切忌教師一廂情願地說教。二要注重引導學生聯繫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聯繫起來,突破本課教學難點,要對作者的立意有所了解,取得認同。三要尊重學生的不同體驗,允許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體會,用不同方式表述自己的見解。
三、說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聯繫上下文理解「居然」、「愛慕」、「體面」、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課文思想內容,感受作者的表達方式,體會主次分明的好處。
3.抓住重點句段,聯繫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蘊涵的道理。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由表及裡地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讚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
(二)教學難點:文章表達上詳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點。
五、說教法學法:
本課通過採用借物喻人的寫法,讓學生對課文中花生品格的學習,使學生 深刻認識到什麼是有用的人,什麼是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用的人。所以教學這篇課文,我採用多種新穎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多媒體直觀教學法、講授法、談話法、啟發式教學法、分角色朗讀教學法。 使用情景教學法是因為課文採用到借物喻人的寫法。 為了讓學生通過學習花生外形不美卻很實用的特點, 我特意採用這一教學方法。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對新內容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使用講授法是因為本課是一篇講讀課文,對文中的重點、難點教師要講解,這樣學生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有關內容,便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使用談話法,在這一問一答的形式下,引導學生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解決文中的疑點、難點。利用這一方法,目的是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的目的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使用啟發式教學法, 是確定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教師對文中的問 題給人以點撥指點,指導學生學習,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 為調動全體學生直接參與學習全過程起到重要作用。學生通過「以讀為主, 讀中感悟」 的學習方式,讀、思、議結合,用抓住重點詞句的反覆朗讀,對重點內容進行感悟,突破難點。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感悟語言,體驗情感,用讀來表達感受,交流感受。
六、說教學過程:
這節課我是按"設疑導入,激發興趣(3分鐘)——讀中感悟、突破難點(25分鐘)——總結寫法、課外拓展(10分鐘)——總結全文、布置作業(2分鐘)"進行教學的。
(一)多媒體直觀教學法:設疑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這是什麼?你們喜歡吃嗎?它為什麼又叫落花生呢?
2.多媒體出示花生的生長過程,讓學生直觀了解落花生的由來。
普普通通的花生居然能引出了一家人的許多話題,使我們對花生也生出了幾分敬佩之心,帶著這份敬佩之情,我們來學習課文。
(二)讀中感悟、突破難點
講授法:找重點。
1.本文圍繞題目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
(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哪個是重點?(議花生)
2.有哪些人議花生?怎麼談的?誰談的重要?
(我們談、父親談)
3.指名讀,父親的談話內容。思考:父親的話有幾方面意思?
(贊花生、學花生)哪方面是重點?(學花生)
4.先讓學生自主閱讀,畫出覺得印象最深的重點句體會花生的可貴之處。然後在小組裡合作學習,邊讀邊議、感悟體會。
朗讀法:讀重點。
採用多種方式:如師生對讀、小組齊讀、分角色朗讀、默讀等多種形式反覆朗讀重點句。
設計意圖:讀,是語文實踐活動中最重要的一環。教者在教學活動中,不但做到了在做上教,還做到了學生在做上學。讓學生抓住關鍵詞去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品味,在讀中生情,在讀中培養語感。
啟發式教學:品重點。
1.讀父親的話,然後體會:「花生的好處很多」。都有什麼?
引導學生讀出花生顯而易見,盡人皆知的好處:美味、榨油、便宜。
2.進一步品味:花生的好處很多,它最可貴的地方是什麼?
(出示花生與桃子、蘋果、石榴的投影片)
3.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在哪一點上讚美了花生?
明確花生的果實埋在地裡,桃子、蘋果、石榴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的掛在枝頭上,體會父親這樣相比,突出花生最可貴的地方是默默無聞,無私奉獻。讓學生將自己覺得父親話中最能表現花生品質的詞讀出來,教給學生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要抓住關鍵詞的方法。努力思考應讀好哪個詞,很容易地就明白了父親在這裡贊花生的品格。
4.「我」在父親的啟發教育下說「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什麼叫有用?(有真才實學。)對誰有用?(別人、社會、國家。)體面什麼意思?概括這句話的意思。
(做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人。)齊讀這句話
5.在我們的身邊,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不求虛名的人有很多,他們就是落花生那樣的人。在我們身邊有沒有像落花生那樣的人呢?舉例說明。
設計意圖:由淺入深地設計問題,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聯繫生活實際對課文的重點難點內容深入透徹地理解,學懂文章,學習做人。
(三)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這篇課文以議花生的可貴之處,來說明做人的道理,是什麼道理?
(本文告訴我們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作者許地山始終沒有忘記他父親的教誨和希望,後來就以「落花生」作為自己的筆名,時刻激勵自己,做一個有用的人,終於成為一個著名作家。
(四)總結寫法、課外拓展
1.這篇課文的重點是議花生,父親的議論是著重寫的,這樣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內容略寫,但它為文章的主要內容起說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寫。我們在寫作時也要確定重點,做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2.課文運用「借物喻理」的寫法,借寫花生,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在我們的周圍也有許多事物能給我們以啟迪,讓我們懂得深刻的道理。你能舉出例子來說一說嗎?(如:粉筆這個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東西,為了讓同學們獲得知識,不惜犧牲自己;蠟燭,照亮了別人而毀滅了自己……)然後結合課後的「小練筆」,寫一寫
設計意圖: 教學有法,貴在授法,把課文的閱讀與寫作的指導有機地結合起來了,讓閱讀更好地為寫作服務,加深這一知識點的內化,從而以讀促寫,提高學生語文水平。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上,也印在了我們大家的心上,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要有真才實學,有本領,將來做一個對別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棟梁之才!
(五)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1.分角色朗讀課文,說說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
2.從課文中的對話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麼特點?父親想借花生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3.小練筆:用一段話寫寫身邊那些像「花生」那樣默默無聞做貢獻的不平凡的人。
七、說板書設計:
八、說教學反思:
通過教學,學生了解了課文的思想內容,能抓住重點句段,聯繫生活實際,較好地領悟文章蘊涵的道理。體會主次分明寫作的好處。教學時,學生可能產生這樣的疑問:課文中的三種水果桃子、石榴、蘋果,並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際用處,它們既好看,又實用,課文中與花生作對比恰當嗎?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不同體驗,允許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體會,用不同方式表述自己的見解。這要引導學生,父親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蘋果比較,是僅就果實是否露在外面這一點,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的品格,來談論人生,並不是說那三種水果外表好看,而不實用。
建議:根據實際情況,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加入自己的語言形成自己的說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