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瀕危的靈長類動物,生活在非洲的叢林中,每天允許80人參觀

2021-01-15 馬園說旅遊

要說來盧安達一定要做點什麼,那就是探索山地銀背大猩猩,這是期待已久的,如果價格是1500美元,也就是10000多人民幣,之前看到大猩猩讓我覺得不可思議,但是看完你會覺得物有所值,從魯亨蓋裡到盧安達火山公園大約需要半個小時,盧安達火山公園是盧安達維龍加火山群的一部分,該火山群非常大,橫跨三個國家,包括5座死火山:Muhabura、Sabyinyo、Gahinga、Karisimbi和Bisoke,這是非洲最迷人的國家公園之一。

早上,我們早早起床,興奮地來到火山公園管理處,今天所有找大猩猩的人都應該在這裡報到,做身份驗證,記得帶護照,公園管理處提供教學視頻和咖啡,不得不說,這裡的咖啡真的很好喝,非洲最好吃的就是好咖啡。

這隻大猩猩被稱為「銀背」,因為一些雄性大猩猩的背上有白色的毛髮,大猩猩有兩個棲息地:東方和西方,我們尋找的東部山地大猩猩主要生活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烏幹達和盧安達邊境的維魯加山脈和布溫迪山脈。

每年6-9月是追蹤山地大猩猩的旺季,因為是旱季,雨水相對較少,據說會提前幾個月訂票,每個大猩猩小組每天最多允許8個人參觀,每天最多允許80個人參觀,15歲以下的孩子不能參加,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很難買到票的原因,對於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來說,一天80人簡直太難得了。

大猩猩是群居動物,整個火山公園大約有十幾個大猩猩家族,每年從6月底到7月初,都會有大猩猩的命名儀式,所有的姓都來自這個儀式。

大約800隻山地大猩猩,是地球上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生活在中部非洲的叢林中,主要在烏幹達、盧安達和剛果,盧安達追尋大猩猩的價格遠高於烏幹達和剛果,主要是因為盧安達更安全。

這裡追尋大猩猩有嚴格的流程,導遊不會提前「鎖定」大猩猩,而是從一開始就帶遊客尋找大猩猩的蹤跡,遊客可以通過跟隨經驗豐富的專業導遊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慣,順便參觀它們的巢穴,並密切觀察它們的日常生活,追蹤大猩猩的項目並不能保證你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到它們,但正是因為如此,探索的過程充滿了期待和動力。

跟蹤大猩猩真的是一項體力勞動,真的需要很長的路程,還好有背夫的工作,一個人10塊錢,真的省不了錢,當你在雨林徒步旅行時,有人為你搬運東西是非常重要的。

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下面發表評論留言,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旅遊資訊,請來關注帳號!也請大家點讚、轉發、收藏,謝謝大家的支持!(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非洲的叢林動物,是「窮人的蛋白質」
    如果你是一個飲食態度保守的人,第一次在旅途或風景照中看到非洲野生動物肉類交易市場的樣子,恐怕會目瞪口呆,甚至連連作嘔:剝了皮的猴子、猩猩掛在架子上,臨死前掙扎的扭曲表情讓痛苦的尖叫仿佛猶在耳畔;被簡單煙燻過的老鼠和兔子在髒兮兮的託盤上一字排開,像幾塊黑乎乎的木炭。
  • 瀕危靈長類動物感染新冠風險高
    瀕危靈長類動物感染新冠風險高陳丹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已造成上百萬人死亡。專家呼籲關注瀕危靈長類動物,因為這些人類「近親」同樣是感染新冠病毒的高風險群體。美國《國家地理》雜誌23日報導,近期一項研究分析了400多種脊椎動物後預測,白頰長臂猿、蘇門達臘猩猩和西非低地大猩猩等極度瀕危的靈長類動物因與人類遺傳相似性,尤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研究牽頭人、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生態學和進化學教授哈裡斯·盧因說:「圈養或野生的瀕危靈長類動物暴發類似冠狀病毒疫情的可能性非常高。」
  • 最新研究:瀕危靈長類動物感染新冠風險高
    新華社11月25日消息,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已造成上百萬人死亡。專家呼籲關注瀕危靈長類動物,因為這些人類「近親」同樣是感染新冠病毒的高風險群體。美國《國家地理》雜誌23日報導,近期一項研究分析了400多種脊椎動物後預測,白頰長臂猿、蘇門達臘猩猩和西非低地大猩猩等極度瀕危的靈長類動物因與人類遺傳相似性,尤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研究牽頭人、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生態學和進化學教授哈裡斯·盧因說:「圈養或野生的瀕危靈長類動物暴發類似冠狀病毒疫情的可能性非常高。」
  • 直擊非洲「叢林肉」現場,動物從天堂到地獄觸目驚心!
    非洲一直有「天然動物園」之稱,生活著許多其地方沒有的動物。但是隨著非洲人口增加,戰亂、飢餓、平窮,金錢,非洲一些人已將非洲大陸生存千百萬年的動物視為自己的財產,「叢林肉」便孕育而生。在非洲國家尚比亞是非洲幾個叢林肉貿易猖獗地區之一。
  • 巴西通過拯救瀕危靈長類動物計劃
    新華社裡約熱內盧12月5日電(記者趙焱 陳威華)據5日發布的巴西聯邦政府公報,該國環境部通過了一項試圖拯救15種生活在亞馬孫地區的靈長類瀕危動物的行動計劃,即日生效。
  • 上野動物園除了中國的大熊貓以外,還有哪些瀕危的動物
    在日本人氣最高的動物莫過於中國的大熊貓了,2017年6月熊貓香香的誕生,讓日本人徹底了成了中國的「熊貓粉」,為了看香香一眼,許多日本人徹夜排隊,因為每天都有人數限制,每天2000人,還是抽籤選出來了,日本人為了看熊貓香香也是拼盡了全力,誰讓這個是中國的國寶呢~香香的住所在日本的上野動物園
  • 地球上10大最瀕危的動物,你知道哪些?
    地球上10大最瀕危的動物,你知道哪些?隨著人類數量不斷增多,需要的資源越來越多,野生動物就成為了人類發展的犧牲品。許多數量龐大的動物種類在短時間內就走向了滅絕,還有不少仍在苟延殘喘。黑足雪貂也一度成為北美洲最稀有的瀕危哺乳動物。山地大猩猩非常溫和的草食性動物山地大猩猩是一種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目前全球僅有880隻。分布於非洲維龍加山脈。那裡為這種「溫和的巨人」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和豐富的食物來源,使這種在別處已不多見的動物能在這裡繁衍生息。
  • 靈長類和大型貓科動物打起來誰能贏?看狒狒和非洲豹打架就知道了
    要說兩種動物打起來誰贏誰輸,有兩個前提條件,首先得遇得著對方,其次要能打得起來,靈長類和大型貓科動物要打架,當然也得先滿足這兩點。 對戰的前提條件 打個比方,我們都知道生活在非洲的大猩猩是現存體型最大的靈長類動物
  • 非洲偷獵簡史:「叢林肉」需求與非法國際貿易,催生出的捕殺狂潮!
    引言 近年來,隨著教育水平和環保意識的普遍提高,人們對於動物保護的重視程度也愈來愈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抵制野生動物製品,採取行動以保護瀕危野生動物。事實上,除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汙染、氣候變化之外,「偷獵」亦是造成野生動物數量減少甚至滅絕的重要原因之一。
  • 神奇的靈長類動物大集合,快來pick你的款!
    在巴西東北部的峽谷裡,生活著一種十分聰明的靈長類動物——鬍鬚捲尾猴,為了在乾旱的環境中覓得食物,它們會將樹枝折到自己需要的長度,從石縫裡摳出蜥蜴來吃。也會尋找野生的腰果,拿大石塊將堅硬的殼砸開,品嘗其中甘甜味美的果仁。這些製作並使用工具的技能,讓它們得以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分分鐘打臉小學課本。
  • 不足150隻,天行長臂猿成為全球25種最瀕危的靈長類
    而曾經在列表中備受關注的東黑冠長臂猿(2008-2010, 2010-2012, 2012-2014,現存大約129隻)與海南長臂猿(2014-2016 & 2016-2018,現存27-29隻)雖然數量增長並不明顯,卻被暫時移出了「全球最瀕危的25種靈長類動物名錄」。
  • 非洲之美:在「千丘之國」追蹤瀕危山地大猩猩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0927/ffc261a652cb43138aea9be4f9aa31cd.mp3 非洲之美:在「千丘之國」追蹤瀕危山地大猩猩 2020年09月27日 08:55:12
  • 25種靈長類瀕臨滅絕
    英國《泰晤士報》近日報導,一項最新科學調查顯示,大猩猩、狐猴和猩猩等25種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約佔靈長類動物總數的10%。叢林肉捕獵、非法買賣動物以及棲息地喪失是導致靈長類滅絕的3大威脅。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和國際靈長類動物學會,對靈長類動物數量進行了調查,全球114種靈長類,已經出現在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的紅色名錄中。猿、猴子、狐猴和其他靈長類是人類的近親,被認為是維持它們生態系統的重要物種。通過傳播種子和與環境的其他交互作用,幫助維持森林中植物和動物的生存。瀕危靈長類包括越南卡巴島金葉猴和中國海南長臂猿。
  • 研究報告顯示:全球近一半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中新社巴黎八月五日電(衛中 王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五日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世界上近一半的猴子、猿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瀕臨滅絕。  這項歷時五年的研究,首次在世界範圍內全面觀察了已知的六百三十四種靈長類動物。 研究表明,靈長類動物的主要威脅來自於大火、開墾熱帶森林等對其棲息地造成的破壞,以及食用和非法貿易導致的非法狩獵。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保育委員會靈長類動物專家小組主席米特邁爾·羅素說,我們現在所掌握的數據顯示,情況比我們想像的更為嚴重。
  • 世界上最稀有的叢林花園之一——薩拉索塔,火烈鳥的天堂!
    薩拉索塔(Sarasota)負責護理和保護許多本地動物已有近一個世紀的歷史。叢林花園中的動物包括火烈鳥,各種鸚鵡和金剛鸚鵡,猛禽,小型哺乳動物,靈長類,蛇,鬣蜥,蜥蜴,鱷魚和其他爬行動物。除了這套動物家族之外,它們還增加了其他新成員,例如小環尾狐猴,大鬍子龍,藍舌石龍子,黑喉監控蜥蜴和令人驚訝的綿羊!儘管可以將這些動物視為外來動物,但除了叢林動物之外,您還必定會在叢林花園中遇到其他幾種動物。參觀這個公園可以讓孩子們全面了解世界上不同種類的動物。薩拉索塔(Sarasota)的幾種動物通過捐贈,聯邦和州機構或康復中心找到了進入叢林花園的道路。
  • 如果靈長類動物學會用火,那它們會對人類及其它動物造成威脅嗎?
    現在的人類都是由非洲的古猿進化而來的。很久以前,因為環境氣候的影響,非洲的森林開始大範圍減少,那些生活在樹上的古猿人不得不放棄安逸的環境,遷徙到草原、高原等其它環境裡生存,經過層層的考驗,進化出來的智人逐漸壯大,直到統治地球。
  • 國內外專家關注全球最瀕危靈長類動物保護現狀
    國內外專家關注全球最瀕危靈長類動物保護現狀 2015-09-23 19:49:5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野生動物攝影師年賽」上的首個中國身影 奚志農用攝影改變瀕危...
    在成都博物館展廳,不少人的目光都會被荷蘭攝影師Marsel van Oosten在中國秦嶺山脈拍攝的金絲猴所吸引,這幅作品是本屆比賽的總冠軍。但鮮為人知的是,早在2001年,「野生動物攝影師年賽」就出現了中國金絲猴的身影。當年,攝影師奚志農以一幅《滇金絲猴·倖存者》獲得了該比賽「瀕危物種組」大獎。
  • 中國非人靈長類的現狀與保護
    南美森林中生活的捲尾猴利用石頭砸開堅果,獲取美味果仁的本領同樣需要高超的技巧。可以說,靈長類是最適應於森林生活的動物類群,我們熟悉的猿類包括黑猩猩、大猩猩、紅毛猩猩、長臂猿均生活在樹木茂密的森林中,人類的祖先同樣起源於大森林,動物園裡最常見的普通獼猴生活在森林中。由此可知,森林對靈長類非常重要。
  • 在叢林裡和大猩猩為伴,她們終生奉獻給動物保護事業,意義何在?
    曾經在科教頻道看過一個紀錄片,幾位工作人員要拍攝鷹的生活,經歷千辛萬苦的跋涉,終於選定一個最好的拍攝對象。為了不驚擾鷹,工作人員躲在非常隱蔽的地方,足足拍攝了一個多月。這期間鷹產下三隻小鷹,並每天要給小鷹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