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曉佳一】用文字記錄農村生活,書寫三農問題,解讀社會焦點!敬請點擊關注!
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今年真是意外連連,新冠肺炎如此肆虐我們想不到;美國大選風波不斷我們意想不到;支付寶暫停上市我們也想不到;賣礦泉水的能成為首富我們更想不到。
昨天也就是11月17號,在福布斯全球實時富豪榜上,鍾睒睒(拼音標註:shǎn。一般人不認識)以640億美元再次成為中國首富,全球排名第17位。鍾首富何許人也?從哪裡冒出來的?相信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但是到了首富的位置上就是「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
農夫山泉創始人,養生堂董事長,今年8月赴港上市,一舉超越馬雲馬首富摘得新一屆首富寶座,雖然其後股價下滑,被馬雲超過,但是隨著支付寶暫緩上市,股價又保持平穩,再度摘得首富之位。我相信作為飲用水的農夫山泉不知道的人幾乎沒有幾個,廣告詞許多人一下子就能記住「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糧價賤如水,甚至不如水
而如今搬運水的搬運工都成為了首富,而我們生產種植糧食的農民卻只能混個溫飽,這不得不讓我們感覺到資本的力量顛覆了我們大眾的認知。水是我們生命必需品,糧食同樣是生命必需品,只是水就像農夫山泉所說不需要生產,是大自然饋贈給我們人類的,幾乎可以說是零成本。
但是糧食呢?我們農民種糧食是需要成本的,種子化肥農藥不停地漲價,生產成本不斷提高,天災人禍每年不斷,但是收穫呢?每畝有個幾百塊就不錯了,有時甚至會賠本,每年無數的農民不得不離開家鄉出門務工來滿足生活所需,年復一年也僅僅是夠生活的,為了房子、彩禮、孩子教育甚至要背負一生貸款。
有段時間「糧食價格不如水」上了熱搜,一斤糧食最多一塊多錢,而現在隨便一瓶礦泉水沒有兩塊買不到,這大自然的「搬運工」這運費有點貴啊,農民不只是要生產糧食也要搬運糧食,最後竟沒有一瓶水值錢,可以說有些諷刺。
種糧不賺錢的後果就是糧價大漲
但是即使這樣,社會上還是一致反對糧食漲價的聲音,而觀點就是「糧貴傷民」,在當下一瓶水就要兩塊,甚至三五塊十來塊的都不罕見,吃一碗沒有牛肉的「牛肉拉麵」都得10塊,吃一頓飯動輒幾十上百,糧食價格上漲一些怎麼就能傷民了?
那就一直要維持「穀賤傷農」的這個局面麼?說實話農民不懂什麼大道理,但是我們也知道對自己有好處的可以做,不利於自己的就不做。時間長了誰也不傻,種糧食既然不賺錢那麼大可不種,拋荒、閒置,甚至是種樹就成了很多農村的現狀。那麼隨著這種觀念不斷地增強,越來越多的農民都不再種地,後果可能就有兩種情況。
一個就是土地集中到大公司,大地主手裡,進行規模化種植,計劃性生產,那麼價格由誰來定呢?不用說生產企業來定,即形成了和農夫山泉同樣的模式,可以進入資本市場進行融資,或能產生一個種糧食的首富,只是價格麼一定會比水貴,水你可以到江河裡喝,但是糧食呢?沒有土地怎麼種植?
另一個呢,就是大面積拋荒,價格開始隨著市場走,拋荒的少了價格就低,拋荒的多了價格就上漲,如此往復,價格和豬周期一樣,漲跌不一,老百姓也就和過山車一樣,今年可能撐死,明年也許就買不起糧食。後果就是窮人沒有飯吃,甚至會餓死。
因此也不要總是拿「糧貴傷民」來當說辭,糧價再貴能貴過農夫山泉?能貴過蘭州拉麵?十年糧價幾乎沒有波動,而種子公司在漲價,農藥公司在漲價,化肥企業在漲價,就是連人工也在漲價,糧食憑什麼不能漲價?就因為農民沒有定價權?
所以適當地提高糧價並沒有壞處,可以節約糧食,可以提高種糧積極性,可以提高農民收入平衡城鄉差距,更是可以促進消費盤活農村經濟。賤不如水的糧食怎麼著都不太合理,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