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新發精神病的一個重要的臨床難題是,神經成像(包括CT或MRI)在排除醫學或手術可治療的病因方面的作用。
目前美國精神病學協會指南建議對首發精神病(FEP)進行腦成像,建議使用MRI或CT;然而,其他國家的指南並沒有給出類似的建議。
雖然一些研究報告了部分FEP患者的CT掃描結果異常(其中一些是偶然的),但許多其他研究發現神經影像學的診斷價值極低。為了進一步探討這一問題,Andrea及其同事對患有FEP的青少年和年輕人的神經影像學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研究設計
該研究的作者回顧了1998年至2016年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卡爾加裡的一個早期精神病項目。他們納入了年齡在15-24歲,患有首發精神病(由精神科醫生根據DSM-IV或DSM-5標準診斷),可進行正常的神經系統檢查和神經影像學檢查的參與者。
對於接受神經影像學檢查的參與者,治療醫師決定是否進行CT掃描和MRI掃描。神經影像學結果分為:(1)正常研究;(2)異常研究,常規隨訪;(3)異常研究,需要緊急隨訪和幹預。掃描陽性定義為,導致臨床治療(如神經或外科幹預)改變的發現。因此,作者將診斷率定義為導致臨床治療改變的神經影像學發現。
研究結果與結論
在研究期間,共有443名患者轉診。最常見的診斷是精神分裂症(n=156)和未明確的精神分裂症譜系和其他精神疾病(n=191)。其他診斷包括非情感性、情感性和物質誘發的精神病。
在樣本中,351名(79%)參與者接受了CT掃描,63名(14%)接受了MRI掃描,29名(6.5%)同時接受了CT和MRI掃描。其中25例(5.6%)有偶然發現,最常見的是蛛網膜囊腫(7例)或非特異性高強度(MRI 7例),或血腫低密度(CT 4例)。
在CT和MRI中偶然發現的發生率分別為4.7%和14%。沒有發現神經影像學表現會引起或促成FEP,也沒有需要緊急隨訪的後續幹預。
研究結論
作者的結論是,神經影像學對FEP的檢查沒有診斷價值。作者還總結道,結構性神經成像在FEP中的作用仍存在爭議,但研究結果表明,對於常規使用,其診斷和臨床療效尚不充分。
他們強調,在正常神經系統檢查的背景下,他們的發現局限於患有FEP的年輕患者群體,並且在本研究中觀察到的偶發異常的比率與在健康的一般人群中觀察到的相似。
他們還指出,應該考慮與神經成像相關的成本和風險。這項研究的優勢在於FEP患者的樣本量大,而其局限性包括缺乏健康對照組,放射科醫師之間的評估可靠性未知,以及設備和成像方案的差異。
總結
研究結果表明,神經影像學在神經系統檢查正常的FEP患者的診斷檢查中不起作用。但是,對於神經系統檢查或臨床影像異常的患者,可能需要進行神經影像學檢查。在這種情況下,MRI的優勢包括更好的灰質/白質區分,無輻射暴露和更好的預後。
參考文獻
Andrea S, Papirny M, Raedler T. Brain Imaging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With First-Episode Psychosi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 Clin Psychiatry.2019;80(6):e1-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