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精神病的腦成像:掃描還是不掃描?「臨床研究」

2020-12-02 騰訊網

診斷新發精神病的一個重要的臨床難題是,神經成像(包括CT或MRI)在排除醫學或手術可治療的病因方面的作用。

目前美國精神病學協會指南建議對首發精神病(FEP)進行腦成像,建議使用MRI或CT;然而,其他國家的指南並沒有給出類似的建議。

雖然一些研究報告了部分FEP患者的CT掃描結果異常(其中一些是偶然的),但許多其他研究發現神經影像學的診斷價值極低。為了進一步探討這一問題,Andrea及其同事對患有FEP的青少年和年輕人的神經影像學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研究設計

該研究的作者回顧了1998年至2016年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卡爾加裡的一個早期精神病項目。他們納入了年齡在15-24歲,患有首發精神病(由精神科醫生根據DSM-IV或DSM-5標準診斷),可進行正常的神經系統檢查和神經影像學檢查的參與者。

對於接受神經影像學檢查的參與者,治療醫師決定是否進行CT掃描和MRI掃描。神經影像學結果分為:(1)正常研究;(2)異常研究,常規隨訪;(3)異常研究,需要緊急隨訪和幹預。掃描陽性定義為,導致臨床治療(如神經或外科幹預)改變的發現。因此,作者將診斷率定義為導致臨床治療改變的神經影像學發現。

研究結果與結論

在研究期間,共有443名患者轉診。最常見的診斷是精神分裂症(n=156)和未明確的精神分裂症譜系和其他精神疾病(n=191)。其他診斷包括非情感性、情感性和物質誘發的精神病。

在樣本中,351名(79%)參與者接受了CT掃描,63名(14%)接受了MRI掃描,29名(6.5%)同時接受了CT和MRI掃描。其中25例(5.6%)有偶然發現,最常見的是蛛網膜囊腫(7例)或非特異性高強度(MRI 7例),或血腫低密度(CT 4例)。

在CT和MRI中偶然發現的發生率分別為4.7%和14%。沒有發現神經影像學表現會引起或促成FEP,也沒有需要緊急隨訪的後續幹預。

研究結論

作者的結論是,神經影像學對FEP的檢查沒有診斷價值。作者還總結道,結構性神經成像在FEP中的作用仍存在爭議,但研究結果表明,對於常規使用,其診斷和臨床療效尚不充分。

他們強調,在正常神經系統檢查的背景下,他們的發現局限於患有FEP的年輕患者群體,並且在本研究中觀察到的偶發異常的比率與在健康的一般人群中觀察到的相似。

他們還指出,應該考慮與神經成像相關的成本和風險。這項研究的優勢在於FEP患者的樣本量大,而其局限性包括缺乏健康對照組,放射科醫師之間的評估可靠性未知,以及設備和成像方案的差異。

總結

研究結果表明,神經影像學在神經系統檢查正常的FEP患者的診斷檢查中不起作用。但是,對於神經系統檢查或臨床影像異常的患者,可能需要進行神經影像學檢查。在這種情況下,MRI的優勢包括更好的灰質/白質區分,無輻射暴露和更好的預後。

參考文獻

Andrea S, Papirny M, Raedler T. Brain Imaging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With First-Episode Psychosi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 Clin Psychiatry.2019;80(6):e1-e6.

相關焦點

  • 未來的精神疾病可能通過腦部掃描和計算機算法進行診斷「研究速遞」
    目前的精神病學診斷,雖然是可用的最好的模式,但由於三個主要因素其可靠性不高:患者的異質性(即患者的心理狀態、提供可靠信息的能力以及臨床表現的差異),臨床醫生不一致(即,同一案例的不同意見)和術語不足。
  • 穀氨酸代謝產物、γ-氨基丁酸水平與首發精神病
    最近的一項研究調查了大量未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的首發精神病患者在這方面的關聯。考慮到治療對這些代謝物的潛在影響,需要對初次使用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進行認知缺陷病理生理學的研究。研究概況Bojesen及同事檢測了未用藥的首發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患者背側
  • 低成本可攜式腦成像掃描儀問世
    低成本可攜式腦成像掃描儀問世  科技日報訊 (記者馮衛東)據最新一期《自然·生物醫學工程》發表的一項研究描述,美國麻省綜合醫院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低成本、緊湊、可攜式且低功耗的「僅用於頭部」的磁共振成像(MRI)掃描儀,可以將其安裝在救護車中,帶輪推入患者房間,或放置在各種小型診所、醫生辦公室。
  • 研究人員開發出低成本、可攜式腦成像掃描儀
    當需要評估頭部創傷、檢測腦癌以及其他腦部掃描時,磁共振成像(MRI)是最好的選擇,但MRI掃描儀成本高,需要特殊的基礎設施,而且不能移動。現在,麻薩諸塞州總醫院(MGH)的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開發出一種低成本、緊湊、可攜式和低功耗的頭部MRI掃描儀,它可以安裝在救護車上、被推到病人的房間裡,或者放在世界各地的小型診所或醫生辦公室裡。
  • 腦部掃描成像解開謎底
    肯特·基爾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的教授肯特·基爾研究了數百名精神病患者的大腦,是世界領先的犯罪精神病學的研究者之一。他說,經常可以從他們的眼睛裡看到是:他們目光炯炯,好像隨時準備撲捉如何應對的信號。但眼神不是一個犯罪精神病的基本要素,而只是一個線索。
  • 治標不治本:抗精神病藥不影響多巴胺合成能力
    ,治療劑量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藥似乎不能改變首發精神病患者紋狀體、丘腦等腦區突觸前多巴胺合成能力,且多巴胺合成能力的變化與症狀改善之間無顯著相關性。針對抗精神病藥對多巴胺合成能力的影響,目前所知甚少,且缺乏前瞻性研究。唯一的一項亞長期(sub-chronic)研究顯示,氟哌啶醇治療可降低既往未用藥精神分裂症患者紋狀體及丘腦的多巴胺合成能力,且這一現象與症狀改善部分相關。然而,氟哌啶醇在臨床中的使用漸少,且研究中使用的劑量較高(平均8.9mg/d),此時首發患者的D2/3受體佔有率可能超過90%,對臨床實踐的指導意義有限。
  • 三維雷射掃描變形監測研究
    異地監控法不需在建築現場設置固定的控制點,不需藉助全站儀進行控制點測設,將建築物表面監測與重點部位的監測結合起來。圖1 異地監控法試驗布置在Q1 、Q2、Q3 架設三維雷射掃描儀進行掃描, 第一次掃描時, 8 個靶標球下均設置高度基本一致的基座,第2次掃描時去掉基座, 用遊標卡尺分別量測出每個基座對應的高度,此為監測點垂直位移的真值, 如表1所示; 在2次掃描完成前, C1、C2、C3拼接靶標球保持不動。
  • 大學生利用3D掃描研究海洋生命
    △ 3D掃描的藍鯊魚鰭 斯旺西大學動物實驗實驗室(SLAM)利用最先進的標記技術和領先的數據可視化技術研究海洋動物的生命該項目使用了Artec最受歡迎的3D掃描儀Artec Eva,並將其與Artec Studio 12掃描和後處理軟體相結合。這些掃描儀能夠捕獲溼的、有光澤的和移動的物體,這對於大多數3D掃描儀來說是困難的。 Artec還生產自己的Artec Studio數據處理軟體,旨在與掃描儀配合使用。 Studio軟體平臺使用高性能算法處理3D數據,而不受對象大小或解析度的限制。
  • SEM掃描電鏡在地質研究方面應用
    掃描電鏡在油氣層保護研究中的應用 保護油氣層是石油勘探開發過程中的重要技術措施,保護油氣層技術立足於預防為主,解堵為輔的原則。巖心分析是認識油氣層地質的基礎,油氣層敏感性評價、損害機理的研究、保護油氣層技術方案的設計都必須建立在巖心分析基礎上。
  • 研究展望:開展中國的環境天際線掃描
    Sutherland等提出的「天際線掃描(Horizon Scanning)」這一未來學研究方法,強調關注全球處於「天際線」的未來的環境與生物多樣性問題。」研究。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對於全球不同的國家、地區而言,「天際線掃描」的規模和關注點是不同的,因此,文章建議在全球 「天際線掃描」的執行框架之下,不同地國家、地區相對自主地開展區域層面的「天際線掃描」研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 俗話說,「十裡不同天」,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常常面臨著地區尺度的問題,如中國局部地區當前面臨的嚴重霧霾問題。
  • 掃描隧道顯微鏡
    ⑷「採集目標」包括「高度」和「隧道電流」兩個選項,選擇掃描時採集的是樣品表面高度變化的信息還是隧道電流變化的信息。⑸「輸出方式」決定了將採集到的數據顯示成為圖象還是顯示成為曲線。⑹「掃描速度」可以控制探針掃描時的延遲時間,該值越小,掃描越快。⑺「角度走向」是指探針水平移動的偏轉方向,改變角度的數值,會使掃描得到的圖象發生旋轉。
  • 斷層掃描技術助力魚化石研究
    計算機斷層掃描,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醫學上的CT掃描,工作原理可以簡單概括為:利用X射線連續掃描檢測物,在一次掃描結束後,檢測物旋轉一個角度,
  • 你不得不了解的網絡安全攻防第一步,埠掃描和漏洞掃描
    掃描器有三個功能:發現一個主機或者網絡;一旦發現主機,可以發現該主機上的埠;通過埠測試服務,發現漏洞掃描器按照掃描目的分類:掃描器分為埠掃描器和漏洞掃描器。,如果發現潛在漏洞可能,就報告掃描者。很多人看到這裡一定認為,既然漏洞掃描工具可以直接給出漏洞,那一定比埠掃描工具厲害,其實不然,漏洞掃描工具給出的漏洞,用手工的方法都可以檢查出來,使用漏洞掃描工具只是為了提高效率,而埠掃描工具給出的這是系統最基本的信息,一個有經驗的攻擊者或者管理員只要看到埠信息,就馬上可以判斷出有哪些潛在漏洞,根本不用漏洞掃描工具掃描,而對於重視安全的網站來說
  • 掃描槍掃描二維碼亂碼的解決辦法
    藥店收銀員通過掃碼槍掃描這個二維碼,就可以獲取參保人員信息進行醫保結算。無論是條碼槍還是二維碼掃描槍,在掃碼結算後都可以替代鍵盤自動按回車鍵。測試演示如下圖,切換到中文輸入法(6abcABC」,掃描結果發現智能輸入法會將「smk」自動轉成「市民卡」。通過在系統裡修改程序代碼,再次掃描同樣的二維碼一切正常。
  • 新品首發 | 全數位化掃描電鏡SEM3000系列產品隆重發布
    2019年11月29日,國儀量子與無錫量子感知研究所聯合舉辦「掃描電鏡新品發布會」,發布了自主研發的系列新品「掃描電子顯微鏡SEM3000」。該系列產品目前包括標準版掃描電鏡SEM3000及專業版掃描電鏡SEM3000S。
  • 磁共振(MRI)內耳掃描技術
    耳部的影像學檢查中,通常使用的是高解析度的CT掃描方式。MRI主要用於評估內聽道,聽覺中樞傳導通路和周邊血管及組織結構的情況,fMRI主要用於神經功能的研究。使用CT和MRI互補,可以更精準的評價耳部疾病的診斷。線圈:頭顱正交線圈或相控陣線圈。
  • 缺血性心臟病心肌特徵的CT掃描研究進展:心肌存活顯像
    傳統上,MPI是由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或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SPECT)或最近三維MRI研究。這些方法目前無法對冠狀動脈進行解剖評估。結合解剖和功能評估使用計算機斷層掃描(CT)是理想的方法,因為它提供了使用一種模式進行完整的CAD評估的可能性。由於最近的技術發展,心肌CT灌注成像(CT-MPI)在功能評估方面具有潛力。
  • 磁共振(MRI)骶尾椎掃描技術
    人體的骶椎和尾椎不能活動,形成固定的骨性結構,所以不管是結構還是功能都不及其它椎體複雜。在臨床診療中對骶尾椎的病變常藉助於X線及CT檢查,而使用MRI檢查較少。對於骶尾椎病變如畸胎瘤、發育不全等使用CT和MRI互補,可以更精準的評價其病變情況。檢查前準備:無MRI禁忌症,檢查前應去除被檢者身上的金屬異物,如粘貼膏藥需去除。
  • 掃描全能王怎麼掃描文件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使用的往往是掃描件,而非照片,掃描件列印出來後,不會有大量陰影,深受職場人士、學生的喜愛。本經驗將教大家掃描全能王怎樣掃描文件。1、首先,打開掃描全能王,點擊圖中箭頭所示的圖標。2、接著,可以切換單頁,或者雙頁模式,一次掃描一張或者多張圖片。3、然後,點擊拍照,如下圖箭頭所示。4、接著,打開圖中箭頭所示的圖片,進行編輯。5、編輯完成後,點擊右下角的確定選項。
  • 通過雙人MRI掃描研究大腦如何感知觸摸
    通過雙人MRI掃描研究大腦如何感知觸摸 2020-05-26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