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體藥物是現在腫瘤治療的有效方式,而人源化抗體動物是研發抗體藥物的基礎。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在重慶市榮昌區舉行的第八屆中國畜牧科技論壇上獲悉,由重慶市畜科院研發的人源化抗體小鼠已經進入藥物開發應用階段,這是我國唯一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人源化抗體小鼠,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
所謂人源化抗體動物,是先敲除動物本身的抗體基因,然後再向動物導入人類的抗體基因,從而使動物能夠產生全人源化抗體,用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人源化抗體小鼠是開發全人源化抗體藥物的核心工具動物,具有巨大的商業和戰略價值。」重慶市畜牧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葛良鵬博士介紹,截至2017年底,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了25個全人源化抗體藥物上市,其中18個來源於人源化抗體轉基因動物,年產值逾百億美金。由於人源化抗體動物培育難度大,全球僅成功培育出幾個品系,一直被國外幾家公司所壟斷,藥企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才有機會使用人源化抗體動物進行抗體藥物開發。
「我們團隊花了5年時間進行技術攻關,培育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人源化抗體小鼠。」葛良鵬說,他們已經自主培育出全人源化抗體小鼠品系和全人源化單域抗體小鼠品系,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10項,目前已經在和一些藥企合作進行藥物開發。技術的突破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實現了源頭技術創新,為國內的全人抗體藥物開發帶來新契機。
(記者雍黎)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