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圈企業|百奧賽圖全人抗體小鼠三姐妹之共同輕鏈RenLite小鼠,搞定雙特異性抗體開發

2021-02-25 本草圈

2020年9月8日,本草已投公司百奧賽圖重磅發布全人抗體小鼠三姐妹之一:RenLite小鼠。百奧賽圖全人抗體系列小鼠模型RenMab、RenLite、RenNano小鼠三姐妹形成一個互相支撐的體系,與公司強大的的抗體研發平臺以及臨床開發能力相結合,改變抗體藥物的研發模式和進程,攜手全球合作夥伴,共同加速新藥研發。

RenLiteTM小鼠(common light chain)是輕鏈可變區經基因改造只含有某一特定人源VJ基因組合,重鏈可變區含有全部人源V、D、J抗體胚系基因的人源化小鼠。雙特異性抗體能夠結合兩種不同的抗原或表位,實現傳統單克隆抗體無法解決的臨床應用。在雙特異性抗體開發過程中,非目標重輕鏈配對帶來的抗體純化工藝難度大是雙抗開發面臨的一大問題。

RenLiteTM可以避免非目標重輕鏈配對,簡化抗體純化流程,提高雙特異抗體開發的成功率。

RenLite小鼠的重鏈改造與RenMab小鼠一致,輕鏈保留了IGVK3-11。經過反覆研究和統計,IGVK3-11為目前抗體藥物利用率更高的序列。

點擊「閱讀原文」獲取三姐妹更多相關信息

經過10多年發展,百奧賽圖完成了從CRO公司向創新技術驅動藥物研發的Biotech公司轉變。以百奧賽圖自主研發並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全人抗體小鼠RenMab、RenLite、RenNano為基礎,將單細胞抗體發現技術平臺、基因編輯開發平臺、規模化動物疾病模型供應平臺、高效率的動物體內體外藥效評價平臺有機整合在一起,形成了獨具特色、涵蓋藥物研發全流程的一站式研發體系。到2019底,公司與2000多個國內外合作夥伴建立了廣泛的業務合作,其中包括全球Top 20藥企中的大部分企業,且海外業務對公司的貢獻超過1/3。本草資本是一家專注於投資全球領先醫療健康企業的專業化基金,主要投資創新醫藥以及交叉創新的醫療器械和診斷技術。本草資本創始團隊均具有醫療產業背景,在醫療健康領域擁有十年以上的投資經驗及豐富的成功案例。本草資本是人民幣和美元雙幣種基金管理人,累計投資和孵化40餘家境內外醫療創新企業,在北京、上海、矽谷設有辦公室。本草資本秉持「成就偉大醫療健康企業,樹立國際專業投資品牌」的願景,為優秀的創業團隊賦能助力,為投資者帶來優異的業績回報。

相關焦點

  • 人源抗體基因小鼠研發及其在治療疾病中的應用
    利用噬菌體包殼蛋白與外源多樣性組合抗體基因融合在一起,構建所需的抗體組合表達庫,而這些與噬菌體外殼蛋白融合的人源抗體基因,可共同展現於噬菌體表面,再藉助特異性抗原結合篩選方法,即可獲得與抗原特異結合的噬菌體抗體。應用該技術平臺首先研發的人源抗體主要為抗體片斷(比如scFv和Fab)。
  • 至本醫療與百奧賽圖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新靶點抗腫瘤藥物的開發
    上海2020年12月14日 /美通社/ -- 至本醫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簡稱「至本醫療」)和北京百奧賽圖基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百奧賽圖」)達成戰略合作,在腫瘤創新生物藥的研發領域發揮各自優勢,從靶點發現到臨床研究等多個方面開展合作,共同推進腫瘤創新藥尤其是全新靶點藥物的開發。
  • 「鼠」一「鼠」二 這家企業的抗體藥物研發平臺厲害了
    在中關村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有這麼一家企業——北京百奧賽圖基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奧賽圖」),作為中關村高精尖產業協同創新平臺,同時也是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該企業從「做鼠」到「用鼠」,建立起「一站式」抗體藥物研發平臺,助力新藥研發精準醫療。
  • 雙特異性抗體平臺技術的專利保護 (上)
    生產雙特異性抗體的主要技術難點在於獲得正確配對的雙特異性抗體,全球首個獲批的雙特異性抗體catumaxomab採用了triomab quadroma平臺技術—將兩個雜交瘤細胞融合獲得雙特異性抗體。目前,已經開發了大約23個生產雙特異性抗體的平臺技術。生物藥的開發通常伴隨著高額的研發成本和漫長的研發周期,雙特異性抗體也無例外。
  • 腫瘤治療之雙特異性抗體—結構、優勢、製備、研究現狀
    由於雙雜交瘤的遺傳背景來源於親代的兩種雜交瘤細胞,它必然要產生2種重鏈和2種輕鏈分子,而這些輕重鏈的隨機組合配對方式才能產生所需的BsAb.利用雙雜交瘤方法製備雙特異性抗體隨機性較大,效率低,但是BsAb生物活性較好,抗體結構比較穩定。利用Konck-in-hole技術可以有效解決異源抗體抗體重鏈正確配對的難題。
  • PD-1抗體「有力搭檔」——CD28雙特異性抗體
    6月24日,再生元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了有關CD28雙特異性抗體聯合PD-1抗體的新研究進展。在結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紫色)和CD28共刺激雙特異性抗體(綠色)聯合治療下,T細胞(黃色)與腫瘤細胞(活細胞為棕色,死細胞為藍色)之間的相互作用。CD28雙特異性抗體使腫瘤細胞與T細胞交聯,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防止T細胞失活,從而促進對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
  • 打破國際技術壟斷 他培育出的「人抗體轉基因小鼠」價值連城
    我們共同在這個複雜多變的社會中掙扎,追尋屬於我們的真諦。感謝各位讀者能夠在百忙之中點開小編的文章哦,著一定是小編的榮幸,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小編的文章。「今天的實驗結果還不錯,從人抗體轉基因小鼠裡篩選獲得了一批高表達的細胞株,這在開發治療肝癌的抗體藥物上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實驗10多個小時的疲憊沒能影響葛良鵬收穫滿滿的興奮。實驗室裡,葛良鵬及其團隊所做的前期抗體藥物篩選發現工作,是目前國內外多家上市企業爭相與其籤約合作的項目。緣何這一平臺成為「香饃饃」?
  • Nature子刊:賽諾菲開發三特異性抗體 提高T細胞抗癌效果
    隨後,雙特異性抗體作為癌症免疫療法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這些抗體的一端可以與癌細胞表面的抗原結合,另一端與T細胞表面的T細胞受體結合,招募並激活T細胞殺傷癌細胞(例如安進公司的blinatumomab)。
  • 我市培育的全國唯一人源化抗體小鼠進入藥物開發應用階段
    導讀:重慶市畜科學院日前傳出好消息,該院培育的全國唯一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人源化抗體小鼠,進入藥物開發應用階段。,進入藥物開發應用階段。抗體藥物是一種由抗體物質組成的藥物,是《中國製造2025》十大重點領域的具體發展內容,也是目前生物製藥產業發展最快的領域。抗體藥物的發展經歷了鼠源抗體、嵌合抗體、人源化抗體和全人抗體等階段。全人抗體由人類抗體基因編碼的蛋白組成,其療效更好,副作用更低,是當前和未來抗體藥物發展的重點。而人源化抗體小鼠是開發全人抗體藥物的核心工具動物,也是開發全人抗體藥物的戰略資源型動物。
  • Science子刊:CD28雙特異性抗體可增強CD3雙特異性抗體的抗腫瘤能力
    2020年1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雙特異性抗體可以幫助T細胞識別和消滅癌細胞。它有兩個臂部:一個臂部結合癌細胞抗原,另一個臂部結合T細胞表面上的CD3。然而,雙特異性抗體並不總是足以活化T細胞。
  • 三特異性抗體可提高T細胞抗癌療效
    近期,Lan Wu等科研人員基於雙特異性抗體技術開發出來一種新型三特異性抗體,可通過T細胞受體共刺激改善並增強T細胞靶向能力及信號轉導的能力,持續性激活T細胞。 抗原需與細胞表面受體結合進入細胞發揮作用,而其與抗體的結合使之不能夠與寄主細胞表面受體結合或因與抗體結合導致不能被細胞所接受,從而失去作用。 雙特異性抗體的出現 雙特異性抗體是一種可以同時結合兩種不同抗原的特殊抗體。
  • 新型雙特異性抗體 可更好激活T細胞
    《科學·轉化醫學》雙特異性抗體可以幫助T細胞識別和消滅癌細胞。雙特異性抗體的一隻「手臂」與癌細胞抗原結合,另一隻「手臂」與T細胞的CD3結合。然而,它們並不總是足以激活T細胞。為了提高它們的活性,美國再生元製藥公司的季米特裡斯·斯科科斯等研究人員設計了另一種雙特異性抗體,這種抗體可以一邊結合腫瘤抗原,另一邊結合T細胞共刺激受體。這些共刺激雙特異性抗體單獨使用顯示較小活性,但與CD3靶向雙特異性抗體結合後能在多種小鼠模型中發揮效果,且沒有顯示毒性。(本報記者 陸成寬)來源:科技日報
  • 聚焦單克隆抗體藥物技術瓶頸
    嵌合抗體和人源化抗體,圖片來自Wikipedia。全人源化抗體的輕鏈和重鏈都來源於人,是治療性抗體的發展趨勢。目前針對全人源化抗體的構建和優化技術有抗體庫篩選技術,如鏈置換、基因工程小鼠製備全人源化抗體。比較成熟的抗體庫篩選技術有:噬菌體抗體庫、合成抗體庫和核糖體展示技術。
  • 專訪和鉑醫藥CEO王勁松博士——關於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藥物開發
    今年6月,我們與頂級的生物醫藥企業Abbvie達成合作協議,共同推進該項目向臨床進展。 Q3:中和抗體相對於疫苗研究的周期,哪個開發周期上更快一點?另外中和抗體的應用場景有哪些?該平臺具有國際領先地位,可以作為產生雙特異性和多特異性抗體的核心技術平臺。我們已經授權全球包括大型跨國製藥公司在內的超過45家公司與科研機構利用此技術開展項目,在研項目超過200個,其中包括新冠病毒藥物開發。目前和鉑醫藥轉基因小鼠平臺發現的抗體已經有6個進入臨床開發階段,進一步驗證了和鉑小鼠平臺的高效性和成熟度。
  • 抗體發現:雜交瘤技術和噬菌體展示抗體庫技術
    由於在噬菌體顆粒的表面展示抗體,內部含有抗體基因,所以完成了功能表型和基因型的偶聯或統一,進而允許採用親和淘選的方式,通過抗原和抗體特異結合這一表型篩選獲得抗體基因。由於構建抗體庫的基因來源於混合後B淋巴細胞的裂解物,所以不同B細胞克隆的重鏈和輕鏈基因又發生了組合配對,因此又稱為組合抗體庫技術。
  • 國內外雙特異性抗體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上)
    隨著抗體藥物研發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型抗體藥物種類——雙特異性抗體也迎來研發熱潮。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過30個不同的技術平臺可用於設計、開發雙特異性抗體,設計的雙抗分子結構超過60種,有3個雙特異性抗體已獲批上市。本文上篇聚焦雙抗發展歷程、國內外代表性雙抗藥物結構與技術平臺,下篇會進一步介紹國內外雙抗的臨床研究現狀及趨勢。
  • 轉化醫學系列|人源化模式小鼠在腫瘤免疫藥物研究中的應用
    腫瘤免疫學治療的方法種類繁多,目前各大醫藥研發企業的關注焦點主要包括:免疫檢查點抗體藥物,CAR-T療法,溶瘤病毒等等,但新型的免疫療法如何進行可靠有效的臨床前效果評估,是推進腫瘤免疫療法的一關鍵節點。
  • 抗體純化基本流程科普
    隨著基因工程技術的迅速發展,治療性MAbs從早期100%的鼠源MAbs,到人-鼠嵌合抗體、人源化抗體,再到全人源性抗體(如圖1-2)並衍生出雙特異性抗體[6],納米抗體等多種新型抗體藥物,逐漸解決了異源性抗體的免疫原性問題。以下是針對鼠源抗體到新型抗體藥物發展的相關介紹。
  • 中國自主培育出人源化抗體小鼠—新聞—科學網
    抗體藥物是現在腫瘤治療的有效方式,而人源化抗體動物是研發抗體藥物的基礎。
  • 單克隆抗體藥物的發展趨勢以及未來的挑戰
    迄今美國FDA已經批准上市了幾十種治療性抗體藥物,抗體產業增長迅猛,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目前國內外處於臨床前、臨床研究的各類生物技術藥物中也以抗體類製品最多,其中則以抗腫瘤抗體藥物最多。  這其中除了單抗之外,新型抗體的開發也各施所長,其中包括雙特異性抗體以及抗體偶聯藥物(ADC)。就開發熱點而言,當然要數PD-1/PD-L1單抗、ADC藥物、以及雙特異性抗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