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龍炮轟英美媒體將法國暴力活動「合法化」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1月16日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指責《紐約時報》和其他英語媒體將法國的暴力活動「合法化」,這些媒體稱法國存在「種族主義和伊斯蘭恐懼症」。報導稱,在與「盎格魯-撒克遜」媒體(將英美媒體一概而論的法國說法)展開的最新一輪口水戰中,馬克龍說,這些媒體未能理解「世俗主義」這個詞,世俗主義就意味著所有宗教以及褻瀆宗教的自由都受到保護。 「5年前法國遭到襲擊時,全世界每個國家都支持我們。」這位法國總統對《紐約時報》的媒體專欄作家本·史密斯說。他指的是發生在巴黎的導致130人死亡的襲擊,以及《查理周刊》的槍擊事件。
-
A-Z丨馬克龍當選新總統 26個詞看懂2017法國大選
可以看到,馬克龍有著一切與中國修好的條件:雙方皆支持全球化、主張自由貿易、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支持力推人民幣國際化等。儘管目前尚不清楚馬克龍對亞投行、對一帶一路、對中國南海問題等一系列問題的具體看法,但從馬克龍的即定立場來看,可以認為馬克龍與中國加強合作的可能性較大。EU歐盟在歐盟各成員國中,法國可以說是「自視頗高」的一個國家了。
-
恐襲風波塵埃未定,馬克龍呼籲英語媒體支持法國的反恐立場
當地時間11月1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致電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者本·史密斯,強調法國在遭受恐怖襲擊後依然堅持世俗主義理念,呼籲英語媒體支持法國的反恐立場。據卡達半島電視臺16日報導,馬克龍致電本·史密斯,批評後者將法國的反恐立場稱為打擊「伊斯蘭分離主義」。馬克龍認為,此番報導將賦予更多暴力活動「合法性」。
-
法國接種速度慢如蝸牛,馬克龍遭各界嘲諷,中國疫苗成救命稻草
美國雖然率先開啟了疫苗接種,可在之後因為川普政府沒有過多幹預,也導致了接種疫苗過程中矛盾不斷問題不減。加上川普本人對此事興致缺缺,導致了美國疫苗的接種工作非常滯緩。除了美國有這個問題,法國也遇到了同樣的難處。據法國歐洲電視一臺報導,截至當地時間3日晚,德國已經有23萬人接種疫苗,英國超過100萬人接種,而法國僅不到500人接種了疫苗。
-
馬克龍對穆斯林下達最後通牒,只給15天時間,否則一切後果自負
法國的教師當街遭到殺害,這件事情在法國境內形成了軒然大波,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關注。事實上,作為目前西歐穆斯林人口最多的一個國家,近段時間法國前後發生了三次類似的惡性襲擊事件,各界認為,這背後跟極端宗教主義有著分不開的聯繫。在這樣的情況下,馬克龍許下誓言,要對國內的極端宗教分子進行全面打擊,所以很快馬克龍做出明確規定!
-
馬克龍官方帳號被爆破!口出狂言給法國挖了個大坑,這回麻煩大了
提起法國,提起巴黎,很多人都會想到「浪漫」這個詞。法國總統馬克龍在這方面也不例外。但在近日的專訪中,馬克龍的一番話,讓大家對「浪漫」有了新的認知。11月20日,馬克龍接受了《非洲報告》雜誌的專訪,其中,馬克龍說了一句:「法國和非洲之間,一定是一場愛情故事。」
-
法國大選|今日對戰勒龐 馬克龍崛起背後的法國政治光譜
據報導,今天的第二輪投票將一直進行到法國當地時間晚上7點整,在法國一些特大城市,如巴黎,投票結束時間將延長1小時。 而在此前4月23日的第一輪投票中,「前進黨」候選人馬克龍以24.1%的得票率戰勝了原本呼聲極高的勒龐(21.30%),並獲得了其他政治力量的支持。 最新的多家民調顯示,馬克龍非常有希望擊敗勒龐,當選法國新一任總統。
-
巴黎「斬首案」震驚法國,馬克龍稱是「伊斯蘭恐怖襲擊」
馬克龍說,這位尚未透露姓名的老師之所以被謀殺是因為他「教的是言論自由」。總統在現場說:「他們不會贏,我們會採取行動。」 馬克龍在襲擊現場告訴記者,這起謀殺案帶有「伊斯蘭恐怖襲擊」的印記。他說:「我們的一位同胞今天被暗殺,因為他在教書,他在教學生關於言論自由的事。」
-
法國總統馬克龍躊躇滿志閱兵,4300軍人場面壯觀,還有237匹駿馬
今天是法國國慶日「巴士底日」,法國總統馬克龍現場檢閱了部隊,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內的多國領導人出席。當天,法國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閱兵儀式,總統馬克龍會在巴黎主持閱兵儀式。多個歐洲國家的部隊參與,德國、英國和西班牙的軍機更是飛越現場上空。
-
馬克龍執政周年,政治光譜右移?
去年的5月7日,高舉「開放」和「親歐」旗幟的馬克龍成功阻擋極右民粹政黨,出其不意地入主愛麗舍宮。一年後的這一天,法國人對這位拿破崙之後法國最年輕的總統評價如何?選舉政治下產生的「非左非右」總統又是否兌現了其競選時的承諾呢?民調普遍顯示,相對於「行事高調」的薩科齊和「正常先生」奧朗德,馬克龍執政一年後的民意支持率下跌最少(從去年6月的64%到今年4月的44%)。
-
王毅:香港事務不容外來幹預 中方從未干涉英國內政
新華社北京6月9日電 6月8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應約同英國首席大臣兼外交大臣拉布通電話。王毅表示,中英作為具有全球影響的兩個大國,共同承擔著維護世界和平和發展的責任,雙方在廣泛領域加強互利合作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長遠利益。
-
澎湃思想周報|亞美尼亞戰敗之後;馬克龍的「共和價值」危機
另據BBC報導,被迫撤離的亞美尼亞人則在離開之前燒毀了自己的房屋,以免他們為進駐的亞塞拜然人所接管。至於亞塞拜然方面,依據停戰協議,一道走廊將會讓該國的一塊飛地納希切萬與本土之間連接起來。另據阿里耶夫所說,參與亞阿兩國和納卡地區維和任務的不止俄羅斯方面提供的人員,土耳其也將派員入駐,阿利耶夫聲稱土耳其「將正式參與到接下來的後續工作和維和任務之中」。
-
美法就《巴黎協定》針鋒相對 法國拒絕川普要求
美法就《巴黎協定》針鋒相對 據英國《獨立報》報導,9月19日,法國總統馬克龍首次在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中發表演講。他力挺《巴黎氣候變化協定》,並強調只有「多極主義」才能保證長久和平。對於川普政府重新修改《巴黎協定》的要求,馬克龍在演講中表示拒絕。但他表示該協定永遠向美國敞開大門。
-
愛爾蘭外長:歐盟不會落入英國的「脫歐」談判陷阱
近日,英國脫歐談判進入了英國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所說的實質性談判的「最後一周」。不過,歐盟多國高官表示,英歐雙方就達成英國「脫歐」協議仍存在重大分歧,並強調歐盟不會落入英國的「談判陷阱」。據英國《衛報》11月30日報導,愛爾蘭外交部長西蒙·柯文尼(Simon Coveney)表示,雖然各方達成「脫歐」協議的動機很大,但是仍有關鍵問題尚未解決。他強調,「英國脫歐的真相」正通過種種現實挑戰暴露出來,英國和歐盟雙方必須找到前進的道路,而非相互指責。
-
法國總統馬克龍:各國應反對貿易戰,不做把頭埋進沙中的鴕鳥
今天,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暨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開幕式上,法國總統馬克龍對世界經濟的走勢表示擔憂。馬克龍認為,關稅保護、叢林法則不應該是世界經濟運行的規則,世界各國應該拒絕貿易戰和保護主義,不能做一隻把頭埋進沙子的鴕鳥。他表示,世界經濟正在構建新的平衡點,這就需要各國重視交流和合作,制定更加公平、平等的國際貿易規則,建立互信、平等的新框架。
-
外交部反駁英國對中方處死英籍毒販指責
中方對英方的無端指責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我們敦促英方尊重中國的司法主權,並立即糾正錯誤,避免對雙邊關係造成損害。中國駐英使館就英國毒販阿克毛被判死刑發表聲明中國駐英使館今天在其官方網站上,就英國毒販阿克毛在中國被判處死刑發表聲明。
-
此刻復甦難題,法國總統馬克龍要問計這家中國企業
歐洲第二波疫情大暴發,法國經濟再遭重創,總統馬克龍召集八家跨國企業「掌門人」開了一個視頻會議,為後疫情時代法國經濟復甦「問診」。法新社稱,這場名為小型 「選擇法國計劃」(mini-Choose France )的視頻會議亮明了法國的態度。
-
馬克龍宣布法國將再次封國 法國疫情最新消息封國什麼時候結束
,因此全國將於30日凌晨0時正式進入二度封城,將至少持續至12月1日,但學校不會關閉,要出門的民眾需要出示證明。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Macron)宣布必須採取進一步措施以遏制病毒,他在電視演說中表示:「我決定從30日開始再度封城,以阻止病毒。全國都在範圍內,除了海外屬地會有些許調整。學校會繼續上課,工作繼續,療養院也都能接受訪客。」就如同第一次封城,民眾還是能出門工作、看病、鄰裡互相協助、買菜或出門透氣,但私人聚會必須排除,公共聚會也將禁止。馬克龍說:「要回歸外出證明。」
-
拉法蘭為訪華獻策 前大使助揚威歐盟——他們幫馬克龍走上世界舞臺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正在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很多人不自覺地將她這個「遲到」的行程與法國總統馬克龍1月份的訪問進行對比。1月29日,英國官員匆忙更新首相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的官方帳戶,也讓人想起馬克龍訪華時主動發布自己反覆學習說中文的視頻。馬克龍那次訪華,無論是在西安的日程突變,還是在人權問題上頂住國內壓力,都能看出這位年輕領導人在外交上的獨特手法。其實,上任8個多月來,與美國總統掰手腕,在中東問題上顯身手,宣告法國重回歐盟乃至全球舞臺,馬克龍的一系列表現令世界驚呼「法國歸來」。
-
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對國際政治究竟有什麼影響?
在傳統時代,政府根本就不會考慮關註失業的問題,因為不會影響選票;但是在大眾政治時代,政府就必須應對失業問題,內政和外交等方面的政策不一樣,可能會出現貿易戰。傳統時代的政府不在乎失業,加上傳統社會穩定。但是工業革命和政治革命,把內部的秩序給衝散了,如果不能找到新的辦法建立起內部的秩序,社會秩序可能就徹底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