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課程為載體讓設計思維落地?

2021-01-11 騰訊網

蘋果的創始人賈伯斯曾說過很經典的一段話:很多人都以為設計就是外觀,是設計產品看起來是什麼樣子的,其實,這些只是一部分。設計是 How it works,也就是,產品是如何運轉的。

D. School

D.school的眾多設計項目被蘋果(Apple)等公司收購,所培養的設計人才和工程師被矽谷的科技公司爭相招聘,原因就在於D.school的創新教學模式強調了設計教育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回歸到了設計的實踐屬性。強調了跨院系的合作,其教學宗旨是以設計思維的廣度來加深各專業學位教育的深度。

開發創造力的思維方式

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的性質相對於一種設計方法來說更像是一份「菜譜」。Design Thinking是一種思維方式,它有幾個特定的步驟,可以用於不同的項目和人。

有個比喻,Design Thinking就像一本菜譜,它會告訴你燒菜的步驟,燒的時間等等,但是每個人用它炒出來的東西都不一樣,可以有不同的口味,不同的原料和配料,而跟著這本菜譜仔細做,一般不會做得太難吃。

設計思維常常被理解為一種標準化的設計方法,或是一套體系化的設計流程,正如我們所熟知的那樣,從感同身受到定義問題,再到頭腦風暴、原型製作、用戶測試,這樣的一套設計流程。

但設計思維不應該被理解為一種做設計的方法。設計流程其實只是設計思維的表象而已,它是設計思維的一個具象化的呈現。實際上,設計思維的目標是讓人們脫離所謂的標準和流程,打開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無限可能,具有創新性地去解決一個問題。

如何理解Design Thinking?

Design Thinking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當面對一個問題時,設計思維不是一種設計方法,而是一種看待、定義問題的方法 (a way you approach a problem)。注意這裡強調的是看待和定義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問題的陳述方式不同,問題的解決辦法就可能有著天壤之別。

第二,設計不是一個人的事,不是設計師自己的事,而應該是由來自各個領域、各個學科、擁有各種背景、各種技能的人共同參與、合作完成的事。斯坦福的d.school正是基於這樣的一個理念而設立的。

設計是基於對人性的認知去解決人們的問題,設計思維是一種非常基礎並且重要的思考能力。

Design Thinking 如何運作?

有時候孩子或是我們遇到一個大的問題需要解決(比如設計一個適合用戶的「完美廁所」),但一眼望去目標太遠你看這張圖,整個挑戰就像要跨越一個大坑,到達對面:

比如有一個「葉子」同學想要一個完美的廁所體驗。

廁所只是一個比喻

但開始直接面對那麼大一個坑會發現很難直接到達對面,我們需要先做點什麼。

1、為誰解決問題,明確對象;

2、目標用戶需求,了解真實需求,確定方向;

3、未被發現的機會,以具體問題為驅動;

4、有idea不要說出來,要demo出來;

5、真實體驗,循環改進。

所以Design Thinking 就是一套以人為核心的方法論,為解決複雜問題提供一套可行的流程,確保得到創造性解決方案:獲得洞察--創意風暴--快速Demo--體驗調整。

(以上文章內容為GEAR&PEAR齒輪梨原創,部分圖片和數據源自網絡)

蒲公英教育智庫也一直在致力於創新教育,在2017年推出中國第一套面向小學生的設計思維課程《菊花娃娃帶你玩建築》。

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約翰·杜威認為:「教育就是兒童現在生活的過程」。美國另一位兒童建築教育家安娜·泰勒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表述為:「學校和其他社會環境可以成為『三維的教科書』」。

在題材的選擇上,課程設定了兩大主題:「我們的學校,綠色的校園」以及「會動的房子,未來的家」,共11個教學模塊。

我們鼓勵兒童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材料進行建造活動,在合作完成一個設計項目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科學、信息、歷史等相關知識,同時熟悉各種藝術元素和審美原則。課程的宗旨是引導兒童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以建築藝術作為支點,來實現知識的吸取、分享和創造。

在2017年底我們促成了上橋南開小學和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在相關課程建設上的一次合作。

原本學校主要的區域只有兩個:教學區和操場。但是,在被告知可以自由規劃後,他們把學校擴大到九個區域,並且充分考慮了空間動線的合理性。

我們看到,他們將「遊樂區」和「購物區」放在離「教學區」較遠的位置,並且不經過操場;讓「自習區」「科技區」和「廢物利用區」在同一條軸線上。這是因為他們考慮了相鄰區域是否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又或者在功能上是否能相互照應。比如,如果吃完東西再經過操場回到教室,既不利於人的健康(因為可能會想要跑動),也不利於環境的維持(可能會有亂扔垃圾)。

他們不認為學校只是一個學習的地方,他們需要娛樂空間和社交活動,因此才會把生活中可能做的各種事情以及可能會去的各種地方都濃縮到校園場景裡。可以說,當他們在設計一個校園時,實際上他們也在設計一個社區。

如何通過教學策略來激發兒童主動學習熱情?

從教學策略上講,為兒童設計的建築課程,首先要提供儘可能豐富的視覺素材、工具和材料。兒童會去玩耍和探索那些吸引他們或是讓他們覺得有興趣的東西。我們為學生提供的創作材料多達22種,兼顧了視覺和觸覺肌理的多樣性。

如何通過思維工具具象化兒童操作?

所謂思維工具,就是能把抽象思維過程具體可視化的一類方法和技能。從思維工具的使用來看,對低年級學生和高年級學生有不一樣的要求:在小學的低年級,主要是對複雜建築問題進行分解,落腳點是強化塗鴉、摺疊、度量、拆分、組合等行為方式。

如何建立兒童測評體系?

傳統的做法是定量,主要依靠分數,我們現在都知道,這種方法有很大的缺陷,無法應對人類思想天然的不可預計性,但優點在於客觀、效率高。最近的做法是定性,主要依靠實證性分析,但是採用這種辦法要非常謹慎,因為描述性的評價容易陷入主觀,從而影響教育的首要目的:公平。

所以在這個項目中,我們並沒有對學生進行定量或者定性的評價。我們只是依據模型所提出的教育目的,有初步的觀察和分析,主要在四個方面:

一、認知技能

在上橋南開小學主任老師授課中注意到許多學生表現出對材料和技術進行實驗的興趣。我們為他們提供了基本的材料包,同時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合適的材料來實現他們的想法。

二、功能和審美

雖然很多學生以前沒有接受過設計訓練,但他們具備設計意識。教師很少幹擾學生的設計意圖和表達自己的方式。

三、身體和心理感知

學生會考慮他們的模型在視覺上對用戶是否有吸引力,或者使用起來是否舒適。裝飾元素具有明確的功能。

一位學生寫道:「我用兩個圓與一根木條做出了串字,能十分直接地看出是燒烤店,我還用圓和吸管把店做成了機器人的形狀,讓這棟房子充滿科技感,能夠吸引顧客來用餐」,這個孩子還幫助他的組員製作了機器人的眼睛和鼻子,以達到視覺上的統一。

四、公民意識

許多學生在設計中表現出對其他人的關心。設計紅十字醫院的學生認為,「醫院位於休閒區,並且離遊樂園不遠,所以如果有人受傷,可以很快得到幫助」。用雙腳圖釘裝飾餐廳屋頂,晚上大家餓得飢腸轆轆想吃夜宵時,屋頂的雙腳圖釘會反射亮光」。做多方向滑梯不管你多胖,都能坐進去。

相關焦點

  • 覆蓋28國的STEM課程在中國落地,神奇科學堂的科學教育如何生長?
    覆蓋28國的STEM課程在中國落地,神奇科學堂的科學教育如何生長?由於自主研發本土化課程的難度太大,她開始思考,如何把海外的優質STEM課程帶到中國,並在國內落地。2013年,黃丹嬌選擇加盟加拿大科學教育品牌Madscience,在上海創立神奇科學堂。她看中了Madscience在STEM領域將近30年的積累,一套完整的標準化體系,以及遍布全球的優質合作方,比如NASA,樂高等均是其長期合作夥伴。
  • 設計類複合專業如何做好課程思政
    與其他課程相比,設計類專業課程具有跨多學科的綜合性、教學方式多元性、受眾學生思維靈活等特徵。這對設計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提出了許多個性或特性要求。筆者認為,面向這種複合型專業的課程思政建設,需要樹立辯證、系統和全域思維,捋順思想引領和專業學習、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等多維關係。
  • 國家課程體系下,學校、老師還有哪些課程設計的發揮空間?
    10月18日,在中國電子學會現代教育技術分會和創客嘉年華組委會主辦的「2019未來課程設計國際高峰論壇」上,來自體制內外的教育工作者們,分享了他們對未來課程的趨勢、落地及具體操作上的經驗和看法。未來課程設計的三大趨勢中國書畫國際大學常務校長杭舟表達了他對未來課程設計的趨勢預判。第一個趨勢是由技術驅動的數字分發。
  • 什麼是設計思維?如何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設計」,這個對我來說十分常見的詞語,網絡上對其的解釋為:把一種設想通過合理的規劃、周密的計劃、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出來的過程。我們通過勞動改造世界、創造文明、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而最基礎、最主要的創造活動是造物。但在大多數人的眼裡,他們不是學美術設計、工業設計、建築設計,或網頁設計等一系列需要具備專業設計知識的學科,就很少會有意識地接觸設計。
  • EC營客通:讓網際網路思維落地
    最近參加一個中小企業論壇,跟幾位老闆在閒聊時,聽到一種抱怨:雖然現在網際網路思維十分火熱,但也只是在理論上,中小企業的網際網路思維落地遠遠沒有那麼簡單。網際網路思維強調的是用戶至上,利用網際網路平臺和大數據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眾所周知,網際網路思維最重要的不是網際網路而是思維,如何將這種思維實現落地?這才是中小企業最關心的問題。
  • 蒸汽機教育數學思維課程
    他們不需要一味的教授解題的技巧,並擔心長此下去,會對數學產生恐懼,家長們需要的是通過培養孩子們的數學思維,夯實孩子們的數學基礎,來修煉數學的內功,通過思維和基礎來打通數學的任督二脈,這樣所練就出來的功夫就能夠以不變應萬變,那麼如何才能練就這樣的功夫,如何才能打通任督二脈?
  • 如何建設及應用「以學生為中心」的在線開放課程?
    尤其是2020年疫情帶來的「網絡教學大考」,更是將在線課程的建設推到了重要的戰略地位,如何建設在線課程、應用在線課程促進教改,實現「實質等效」,是當下備受關注的熱點問題。 為助力全國各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職業院校深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聚焦線上金課建設及其在混合式金課中的應用,我單位將舉辦「以學生為中心的在線課程建設及應用線上工作坊」。
  • 哈佛教授揭秘:設計思維是如何助力公司獲得更多利潤的? | 「雲訪學...
    何為設計思維?它是如何助力公司獲得更多利潤的?」分享了「設計思維」如何幫助公司差異化定位並實現價值創造。他說,設計思維是當今商業世界,尤其是創新創業領域非常重要的一種思維方式,但過往對設計思維的理解相對比較狹隘,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系列活動,能夠將創新思維真正融入到整個EMBA課程體系中,將設計思維跟傳統商學教育中的核心課程有機融合,不僅僅是簡單的加法,而是乘法。為何中國公司的盈利率無法達到美國公司的水平?為什麼不同公司的業績表現差異會很大?
  • 工科中的設計思維
    超星學習通app工科中的設計思維網課答案,工科中的設計思維爾章節測驗網課答案1.1 走近設計思維1【單選題】本門課程講述的主要內容不包括()。A、設計思維這一學習形式和思維方式B、一系列有用的創新工具和創造技法C、工科學生需要用到的專業設計軟體D、系統化的設計流程和與眾不同的設計2【單選題】課程中介紹的變形插線板,其設計的精妙之處不包括()。
  • STEAM課程如何設計?6個步驟輕鬆搞定!
    經過800多個晝夜的辛勤勞作,澳翔教育(ARS Education)在總結對Y1-7系統課程設計、教學、總結等一系列環節後,第一次解密了教師團隊備課流程嚴格遵守的6個步驟。下面就和小M一起來看看:如何用六個備課步驟讓好的課程設計落地!1.確認學習需求;2.銜接實際應用,解決生活問題;3.編寫課程講義;4.團隊分享、討論、內測;5.教授課程;6.課後優化、自我否定、不斷提高。
  • 北歐借編程教育培養計算思維
    挪威信息技術教育中心也提出了有關「計算思維」的獨特理解:計算思維更加側重問題解決能力,尤其是創新性問題解決能力,這種思維有助於技術使用者更好地設計和創造個性化的數字工具與解決方案。 計算思維如此重要,中小學教育該如何培養?諸多學者認為,編程教育是促進學生計算思維發展的重要途徑。
  • 一線老師談STEM課程設計:創新思維的構建不該停留在工具技能的學習...
    一線老師談STEM課程設計:創新思維的構建不該停留在工具技能的學習上 作者:貝勒何 發布時間: 2016-04-25 07:00
  •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運用批判性思維
    「在接觸批判性思維之前,我是靠經驗進行教學;接觸批判性思維之後,我覺得批判性思維給了我一個理性的支點,讓我可以撬動課堂教學,抓著『理解—思考—超越』這根線,讓語文核心素養和課標落地,從此,我的教學從自發走向自覺,從經驗走向理性
  • 火花思維:深度交互連接線上線下 沉浸式課程培養學習興趣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大班後,不少家長就會面臨如何應對幼小銜接的困擾。面對這個關鍵轉折點,家長們雖然會有意識的選擇幼銜小課程來幫助孩子完成過渡,但在如何選擇課程上,仍存在諸多困擾。
  • 一個嬰兒保溫箱告訴你:什麼是「設計」?什麼是「設計思維」?|雲訪學
    問題並非「如何製造一個更便宜的保溫箱?」而是「如何有可能在沒有電的條件下讓嬰兒保溫?」今天的雲訪學設計思維課程就說說這個項目。所以他們將為尼泊爾用戶設計的嬰兒睡袋做成了當地人可以接受的藍色。學生在畢業後建立了初創公司,通過不到20美元的保溫睡袋,就拯救了22個國家約30萬早產兒的生命。這就是設計思維起到的積極作用。什麼是「設計」?什麼是「設計思維」?「如何製造一個更便宜的保溫箱?」這就是設計。「如何在沒有電的條件下讓嬰兒保溫?」
  • 鞏金龍副校長應邀為國防科技大學作新工科課程思政專題報告
    本站訊(通訊員 賈盼 劉坤)11月20日,國防科技大學舉行課程建設研討集訓。天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鞏金龍應邀作「以新工科建設為載體,提升課程思政育人成效」專題報告。鞏金龍從新工科課程思政的背景意義、新工科課程思政的頂層設計以及新工科課程思政的探索實踐三個方面,系統介紹了天津大學新工科課程思政的理念認識、實施舉措和取得成效
  • 設計思維的開發——腦力激蕩法 indienova
    本文是中國傳媒大學遊戲設計專業本科選修課程—開發設計的創意腦—的課堂小記,課程實際上作為部院級限選課,對藝術學部,包括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
  • 中國設計如何「落地」
    原標題:中國設計如何「落地」   本報記者 李亦奕  從中華世紀壇當代藝術中心到大柵欄迷宮般的胡同,從751藝術專區到草場地藝術村落,「2013北京國際設計周」的展示幾乎橫貫整個北京城。
  • 力邁學校:STEAM教學設計如何吸人眼球?
    這裡闡述了小學STEAM課程教學設計思維,並呈現STEAM課程的教學設計流程,為小學STEAM課程的實際教學提供參考與借鑑,並能夠設計出充滿靈活性、趣味性、教育性、創新性的課程;關鍵詞:STEAM課程;設計思維;教學設計力邁中美(國際)學校自疫情期間開展線上授課以來,受到在校生家長的一致好評,收到很多家長的感謝信,在一直播平臺,推出30多期線上課程直播,供所有關注國際教育的家長在線了解國際教育課程和教育教學體系
  • 如何讓智慧教育與學校治理的行動實踐「落地生花」?高新區為教育...
    然而,如何讓智慧教育與學校治理的行動實踐「落地生花」?1月12日,重慶市大學城第一中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年會聚焦智慧教育、推進學校治理,為高新區「科創高新、智慧教育」吹來教育提質「東風」。據悉,此次工作年會由重慶市大學城第一中學校主辦,華龍網教育頻道、高新區中學聯盟協辦。一場「變道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