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垃圾分類熱度升級!下一個要整治的就是你的小區!

2020-12-05 小度看安徽

雖不勝上海那般轟轟烈烈,但合肥的垃圾分類工作卻如小火慢燉,越來越熱了。

8月20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宋國權調研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看望慰問城市管理一線工作人員和環衛工人,並主持召開座談會研究城市管理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合肥城市管理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匯報會

座談會上,宋國權指出,垃圾分類工作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也是關乎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既要高度重視、科學管理,又要長期堅持、久久為功。

蜀山區垃圾分類體驗館調研現場

隨後,宋國權一行首先來到蜀山區垃圾分類移動式科普體驗館、市政府宿舍小區、聽取垃圾分類工作開展情況匯報。

市政府宿舍小區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

這段時間,我司樓下也已經明明白白貼出了大字報指導垃圾如何分類。那麼多類目,還是蠻讓人頭疼的。

還沒正式啟動垃圾投放的小區們,不要著急。合肥的垃圾分類法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先觀望一下合肥首個試點小區,廬陽區逍遙津街道市政府宿舍小區。定時定點、「督導阿姨」一個也不少!

↓↓↓

該小區共有19棟樓,675戶居民,原有垃圾投放點7個(含垃圾集中清運點),日產生垃圾25桶左右(240L標準掛車桶)。

此次試點定時定點投放模式後,該小區撤除了6個投放點,只保留1個投放點。

居民在家中將垃圾按「四分法」分好類之後,在每天6:30—8:30、5:30—7:30兩個時間段,統一投放到投放點,志願者會對居民分類的垃圾進行檢查和引導。

在非定時投放時間段內,志願者在小區內巡邏,防止居民隨處丟棄垃圾,保障分類和投放工作開展。

以下對話,並不是「上海阿姨」在督導垃圾分類,就發生在合肥。

您這袋垃圾沒有分類,下次要注意分開投放。西瓜皮是餐廚垃圾,不能和其他垃圾混裝。您這袋垃圾中又有衛生紙,又有剩菜剩飯,下次記得要分開投。……

時刻被監督,垃圾分錯類還要接受教育,還是蠻令人頭疼的。

按照合肥市的垃圾分類標準,目前的生活垃圾基本分為四類。

有害垃圾(紅桶)

對身體和環境有害的,如廢燈管、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油漆、化妝品等,需用特殊方法安全處理。

光是「有害垃圾回收箱」上,也有燈泡燈管、殺蟲劑、電子垃圾、過期藥品、化妝品等多種投放區。)

廚餘垃圾(綠桶)

也即「廚餘垃圾」,指廚房產生的「邊角料」,如菜葉菜幫、剩飯剩菜、植物等。

可回收物(藍桶)

可循環利用的,報紙、鏡子、飲料瓶、易拉罐、舊衣服、電子廢棄物等,由再生資源企業回收利用。

其他垃圾(黃桶)

包括保鮮膜、塑膠袋、紙巾、大骨頭、玉米核等。

好了好了,太多了、太麻煩了、不想看……尤其是那個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有些東西不好分辨啊?咋辦?

其實,解決廚餘垃圾只需要三步。

第一步,把廚餘垃圾直接倒進水槽的下水口;第二步,打開水龍頭;第三步,打開垃圾處理器的開關。

沒了?對,沒了,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自從用了垃圾處理器,再也不用擔心搞不定廚餘垃圾了。它和洗碗機一樣,簡直就是懶癌患者的福音,幸福家庭的標配!

廚餘垃圾處理器到底是什麼?

1927年,一位美國的好老公約翰·哈姆斯為了解放他老婆的雙手,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廚餘垃圾處理器(看看別人家的老公)。

他是如何解放老婆雙手的呢?在沒有垃圾處理器的日子裡,約翰的老婆只能在做完每頓飯後,用手撈起洗菜臺的食物垃圾。

比如骨頭、蛋殼、玉米棒芯、果皮果核、菜葉菜梗、殘羹剩飯等,然後丟進垃圾桶裡,還要擔心食物垃圾會不會在垃圾桶裡發酵變臭,家裡會不會有小強.....

當約翰發明了第一臺垃圾處理器後,日子就變得美滋滋起來了。

將垃圾處理器安裝在廚房的水槽下面,與排水管相連。處理器的驅動刀盤,利用離心力將粉碎腔內的食物垃圾粉碎,然後就直接排入下水道衝走。

從此,約翰的老婆再也不用用手去掏垃圾了,也不用提著溼答答的垃圾袋跑出去丟垃圾了!

從1927年,第一臺垃圾處理器被這位好老公發明出來後,垃圾處理器就開始走進了千萬家歐美家庭,解放了無數雙手!

廚餘垃圾處理器可以處理什麼垃圾?

emmm,基本上各種廚餘垃圾(注意是廚餘垃圾,不是任何垃圾)都是可以處理的,瓜果殘餘、蔬菜殘餘、剩菜剩飯,雞骨魚刺等等都是可以被處理的!

沒事的時候也可以多研磨研磨柑橘類水果皮,可以保持水管清新~

會引起堵塞嗎?

有很多人都擔心,研磨粉碎後再衝走,萬一沒粉碎完全,那不是很容易造成下水管道堵塞?根據日常使用體驗,只要你在研磨的時候,開著水龍頭配合衝水,基本上是不會造成堵塞的。

1、把需要處理的廚餘垃圾倒進水槽口;

2、打開水龍頭衝水;

3、打開廚餘垃圾處理器的開關。

只需要十幾秒時間,從此和食物殘渣、清理水槽說拜拜;再也不用天天下樓倒垃圾,生怕發臭有味道;不給蟑螂、果蠅一點兒活路!

相關焦點

  • @合肥人,垃圾分類,你準備好了嗎?
    徽鹽世紀廣場小區今年10月31日開始「撤桶並點、定時定點」垃圾分類管理,原來每棟樓前的垃圾桶全部撤離,施行每天的6點到9點、18點到21點居民定時投放生活垃圾。「一開始幾天確實很不適應這種新模式,不太了解分類,比如說用過的餐巾紙放哪個袋子裡。」陳建宏說,不僅要在家裡把垃圾初步分類,現在樓下的垃圾桶全部撤走了,每天要在固定時間,提著垃圾袋,走到小區的固定投放點。
  • 合肥學院:一所高校的15年垃圾分類探索
    而在安徽省,有一所高校早在15年前,「垃圾分類」的觀念尚未家喻戶曉時,就已經悄然開始在垃圾分類處理方法上進行探索,並一直堅持至今,這就是合肥學院環境工程團隊。15年來,前赴後繼的團隊成員們從實驗室到社區,從垃圾填埋場再回到實驗室……如此循環往復,不僅打磨出一套居民認可度較高的垃圾分類處理方法,還積累出一系列合肥市垃圾處理的重要參數,並為安徽省其他城市垃圾處理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 上海每天兩萬多噸生活垃圾分類了嗎?記者隨機挑一個小區跟蹤,真相...
    所謂生活垃圾的全程分類,其實就是「一分到底」:從源頭的投放,到中端的收集、運輸,再到末端的處理,整個過程都要堅持分類,這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生活垃圾分類。 目標十分清晰,但上海準備好全程分類了嗎?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隨機挑選了一個小區,跟蹤其生活垃圾從投放到處置的全過程,查看到底有沒有「一分到底」。
  • 鞏固背街小巷改造成果 推進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安寧區培黎街道...
    「小區乾淨整潔,鄰裡友愛相助,車讓人,人守規,消費市場秩序井然,文明城市的創建讓生活多了色彩、添了暖意 …… 」 10 月 27 日,家住蘭州市培黎街道的吳蘭香說起身邊的巨變不住地感慨。位於安寧區東部的培黎街道,轄區內共有 60 家樓院,其中,老舊樓院 30 家、「三不管」樓院 15 家,面對老舊院落多、環境衛生治理難等城市管理薄弱環節,街道奏響創建「長效鍵」,時刻銘記「文明創建永遠在路上」,聚焦問題癥結、精準靶向施策,確保整治效果不滑坡。近段時間以來,集中整治了一批亂貼亂畫、亂堆亂放等不文明行為,全面提升轄區環境衛生整體面貌。
  • 垃圾分類不「麻煩」就是多備一個廚餘垃圾桶
    「對於一個普通家庭而言,日常生活中產生最多的垃圾是其他垃圾和廚餘垃圾,分類主要是將廚餘垃圾從其他垃圾中分出來。」南京市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魯斌山提醒,迎接垃圾分類,家中準備「兩桶一點」即可,即其他垃圾桶、廚餘垃圾桶,以及一個擺放可回收垃圾的點。手機電池、燈管等有害垃圾產生量非常有限,一旦有了,在投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時候,順便帶到投放點投進相應的垃圾桶就可以。
  • 居民、社區、物業齊發力 雲水灣小區垃圾分類和諧又溫馨
    撤桶並點後,社區負責人收到了居民的反饋:「垃圾桶變少了,年輕人走幾步不礙事,但對小區裡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和殘障人士來說就不方便了。」如何解決這些老人的現實煩惱?在物業的大力支持下,雲水灣小區增加了一項暖心服務。
  • 小區分類垃圾桶全新升級,居然可以功能與顏值兼具?
    例如:垃圾增量,難以消解成為最大的難題。2019年,我國開始實施垃圾分類政策,上海先行。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國很多一二線城市都在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了。一時之間,小區分類垃圾桶紛紛開始改造,撤桶工作逐步進行,由兩分類垃圾桶變為四分類垃圾桶,這也是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硬體設施的第一步。
  • 北京印髮禁止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目錄 景區垃圾分類設施升級
    5月1日起,本市餐館、賓館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的筷子、勺子、牙刷、梳子等用品,城區內等級旅遊景區也將在5月1日前進行垃圾分類設施升級改造。制訂了《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類(兩桶一袋)指引》《居住小區生活垃圾投放收集指引》《密閉式清潔站新建改造提升技術指引》和《生活垃圾分類形象系統設計方案》等指引文件,規範全鏈條設備設施設置、管理、運行。
  • 嘉興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評比每月公布 還分「紅黑榜」呢
    自前期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建設以來,已經建成生活垃圾分類亭2個,各個樓道口已配置灰色其他桶和藍色可回收垃圾桶各一個,為方便居民投放有害垃圾,還在各個樓道口的牆上,掛了有害垃圾回收袋。「通過居民自己到社區領取和社區工作人員上門發放相配合的方式,給每戶居民發放了一個分類桶和兩份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單。」張亞萍告訴記者。  在查閱相關臺帳資料後,評比組人員分組來到小區的各個角落進行現場考察和打分。
  • 克拉瑪依垃圾分類圖標
    朝陽垃圾房生產廠家哪家便宜垃圾房設計需要注意哪問題?垃圾房一個聽起來新奇的詞彙,但是它卻是我們垃圾分類配套設施中必不可少的建築設施,垃圾房看詞彙你可以以為它就是一個放垃圾的房子,實垃圾房更多的是用來存放垃圾桶,讓垃圾桶有一個存放的地方。垃圾房如此的重要大家知道在設計垃圾房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嗎?1、尺寸。
  • 東城版垃圾分類方案出爐,小區有兩種垃圾投放模式
    實施辦法還規定了其他情況,醫院醫療垃圾要單獨設置相應收集容器,按照醫療垃圾相關規定要求處置;學校、科研院所產生的危險廢棄物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要求處置。小區垃圾如何收集投放?分為固定式、流動式兩種按照東城區住宅小區垃圾分類暫行的實施辦法,住宅小區垃圾投放模式主要分為固定式和流動式兩類。
  • 呼和浩特市近期在多個小區擺放了垃圾分類主題景觀
    隨著全市垃圾分類工作的展開,近期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一些小區裡擺放了有關垃圾分類的主題景觀,不僅營造了濃濃的垃圾分類宣傳氛圍,也成為小區的一道亮麗風景。遠看是風景 近看有內涵1月8日上午,記者在水利廳小區採訪時,看見中央小廣場擺放著一個白色的垃圾分類主題景觀,由「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幾個字組成,旁邊是一個涼亭,裡面有幾位老人正在聊天。
  • 株洲:垃圾分類宣傳活動走進火電小區
    目前,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正在加速推進。4日上午,蘆淞區城管局聯合賀家土辦事處在火電小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為居民普及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倡導居民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行動中來。活動現場,蘆淞區城管局工作人員向前來參加的居民發放垃圾分類宣傳資料,講解垃圾分類相關知識,並將不同種類的生活垃圾製作成卡片,現場教居民們如何分類。記者了解到,火電小區是老舊小區,老年人居多,針對這樣的特點,蘆淞區城管局和賀家土辦事處的工作人員通過形象的橫幅標語、垃圾分類小卡片遊戲等方式,引導居民參與垃圾分類。
  • 智能垃圾桶進小區:刷卡扔垃圾,垃圾分類還能換禮品
    陳永梅體驗了智能垃圾後覺得,智能垃圾桶不但讓扔垃圾方便了,自己也能得到一些好處。「真的是要給高科技點個讚,垃圾分類還能積分換商品,太厲害了。」 據明佳園社區的工作人員介紹稱,之前常有居民反映,用手打開垃圾桶蓋既不方便也不衛生,而且一到夏天,垃圾桶周邊氣味難聞,令人難以靠近。
  • 都不想離自家近,南京小區垃圾分類房「難產」待破局
    垃圾分類房。很多小區的業主群因它而熱鬧起來," 我們不要房,分類方式我做主 "" 選址比選美還難,眾口難調 "。南京不少小區的垃圾分類房為此 " 難產 " 的不少,這也成了小區管理中的痛點,你家還在 " 痛 " 著嗎?No.1 不要房,分類方式我做主" 我們小區要不要參與垃圾分類試點,建設垃圾分類房?"
  • 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詩萌 北京報導11月初的一個清晨,在北京瑟瑟的寒風中,穿上黃色反光背心的張青(化名)站在小區門口的垃圾桶前,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她的任務是將廚餘垃圾桶裡所有的塑膠袋重新打開進行「二次分揀」,確保裡面沒有塑膠袋、玻璃瓶等物品。她和十來個同事是被小區物業招聘來做垃圾分類指導員的。
  • 定時定點破袋投放,島城這個小區讓垃圾分類變成新時尚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為引導小區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行動,市南區香港中路街道辦事處徐州路32號海林花園啟用了全封閉定時、定點、破袋投放的新型垃圾房。經過一個多月的運行,目前小區居民已養成垃圾分類投放的好習慣,垃圾分類已在小區變成新時尚。
  • ...東莞物業小區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變「鄰避效應」為「鄰利設施」
    松山湖將根據300戶至500戶的標準建設一個垃圾分類投放點,選點的原則不能對著居民樓的窗戶,或在樓層側面選點。事實上,小區推進垃圾分類,要讓垃圾分類投放點設施變「鄰避效應」為「鄰利設施」,需要通過精細化、科學化的「繡花工夫」把投放點工作做「細」做「實」。
  • 縣醫保婦聯化身「藍色」指導員,走進小區爭做垃圾分類引領者
    >為進一步發揮機關幹部垃圾分類模範引領作用,近日,縣醫保婦聯志願服務隊走進城東社區,指導小區居民正確分類投放垃圾。>「你這袋垃圾裡有易腐垃圾,不能全部投放進其他垃圾桶裡!」身著藍馬甲的醫保局婦聯志願者方瑛對小區居民垃圾混投現象及時進行勸阻。「這袋紙巾中有這一塊西瓜皮,是很容易忽略,以後分類投放垃圾的時候一定要仔細。」隨後,方瑛幫助居民打開垃圾袋,將易腐垃圾撿出投進易腐垃圾桶內。
  • 垃圾分類準確率上不去?這個小區引進專業公司倒逼居民精準分類
    在越城區北海街道金昌美苑小區,每天早中晚,垃圾收集員都會開著裝有智能雲秤的收集車,穿梭於6個新設的垃圾收集點。除了給垃圾稱重,收集員還有一項重要工作——逐一檢查各家的垃圾分類質量,並及時將信息「上報」。「這是專業垃圾分類公司進駐小區後的做法,居民垃圾分類變得更自覺了。」該小區居民王女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