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打架!詩詞大會總決賽上演超難成語「飛花令」,...

2021-01-13 澎湃新聞

本文原標題:《神仙打架!詩詞大會總決賽上演超難成語「飛花令」,總冠軍又是她》

昨晚,《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總決賽落幕,最後一場對決,是兩個工科博士的「神仙打架」,還上演了難度「上天」的成語飛花令!

2月14日晚《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最後一場對決,是兩個工科博士的「神仙打架」,最終,陳更以5比2的比分毫無爭議地戰勝了來自中科院的在讀博士生孫曉婧。

陳更在北大攻讀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專業博士學位,她說,現在最大的目標就是能順利畢業。

孫曉婧是中科院空間環境專業學生,她曾說,不愛詩詞的理科生不是優秀航天人。

昨晚的總決賽很多人都為陳更捏一把汗,在之前的第九場擂主爭霸賽環節就是陳更與孫曉婧的對決,孫曉婧守擂,陳更攻擂,最終孫曉婧勝出。

來看最後的決戰時刻!

據了解,本季詩詞大會還融入了古畫、民樂等元素,讓詩詞變得多元立體,不是考記憶,而是交流理解感悟、文化元素、生活方式。

高手過招!難度「上天」的成語飛花令來了

這還不是最精彩的,在決賽環節中,超級飛花令難度升級,這次飛的是「成語」,需要選手說出一聯或者一句含有成語的詩句,如「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走馬觀花」……由陳更對決胡豔琴。

來看看這些帶成語的詩詞你都會嗎?

「青梅竹馬」

「兩小無猜」

在說到第七個成語時,胡豔琴更是放大招:

「春風得意」「走馬觀花」

在說到第11個成語,陳更同樣兩句詩說出了兩個成語:

「虎踞龍盤」「天翻地覆」

接下來的胡豔琴略有遲疑,不過還是答出了

「明眸皓齒」

陳更則「回敬」

「折戟沉沙」

接下來,胡豔琴則犯了一個「失誤」,她回答了帶有「春風十裡」四字的詩詞,但是這四字並非成語……最終陳更拿下該局。

來看完整視頻:

陳更在獲獎感言中表示:「如果自己在傳播傳統文化的路上多做了那麼一點點事情,能讓更多的人看到中國古典詩詞的美好,對我來說就是值得的」!

冠軍後她還感慨,很多詩友因為看到我在詩詞大會的樣子,也想要來詩詞大會;很多小朋友、青少年說因為看到我念詩的樣子,發現中國詩詞的美好,也開始念詩。「我覺得,為了傳播中國古典詩詞,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網友:簡直是「神仙打架」

看完這場「成語」對決,

不少人說簡直是「神仙打架」!

也有人覺得漲知識了……

很多人發來也祝賀,

恭喜陳更

看完這場「神仙打架」

你有什麼想說的?

這位與中國詩詞大會相守四季的女生

是一位北京大學工程管理系的博士生

文理檢修的工科博士

陳更,出生於1992年,北京大學工業工程管理系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專業的博士生,關於這個專業,陳更又解釋了一番:"是設計控制器的,解決讓穿戴式機器人穿在人身上,怎樣能更舒服更省力的問題。"

作為工科博士,陳更的日常是這樣的:每天早上7點起床、晚上12點睡覺,白天大部分就在實驗室;實驗室門口的小巷子裡有個煎餅攤,午飯常常就買個煎餅解決,早飯是一杯檸檬糖水,晚飯常是一碗麥片,學詩的時間,是從吃飯時間裡省下來的。

本來抽空學詩只是愛好,卻沒料到因為參加《中國詩詞大會》,陳更成了"網紅"。在她擔任助教的一門課上,學生說:"我簡直傻了,沒想到高數的助教姐姐詩詞這麼棒!"

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專訪時,陳更透露,自己的一本詩詞讀後感小集,將在今年春天由東方出版社出版,書名暫定為《幾生修得到梅花——重覓詩心》。

詩詞啟蒙始於21歲,假期讀物是舊語文課本

首先,對很多看完詩詞大會後悔自己小時候沒有好好學詩詞的觀眾來說,有一個大大的好消息,陳更說:"說來慚愧,我的詩詞啟蒙發生在21歲。"

陳更從小就被爸媽帶著去書店。但往往她想買《腦筋急轉彎》,爸爸遞過來一本《十萬個為什麼》,陳更拿起一本《故事會》,媽媽換了一本《世界未解之謎》……總之和詩詞歌賦沒有什麼關係。不過,在這樣的你來我往之間,陳更慢慢愛上了閱讀。"那種『文字從紙張上嫋嫋升起,給看字人帶來慷慨的氣息與畫面』的感受令人著迷,看文字會帶來自由而神奇的大腦反應,真是『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陳更的曾祖父是一個書生,做過鹹陽城裡幾所高中的校長,家人也都愛看書。陳更的爺爺在家中不大的空間中特闢了一塊地方,把幾個孩子從小讀的課本和課外書一本不落地存放了起來。後來,這些"家族遺產"都傳到了陳更手中,每年寒暑假回到老家,時光便在這些舊語文課本和《浮躁》等上世紀80年代的小說中度過。

由於學業繁重,陳更中學時一心一意努力考大學,本科時一心一意努力保研,都沒有涉獵詩詞。直到研究生第一年,她才有時間開始"大規模"看詩詞,啟蒙讀物是《蔣勳說唐詩》。

陳更說:"這本書的特別之處在於,詩詞不僅照進歷史與美學,還照進生活,能讓讀者看到詩人的人格與靈魂對自己的引導。比如,那些神秘的,『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讓人在似懂非懂之間感受到美;那些細膩的,『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牆』,讓你發現在季節流轉中的妙趣。"

就這樣,從研一到研四,從《唐詩三百首》到一些詩人的全集,陳更一直在讀詩詞。而且是"寒暑假讀,吃飯讀,坐地鐵、坐火車讀,睡前讀,晨讀",填補了沒有從小開始積累的遺憾。

陳更笑著說,自己最常用、最順手的詩詞學習平臺是百度百科。記憶方法就是把詩讀通了、讀透了,或者聯想畫面,或者想成小故事。

比如,李白的《俠客行》,詩氣通暢如行雲流水,陳更就覺得非常好背。"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這就是明快清晰的人物素描,其後還有竊符救趙的故事情節,背了上句,下句不由地就來了"。

陳更最愛的還是唐詩:"唐朝由盛轉衰,也在唐朝詩歌從『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的開闊豪邁,到『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的小溫馨轉變過程中,得到了體現。唐朝詩歌有著其他朝代無法企及的厚度與廣度。"

給手機備份文件夾起名"過盡曉鶯啼處"

陳更稱自己是一個"注重生活美感的人"。她的手機屏幕,每一頁只有4個App圖標,這樣在手機亮起時,映入眼帘的就是乾淨清爽的極簡畫面,而不是滿屏圖標連背景圖都看不清。她還給手機文件夾都起了詩情畫意的名字,"只想讓目遇之而有美感"。

手機備份文件夾名叫"過盡曉鶯啼處",出自晏幾道的一首寫情人送別的小令《清平樂》,"這句詞的感覺很像過往的那些美好日子,有飛珠濺玉的曉鶯啼過的回憶"。在手機備份中,存聲音文件的叫"哀箏一弄湘江曲",它本就描摹聲音;存照片的叫"聲聲瀉盡江波綠",一張張照片拼出五光十色的生活——這兩句都出自晏幾道的另一闋寫彈箏的小令《菩薩蠻》。

陳更把平時寫的文學類隨筆,放在"梨花滿地不開門"裡,因為寫作是孤寂的過程;把喜歡的攝影作品,放在"你若盛開"中,這一句出自作家三毛的隨筆;愛聽的音樂則在"如夢令"裡,"因為音樂本就像夢境"。

"詩詞已滲入生活中,越來越難忘。"陳更說。平時看到青山,她會想起"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看到落日,會想起"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給學弟學妹鼓勵時,會想起"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想念故人,會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有一天,實驗室來了客人,陳更招待以茶,但實驗室裡只有簡陋的紙杯。然而,當陳更的眼角瞥見紙杯上寫的幾行字"綠槐夾道集昏鴉,敕使傳宣坐賜茶。歸到玉堂清不寐,月鉤初上紫薇花"(南宋周必大《入直》——記者注),也再不覺得紙杯寒酸了。

詩詞與技能無關,只是因為被感動

陳更的業餘愛好廣泛,舞蹈、閱讀、遊泳……但詩詞這項"特長"被她藏得很深,以至於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一戰成名後,不少小夥伴都驚呆了。

一名給他拍過人像的北大學生在朋友圈裡說:"這兩天詩詞大會很火,特地搜了一下,發現裡面竟然有個認識的女生叫陳更!當時幫她拍照的時候,她總是急匆匆地從實驗室跑過來,拍完後又吭哧吭哧地跑回去『搬磚』了……"在陳更擔任助教的一門課上,學生說:"陳更姐我發現你在詩詞大會裡面,我還以為是同名同姓!你怎麼不去中文系啊!"

怎麼不去中文系,這個問題陳更最近經常被問到。陳更回答:"詩詞是我的業餘愛好,我不會將它當作謀生的手段。張曉風說:『享受生命,使我感到自己的幸運;忍受生命,使我了解自己的韌度,兩者皆令我喜悅不盡。』深讀詩詞讓我的生命更寬廣厚重,能更耐心、更堅忍地面對艱深曲折的科研工作。"

陳更說:"詩歌和計算機、英語等不同的是,你接近它、被它吸引,往往不是因為好學、求知,而是因為被感動,讓人覺得心不死。正如葉嘉瑩先生所說,這本不是出於追求學問知識的用心,而是出於古典詩詞中所蘊含的一種感發生命對我的感動和召喚。"

看到《念奴嬌·春情》下寫著作者"(宋)李清照",陳更會突然恍惚:"這首詞經歷了多少歷史風雨,經過多少風流人物的手,千辛萬苦才傳到我眼前,卻只為告訴我,千年前的一位女子,坐在她的南窗下,有過這樣一個斜風細雨的春日午後。這是一件多麼神奇而幸福的事情,我們怎麼能不讀詩呢!"

而有時候,這種感動和召喚會轉變成別的情愫。陳更說,也許當一個孩子看到"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時,會從胸中湧出一股熱流,從而決定要發奮學習,報效國家;也許當一個孩子看到"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時,會相信永恆的愛情,從而做一個專情的人;也許當一個孩子看到"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時,會明白人的溫柔敦厚,會懂得原諒。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已經落幕

但她讓我們相信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人生自有詩意

願每一個堅持夢想的你

都永不言敗

因為你與夢想互不辜負的樣子,真美!

來源: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CCTV中國詩詞大會、央視新聞。

更多內容

▍一口氣吃40多顆車釐子,女子暈倒!原因沒那麼簡單

你點的每個好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相關焦點

  • 神仙打架!詩詞大會總冠軍果然是她!
    2月14日晚《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最後一場對決,是兩個工科博士的「神仙打架」,最終,陳更以5比2的比分毫無爭議地戰勝了來自中科院的在讀博士生孫曉婧。陳更在北大攻讀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專業博士學位,她說,現在最大的目標就是能順利畢業。
  • 央視詩詞大會兩理工科女博士「神仙打架」
    中外學術情報   點二維碼關注進專家群   2月14日,《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總決賽落幕,最後一場對決,是兩位理工科博士的「神仙打架」,最終,陳更以5比2的比分毫無爭議地戰勝了來自中科院的在讀博士生孫曉婧
  •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決賽的成語飛花令,你還能再說10個嗎?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在2月14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完美收官!經過激烈的比拼,詩詞大會的「四朝元老」陳更最終笑到了最後,將冠軍的獎盃收入囊中。這個結果對於陳更無疑是最佳的饋贈,畢竟作為唯一一個連續參加了四季《中國詩詞大會》的選手來說,能夠在高數如林的比賽中最終折桂是如願以償的一樁美事。
  • 當飛花令遇上圓周率,網友驚嘆:這腦子莫非是電腦?
    近日,#人類最長飛花令#引起網友熱議在一檔詩詞節目中《中國詩詞大會》冠軍雷海為、飛花令少女賀莉然等詩詞達人同場PK,上演史詩級飛花令出題者逐一給出π後數字3.141592654……而答題者則需要說出含有此數字的詩句五位選手旗鼓相當,一來一往直到突破小數點後第20
  • 中國詩詞大會關於「春」的飛花令,難倒眾人,快來看看這20句
    最早的飛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時的一個文字遊戲,這都源自古人的詩詞之趣,得名於唐代詩人韓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無處不飛花」。行飛花令時可選用詩詞曲中的句子,但選擇的句子一般不超過七個字。就好比我們現在的成語接龍,飛花令是更加富有雅興和高難度的句子。最近幾年河北電視臺《中華好詩詞》欄目全國率先引進並改良了「飛花令」用於兩位選手間的對抗賽,之後《中國詩詞大會》等詩詞綜藝欄目也引進並改良了「飛花令」。這讓千百年來不為人知的詩詞之美重新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 "成語大會"第9期將播 產生120秒猜15個成語新紀錄
    "成語大會"第9期將播 產生120秒猜15個成語新紀錄 2014-06-06 10:00:08》8日將在在央視綜合頻道上演總決賽第八場,隨著大會賽程進入後半程,強強對抗難分伯仲。
  • 看看詩詞大會冠軍雷海為的解釋
    最終,他憑藉著對詩詞的熱愛與執著,鼓起勇氣站在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的舞臺上。主持人董卿面對他的表現, 興奮地振臂喝彩,:「你在讀書上花的任何時間, 都會在某一個時刻給你回報」!那麼飛花令究竟是什麼呢?飛花令,就是酒令中的一種,屬雅令。「飛花令」就是要求行令人所說出的詩最後一個字有個「花」字(如「春城無處不飛花」),那麼下一個人說的詩也要是七言,同時最後一字是個」花」字的詩句。
  •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看點多
    由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正在央視熱播。從13歲的鄧雅文連續四期擂主,到年僅12歲的陳瀅因為龐大的詩詞量而上熱搜,已經播出四季的《中國詩詞大會》看點不斷。本季《中國詩詞大會》共10期節目,央視一套將於今明兩天20:00播出最後兩期。
  • 只為「π飛花令」折服還不夠,數學界對於「π」的熱愛,才令人驚嘆
    前段時間,山東衛視《國學小名士》這檔詩詞綜藝,以「π」為飛花令的詩詞比拼大會,讓各位觀眾體驗了一把何謂神仙打架。電視節目所播出的這段長達9分鐘的詩詞比拼,讓圓周率的飛花令突破至小數點後第204位,這一次的飛花令,甚至可以被載入中國歷史史冊。
  • 13歲男孩挑戰圓周率版飛花令,15個回合完全無壓力
    飛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時的一個文字遊戲,得名於唐代詩人韓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無處不飛花」。在古代的酒令文化中,飛花令屬雅令,比較高雅,沒有詩詞基礎的人根本玩不轉它,所以飛花令這種酒令,也就成了文人墨客們喜愛的文字遊戲。
  • 武亦姝奪冠《詩詞大會》4年:出口成章的孩子,都有這種硬功底
    《中國詩詞大會》一共辦了5季,每一季,我和孩子們都會準時觀看。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季中,16歲的高中生武亦姝,在「飛花令」環節,淡定從容的應對。其實「飛花令」最早是咱們中國古代的行酒令,以一個字,比如「月」字為令,說出跟「月」相關的詩句。
  • 10歲能背詩五百首 中國詩詞大會重慶三對「親子家庭」震驚全場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10月27日晚,《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重慶賽區總決賽在「中華詩城」奉節拉開序幕,311名詩詞愛好者在白帝城精彩角逐,既有單槍匹馬的選手,也有組合形式的「親子檔」選手,一起上陣盡展詩詞風採,傳播家庭誦讀詩詞的文化氛圍
  • 中國詩詞大會:5歲半萌娃驚豔全場獲滿堂彩,康震蒙曼也被圈粉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如約而至。在第一期節目中,一位只有5歲半的萌娃表現十分精彩,就連嘉賓老師康震蒙曼也被「圈粉」了。王恆屹年紀雖小,但是卻有著3000多識字量和580首詩詞貯備量,他說自己喜歡畫畫、寫字,還喜歡彈鋼琴,但是他最喜歡的是詩詞。
  • 李泊廷陳瀅再戰飛花擂臺 朱丹引導孩子關注「垃圾分類」熱點議題
    繼上周李泊廷與陳瀅兩位才子創造節目中飛花令對決最高紀錄後,本周他們再次攻入麥咭飛花擂臺。「千年老二」李泊廷能否戰敗陳瀅成為NO.1的新擂主呢?來自上海的「詩詞小達人」李泊廷還自編了一個小口訣:「幹垃圾是幹垃圾,再溼都是幹垃圾。溼垃圾是溼垃圾,再幹都是溼垃圾。」這口訣一下弄得朱丹園長愣上了好幾圈,酈波老師卻大讚這口訣真的特別好,很智慧,一語點中本質。比如說樹葉它是幹的,但它會腐爛,所以是溼垃圾;比如說溼紙巾,它是溼的,但它是幹垃圾。聽完,朱丹園長立馬給大夥來了道垃圾分類的國學題。
  • 「一起讀詩詞」在「飛花令」裡邂逅最美詩詞——少年篇
    親愛的小學友們,這個假期和左左老師一起品讀詩詞吧!品讀詩詞,我們便可乘詩詞之舟,跨越千年,在時空中與名人雅士邂逅;我們便可徜徉在詩詞勝境中,賞春華秋實之絢爛、觀風霜雨雪之妙景;品梅蘭竹菊之淡雅、閱魚蟲鳥獸之靈性。讀詩,讀史,浩瀚的詩海中,不一樣的格律、不一樣的感嘆,講述的卻是同一段歷史、同一種悠情。
  • 「一起讀詩詞」記成語=背古詩,尋找藏在古詩詞裡的成語
    唐李商隱的詩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隱藏了一個成語「心有靈犀」,是指雙方心意相通,對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領神會的意思。陸遊的《遊山西村》中的這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柳暗花明,原意是形容柳樹成蔭、繁花似錦的春天景象,現在常用來比喻在困難中遇到轉機,由逆境轉變為充滿希望的順境。
  • 飛花令:30句帶「雪」字的冷門詩句,收藏備用吧!
    自從《中國詩詞大會》等綜藝節目引用「飛花令」之後,這一個古代文人行酒令時的文字遊戲再次火爆,今天給大家整理了30句帶「雪」字的冷門詩句,來欣賞一下吧!1、獨坐焚香誦經處,深山古寺雪紛紛。——唐·皇甫冉《寄振上人無礙寺所居》2、鵝黃雪綴碧瑤枝,佔斷風高露下時。——宋·黃敏求《古香亭》3、雨闊堤長走畫轅,絮兼梨雪墮春煙。
  • 黃辦片區「詩詞大會」小學組選拔賽開賽
    2020-11-25 20:11:46 來源: 武寧寧聊娛樂 舉報   黃辦片區「詩詞大會
  • 詩詞大會「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何意?9歲選手答對後被家長質疑
    為了弘揚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央視近年來舉辦了很多文化類的節目,比如《中國詩詞大會》。在《中古詩詞大會上》這樣一首詩引起了讓了人們的爭議,有人認為,這首詩不應該讓後孩子去讀,有點少兒不宜,那到底是不是這樣呢,這就產生了分歧。
  • 飛花令|古詩詞中的「雪」,唯美至極,寫盡了冬天的詩情畫意!
    每到冬天,就盼著下雪,冬天的雪如同一幕白紗,飄飄灑灑,遮住青山,覆蓋原野,天地一色,茫茫無際,詩詞中的雪,更是絕美,雪落成詩,詩情勝雪,一起來玩「雪」的飛花令吧!1、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白居易《問劉十九》2、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