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鄭泉水院士團隊《AFM》:耐磨損、耐衝擊、自清潔的超疏水/...

2020-11-25 騰訊網

超疏水表面具有自清潔,防冰,抗生物粘附,減阻,油水分離等特點,在實際應用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引起了廣泛的研究興趣。但是,在實踐中,人造超疏水表面的產品壽命明顯短於實際預期,特別是在暴露於惡劣環境期間。根本根源在於,超疏水性是化學疏水性和具有高粗糙度的微米級和/或納米級表面結構的協同效應,因此,對機械磨損,衝擊等的抵抗力很弱。通常,採用了四種不同的策略來解決這一問題:(1)仿生天然的超疏水表面的自我修復能力;(2)使用順應塗層,以便通過較大的彈性變形來軟化峰值應力,從而抑制不可逆的破壞;(3)設計可能以自相似方式失效的塗層; (4)使用固有耐磨材料或穩定介質作為模板,以減少對表面粗糙度特徵的損害。然而,在實際應用中,超疏水表面依然會在磨損和衝擊下,失去超疏水性。因此,製備具有耐磨損、耐衝擊性的超疏水表面,依舊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性。

鑑於此,清華大學鄭泉水院士團隊通過在3D微骨架中完全填充超疏水介質的策略,製得到高機械穩定性的超疏水微骨架納米填料(MSNF)薄膜。所得的MSNF膜不僅在衝擊(約40.2 J動能)、磨損,刮刀刮擦和循環膠帶剝離後,依舊保持超疏水性。此外,MSNF還具有超疏油性,可防止油汙染並在較大的彎曲或扭轉下保留超疏水性。結合堅固性和可擴展性,MSNF膜將在惡劣環境下的汽車,輪船,飛機和房屋中使用,並且該策略可以擴展到各種廉價的結構化材料(例如多孔鐵)。相關工作以「Microskeleton-Nanofiller Composite with Mechanical Super-Robust Superhydrophobicity against Abrasion and Impact」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發表。

MSNF膜的製備:

將粗糙的多孔鐵浸入有機/無機複合溶液中,渦旋10分鐘,然後在室溫下進一步超聲15分鐘。然後將樣品在空氣中放置15分鐘,然後放入120°C的烤箱中,直到發生塗層完全交聯,充分固化。最後,通過超聲處理約20分鐘去除固化材料表面上多餘的殘留物,得到MSNF膜。

MSNF膜的製備

MSNF膜的形成機理及性能:

磷化液對骨架材料表面的處理,在骨架表面引入了引入納米級粗糙度,從而增強骨架與填料之間的界面結合強度;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KH550)充當連接無機材料和有機材料的「分子橋」,即形成無機KH550有機相的鍵合層,增加了氟化環氧樹脂基料和無機填料(疏水性納米SiO2)之間的結合,形成無機/有機複合溶液。無機/有機介質填充粗糙的多孔鐵骨架後,在表面交聯形成薄膜。無機納米顆粒,有機交聯物質和多孔骨架共同形成了微米/納米粗糙結構,為超疏水性提供了結構基礎。此外,由於薄膜中含有大量-CF3和-CF2的低表面能基團,可以為表面提供低表面能。在低表面能和合適微納粗糙度的協同作用下,MSNF獲得了優異的超疏水性和超疏油性。

SEM圖

有機/無機複合溶液的製備

為了表徵MSNF膜的機械穩定性,作者進行了標準砂紙磨耗,衝擊,磨耗,刀刮擦和膠帶剝離試驗。研究表明,MSNF膜在砂紙上(12.25kPa壓力)打磨2500個周期(對應於500 m),承受球3次反覆衝擊(衝擊能量為40.2J),Taber磨耗、刮刀刮擦和循環膠帶剝離後,表面仍表現出超疏水性(CA大於150°,SA小於10°)。將汙垢放在表面上,通過水滴完全去除。從SEM可以看出,在磨損和衝擊下,MSNF膜的最外層被刮掉了,而嵌入介質內部的精細骨架在介質的幫助下幾乎可以保持很小的變形,由於介質是塊狀超疏水材料,因此新暴露的介質表面將保持與原始介質類似的超疏水性。表明,高機械耐磨性和抗衝擊性結合的MSNF薄膜在室外惡劣條件下可以長期穩定地使用。

MSNF的機械穩定性

機械穩定性機理圖

除了機械磨損外,作者還研究了MSNF膜的彎曲,扭轉和親/疏油性。研究表明,MSNF膜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可以很大程度地彎曲(達360°),扭結區域上的液滴仍保持球形,從彎曲表面掉落然後迅速滾落。在15次彎曲循環後,MSNF膜仍具有良好的抵抗彎曲循環的強度。此外, MSNF膜也顯示出出色的超兩疏性,在30個磨損循環後,其超疏油性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但在60個磨蝕循環後,疏油能力顯著下降。3D圖像表明,超疏油性所需要的凹入結構在磨損後被破壞,而超疏水性所需的微/納米結構仍然存在,因此在過度磨損後,儘管MSNF的疏油性能下降,但其疏水性不受影響。

超雙疏性MSNF膜的柔韌性

小結:作者採用超疏水介質填充粗糙多孔骨架設計的MSNF膜,為獲得具有高耐磨性和抗衝擊性的超疏水表面提供了一種直接而通用的解決方案,克服超疏水表面的「脆弱」缺點。在改進填充方法並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實現MSNF膜的大規模應用,滿足極端苛刻環境中的新興需求。

全文連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1910665

來源:高分子科學前沿

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鄭泉水院士課題組招聘博士後
    自2008年以來,清華大學鄭泉水院士團隊在該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如Nature,Naut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Physical Review Letters,PNAS)發表了20餘篇論文。鄭泉水院士曾兩次以第一獲獎人身份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4,2017),所指導的博士生中有三人獲得了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 清華大學鄭泉水院士團隊揭示結構超滑的摩擦來源
    清華新聞網9月24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微納米力學與多學科交叉創新研究中心鄭泉水院士研究組在結構超滑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該工作通過巧妙的實驗,揭示了石墨超滑接觸的摩擦力主要來源於接觸邊緣,並分析了其物理機理。這一結果為理解固體間的摩擦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也為超滑器件提供了指導性的設計準則。
  • 深研院新材料學院潘鋒和吳忠振團隊發現新一代無機超疏水材料
    超疏水材料是疏水角超過150°的疏水材料,因此具有獨特的潤溼性能,可以大幅降低水滴的粘附性能,在自清潔相比於有機材料,無機材料具有更好的力學性能和耐久性,因此開發無機超疏水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與應用價值。
  • 坪山區超滑技術研究所所長鄭泉水當選中科院院士
    深圳新聞網坪山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楊濤 通訊員 何榮)在最新公布的中國科學院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中,清華大學鄭泉水教授正式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成為了首位在坪山區落戶後榮升為院士的科學家,鄭泉水院士擔任所長的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超滑技術研究所(簡稱「超滑所」)也於上個月在坪山區正式揭牌成立。
  • 校友鄭泉水、徐建分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校友鄭泉水、徐建分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9-11-22 12: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昌大學校友鄭泉水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南昌大學校友鄭泉水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9-11-23 0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超疏水材料披「鎧甲」,疏水耐磨可兼得
    超疏水性vs機械穩定性  魚和熊掌難以取捨  近年來,源於動植物仿生學的超疏水材料由於其獨特的物理性質,在表面自清潔、生物防汙、防水抗結冰、流體減阻以及傳熱傳質等領域展現出了巨大應用潛力。  據了解,超疏水材料的表面超疏水性,可歸因於其微/納米粗糙結構可以截留空氣並託起液滴的緣故。
  • 耐高溫耐磨損耐腐蝕酸鹼的塑料原料顆粒
    什麼塑料耐高溫120度以上,不但耐磨損還耐腐蝕酸鹼?我們通過對國內塑料原料廠家的了解,今天我們從澤泰塑料產品中給大家介紹幾款能達到這些要求的材料。耐高溫150度-300度,超耐磨,耐腐蝕酸鹼的鐵氟龍,具體可以分為:PVDF,ETFE,PFA三種,三種主要卻別是材料承受的耐溫溫度不同,是目前可以注塑產品批量生產的耐高溫耐磨損耐腐蝕酸鹼的塑料原料顆粒,產品還具有優異的韌性抗衝擊的特點,是目前用在抗腐蝕酸鹼及耐磨耐高溫的塑料製品中最多的材料。
  • 超雙疏介紹-超疏水超疏油
    超疏水自清潔塗料為德國專業科學機構歷經多年的研究成果,此種納米塗料模擬荷葉表面結構,具有超疏水、超疏油、自清潔性質,利用簡單噴塗可在鍍鋅板、鋁塑
  • 鄭泉水:破解錢學森之問的教育求索
    在清華大學,有三個班級被學生們簡稱叫做「搖錢樹」—— 他們說的是姚期智班、錢學森班和數理基科班。這三個班是中國最頂尖的大學最難考進的班,能進到這些班的同學毫無疑問都是現有教育體制中的佼佼者。但是在錢學森班的創辦人、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鄭泉水看來,他和他的學生們都是一群傳統教育體系裡面的「漏網之魚」。
  • 清華大學團隊製備出超疏水抗結冰表面
    清華大學1月5日宣布,材料學院鍾敏霖教授團隊利用超快雷射微納製造結合化學氧化方法,製備出獨特的三級微納米結構超疏水表面,具有優異的超疏水穩定性和防結冰性能,其冰粘附強度最低為1.7MPa,是目前國際已報導的最低冰粘附強度的超疏水防除冰表面,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 這種國產混凝土,可以「自我清潔」!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徐鑫等人創新方法,製備出一種超疏水、高氣孔率、隔熱與隔音性能俱佳的輕質混凝土,有望實現建築物「自我清潔」的設想。美國化學會學術期刊《應用材料與界面》日前發表了該成果。從池塘裡的荷葉到壁虎的腳,自然界有許多物質的表面可以「自我清潔」。
  • 撫州籍科學家鄭泉水入選2019年中科院院士候選人名單
    近日,中國科學院發布消息: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已經結束。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公布初步候選人名單,撫州籍科學家鄭泉水入選。
  • 疏水性自清潔塗料的原理及研究進展
    耐沾汙能力差是傳統外牆塗料普遍存在的缺點,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其應用。因此,針對目前外牆塗料耐汙能力不足的問題,具有自清潔功能的塗料成為研究開發的熱點。     清潔被汙染的建築外牆等不僅需要較高的投入,而且表面活性劑的使用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因此具有自清潔效果的功能塗料應運而生。
  • 清華大學6位教師8位校友新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李景虹、醫學院教授董晨、生命學院教授謝道昕和航天航空學院教授鄭泉水共4位教師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鄭緯民、建築學院教授莊惟敏共2位教師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此外,還有8位校友分別獲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
  • 氧化鋅/聚苯乙烯超疏水複合塗層的製備及其性能
    目前,其製備方法主要有溶膠–凝膠法[3]、相分離法[4]、自組裝法[5]、刻蝕法[6]、模板法[7]等。     自從有機/無機複合材料問世以來,其獨特的性能就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在無機納米粒子/聚合物塗層體系中,用納米粒子作為填充物,不但可以構造微/納米超疏水表面的粗糙結構,還可以利用納米粒子本身的特殊性質,賦予超疏水表面功能性,拓寬超疏水表面的應用領域。
  • 超疏水複合材料的製備及其在真石、質感塗料中的應用
    因此,如何提高外牆的耐沾汙自清潔性成為塗料從業者需要解決的關鍵性問題。目前自清潔的途徑有2種:超親水塗層和超疏水塗層。超親水塗層是利用二氧化鈦光催化的原理以及超親水特性,在雨水充足的前提下,使得雨水能夠在漆膜表面形成膜狀衝刷,從而起到自清潔特性。
  • 從自然到仿生:超疏水材料的前世今生
    超疏水材料普遍同時具有微納米複合結構和低表面能的化學物質,這也是成為超疏水材料的前提。超疏水表面因其具備自清潔、油水分離、抗腐蝕、防結冰以及防霧等優秀特性,近幾年來備受材料學家的青睞,吸引了大批科學家投入到超疏水材料的研究中去。
  • 一步「綠色」操作,搞定複雜表面的超疏水塗層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超疏水塗層能夠賦予材料表面獨特的自清潔、抗汙染等特性,在海洋防汙塗層、防冰塗層、醫療防細菌粘附塗層以及管道減阻塗層等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基於材料表面微納粗糙結構以及材料表面能兩方面的調控,科學家在超疏水表面構築方面發展了諸多策略並取得了一系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