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推新規降「地火」:觸限價後搖號,單次只能競買一塊宅地
繼6月初「限地價、限房價」的新規後,8月18日,南京發布了2020年寧出第09號出讓公告,也是「限房價、競地價」新政以來第三批公告地塊,共推出9宗地塊(6宗涉宅、2宗商辦、1宗藝術傳媒用地)。本批公告地塊用地總面積33.42公頃,起拍總價達82.43億元,將於2020年9月17日上午10:00開始在網上競拍。
本次出讓公告中,南京進一步加強調控,其中,對競價成交方式又做出了更改,即「明確住宅(商住)用地競價達到土地出讓最高限價時仍有競價的,不再競爭人才房面積,改為通過現場搖號方式確定競得人,所有接受最高限價的競買人均可參加搖號,成交價為最高限價加一個加價幅度。」
此外,還從嚴格開發資質要求、提高競買資金要求、嚴格競買資金審查、限制競買地塊數量等方面加強土地市場調控。
南京市房地產學會副會長孟祥遠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最大的亮點是觸及限價後改為搖號,不再是改競人才房,這相當於政府的一個讓利了,有利於降低房企的開發成本。」(新京報,8月18日)
合肥非住宅閒置存量房屋可改建為租賃住房
為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肥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近日會同市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出臺《關於非住宅改建為租賃住房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明確了非住宅改建對象與主體,細化了改建規範,制定了改建流程,落實了相關安全保障和配套政策。在市區範圍內,不動產權證或其他合法權屬材料用途為商業(辦公)、工業(廠房、倉儲)、科研教育等非居住類型,且兩年內無徵收計劃的已建成閒置存量房屋,可以改建為租賃住房。《通知》自今年9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2年。(經濟參考報,8月19日)
杭州:住房租賃企業存量託管房源應繳30%風險防控金
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官網17日發布了《關於進一步落實住房租賃資金監管相關工作的通知》稱,2020年9月30日前,「託管式」住房租賃企業對2020年新增委託房源,應將對應房源的風險防控金繳交到位;對存量委託房源,應繳交風險防控金30%,剩餘風險防控金繳納時間按規定順延執行。(中新經緯,8月17日)
浙江將公積金貸款逾期信息納入信用評價指標
浙江省發展改革委17日公布了新編制的《浙江省五類主體公共信用評價指引(2020版)》和《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目錄(2020版)》,將公積金貸款逾期信息納入自然人公共信用評價指標。(新華社,8月17日)
「契稅上調」屬誤讀 優化稅制是根本
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城市維護建設稅法、契稅法,其中契稅稅率尤為引人關注。有人擔心出現「契稅上調」引起購房成本上升,其實這是一個誤解。
契稅法之所以會引起「契稅上調」的誤解,原因在於現實中個人購房契稅存在1%、1.5%、2%的優惠稅率。實際上,現行契稅暫行條例與新通過的契稅法一樣,僅規定契稅稅率為3%-5%,優惠稅率是在其他文件中規定的。
契稅法規定,「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務院對居民住房需求保障、企業改制重組、災後重建等情形可以規定免徵或者減徵契稅,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這個授權條款,實際上與現行的契稅暫行條例一樣,留下了優惠稅率空間。
契稅法除了基本延續契稅暫行條例關於稅收優惠的規定,同時還增加了其他稅收優惠政策:為體現對公益事業的支持,增加了對非營利性學校、醫療機構、社會福利機構徵收土地、房屋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養老、救助免徵契稅等規定。(經濟日報,8月19日)
濟南實現新建商品房「交房即辦證」
為提高新建商品房辦證效率,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住建、稅務部門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提速業務流程,通過「全鏈條」一網通辦,實現新建商品房「交房即辦證」。
為給「交房即辦證」創造條件,濟南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全面實施新建商品房合同備案和預告登記。購房人籤訂新建商品房買賣合同並完成備案後,可通過「山東政務服務網」和「泉城辦」手機APP網上申請預購商品房的預告登記,有效維護購房人的利益,防止「一房多賣」現象發生;銀行與購房人籤訂購房貸款合同後,在不動產登記機構辦理預購商品房的抵押預告登記,同時報住建部門備案。(經濟參考報,8月19日)
央行、住建部將召集部分開發商在京面談
記者從多個信源處獨家獲悉,央行、住建部將召集部分房地產公司8月20日起在北京面談,目前,已有多家房企收到通知,並將赴京與監管部門進行溝通。知情人士透露,監管部門召集部分房企面談,或為了解行業對融資新規的反應。
據21世紀此前報導,監管部門為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規模,出臺新規對房企按「紅-橙-黃-綠」四檔管理,並設置了「三道紅線」,具體為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 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財聯社,8月19日)
北京通州首個共有產權房項目10月完工 均價2.3萬
據北京通州發布消息,通州首個共有產權房項目——通和家園項目目前正在進行室內精裝修。預計今年10月底前全面完工,明年6月前,將實現全裝修交房和拎包入住。
項目含全裝修費用銷售均價23000元/平方米。單套住房的購房人產權份額比例為60%,政府產權份額代持機構北京市燕東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剩餘40%份額。按照74平方米的最小戶型計算,購買該項目購房款需要170萬元左右。(證券時報網,8月17日)
北京統計局:前7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4.3%
據北京統計局消息,2020年1-7月,北京市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下降0.7%,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4.3%。
分行業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下降24.5%,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下降4.4%,衛生和社會工作增長38.2%。(中國房地產網,9月17日)
熱點城市陸續升級調控 土地市場高溢價地塊明顯減少
近一個月來,多個熱點一二線城市先後升級調控政策,土地市場優質地塊供應整體減少,溢價率下滑,其他相應指標也見頂回落。8月18日,上海土地市場公開出讓浦東新區一宗住宅用地,該地塊共吸引了3家房企參與實際競拍,最終以45億元總價出讓成功,溢價率為32.7%。此前一天,8月17日,北京懷柔區一宗純住宅用地以底價成交,溢價率為0.0%。
根據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7月份以來,寧波、深圳、杭州等熱點城市先後升級調控政策。當月土地市場整體溢價率環比6月下降0.2個百分點至16.1%;競價超百輪的地塊數量較6月份減少10宗。不僅如此,8月上半月,受監測城市土地成交規模連續兩周下滑,最近一周土地成交量已經降至二季度以來新低。(經濟參考報,8月19日)
深圳樓市明顯降溫 業內關注四季度拐點
自7月15日深圳發布樓市調控新政至今,已過去一個多月。新政一方面提高了購房準入門檻,另一方面重啟了「豪宅稅」,使得此前狂熱的樓市一夜之間「入冬」。日前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從交易量和交易額來看,此前「高燒」的深圳樓市確實已大幅度降溫,但從價格上來看,卻未見明顯降幅,反而賣方惜售情緒更加濃厚,新房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業內人士指出,今年四季度或將迎來新政後的第一個拐點。(證券時報網,8月19日)
全國首套房貸平均利率環比略降
全國房貸利率走勢趨於平緩!8月19日,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對全國41個重點城市674家銀行分支機構房貸利率的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8月(7月20日~8月18日),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25%,環比下調1BP;二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56%,環比下降2BP。首套二套房貸平均利率均較去年同期下降22BP。廣州方面,廣州地區首套房貸利率環降1BP,二套房貸利率環降2BP。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李萬賦認為,8月LPR報價大概率繼續保持不變。(廣州日報,8月20日)
流動性過剩 二季度全球10大都市房價指數「逆勢」創新高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18日發布的《2020年二季度10大國際都市房價指數報告》顯示,為應對疫情,各國央行紛紛放水,受此影響,二季度全球10大都市房價指數創新高。
報告顯示,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但二季度,包括紐約、洛杉磯、倫敦、東京、首爾、多倫多、新加坡、香港、北京和上海等全球10大都市房價指數連續兩個季度「逆勢」上行。2020年二季度,10大國際都市房價指數為150.1,環比上漲1.1%,同比上漲1.9%,與國際金融危機後的低谷2009年二季度相比,上漲68.4%。
分析認為,這主要是因為疫情以來,全球特別是發達國家貨幣史無前例大放水,多國利率下降至歷史最低水平,各國股票、房產、黃金等多種資產價格普遍上漲。(中國新聞網, 8月20日)
多重衝擊下,香港商業酒店業直線墜落
港資地產商近期陸續發布的糟糕中期業績,折射出過去半年香港商業市場和酒店業遭遇的沉重打擊。以香港市場為地產主力業務的英資企業太古地產,上半年淨利潤大降八成,遭遇近年來的最差業績。在香港持有大量優質商場的九龍倉置業,上半年公司基礎淨盈利為38.44億港幣,同比減少26%。如計入投資物業重估虧損淨額,則上半年股東應佔集團虧損達44.54億港幣,降幅超過163%。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較2019年同期下降33.3%。其中,6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265億元,同比下跌24.8%;5月零售業總額銷貨價值修訂,較2019年同期下跌32.9%。
世邦魏理仕統計數據顯示,香港持續的旅行建議限制,使得2020年第二季度到港訪問人數同比下降99%,是有記錄以來的最大降幅,被稱為「已經降無可降」。(界面新聞,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