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首次繁育瀕危物種豹紋鯊,成功

2021-01-15 瀟湘晨報

珠海長隆海洋王國豹紋鯊成功孵化兩尾豹紋鯊「寶寶」,這也是廣東首次成功繁殖該瀕危物種。

廣東「自產」豹紋鯊,滿月

據保育員介紹,此次共成功孵化出2尾幼豹紋鯊,孵化日期分別為2020年4月30日和2020年5月25日;今剛好滿月。

記者了解到,目前珠海長隆還有一枚成型的小豹紋鯊正在孵化中。這是長隆首次成功繁育,也是廣東省首例成功繁育兩尾幼瀕危物種幼豹紋鯊。

保育專家介紹,豹紋鯊親本(指成年雌性豹紋鯊和雄性豹紋鯊,下同)達到性成熟是豹紋鯊卵成功受精(即受精卵)的前提,豹紋鯊的受精卵孵化環境的水溫為26.3-26.8℃、溶氧7.9-8.4mg/L;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為了營造更利於豹紋鯊繁育,特意改造育幼池,包括模擬野外環境,受精卵最好流水孵化,即孵化水體有水流流動;

同時為保證受精卵孵化期間互不影響,受精卵掛在繩子上浸沒於水體孵化、卵與卵間要有一定的間距;確保孵化環境光照和溫度適宜;以及在孵化期間需要定期查看受精卵狀態:外觀是否潔淨、有無其它生物幹擾、及時清理異物等。

為了豹紋鯊的成功孵化,專家們「拼」了

保育專家透露,豹紋鯊孵化期一般為四個月,因孵化水溫、水質條件的不同,孵化周期會有所差異。

為了營造更好繁育條件,保育員對親本培育,包括增加食物種類多樣,保證營養均衡,如飼餵魷魚內臟,促進親本性成熟;增加飼養缸體空間,便於親本日常活動,如採食、交配等;定期測量體長、雄性交接器長度等指標、每天定時定量餵食。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廣東首次成功繁育瀕危物種豹紋鯊
    廣東首次成功繁育瀕危物種豹紋鯊(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珠海6月27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鄧泳怡)日前,兩尾豹紋鯊廣東珠海成功孵化,這是廣東首次成功繁育該物種,也為我國豹紋鯊物種繁育積累了經驗。年幼的豹紋鯊全身覆蓋粗大的黑白條紋,因此也稱為斑馬紋鯊。
  • 瀕危物種豹紋鯊在珠海首次成功繁育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錢瑜 圖/受訪者供日前,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從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獲悉,園區內的豹紋鯊成功孵化兩尾豹紋鯊「寶寶」。本次豹紋鯊是海洋王國首次成功繁育豹紋鯊,也是廣東省首例成功繁育兩尾幼瀕危物種幼豹紋鯊。
  • 瀕危物種豹紋鯊在珠海首次繁育成功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韓希):記者24日從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獲悉,該園近期成功孵化兩尾豹紋鯊「寶寶」。  這是珠海長隆海洋王國首次成功繁育豹紋鯊,也是廣東省首次成功繁殖。
  • 瀕危物種豹紋鯊在粵首次成功繁育
    6月24日,珠海長隆海洋王國豹紋鯊成功孵化兩尾豹紋鯊「寶寶」,記者在鯨鯊館後場的育幼池看到,兩尾幼豹紋鯊正在歡快暢遊。年幼的豹紋鯊,身上是粗大的黑白條紋覆蓋全身,行業也稱為斑馬紋鯊。保育員介紹,豹紋鯊長大後變成淺褐色斑點遍布全身,如豹子一樣的花紋,因而得名豹紋鯊。
  • 【新華網】我國科學家成功繁育出瀕危物種橫斑玉斑蛇後代
    【新華網】我國科學家成功繁育出瀕危物種橫斑玉斑蛇後代 2017-08-28 新華網 吳曉穎 【字體:大 中 小】
  • 我國科學家成功繁育出瀕危物種橫斑玉斑蛇後代
    新華社成都8月24日電(記者 吳曉穎)歷經3年,我國科學家人工飼養並繁育出瀕危物種橫斑玉斑蛇後代,結束了我國珍稀蛇類均由國外率先人工繁育成功的歷史。  這是記者24日從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了解到的。1929年,美國生物學家史丹吉在四川雅安首次發現橫斑玉斑蛇,並將其命名為「橫斑錦蛇」。此後50多年間,人類再難尋覓它的蹤跡。
  • 中國內地首次成功繁育白犀牛「子二代」
    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4月4日宣布,該園區誕生的一隻白犀牛升級當爹,這是中國內地首次突破性成功繁育白犀牛「子二代」,這隻小白犀牛於當日成功合群。 陳驥旻 攝中新網廣州4月4日電(王華 麥念萍)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4月4日宣布,該園區誕生的一隻白犀牛升級當爹,這是中國內地首次突破性成功繁育白犀牛「子二代」,這隻小白犀牛於當日成功合群。白犀牛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全世界現僅存有犀牛科4屬5種,均被列入瀕危物種。
  • 瀕危「國鳥」褐馬雞人工繁育成功 將放歸野外
    在北京已成功實現人工繁育。記者從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了解到,通過2至3年的努力,將有首批人工繁育的褐馬雞放歸野外,緩解瀕危困境。   包括褐馬雞在內,本市已有10多種珍稀野生動物實現人工繁育。其中,大型猛禽草原雕的人工繁育成功在國內還是首次。   讓褐馬雞遠離瀕危   褐馬雞,別名又叫角雞,是中國獨有的珍稀鳥類,屬於世界瀕危物種。
  •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成功繁育世界瀕危南非雙角白犀牛
    10月17日凌晨,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成功繁育一頭南非雙角白犀牛,目前已成功吃到初乳,健康狀況良好。濟南野生動物世界作為國內重要的野生動物易地保護及珍稀野生動物繁育技術科研攻關單位,為豐富我國生物多樣性資源,增加外來物種保有量,合理優化外來物種優勢血統,2014年12月,成功從南非進口雙角白犀牛6頭至園區進行公眾自然保護教育及種用科研繁育。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科研團隊歷經五年自主繁育技術實踐,終於喜獲成果。
  • 瀕危物種南非雙角白犀牛在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繁育 系江北地區首例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開園五周年之際,喜上加喜再添「重量級」新成員,通過自主科研技術成功繁育南非雙角白犀牛一隻。該頭犀牛幼崽於2020年10月17日凌晨出生,目前已成功吃食初乳,健康狀況良好。濟南野生動物世界作為國內重要的野生動物易地保護及珍稀野生動物繁育技術科研攻關單位,為豐富我國生物多樣性資源,增加外來物種保有量,合理優化外來物種優勢血統,2014年12月,成功的由南非進口雙角白犀牛6隻至園區進行公眾自然保護教育及種用科研繁育工作。
  • 寧波大學在國際上首次實現虎斑烏賊大規模人工繁育
    中新網杭州5月27日電(童笑雨 遊玉增)5月27日,記者從寧波大學獲悉,該校課題組團隊攻克了虎斑烏賊大規模人工繁育難題,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該物種的規模化苗種繁育與養殖。成年虎斑烏賊。  烏賊曾是東海四大海產之一,但因過度捕撈和環境問題,面臨瀕危。其中,虎斑烏賊在東海已難覓蹤跡。進行繁育,就要從南海引種。但烏賊又有噴墨習性,性成熟個體很難運輸養活。
  • 世界瀕危動物南非雙角白犀牛在濟南成功繁育
    【解說】近日,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通過自主科研技術成功繁育一隻南非雙角白犀牛。該頭犀牛幼崽於10月17日出生,目前健康狀況良好。  【解說】2014年12月,該園區對南非進口的6隻雙角白犀牛進行種用科研繁育工作。依託專業的科研團隊自主繁育技術,通過五年的實踐終獲成果。此次的成功繁育不僅填補了江北地區人工圈養條件下雙角白犀牛繁育的空白,而且因此獲得的相關科研數據和繁育經驗。
  • 珍稀瀕危植物蛛網萼:首次踏上野外回歸之路
    9月27日,珍稀瀕危植物蛛網萼野外回歸活動在樂清市雁蕩山林場舉行,樂清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及浙南(溫州)林業科學研究院的工作人員讓100株人工繁育的蛛網萼幼苗首次順利回歸野外。另外,其花型奇特,花潔白美麗,具有較高觀賞價值,適合用於陰溼地栽培觀賞,被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稀有瀕危植物》,為國家二級瀕危物種。蛛網萼在浙江、安徽、江西與福建呈零散分布,植株稀少,目前部分地區破壞嚴重,亟需保護。
  • 珠海長隆人工繁育三頭小白鯨首次公開亮相
    該園區內的三頭白鯨在去年12月的13天內,成功升級為新手媽媽,共產下了一雄兩雌的三頭新生小白鯨,目前三頭小白鯨發育得非常良好。  1月18日,中國鯨豚繁育國際研討會在珠海長隆舉行,中外專家實地探訪了珠海長隆鯨豚人工保育的最新成果,珠海長隆人工繁育三頭小白鯨首次公開亮相。  當天的研討會上,三頭白鯨從孕檢確診,到順利生產,再到小白鯨第一次吃上母乳的全過程紀錄片首次披露。
  • 國內首隻白犀牛「子二代」在穗成功繁育
    中青在線訊(麥念萍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林潔)近日,在廣州誕生的首隻白犀牛已經升級為爸爸,長隆珍「犀」大家族再添「大壯丁」,國內首次突破性地成功繁育白犀牛「子二代」。目前,瀕危物種犀牛在廣州已形成30多隻的大種群。
  • 中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本報北京電(記者寇江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宣布,「十三五」期間,中國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回歸自然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 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
    7月18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超過7000個物種被列入名錄,使得該名錄收錄的瀕危物種首次超過10萬個,達到105732個。其中,共有28338個瀕危物種面臨滅絕威脅。名錄顯示,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有500種深海硬骨魚、16種鰩魚被列入名錄,鱗腳蝸牛成為首個瀕危深海軟體動物。
  • 濟野成功繁育南非雙角白犀牛系江北地區首例
    濟南野生動物世界開園五周年之際,喜上加喜再添「重量級」新成員——通過自主科研技術成功繁育南非雙角白犀牛一隻。
  • 廣東「愛鳥周」啟動 珍稀猴面鷹首展
    當天,廣東省內10個野外觀鳥地獲頒「廣東十佳觀鳥勝地」,而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成功繁育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猴面鷹也首次與遊客見面。  據了解,廣東從2019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實行全省禁獵野生鳥類五年。同時,還禁止在廣東省境內使用粘網(捕鳥網)、鳥類電子誘捕裝置,禁止線上交易平臺或商品交易市場為這類電子誘捕裝置提供交易服務。
  • 麗江成功引種珍稀瀕危物種玉龍尾鳳蝶
    原標題:【玉龍雪山】麗江成功引種珍稀瀕危物種玉龍尾鳳蝶在昆蟲類中,有一種獨特的蝴蝶,叫玉龍尾鳳蝶,因為數量稀少,已經列入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明確規定禁止國際貿易。同時,中國國家林業局《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將玉龍尾鳳蝶列為二類保護動物。一直以來,因其珍稀性,玉龍尾鳳蝶很少尋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