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腦丟失90%,剩餘部分還能維持生命?科學家找到了原因

2020-04-29 科學探索007

人類是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命,人類之所以能夠成為地球的霸主,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並形成科技文明,走出地球探索宇宙,主要原因就是人類有一個智慧的大腦。

大腦是人體中極為複雜神秘的系統,它是神經系統最高級部分,由左、右兩個大腦半球組成,兩半球間有橫行的神經纖維相聯繫。每個半球包括:大腦皮層(大腦皮質):是表面的一層灰質(神經細胞的細胞體集中部分)。人的大腦表面有很多往下凹的溝(裂),溝(裂)之間有隆起的回,因而大大增加了大腦皮層的面積。人的大腦皮層最為發達,是思維的器官,主導機體內一切活動過程,並調節機體與周圍環境的平衡,所以大腦皮層是高級神經活動的物質基礎。

為什麼大腦丟失90%,剩餘部分還能維持生命?科學家找到了原因


科學家在研究探索人類大腦的時候,發現大腦具有極強的可塑性,也就是說即使大腦超過90%的部位受損失,剩餘的10%依舊可以維持一個人的生命。為什麼會如此呢?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答案。

想要弄明白這個問題,科學家需要搞明白大腦究竟是怎麼工作的,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對於大腦的這個強大能力有了一個重大的發現,給出了最初的答案。

科學家研究發現,當大腦中一個突觸增強時,相鄰的突觸就會立即被削弱,從而阻止神經元的「斷開」。我們都知道,神經元是大腦最小組成部分,但卻是大腦中最重要,最神秘的物質。大腦中的神經元是非常多的,僅大腦皮層處的神經元就有超地140億個,如此多的神經元組成了複雜的大腦系統,它是人類大腦中最大的秘密。

為什麼大腦丟失90%,剩餘部分還能維持生命?科學家找到了原因


大腦之所以能夠失去90%,還能夠維持生命,原因就是大腦在神經元的作用下有非常強的可塑性,在可塑性過程中,有一種特殊的蛋白質起到了關鍵作用。

科學家發現,複雜的大腦系統有著貌似簡單的運作規則,當一個突觸被激發時,50微米內其他突觸的強度就會下降。科研人員通過改變神經元的「接受場」或神經元負責的特定視覺區,成功在小鼠的視覺皮層神經元中對其可塑性進行了調控。

研究人員向小鼠的視覺皮層內置了發光物質,並放大了一個特定樹突的枝晶——神經元的尖端。當移動小鼠可觀察的視覺目標時,研究人員能夠調節該神經元的感受範圍。在這些特製的轉基因動物中,視覺皮層內的藍色發光物激活了神經元,進一步增強了樹突,而且隨著增強樹突的發展,附近的樹突呈縮小趨勢發展,最終導致相關突觸增強或減弱,表現出高度的可塑性。

為什麼大腦丟失90%,剩餘部分還能維持生命?科學家找到了原因


大腦強大的可塑造能力終於找到了初步的答案,可這還不是最終的結果,事實上,大腦的秘密還有很多,我們現在了解的可能只是皮毛。像神經元,特殊蛋白質等這些東西,還只是大腦中可視的研究。可人類大腦還有更神秘的不可視現象,更加神秘,它就是意識。

意識是看不見摸不見的物質,可它卻是真實存在於人類大腦,人類之所以能夠如此聰明,跟意識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可意識到底是什麼,科學家也不知道。古時候的人們將意識稱為靈魂,現代科學稱之為意識。科學家一直都在進行有關意識的研究和探索,可是取得的成果是微小的。

意識就像宇宙中的暗物質,以人類現在的科技還無法發現和接觸到,但是卻可以從一些現象中感受到它們的存在。有可能意識才是人類大腦的終極奧秘,只有真正揭開了意識的秘密,才能夠完全揭開大腦的神秘面紗,它可能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

為什麼大腦丟失90%,剩餘部分還能維持生命?科學家找到了原因


科學家猜想人類的夢境有可能跟意識有關,而夢境中的經歷有可能也是真實的,只不過不是在現實世界,而是在另一個平行世界。人類的意識有可能可以跨越維度壁,進入其它的平行世界,然後通過夢境表現出來。所以我們在做夢的時候,才會感覺夢境是那麼的真實,只有當醒來的那一刻,我們才知道原來那只是一個夢。

大腦是人類最複雜神秘的器官,它到底有多少秘密,還需要科學家的不斷研究破解,相信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未來一定可以揭開大腦的神秘面紗,那個時候人類有可能可以通過科技的手段,讓大腦不斷進步,讓人類素質不斷提高,進入更高級的生命階段。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大腦切掉一半的人為什麼還能活下去?
    要知道,左右大腦連接緊密,還各司其職,如右側的肢體活動主要受左腦控制,而左側的肢體活動主要受右腦控制,大腦被切掉一半後還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另一半大腦是怎麼做到的呢?也就是說這6名患者儘管失去了一半大腦,但是還是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主要原因是剩餘的一半大腦得到了加強,也就是大腦各模塊的連接緊密性得到了顯著提高,彌補了缺失大腦帶來的影響,這也可能反應了模塊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半球切除術患者功能重組的特徵。儘管大腦半球切除術已經有一定發展,但還一直不清楚大腦究竟發生了什麼轉變,這項研究首次從大腦內在結構上展示了大腦內在的變化。
  • 人類為什麼會丟失嬰兒時期記憶?看看科學家如何解釋
    當然了, 記憶的重要性不僅僅體現在演化過程中,它還能讓我們隨時感受某個時間點的觸動,為我們「短暫」的生命提供了些許慰藉。    此時問題來了,既然對於人類來說記憶如此的重要,為什麼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還是會丟失3歲之前的記憶呢?究竟是誰拿走了我們嬰兒時期的記憶?
  • 腦科學日報:人類為什麼需要睡眠?能預測剩餘壽命的AI生命時鐘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學家團隊回答了這個問題,首次表明,我們的睡眠在2歲半時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2歲半前,嬰兒的大腦發育非常迅速,在快速眼動睡眠期間,大腦忙碌地建立和加強突觸,這些突觸是連接神經元彼此並允許它們進行交流的結構。
  • 腦科學日報:人類為什麼需要睡眠?能預測剩餘壽命的AI生命時鐘
    1,首次揭開「我們為什麼需要睡眠」之謎來源:生物通長期睡眠不足導致嚴重健康問題。但為什麼睡眠對我們的健康如此重要?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學家團隊回答了這個問題,首次表明,我們的睡眠在2歲半時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 科學好故事|丟失了基因,生命反而進化得更加複雜
    和所有海鞘動物一樣,它長有一個迷你大腦和一條神經索,但與其它海鞘生物不同的是,住囊蟲在長大成熟的過程中不會經歷變態發育,這也許是因為住囊蟲比其它海鞘生物保留了更多遠古時期的簡單特徵,還能幫助科學家追溯其進化的起源。  「但這項研究使我備受打擊。」卡內斯特羅表示,他的研究團隊一直沒能找到住囊蟲基因組中本應該有的一部分基因。
  • 基因丟失可能會使生命演化得更加複雜
    來源:新浪科技有機體往往會在演化過程中失去看似重要的基因,但它們能夠生存下來,甚至茁壯成長,靠的就是找到新的方法來應對舊的挑戰。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23日消息,近期的一些研究顯示,基因組複雜性的降低——包括關鍵基因的丟失——可能成功塑造了地球歷史上的生命演化。
  • 人死後,人的聽覺居然還能維持30秒,那大腦意識還能持續多久呢?
    對於人來說大腦是非常複雜的器官,我們的意識就是由大腦產生的,那麼人死後,大腦的意識還能持續多久呢?我們身體上的各個器官又能維持多長時間呢?其實人的死亡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意外死亡,例如高處墜落或是出車禍。另一種是腦死亡。不過不管是哪種,普遍情況下都是心臟先停止跳動。
  • 科學家終於知道火星大氣丟失的原因
    同時,MAVEN的探測結果也表明,在火星形成之後不久,這顆星球上出現生命的機會便已經不復存在了,而當時,地球上剛剛出現最原始的微生物。  MAVEN的探測數據表明,在過去火星曾經擁有相對濃密的以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層,從而使其得以維持一定大氣壓強並確保液態水能夠在其地表存在。然而在大約37億年前,這顆紅色星球便失去了其大部分的大氣。
  • 生命為什麼無法實現長生不老?科學家終於在微觀世界找到了答案
    隨著人類走進科技時代,對於人們來說長生不老的夢想又被科學家重新研究探索。在科學家的眼裡,任何事物和規律必然有其背後的科學性,宇宙的任何一條法則都離不開科學的範疇,生命的生死法則自然也是一樣。生命之所以會有生死,必然是有原因的,這個原因到底是什麼?需要科學家去不斷探索研究。
  • 人類為什麼還沒有找到外星人?科學家總結出三大原因
    浩瀚的宇宙當中有著無數的星球,地球也只是其中一個微小的塵埃,既然地球有高級生命的存在,那麼星空宇宙當中也一定有著無數的生命星球。外星人自然也是存在的,但為什麼人類尋找了這麼多年,還是沒有發現外星文明呢?有科學家就總結出了人類找不到外星人三大原因。
  • 丟失的記憶能否找回,這一點很關鍵
    男子失憶30年因觀看疫情新聞找到家人  丟失的記憶能否找回,這一點很關鍵  近日,因腦部受傷已經失憶30年的打工者朱家明偶然在收看疫情新聞時,忽然想起了家鄉和親人的相關信息,並在民警的幫助下找到了自己的親人。
  • 愛因斯坦為什麼這麼聰明?死後把大腦切成240塊,終於找到原因
    在人類進步的歷史中,有很多做出過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們,他們每個人都有著聰慧過人的才智,幫助人類在科學的領域上開拓了很多未知的疆土,而愛因斯坦無疑就是其中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愛因斯坦被稱為人類歷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個科學家,特別是他提出的《相對論》,目前依然是物理界一個偉大的發現,不過也有人好奇,愛因斯坦的大腦和普通人到底有哪裡不一樣,為什麼他這麼聰明呢?死後人們為了研究這個問題,把他的大腦切成了240塊,最後終於發現了原因。
  • 科學家首次復活動物大腦,它對人類的生命探索有何指導意義?
    人類走進科技發展的道路之後,一直在研究生命的奧秘,不管是簡單的生命還是人類這樣的智慧生命,生命到底是什麼,一直以來對困擾著科學家。任何生命都有生死,而複雜的動物都有一個大腦,這是複雜生命存在的核心,而人類能夠成為智慧生命,核心也是人類有一個智慧發達的大腦。
  • 瘋狂科學家偷走愛因斯坦的大腦,他從愛因斯坦大腦裡發現了什麼?
    愛因斯坦的狂熱粉絲如果把科學家們按照他們的成就排名的話,毫無疑問愛因斯坦和牛頓、麥克斯韋一樣,屬於第一梯隊的科學家,他們都是僅憑自己一人,完成了物理學中的部分統一。後來,普林斯頓大學要求哈維上交愛因斯坦的大腦,但被他拒絕了,他也因此丟失了工作,而別的醫院也不敢僱傭一個曾盜竊過愛因斯坦大腦的人,就這樣原本屬於高材生的哈維後半生窮困潦倒,但他始終沒有賣掉愛因斯坦的大腦。但是哈維畢竟只是個解剖醫生,對大腦神經的研究有限,終其一生也沒有研究出些眉目。
  • 腸道:你的第二個大腦
    腸神經系統不僅可以控制食物在胃中的機械混合、調節肌肉收縮從而讓食物在腸道中移動,而且還能維持腸道不同部位的生化環境,維持消化酶工作所需的正常酸鹼度和化學組成。 但是腸神經系統之所以需要那麼多神經元,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吃東西總會帶來危險。因此腸道跟皮膚差不多,它們都必須阻止潛在的危險入侵者——比如細菌和病毒——進入身體內部。
  • 人類為什麼要睡覺?科學家至今沒有找到確切答案
    可有誰想過,人為什麼要睡覺,這看起來是一個極其簡單的問題,但是答案卻比你想像的要複雜得多。多年來,科學家進行了很多推測和猜想來解釋為什麼人類每天晚上需要睡覺,但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確切答案。睡眠是為了保存能量?在睡眠原因的推測中比較著名的有能量保持理論,這種觀點認為睡眠只是用來保存能量的方式。
  • 有關「大腦僅開發了10%」的說法被證明是謬誤
    這個荒誕的說法之所以流行至今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它被心理學和其他一些領域的推動者用來解釋精神力量。人們不止一次聽到心理學向受眾傳達這樣的觀念:「我們的大腦只使用了10%。如果科學家不能解釋大腦的其他90%是用來幹什麼的,那麼它一定是用於精神上的。」《相信的理由:精神現象的實用指南》的作者麥可·克拉克在書中提到了一個叫克雷格·卡格斯的人。
  • 我國科學家找到了藏在大腦裡的「瞌睡蟲」
    科學家們在大腦的基底前腦區裡找到了讓人產生困意的「瞌睡蟲」。9月4日凌晨2點,《科學》雜誌發表了題為《基底前腦區穀氨酸能神經元參與睡眠穩態因子腺苷的動態調控》的研究論文。該項研究利用新型遺傳編碼的腺苷探針,發現基底前腦區的穀氨酸能神經元對於睡眠壓力的積累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進一步揭示了睡眠穩態調控的神經環路機制,為探索睡眠障礙的治療方法提供了重要參考。
  • 【科技日報】我國科學家找到藏在大腦裡的「瞌睡蟲」
    科學家們在大腦的基底前腦區裡找到了讓人產生困意的「瞌睡蟲」。  9月4日凌晨2點,《科學》雜誌發表了題為《基底前腦區穀氨酸能神經元參與睡眠穩態因子腺苷的動態調控》的研究論文。該項研究利用新型遺傳編碼的腺苷探針,發現基底前腦區的穀氨酸能神經元對於睡眠壓力的積累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進一步揭示了睡眠穩態調控的神經環路機制,為探索睡眠障礙的治療方法提供了重要參考。
  • 生命永生違背自然規律,科學家已經找到破解方法,卻不敢輕易嘗試
    試想一下,從5.4億年前寒武紀生命爆發之初,地球上的生命就沒有消亡,所以我們整個地球上現在充滿了各種生物之類的東西,地球能承受嗎?死亡對個體生命是殘酷的,但它是生物種群、自然和整個地球的自我調節規則。只有死亡才能維持自然秩序,所以死亡是一種自然規律,不能違反,否則後果自負。此外,就生命本身而言,要想長生不老比登天還難。你為什麼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