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水變油、永動機——曾經裝神弄鬼的三個偽科學

2020-10-22 寶藏阿波

隨著社會的發展,在當今的社會環境裡,我們無時無刻不享受著全方位的電子信息服務,一部小小的手機,就能讓你和世界連線,遨遊在知識的海洋。

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很難相信在20世紀曾經那個信息不對等的年代裡,氣功、永動機、水變油等諸多諸多偽科學大行其道。

這一期的《阿波有話說》就來著重回顧一下那些光怪陸離,讓人哭笑不得的偽科學。

偽科學之一:氣功感應,包治百病

神奇的練功方式

80、90年代的「氣功熱」對近代偽科學的發展可謂是「功不可沒」,在那個時候,出現了很多號稱集中西醫、氣功、武術和特異功能於一身的「大師」。他們自稱可以「遙感」治病,通過發「氣」為患者診療,通過這種神奇的「氣」治療一切的疑難病症如冠心病、癌症、癱瘓等醫學難題。

氣功點穴治病

甚至可以用氣來對抗自然災害,徒手接原子彈等天方夜譚般的操作。

周星馳的特異功能電影

90年代香港電影中的特異功能情節就是借鑑了這段裝神弄鬼的歷史,可見當時的影響力,幾乎是到了人盡皆知的地步。

偽科學之二:水變油,能源無限

水變油現場

水是不能燃燒的,但是水變油技術的主角王洪成能在水杯裡滴上兩滴藥,再點火水就著了,於是就說水變成了油,看過的觀眾無不嘖嘖稱奇。

王洪成

王洪成其人1954年8月20日出生,在當時因為其掌握的水變油技術,使其名聲大噪。

其實水變油即所謂的「點水成油」,只是王洪成在外行人面前經常表演的把戲。實際上這僅僅是個小戲法而已,變法有許多種。例如,在水中投入電石(碳化鈣)粉末,電石與水反應生成可燃的乙炔,點火就燃燒起來,還可以冒黑煙,這個不算複雜的化學實驗在當時知識匱乏的年代裡大行其道。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用魔術的辦法把水調換成油,當然一點就著了。至於用什麼辦法,魔術的門道多得很。

風靡一時

通過化學實驗改變物質屬性,這本來只是中學生化學課外活動的內容,但竟被宣揚成「中國的第五大發明」,鬧成了國際笑話。

人們不禁要問,如此荒謬、如此異想天開的騙局,怎麼會有人相信,還有人投巨資追隨王洪成搞開發呢?

事實上,眼見未必真實,看魔術表演,觀眾中有幾人能識破其中的奧妙?假若不能識破就信以為真,刀切活人豈不都是真的了!

王洪成最終因為以虛誇發明並觸犯刑律,被以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

泰囧中的油霸

水變油荒誕事件也被借鑑在了電影《人在囧途之泰囧》一片中。

偽科學之三:魂牽夢繞的永動機

稍微具備一點科學常識的人,都知道自然界中的基本定律——能量守恆定律,即一個系統的總能量的改變只能等於傳入或者傳出該系統的能量的多少,系統總能量是不變的。

讓人著迷的永動機

儘管如此,人們試圖建造出永動機的狂熱夢想從未停止。

1965年7月,《工人日報》刊登了一封讀者來信,寫信者在信中描述,某化肥廠有一位工人研究「永動機」入了魔,非要求廠裡支持,弄得雞飛狗跳,搞失敗了也不死心,「還說是零件不合格,要繼續搞」。該工廠不知道怎麼阻止這種偽科學的狂熱者,只好求助於報紙編輯。

報紙最終求助於大科學錢學森,錢寫了一篇答讀者問,專門回答了這個問題,錢文中明確表態:不管是第一類永動機,還是第二類永動機,都屬於空想。

「永動機是不會搞成的!」

不過,即便以錢老的聲望,也無法說服民間的永動機發明者。很多讀者致信《工人日報》,質疑錢學森的說法,且提出諸多永動機的設計方案。

為此,錢老又寫了第二篇答讀者問,再次強調永動機屬於空想,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永動機,也就是沒有能量輸入就能做功的機器,或者只有較小功率輸入而不能輸出更大功率的機器,那是違反自然規律的,因此是搞不成的」。

事實上,不止《工人日報》,也不止錢學森,自1950年代以來,各種辭典、教材,均對永動機持否定態度,但這種否定,始終無法熄滅民間的永動機研究熱潮。

1977年,《人民日報》連續刊發了三篇文章,公開否定永動機,批評組織專人研製永動機的行為,乃是「滑天下之大稽」。

然而,即便如此,永動機研究至今仍然不絕於耳,它像一個幽靈一樣躲避著科學的光芒。

除了氣功、水變油、永動機,20世紀還有許許多多各行各業的偽科學,比如數學領域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物理學領域反對相對論等等偽學術成果登上大雅之堂。

時至今日,各種偽科學仍不時登上新聞熱搜,比如曾經去年登上過央視的「水解制氫汽車」,通過鋁粉加催化劑的制氫方式,從技術上講可行,但僅限於在實驗室玩玩,想要實現產業化,無異於痴人說夢。

還有時間距離更近的「量子波動速讀」,號稱1分鐘可以看完10萬字的書,閉著眼睛就能和書發生感應,不需要翻開書本就能理解書中內容等等,真是腦洞大開。

總結一下,遠古時期人們對自然不了解,以至於篤信各種神奇事件,創造出了許多精彩絕倫的神話故事,後來科學開始普及,在普及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偏差,這就成為了偽科學的沃土,作為普羅大眾的我們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切莫把「魔術」當了真。

優秀的原創作品分享,離不開您的鼓勵和支持,感謝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從「水變油」「永動機」「打磨芯」到「水氫汽車」,百姓變聰明了
    一時間引起全民熱議,質疑聲從四面八方而來,對比歷史上的那些「水變油」式的騙局,某人心裡估計罵了無數個MMP了,這一屆老百姓不行啊,不上當啊。盤點下這幾十年來的幾個「水變油」之類的腦殘騙局:人民日報都登了的世界第五大發明:王洪成的水變油據《解放日報》報導,1984年3月,哈爾濱公交司機王洪成宣布發明「水變油
  • 鄧聿文:想起于光遠同氣功偽科學的鬥爭
    「氣功大師」王林已遠遁香港,但事情並未結束。此事令我想起了晚年的于光遠同偽科學的鬥爭歷程。   晚年于光遠被譽為反偽科學鬥士。1979年,當大足縣有個小孩聲稱自己的耳朵能認字後,全國各地隨即出現大批所謂特異功能者。
  • 水變不成油,但「噴水發動機」真的存在
    童濟仁汽車評論  編輯丨吳邪這要從當年騙慘全中國的「水變油」事件說起。從1984年開始,到1996年為止,王洪成僅靠「水變油」的荒謬把戲,橫行了十餘年之久,期間不乏學者、政界和媒體為之背書,裹挾其中。科學的荒漠是可怖的,「偽科學」成了搖錢樹,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哀。既然「水不可以變成油」,那麼今天要聊的「噴水發動機」又是怎麼一回事?且聽我慢慢道來。
  • 水變油的騙局為何能一再侮辱我們的智商
    然而龐青年的這個「水變氫」技術早在兩年前就被廣泛質疑,南方網曾經刊發報導《加水就能跑1000公裡 青年水氫燃料車還騙得下去嗎》揭露其騙局。1984年,哈爾濱普通司機王洪成宣布發布「水變油」:在四分之三的水中加進四分之一的汽油,再加進少量配置的「洪成基液」就可以變成「水基燃料」。
  • 世界上真的有永動機嘛?
    以上都是科學家創造出來的偽永動機,這個世界上目前還不存在永動機,而一些民間科學家設計的所謂永動機,不過是投機取巧的概念而已,且不說投入實踐如何,單就從計算量上就比不過擁有高端科研儀器的科學家們強。80年代國內的民間科學家很熱衷研究一毛錢不花就有無窮無盡的收益的科學,典型的兩類,一個是氣功,閉上眼睛舞幾個動作就有所謂的氣場冒出來,另一個就是永動機,本質還是物質匱乏時期人的無窮欲望與當前資源不匹配以後,妄圖搞出一毛不拔就可以永遠有巨大收益的東西,類似的還有水變油科學,這一類愚昧科學在貧瘠的中原地區很流行。
  • 24年前,我親歷的「水變油」鬧劇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場「水變油」的騙局曾在國內大行其道。始作俑者是哈爾濱司機王洪成,他聲稱將一種特殊的母液,按極小比例加入水中,可配製成「水基燃料」用於發動汽車。1997年10月23日,王洪成因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原《解放日報》記者陳斌曾親歷「水變油」騙局的破滅。二十四年後,他向澎湃新聞回憶起當時的情景。
  • 人類與「永動機」的千年恩怨五:如何避免掉入「永動機」陷阱?
    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美國還出現了一場關於「水變油」的神奇鬧劇。在演示的時候,加入破乳劑,就可以破壞穩定的乳液體系,讓水油分離。現在學過高分子化學的本科生應該都能明白這個道理,大學期間應該也都做過這樣的實驗。 據說,王洪成還得到了60萬元的撥款,在物資匱乏的80年代,這可算得上是巨款了。可是他並沒有用這筆款項投資自己的「水變油」事業,而是回到哈爾濱買了兩套房子。
  • 水氫發動機:一個騙了40億元的「水變油」騙局,細數創始人黑歷史
    一個號稱以水為發動機能源,只需要加水可以行駛的項目,又來收智商稅了。這又是一起「水變油」的大騙局,這被網友調侃「可以拿諾貝爾獎,去享受北京通州的100平米租房補貼了」,背後操盤人近幾年早已靠這個矇騙各個地方政府的項目,圈到了數以十億的利益。
  • 口述|24年前,我親歷的「水變油」鬧劇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場「水變油」的騙局曾在國內大行其道。始作俑者是哈爾濱司機王洪成,他聲稱將一種特殊的母液,按極小比例加入水中,可配製成「水基燃料」用於發動汽車。1997年10月23日,王洪成因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原《解放日報》記者陳斌曾親歷「水變油」騙局的破滅。二十四年後,他向澎湃新聞回憶起當時的情景。
  • 「水變油」騙局何以捲土重來?
    ,其中第一段稱「這意味著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文章在網上傳播後,不少網友質疑,「泰囧看多了」、「這麼偉大發明怎麼不申請諾貝爾獎」。更有網友質疑「這是永動機嗎」?(5月24日封面新聞)隨著油氣資源被人類大量開採,各國都在尋找汽車動力的替代品,新能源汽車因此橫空出世,受到車企及車友們追捧。
  • 記者24年前親歷"水變油"鬧劇:母液摻水中製成燃料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場「水變油」的騙局曾在國內大行其道。始作俑者是哈爾濱司機王洪成,他聲稱將一種特殊的母液,按極小比例加入水中,可配製成「水基燃料」用於發動汽車。1997年10月23日,王洪成因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原《解放日報》記者陳斌曾親歷「水變油」騙局的破滅。二十四年後,他向澎湃新聞回憶起當時的情景。
  • 當年水變油的王洪成結局怎麼樣了?
    點石成金也只是典故,現實中卻有一個類似的騙局「點水成油」,而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一個只念過四年級的王洪成,當年風光無限,佔據各大報紙,古代有四大發明,水成油被冠名為第五大發明,多年後所謂的高科技,未能投產,最後證實是假的,王洪成動用無數資源以研究新能源為由將錢收進自己腰包,最後鋃鐺入獄
  • 曾有兩人靠「水變油」行騙被判刑
    兩人曾靠「水變油」行騙被判刑)近日,河南《南陽日報》頭版刊發的一則消息——《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引發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認為這與多年前轟動全國的「水變油」騙局相似。紅星新聞記者梳理以往媒體報導發現,曾有2人因編造「水變油」行騙被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曾經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35位的陳金義也疑因「水變油」項目被拖垮。
  • "氣功大師"王林引質疑 國外也有類似"偽科學"組織
    中廣網北京7月2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氣功大師」王林的名字,近期一躍成為網絡熱門關鍵詞。他的「隔空取蛇、斷蛇復生」的本事被眾多拜訪者津津樂道。   最近,因為包括馬雲、趙薇、李連杰等名人對他的拜訪被媒體曝光,王林到底是氣功大師還是江湖騙子,這個問題被聚焦在媒體聚光燈下。
  • 中國科學史上影響最大的鬧劇「水變油事件」
    他原本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公交車司機,卻先後發明了「膨化重油」、「多用途節能器」、「膨化重柴油」、「消煙除塵和汙水處理」技術等,但這些技術最後都被證實為偽科學,全都是騙局,從1984年開始作案起,王洪成憑藉自己精心打造的「水變油」騙局,成功騙取了大量研究資金,受騙者不乏國家工作人員和一些大學教授。
  • 悼中科院化學所老所長胡亞東:狙擊「水變油」—新聞—科學網
    上世紀90年代,偽科學極其猖獗。一批來自科技界、社科界、醫學界等的人士積極地投入反偽科學的鬥爭,還有一些記者也經常參與反偽科學的活動,這其中就有我。 偽科學的表現很多,而我與胡亞東的交集則是因為水變油之事。 水變油的「發明」人叫王洪成。 作為哈爾濱公共汽車司機的王洪成號稱自己可以把水變成油。
  • 「水氫發動機」是又一次「水變油」騙局嗎?
    30多年前,「水變油」的故事在全國引起軒然大波。而如今,「水氫發動機」再次引起輿論一片譁然。5月23日,南陽日報刊發的一則報導——《水氫發動機在南陽下線,市委書記點讚!》面對質疑,龐青年在回應中表示,水氫燃料汽車技術已成熟,不會延緩項目進程,並聲稱「事實擺在這裡,不是瞎編的」。河南南陽工信局河南南陽工信局也發表了回應稱,「水氫燃料車」系當地記者報導有誤,記者在報導中用詞不當。而據鈦媒體(微信ID:taimeiti)獲取的消息,南陽市官方最新回應稱,40億投資並不存在,目前水氫車只是個樣本。
  • 南陽一公司生產出「水氫發動機」,「以水代油」難道成真了麼?
    後來有不少粉絲私信我,認為這就是個永動機,讓我也去抨擊一下偽科學,那我就聊聊吧。雖然我本能上也覺得這個東西很扯蛋,但還是儘可能耐心地去客觀分析。不過青年汽車的樣車也不可能送給我拆,所以關於技術部分的解析我都是從各路媒體的報導中捕風捉影的,然後加上自己腦補,純粹自嗨,大家看了就哈哈一樂吧。
  • 何祚庥等多位院士集體發聲:「水變油」是偽科學
    來源:院士論壇這兩天,「水氫發動機」引發全網關注,令人不得不聯想起一件往事:1984年3月,哈爾濱普通司機王洪成宣布發明「水變油」,稱熱值高於普通汽油、柴油,且無汙染,成本極低。隨後,這項「發明」受到不少權威人士肯定,並騙取大量投資。
  • 中國科學史上的最大鬧劇「水變油」事件——「偽專家」王洪成的...
    人的品質一旦變惡,縱然先前有過多少成就也是過眼雲煙。總有人會因權勢地位衝昏頭腦,幹出許多理智不清之事,王洪成的"水變油"大鬧劇便是如此。水變油之後的王洪成王洪成並非什麼人才,放在現在而言,他如若將自己的長處善加利用,擔得起一個營銷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