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氫緩釋供體ADT-OH對神經前體細胞增殖的調控

2020-11-24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

文題釋義:

硫化氫緩釋供體:硫化氫緩釋供體目前主要有ADT-OH、GYY4137和硫氫化鈉。GYY4137對脂多糖誘導的小鼠急性肺損傷有保護作用,硫氫化鈉作為一種神經源化合物已被廣泛用於研究神經元氧化應激模型中。

腦室帶區神經前體細胞:又稱為神經祖細胞,這些祖細胞既可增殖亦可分化為神經元和膠質細胞,在胚胎發育第12天之前,神經前體細胞進行大量增殖形成一個細胞池,為後期大腦皮質的發育提供條件。

背景:研究人員認為,硫化氫作為一種重要的細胞保護分子,通過人為調控內源性硫化氫生物合成或使用硫化氫供體體外給藥可能成為新的疾病治療方式,用來恢復病變細胞或器官系統的生理功能。ADT-OH是硫化氫的一種緩釋供體,它能夠提高穀氨酸誘導的損傷海馬神經細胞的生存率,但是對大腦皮質神經前體細胞增殖的影響尚不清楚。

目的:探究ADT-OH對胚胎期大腦皮質神經前體細胞增殖的影響。

方法:分離E14.5 d胚胎小鼠大腦皮質心室帶和腦室管膜下區神經前體細胞,將1隻胎鼠的神經前體細胞接種於1個孔中(24孔板),培養基中加入100 μmol/L ADT-OH藥物進行培養,3 d後統計每孔中神經球的大小和數目,對培養的神經前體細胞進行BrdU標記檢測細胞增殖率,用增殖細胞的特異性抗體Ki67對細胞進行免疫螢光染色進一步驗證細胞增殖情況,最後採用Western blot檢測增殖相關基因cyclin D1的表達。

結果與結論:ADT-OH可促進神經球的形成,提高神經前體細胞的增殖率,同時神經前體細胞中增殖相關基因cyclin D1的表達上調。由以上數據可知,ADT-OH促進神經前體細胞的增殖可能是通過調控cyclin D1的表達來完成。

https://orcid.org/0000-0003-4938-1994(倪莉)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出版內容重點:幹細胞;骨髓幹細胞;造血幹細胞;脂肪幹細胞;腫瘤幹細胞;胚胎幹細胞;臍帶臍血幹細胞;幹細胞誘導;幹細胞分化;組織工程

關鍵詞: 硫化氫, ADT-OH, 神經前體細胞, 細胞增殖, 神經球, BrdU, Ki67, 免疫螢光染色, cyclin D1

文章來源:周立宇, 馬豔霞, 齊士斌, 賽吉拉夫, 韋善文, 倪 莉. 硫化氫緩釋供體ADT-OH對神經前體細胞增殖的調控[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21, 25(1): 96-100.

閱讀更多請登錄《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誌官網

相關焦點

  • 【特邀】蘇州大學程堅/賈佳團隊發現硫化氫治療腦卒中的關鍵機制
    為探索硫化氫藥理作用的分子機制,研究人員首先利用多種細胞能量代謝測定技術,發現不論是內源性產生的硫化氫還是緩釋供體釋放的硫化氫在小膠質細胞均可導致線粒體解偶聯。 線粒體解偶聯是指細胞在氧化葡萄糖等底物時釋放的能量不能被線粒體ATP合成酶用於合成ATP,而是以熱能的形式釋放。
  • JBC:AMPK信號通路參與調控神經幹細胞增殖
    無論是在胚胎發育階段還是成體階段,神經幹細胞的自我增殖都受到內因基因表達水平及外因微環境的精細調控,這種調控作用與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腦功能的維持和修復都有密切關係。近日,由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李佳研究員、南發俊研究員和馮林音研究員課題組等協作進行的對小分子化合物調控神經幹細胞命運及其作用機制研究中,首次發現了小分子化合物AICAR對永生化神經幹細胞C17.2及來源於不同發展時期,及不同部位來源的神經幹細胞均有明顯誘導分化為神經膠質細胞的作用,該作用可能並不依賴於其傳統胞內靶點AMPK信號通路。
  • NCB:脂肪前體細胞快速增殖新發現
    2015年3月5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生物學期刊natue cell biology在線刊登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在高脂飲食刺激下,小鼠內臟脂肪會發生短暫的快速增殖
  • 研究發現STING信號通路對神經幹細胞的調控作用
    然而,STING對神經幹細胞作用尚未報導。11月3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焦建偉研究團隊在Advanced Science上發表題為Deficiency of STING-signaling in embryonic cerebral cortex leads to neurogenic abnormalities and autistic-like behaviors的研究論文,發現STING信號調控神經幹細胞增殖與分化
  • 王曉群組發現哺乳動物下丘腦神經前體細胞的分子和細胞特徵
    層狀結構大腦皮層的組織原則及神經發生規律在過去的十幾年裡已經得到比較深入的研究,王曉群課題組前期工作揭示了放射性膠質細胞(RG)和外側放射性膠質細胞(oRG)細胞是大腦皮層神經元發生的主要前體細胞【1】,並且揭示了這些皮層神經前體細胞的分子特徵以及在大腦皮層發育進化上的貢獻【2,3】。
  • 王曉群課題組發現哺乳動物下丘腦神經前體細胞的分子和細胞特徵
    層狀結構大腦皮層的組織原則及神經發生規律在過去的十幾年裡已經得到比較深入的研究,王曉群課題組前期工作揭示了放射性膠質細胞(RG)和外側放射性膠質細胞(oRG)細胞是大腦皮層神經元發生的主要前體細胞(Nature Neuroscience2011),並且揭示了這些皮層神經前體細胞的分子特徵以及在大腦皮層發育進化上的貢獻(Cell Stem Cell2017,Nature2018)。
  • Nat Comm | 王曉群組發現哺乳動物下丘腦神經前體細胞的分子和細胞特徵
    層狀結構大腦皮層的組織原則及神經發生規律在過去的十幾年裡已經得到比較深入的研究,王曉群課題組前期工作揭示了放射性膠質細胞(RG)和外側放射性膠質細胞(oRG)細胞是大腦皮層神經元發生的主要前體細胞【1】,並且揭示了這些皮層神經前體細胞的分子特徵以及在大腦皮層發育進化上的貢獻【2,3】。
  • 馮英研究組合作發現SRSF1調控小鼠骨骼肌衛星細胞增殖以及神經肌肉接頭(NMJ)的成熟過程
    該研究發現剪接因子SRSF1不僅對於骨骼肌衛星細胞的增殖至關重要,而且調控著神經肌肉接頭在小鼠出生後進一步的成熟過程。骨骼肌衛星細胞是小鼠骨骼肌組織出生後發育階段發揮主要作用的幹細胞群體,其在圍產期階段的增殖是小鼠出生後骨骼肌組織快速生長的重要保證。
  • 中心體蛋白調控大腦發育機制研究獲進展
    哺乳動物的神經發育是一個受到精確調控的過程,需要神經前體細胞的正常增殖、分化、遷移和成熟,最終形成整個神經網絡。
  • 研究發現SRSF1調控小鼠骨骼肌衛星細胞增殖以及NMJ的成熟過程
    該研究發現剪接因子SRSF1不僅對於骨骼肌衛星細胞的增殖至關重要,而且調控著神經肌肉接頭在小鼠出生後進一步的成熟過程。骨骼肌衛星細胞是小鼠骨骼肌組織出生後發育階段發揮主要作用的幹細胞群體,其在圍產期階段的增殖是小鼠出生後骨骼肌組織快速生長的重要保證。
  • 新型納米支架對神經幹細胞生物行為及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
    ,吸光度值反映納米支架對細胞數量的影響,可以判斷支架的細胞毒性及對細胞增殖的影響。Bcyclin與CDK基因:CDK在細胞周期的調控中佔據核心地位,其表達水平增高促進細胞增殖;Bcyclin能夠增高CDK的表達水平,通過對CDK正性調節促進細胞的增殖;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抑制因子能夠降低CDK的表達水平,抑制細胞的增殖。
  • Cell Reports | 吳青峰團隊發現中心體蛋白調控大腦發育新機制
    ,需要神經前體細胞的正常增殖、分化、遷移和成熟,最後形成整個神經網絡【1,2】。放射性膠質細胞(Radial Glial Cells,RGCs)是一種高度極化的神經前體細胞,位於腦室區(Ventricular zone,VZ)。
  • Cell Stem Cell :發現DNA酶促氧化修飾調控小鼠成體神經元的產生和...
    哺乳動物基因組DNA中5-甲基胞嘧啶(5mC)的動態平衡調節胚胎和成年哺乳動物的神經發生。這種表觀遺傳修飾不僅控制神經前體細胞的增殖和存活,還會影響新生神經元的軸突生長。近期研究發現5mC在體內可以被TET家族蛋白氧化成5-羥甲基化胞嘧啶(5hmC)等形式,而這些氧化修飾在早期胚胎和哺乳動物腦內有較高水平的分布。
  • Cell Reports:研究揭示組蛋白伴侶調控神經幹細胞機制
    正常胚胎大腦皮層發育對於維持皮層功能十分關鍵,全面深入了解胚胎大腦皮層發育機理及調控機制具有重要意義。胚胎大腦皮層發育過程受到細胞內外多種信號分子的精準調控,以保證大腦正常發育的時序性。表觀遺傳調控是皮層發育過程中的關鍵調控因素。
  • Cell Res: 體細胞到神經前體細胞的完全化學轉分化
    2014年6月11日訊/生物谷BIOON/-先前有關於通過一些確定的基因可以把體細胞轉分化成神經前體細胞(NPC)。最近同濟大學的裴剛實驗室發現可以通過純粹的化學方法可以把體細胞轉分化成神經前體細胞,相關的成果發表在cell research 上。
  • Sci Adv| 神經幹細胞基因組穩定性調控因子Filia
    和胚胎幹細胞比較,組織幹細胞僅具備組織特異的發育潛能。但兩類幹細胞是否在基因組穩定性維持上存在一些共同調控機制?功能研究發現,Filia調控海馬NSPCs的基因組穩定。海馬區Filia缺失後,產生嚴重的DNA雙鏈斷裂及異常的神經發生。行為學實驗進一步表明,海馬相關的神經功能受損,小鼠表現出學習和空間記憶能力下降、焦慮。
  • 科學家發現肝癌細胞增殖非編碼RNA調控機制
    我國科學家通過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發現了兩種非編碼RNA調控肝癌細胞增殖分子作用機制。這是記者13日從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獲得的消息。據介紹,非編碼RNA是指不能編碼產生蛋白質的RNA分子。具有調控作用的非編碼RNA主要包括微小RNA,長鏈非編碼RNA以及環狀RNA等。
  • Nature:時松海/史航團隊揭示中心體調控大腦皮層發育的嶄新機制
    大腦是神經系統的最高級中樞,控制著諸如感知、運動、語言、思維、認知等高級神經活動。研究大腦神經系統發育及其調控機制,對加強對神經系統的認知,以及診斷治療神經系統相關疾病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放射狀膠質細胞是哺乳動物大腦發育關鍵的神經前體細胞,其分裂產生大腦皮層幾乎所有的神經元和膠質細胞。在大腦發育過程中,放射狀膠質細胞的行為高度有序【1】。
  • 【科技前沿】清華時松海/史航揭示中心體調控大腦皮層發育的全新機制
    研究大腦神經系統發育及其調控機制,對加強對神經系統的認知,以及診斷治療神經系統相關疾病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放射狀膠質細胞是哺乳動物大腦發育關鍵的神經前體細胞,其分裂產生大腦皮層幾乎所有的神經元和膠質細胞。在大腦發育過程中,放射狀膠質細胞的行為高度有序。中心體作為動物細胞主要的微管組織中心,調控細胞周期進程,對大腦神經系統發育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
  • PNAS:CCR7 調節記憶CD8 T細胞穩態增殖的機制
    記憶T細胞能夠幫助機體抵抗二次感染,因為其分裂與分化的速率相比天然T細胞更加高效。CD8記憶T細胞的群體是異質性的,不同的亞群在壽命,功能以及分布上都有明顯的差異。這些亞群能夠通過CD27、CD28、CD62L、CCR7、CD103等表達量的差異進行區分。目前了解較多的是中央記憶T細胞(Tcm)以及效應性記憶T細胞(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