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有一條被世人稱之為「暴風走廊」的海峽,其真名為德雷克海峽。
沒錯,這條海峽就是因之前《船長風雲史》故事中的一期主角德雷克船長而得名的,它既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峽,也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峽。
那今天,就跟著抓飯一起來了解今天的主角「德雷克海峽」吧!
德雷克海峽位於南美洲南端與南設得蘭群島之間,長300千米,寬900~950千米,平均水深3400米,最深5248米,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峽,其寬度竟達970千米,最窄處也有890千米。
同時,德雷克海峽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峽。如果把兩座華山和一座衡山疊放到海峽中去,連山頭都不會露出海面。同時,這裡又是世界上已知的營養鹽豐富,有利於生物生長的海區之一。
德雷克海峽以其狂濤巨浪聞名於世,由於太平洋、大西洋在這裡交匯,加之處於南半球高緯度,因此,風暴成為德雷克海峽的主宰。海峽內似乎聚集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所有颶風狂浪,一年365天,風力都在八級以上。
在1914年巴拿馬運河通航以前,德雷克海峽是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之一,對19世紀和20世紀初葉的貿易起過重要作用。由於巨型油輪的出現和巴拿馬運河的日益擁擠,德雷克海峽有可能再度成為重要航道。
事實上,德雷克並不是第一個發現這個海峽的人,早在1525年西班牙籍航海家荷賽西就已發現這條航道,並親自駛船經過這個海峽,並把該海峽取名為Mar de Hoces,可惜這個名稱沒有廣為流傳。
16世紀初,西班牙佔領了南美大陸,為了切斷其他西方國家與亞洲和美洲的貿易,他們封鎖了航路,嚴禁一切他國船隻的來往,使太平洋變為西班牙的私海。這時,英國人德雷克的販奴船在西班牙受到攻擊,德雷克僥倖逃脫後,為了報復就成了專門搶劫西班牙商船的海盜。1577年,德雷克在躲避西班牙軍艦追捕時,無意間發現了這一海峽。這一發現,為英國找到了一條不需要經過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的新航道。從此,該海峽就以其發現者——英國的弗朗西斯·德雷克命名。
然而在巴拿馬運河開通之後,德雷克海峽運輸航道的作用日漸式微。
但隨著南極大陸對人類未來的生存與發展的關係越來越重要,世界各國對南極的關注也與日俱增,紛紛赴南極進行科學考察與探險。
德雷克海峽,這條從南美洲進入南極洲的海路成為眾多國家赴南極科考的必經之路,也因此被賦予新的戰略意義。可以預見,隨著人類對南極大陸科考與開發的深入,德雷克海峽的戰略地位必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看完以上內容,是不是對航海世界的一切產生了好奇呢?
來航海霸業(直接點擊),真實還原地理大發現時期時代風貌。
重回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來一場傳奇的航海之旅!
既然看到這裡了,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