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要在地裡要生活好幾年,金蟬為什麼要脫殼?不脫殼會怎樣?

2020-12-05 農夫也瘋狂

摘要:金蟬就是知了的幼蟲,在地裡要生活好幾年,金蟬為什麼要脫殼?

文/農夫也瘋狂

在夏季的時候,正是抓金蟬的好時節。南方大部分地區可能吃不習慣金蟬,很多人都下不了嘴,農夫就是南方人,之前一直不知道這種蟲子能吃。去到北方以後才發現,在他們這邊金蟬就是一種超級美食,男女老少都愛吃。每當夏至節氣到了以後,天黑後一家老少都出去抓這種蟲子。金蟬其實就是知了(蟬)的幼蟲,其要在地裡生活好幾年,等到發育完全了之後才會從地裡爬出來蛻皮羽化,而成語「金蟬脫殼」說的就是這種昆蟲。那你可知道,為什麼金蟬要脫殼嗎?不脫殼會怎樣呢?

在夏季的中午,常聽到知了,也就是蟬在樹上一遍一遍的鳴叫,而這也是它們吸引異性過來交配的一種方式。知了的幼蟲就是金蟬,有些地方也叫它知了猴、知了龜,或者是爬叉。這種動物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當知了在交配了以後,就會在樹枝上產卵。等到第二年的夏季,這些卵遇到適當的溫度之後就會孵化出來成為幼蟲。而從幼蟲到蛹這個過程,要先後經過四次蛻皮。

當幼蟲孵化出來了以後,它們就會隨著樹枝一併掉落下來,然後這些幼蟲就會就近找土壤打洞鑽入到地底下,在地裡就以啃食樹根的汁液為生。從孵化出來,其一般要經歷過3年、5年、7年,甚至17年的時間才會從地裡鑽出來。而在地裡的這個過程中,它要不斷的生長發育,逐漸由小變大,並且經歷過四次蛻皮才算是發育完全了。那為什麼金蟬要蛻皮,並且經過脫殼呢?

這是因為金蟬和大多數的昆蟲一樣,都是沒有骨骼系統的,而在它們的身上起到骨骼作用的就是外殼。但是這層外殼是不會生長太大的,因此當金蟬長大了以後,這層外殼就會限制它的成長了,也就是外殼已經裝不下它了,所以需要換新的外殼,而蛻皮就是它們換「新裝」的方式。每到一定的時間,知了的幼蟲就會蛻皮一次,而當從地裡面爬出來以後,就會進行最後一次脫殼,只有脫殼後的金蟬才會具備飛行的能力。

金蟬在經過四次蛻皮以後,當發育完全了,就會選擇在夏至前後的一個傍晚,或者是天黑了以後就從地面鑽出來。一旦從地裡出來之後,它們就會選擇最近的一棵樹,順著樹幹往上不斷的爬,等到了一定的高度就會把自己的身體固定住,一動也不動,然後就開始「脫殼」了,一般蟬的脫殼集中在晚上9~10點之間,其餘時間就比較少了。

金蟬脫殼其實是很有意思的,其先是從頭部開始的,最初會在頭部裂開一道口子,然後口子越來越大,隨後身體就從這個口子慢慢向外爬出來。整個脫殼過程大約會持續一個小時左右。等到金蟬從裡面爬出來之後,就會留下一層金蟬外殼。而成功脫殼的金蟬,就有翅膀了,但是這個時候的身體還很柔軟,翅膀也是綠色的,並不會飛翔。大約再過1小時,身體慢慢變黑,也具備了飛翔的能力。

對於金蟬來說,無論那一次蛻皮都是很痛苦的一次經歷,如果蛻皮失敗了,那也就意味著死亡。有些在地裡的金蟬因為蛻皮不成功,遇到合適的條件,還會長成「金蟬花」。而爬出地面的金蟬,如果也蛻皮失敗,也就不能羽化成為知了了,只能是被天敵吃掉了。當然哦,現在對於金蟬來說,最大的天地就是人類了。

各位朋友們,你們見過金蟬脫殼嗎?是不是相當震撼呢?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讚、分享和關注農夫也瘋狂,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致謝)

相關焦點

  • 「金蟬脫殼」說的就是知了猴,要在地裡生活幾年,金蟬為何要脫殼
    金蟬其實就是知了(蟬)的幼蟲,其要在地裡生活好幾年,等到發育完全了之後才會從地裡爬出來蛻皮羽化,而成語「金蟬脫殼」說的就是這種昆蟲。那你可知道,為什麼金蟬要脫殼嗎?不脫殼會怎樣呢?從孵化出來,其一般要經歷過3年、5年、7年,甚至17年的時間才會從地裡鑽出來。而在地裡的這個過程中,它要不斷的生長發育,逐漸由小變大,並且經歷過四次蛻皮才算是發育完全了。那為什麼金蟬要蛻皮,並且經過脫殼呢?
  • 金蟬,是指尚未脫殼的幼蟬
    導語:歡迎來到秋秀說故事,所謂金蟬,是指尚未脫殼的幼蟬。又稱知了蛹、瑤蟬、金蟬、雷震子,俗稱「老蟈蛹」。因為它的黃色,類似於金色,所以被稱為金蟬。金蟬的成熟若蟲一般被稱為蟬、知了龜、蚱蜢、爬樹猴(蘇北)、知了狗子、蟬幼、金蟬子等。山東省各地的名字各不相同。魯西南的一代叫爬cha,江蘇徐州的一代又叫爬拉猴。金蟬脫殼後成體出現。蟬又稱黑蚱和黑蚱蟬。如果沒有特別說明,蟬通常指蚱蜢蟬。由於蟬是蟬科昆蟲的代表種,金蟬是蟬的幼蟲。應該指出的是,也有人把成年的蟬稱為金蟬,這是黑蟬的美稱。
  • 金蟬不止一個「金蟬定律」,它用一生,告訴了我們7個人生哲理
    它的主要指:蟬要在暗無天日的泥土下生存三年後,便能一飛沖天縱情鳴叫。「金蟬定律」給人的啟發便是「厚積薄發」,只有忍受成功前的無限黑暗與困苦,才能享受成功後的光明前景和喜悅。其實關於金蟬的道理,不止這一個「金蟬定律」。
  • 成功三大定律:荷花定律、竹子定律、金蟬定律,學習後你必定成功
    為什麼這麼說呢?每個人都渴想成功!認真學習以下三大定律,你就離成功不遠了!它們就是荷花定律、竹子定律和金蟬定律。這三大定律相同特點,就是要耐住寂寞、忍住煎熬、厚積薄發,最後成功!接著我們看以下內容:01 荷花定律荷花開花很美,你知它剛開花時,第一天只開了一小部分。第二天,開放速度是第一天的兩倍。接著到第30天,就開滿了整個池塘。
  • 金蟬到底能不能吃?聽說身上有寄生蟲,看完都明白了
    也許會有人說是炎熱,但是比炎熱更可怕的是吵鬧。夏季午休的時候,窗外一定會有一兩隻知了的叫聲,嚴重的會有一大片。這時候人們一點辦法都沒有,也有人會吃知了,但是它們到底能不難吃?聽說身上有寄生蟲,看完都明白了。知了的學名叫金蟬,金蟬脫殼說的就是這種動物。對醫學來說,不但金蟬的殼具有藥用價值的,而且金蟬本身也是一味有效的中藥材。
  • 知了,叫金蟬,又叫解猴,夏天的美味,營養又健康
    所以人們將脫殼變身的蟬作為長生、再生的象徵。在《西遊記》中也有了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的說法。由於金蟬有良好的口感,且營養價值高,有滋補之效,睢寧民間便把擺上餐桌,稱之為「唐僧肉」。從卵中孵化後,蟬就會鑽入地下,在樹的根部吸食樹木的汁液,慢慢長大。這個過程很慢,1~2年的時間總是要的。
  • 養殖金蟬賺錢嗎,我們該如何養殖,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所以只要你能將金蟬養殖出來,你就100%能賺錢。不過想要將金蟬養殖出來,雖然看似比較簡單,但還真有一些難度。一、金蟬成長周期長,養殖期間容易出現問題首先大家要明白,金蟬屬於不完全變態的昆蟲,它幾乎都是地下成長。
  • 吃金蟬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它的全身都是寶
    金蟬出土的時節一般是夏天7月份最多,這個時候人們就會趁著夜色搜尋金蟬的蹤跡,而且金蟬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價格也是非常貴。   據《中國藥材學》記載,金蟬有益精壯陽、止渴生津、保肺益腎、抗菌降壓、治禿抑癌等作用,蟬脫富含甲殼素,異黃質蝶呤、赤蝶呤、腺苷三磷酸酶。
  • 金蟬要在地下幾年才爬出來,難道螞蟻不吃它嗎?打洞的土到哪去了
    文/農夫也瘋狂 雖然現在已經立秋了,但是在農村裡不少人還是會在天黑了以後,去到野外捉知了猴,也就是治了的幼蟲,在古代的時候也叫它金蟬。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再加上知了猴的營養價值好,相當的美味,在民間還有著「唐僧肉」的美譽。
  • 金蟬營養價值高不高?怎麼做最好吃?
    所以金蟬確實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昆蟲食材,不過在以前人們其實不太會在若蟲形態就抓住吃掉它們,而是要等待其「金蟬脫殼」羽化為蟬的那一刻,因為金蟬留下的外殼也叫做「蟬蛻」,也是一種傳統藥物。解釋完了金蟬的營養價值,下面我們來說說這個東西怎麼烹飪比較好吃吧。
  • 安徽蟬幼蟲成美食 金蟬被稱唐廋肉知了猴養殖技術受推崇
    光滑寬大的膠紙粘住白楊樹一米高的部位,傍晚,「知了猴」出土後本能地往樹上爬去,爬到被膠紙粘住的地方,由於膠紙比較滑,再也爬不上去了,被圍堵的知了猴就這樣聚集在樹體的四周。據悉,「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蟲、蟬的蛹蟲,雖是美味佳餚,但價格不菲,在當地的村民眼裡,這黑黑的「知了猴」就是從土裡穿出的金疙瘩。
  • 杭州周邊有人挖金蟬花 真偽難辨吃錯了會中毒
    比我們更靠山裡面的一個村,有戶人家拿3顆金蟬花燉雞吃,結果一家三口都中毒了。6月30日,他也接到過一個中毒病人,送醫院時手都發黑了。」吳大媽的兒子說,他到現在也弄不清,為什麼有的人吃金蟬花沒事,有的人就會中毒?「大概是我媽一次性喝太多了吧?有些人是一杯水分早中晚幾次喝的。」
  • 金蟬到底能不能吃?吃知了猴有何危害?70元一斤的金蟬你會吃嗎?
    當然有些地方不叫知了猴,通俗一點的說法叫做金蟬,當然也有叫做知了龜的。在農村裡面,一到夏天,門前屋後的樹上或者草叢裡面都經常見到它們的身影。當然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是先聞其聲才見其人,甚至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 小時候喜歡拿一個網兜,去林間捉蟬。那時候我還不知道金蟬是可以吃的,只是農村孩子無聊的遊戲罷了。
  • 金麥穗農業:2019年金蟬(知了猴)養殖前景及現狀分析
    但現在野生的金蟬已經很少了,隨著人們對金蟬的認知越來越深,市場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地增加,儘管還沒有被大眾完全接受,但也不能忽略它的潛在市場力量。金蟬有極高的藥膳營養價值和獨特的口感,尤以剛出土的若蟲含蛋白質最高,是難得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佳餚。蚱蟬除了食用價值外,還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蚱蟬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又有良好的藥食保健作用。
  • 見水休眠的動物——金蟬
    一、引言       清風半夜鳴蟬,又到一年中蟬大量繁殖的季節,金蟬市場火爆。
  • 人稱金蟬,曾經賣到5塊錢一隻,如今免費也沒人要!到底咋回事?
    導讀:人稱金蟬,曾經賣到5塊錢一隻,如今免費也沒人要!到底咋回事?過去那些年份,小暑過了之後,每到天黑之後,我們總是能夠看到村邊的樹林裡燈光攢動,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總是喜歡帶著提燈去滑鼠捉金蟬,特別是剛剛開始出的那一周時間,飯店裡為了賣新鮮貨,收購金蟬的價格也是超級高。在我們老家日照的路邊大排檔都是現場收了,現場洗洗然後油炸了賣,一串串5個,30元一串,可謂是生意極為火爆!
  • 為什麼南方人從來不吃?
    為什麼南方人從來不吃?昨晚上本來約著朋友要去吃燒烤的,但是傍晚的時候下起了小雨,所以只好換了一家,去吃的私房菜,點了幾個這家店的招牌菜,最後我還加了一份金蟬。說到這金蟬,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呢?金蟬說到底就是蟬,也就是知了,不過這金蟬是蟬和知了的幼蟲。農村樹林子裡野生的叫知了猴、爬叉或者老牛,經過人工養殖的就叫金蟬。
  • 農村有一種說法立秋的金蟬不能吃,真的是這樣嗎?
    同時農村中的土貨也因為食用的口感和營養價值被大家所認識,比如說螞蚱、金蟬、小龍蝦等偶讀成為大家所喜愛的美味。而對於金蟬相信農村的朋友都有特殊的感受,從小的時候孩子們都會三五成群的去樹林裡尋找這些野味,拿著手電筒一晚上都能夠照上幾十個。拿回家後要趕緊用水浸泡,這樣的話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吃上香噴噴的「唐僧肉」。
  • 不會衰老,但脫殼是一道坎,會因精疲力盡而死亡
    在科學還不知道是什麼的時候,人類已經開始探索這種技術。煉丹藥、求仙丹,都是當時人們為了活下去做出的努力。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的平均壽命一直在延長。2000年前,人的平均壽命還不足20,如今人類的壽命已經普遍達到了60以上,發達國家的壽命更是到了70以上。這是否意味著,人類的壽命趨勢會一直延續,甚至達到永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