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學者對多種毒性有機汙染物實現快速檢測
記者12月14日從中國科學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固體所納米材料與器件技術研究部孟國文研究員課題組採用原位生長法製備了銀納米顆粒修飾的細菌纖維素柔性複合襯底,能夠利用細菌纖維素的體積收縮特性進一步提高銀顆粒密度和襯底的表面增強拉曼散射光譜(SERS)活性,實現對多種毒性有機汙染物的快速檢測。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CS應用材料與界面》上。
-
研究實現對多種毒性有機汙染物的快速檢測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納米材料與器件技術研究部研究員孟國文課題組,在三維柔性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襯底的構築及其對有機汙染物的快速靈敏響應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採用原位生長法製備出Ag納米顆粒修飾的細菌纖維素柔性複合襯底,利用細菌纖維素的體積收縮特性進一步提高Ag顆粒密度和襯底的SERS活性,實現了對多種毒性有機汙染物的快速檢測。
-
我國科學家實現對多種毒性有機汙染物的快速檢測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納米材料與器件技術研究部研究員孟國文課題組,在三維柔性表面增強拉曼散射(SERS)襯底的構築及其對有機汙染物的快速靈敏響應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採用原位生長法製備出Ag納米顆粒修飾的細菌纖維素柔性複合襯底,利用細菌纖維素的體積收縮特性進一步提高Ag顆粒密度和襯底的SERS活性,實現了對多種毒性有機汙染物的快速檢測。
-
餘姚檢測幼兒園室內空氣 兩個房間中有機汙染物超標
此事被曝光後,餘姚市衛生監督所委託浙江中一檢測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對該幼兒園室內空氣品質進行檢測。 昨天,檢測結果出來了:3個房間裡有兩間空氣中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濃度超標,含量最高達到了3.1毫克/每立方米,超出合格標準4倍多。 餘姚教育局表示,他們將儘快進行第二次檢測,以找到異味的源頭。
-
海化室王海燕研究員在環境中多類典型汙染物生物毒性效應的研究...
中國網4月14日訊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獲悉,近日,海化室王海燕研究員在環境中多類典型汙染物生物毒性效應的研究工作取得新進展隨著環境中汙染物種類和數量的激增,對於汙染物生物毒性的快速檢測和評估的需求也隨之增加。7-乙氧基-異吩噁唑酮-脫乙基酶(EROD)作為特定的一種生物標誌物,被廣泛用於研究多環芳烴類汙染物。傳統的EROD測試基於生物活體實驗,存在著耗時長、消耗大量生物樣本的缺陷,因而限制了汙染物的研究數量和研究速度,甚至會導致動物倫理的爭議。
-
探討揮發性有機汙染物(VOCs)治理
關鍵詞:揮發性有機汙染物;(VOCs);治理技術一、VOCs來源及其危害 1.VOCs來源VOCs的來源包括天然源和人為源。 二、揮發性有機汙染物(VOCs)監測技術 1.TDLAS技術近年來,在環境監測工作中,雷射光譜技術的應用成為了一個非常活躍的研究領域。
-
普立泰科亮相2018持久性有機汙染物論壇
2018年5月17日-18日,「持久性有機汙染物論壇2018暨化學品環境安全大會」在成都隆重開幕。本屆大會的主題為「化學品環境安全與控制」。 本屆論壇歷時兩天,與會代表圍繞POPs分析方法、有機汙染物監測與篩查、POPs降解與控制、化學品毒性效應與環境風險分析、新興汙染物汙染與控制等議題進行了交流探討,為我國POPs的消除和化學品環境安全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
持久性有機汙染物論壇2016暨第十一屆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學術研討會...
關於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使POPs成為一個重要的全球性環境問題。我國是首批籤約國,2007年4月國務院批准了《中國履行〈關於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國家實施計劃》,拉開了我國圍剿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序幕。全面削減和淘汰首批12類POPs物質,是未來數十年我國和全球共同面臨的重大任務。
-
過硫酸鹽高級氧化降解水體中有機汙染物研究進展
本文根據相關自由基氧化機理,從產生硫酸根自由基的單一氧化、複雜活化體系硫酸根自由基與其他自由基複合氧化以及強化降解等方面,分析了近幾年國內外學者對過硫酸鹽降解典型有機汙染物的研究及在催化劑開發方面所做的工作,指出了許多新穎的過硫酸鹽活化手段及其降解效果與不足,並就未來的發展進行了展望,以期為過硫酸鹽氧化法未來更好地發展和應用探索出路。
-
持久性有機汙染物與《斯德哥爾摩公約》(一)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黃俊老師是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OPs專業委員會的委員,長期從事POPs環境汙染特徵、物化控制原理與履約對策的研究。
-
【技術聚焦】水中隱藏的微汙染物不可忽視!
2) 濃度極低:有機微汙染物在水環境中的濃度非常低(< µg/L),且種類繁多、性質各異,為它們的檢測和分析提出了很大挑戰,亦難以判斷其相應的環境毒性;3) 難以生物降解:因濃度極低,生物降解效率較低,
-
環境汙染物快速分析的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
隨著雷射器技術、光纖技術以及CCD檢測技術的發展,拉曼光譜儀可以集成為一個小型、快速、簡便的檢測設備,進而使拉曼光譜儀應用於多環芳烴快速分析領域成為可能[4-11]。本論文採用拉曼光譜法檢測不同基底製備工藝對芴的增強效應,為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應用於環境汙染物提供一定的理論與試驗基礎。
-
四十年科研創新,助力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納入全國環境監測體系
2010 年以後,我國圍繞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監測進行了多項專題研究,如: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項目「POPs 區域汙染現狀和演變趨勢」、國家環境保護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新增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環境管理決策支撐關鍵技術研究」等,2014 年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項目「新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區域運移及演變趨勢研究」立項。
-
食品中汙染物多氯聯苯的解讀
持久性有機汙染物是以往用作除害劑和工業化學物的有機化合物,又或是由人類活動產生的副產品。2001年,多國政府通過了《關於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此國際公約旨在限制和最終杜絕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生產、使用、排放和貯存,又定出12種最值得關注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ersis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其中包括多氯聯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
-
如何實現對黃麴黴毒素的快速準確定量檢測?
如何實現對黃麴黴毒素的快速準確定量檢測?目前發現的18種黃麴黴菌毒素家族中, AFB1的毒性最為最為強烈,AFM1、AFG1 次之,AFB2、AFG2、AFM2 毒性較弱。AF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其誘發肝癌的能力甚至比二甲基亞硝胺大75倍之多。其毒性的大小因動物的種類、年齡、性別、體況及營養狀況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年幼動物、雄性動物較敏感。
-
清華大學聯合主辦中韓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研討會
清華大學聯合主辦中韓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研討會 清華新聞網9月25日電 (通訊員 張 丹)9月19-20日,在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和韓國科學與工程基金會(KOSEF)的共同資助下,由清華大學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OPs)
-
重金屬檢測方法及應用
所以區別汙染物的自然或人工屬性,有助於估計它們對人類的危害程度。鉛、鎘、汞、砷等重金屬,是由於工業活動的發展,引起在人類周圍環境中的富集,通過大氣、水、食品等進入人體,在人體某些器官內積累,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體健康。 (二)毒性: 決定汙染物毒性強弱的主要因素是其物質性質、含量和存在形態。
-
關於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
當前位置: 關於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 本公約締約方, 認識到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具有毒性、難以降解、可產生生物蓄積以及往往通過空氣,銘記《關於環境與發展的裡約宣言》之原則15確立的預防原則,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免受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危害。
-
重金屬檢測方法匯總以及國標要求
所以區別汙染物的自然或人工屬性,有助於估計它們對人類的危害程度。鉛、鎘、汞、砷等重金屬,是由於工業活動的發展,引起在人類周圍環境中的富集,通過大氣、水、食品等進入人體,在人體某些器官內積累,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體健康。 (二)毒性: 決定汙染物毒性強弱的主要因素是其物質性質、含量和存在形態。
-
廣東工業:金屬有機框架衍生C/TiO2光催化降解有機汙染物
近日,廣東工業大學環境健康與汙染控制研究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生何鑫和敖志敏教授和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王少彬教授合作下在金屬有機框架衍生的C/TiO2光催化降解有機汙染物方面取得新的研究進展,研究成果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