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 凡是不願意做出改變的,市場會自然機制的做出淘汰

2021-01-13 專注交易刻意練習

龍頭君分享悟道(第八回)

1、市場內生性的上漲動能,還是非常強。熱點不缺。漲停今天78家。掙錢效應依然是很明顯的。市場既然不缺掙錢的機會,那為什麼許多朋友還是感覺很難做,思路問題。你的思路在弱勢上,怎麼有機會。本來池子裡沒有魚,那你還奢求釣魚。就好像緣木求魚一樣。沒有理解當下市場的本質是強者恆強。如果這點沒有清楚地理解到,那麼交易這一塊,很難有質的改變。

2、晉級模式核心的要點是加速。只要處理好不加速的行情,棄弱留強是本質要求。只要留下最強的,掙錢就是時間問題。許多人沒有紀律,沒有止損意識。吃個一次面就怨聲載道。極容易否認一種模式的勝利。我就納悶了,難道他們經常抄底,虧損就不心疼嗎?說到底,還是思路的問題。

3、不要把市場想複雜,市場是簡單的。堅守是困難的。因為人心是複雜的。太多簡單的東西,很多人不認。以為,自以為市場很複雜。趨勢,大道至簡,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為什麼還做不好交易。核心在於,方法太多,沒法做到專一,專注。那麼利潤自然遠離三心二意的人。站在宇宙定律上來看,很公平。凡是不願意做出改變的,市場會自然機制的做出淘汰。

相關焦點

  • 塔羅牌佔卜:下半年你需要做出哪些改變?
    如果想過得更好,下半年你們需要做出哪些改變呢?往下選張牌,讓塔羅告訴你們答案吧。 你很不自信,總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你害怕自己會犯錯,所以,你不會去做一些很有挑戰性的工作,只希望能做好一份朝九晚六的工作。工作的內容枯燥重複是最好的,因為這意味著你出錯的機率就會低很多。 久而久之,你只會縮在自己的舒適圈內過活,不願意踏出圈外去拓寬自己的眼界。自然地,你的能力很難有提升,工作一年與工作五年相比幾乎沒有成長。
  • 羅賓遜被淘汰做出了激烈反應
    史蒂芬-庫裡在推特上對內特-羅賓遜被淘汰做出了激烈反應 2020年11月28日 北京時間11月29日,前NBA球員、三度NBA扣籃王得主內特·羅賓遜今日迎來職業拳擊首秀,遺憾的是在第二回合慘遭對手KO。
  • 9人輪轉他僅2分,小李飛刀徒有虛名,鞏曉彬為何就不願做出改變?
    北京時間1月3日消息,CBA常規賽火熱進行中,在第26輪京魯大戰中,山東西王男籃最後一節上演驚天大逆轉,以3分的優勢,89-86擊敗了北京男籃,取得了2連勝。在這場比賽中,山東西王男籃主教練鞏曉彬僅採用了9人陣容輪轉,結果人人都有得分,不過,此人得分最低,只拿到了2分,此人就是李敬宇。
  • 笙達聊體:在棒球大賽結束之後,球隊們會做出什麼樣的改變?
    關於可能改變規則以增加交易的討論將在休賽期佔據主導地位,還有關於自由球員市場的猜測,其中包括布萊斯哈珀,曼尼馬沙多和喬什唐納森,如果大衛普萊斯和克萊頓科肖選擇不籤合同的話。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關注整個賽季,棒球專員羅布曼弗雷德上周說,想想我們在季後賽中學到了什麼,看看我們是否需要對我們所看到的做出一些改變。
  • 微小無腦的單細胞生物也可以做出複雜「決定」
    北京時間1月9日消息,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依據最新一項研究,微小無腦的單細胞團可以做出決定,它們能「改變主意」,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當單細胞生物Stentor roeselii表面接觸某些物質時,會迅速收縮擺脫它們。
  • 做出刷屏級創意的6大哲學(下)
    5. Open 開放關於創意傳播管理,一直都有兩種管控方式:一種叫控制,一種叫開放。要做出偉大的創意,首先要為創意打造開放的工作氛圍。鼓勵嘗試,容許錯誤,迎接變化,帶著無知的心態去看待創意。而所謂控制者,生怕創意偏離策略的既定軌道,生怕信息表達不到位不充分,生怕創意不符合品牌調性,有一點點天馬行空,就要趕緊拉回來。
  • 如果讓人們做出改變?《怪誕行為學》作者談了談選擇設置中的激勵和...
    和理察·泰勒在內的行為經濟學專家類似,丹·艾瑞裡也致力於讓研究和實際結合,幫助人們做出更明智的選擇——比如合理的儲蓄、進行健康管理等等。丹·艾瑞裡將自己的研究通俗化,出了 5 本書。在國內,由中信出版社出了中文版,名字都叫《怪誕行為學》(副標題有所不同)。 丹·艾瑞裡 圖/wikipedia丹·艾瑞裡進入心理學領域頗有故事色彩。
  • 為什麼對自己的生活境況不滿意,卻又遲遲無法做出改變?
    (放膽去做會令你暫時失去節奏,不敢嘗試則會令你失去自我。)—Soren Kierkegaard最近,我在閱讀文獻時,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僵化的生活狀態。恰好,在後臺,我們也收到了一封與此相關的留言。「我感覺生活被我搞得一團糟。
  • 受自然的啟示做出的重大科學發現︱科學史
    日本著名的化學家福井謙一說:「大自然深不可測,在科學的自然認識中,對科學創新最有影響的,就是直接地、如實地認識自然。整天和複雜而單純的大自然打交道的科學工作者,若不靠這種認識方法,就不可能創造出推進科學前進的理論和新的科學法則。」
  • 理察·米勒院士:21世紀,教育必須做出改變
    1月8日,2020未來教育論壇暨北京大學未來教育管理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秋林報告廳舉行。大會邀請了眾多嘉賓一起分享對未來教育的探索,凝聚共識,尋求創新性的解決方案,為推動社會制度優化貢獻知識。
  • 電商數據化運營-從觀念上做出改變
    無論是用DataFocus等智能數據分析工具還是聘請專業的數據分析師,決策者都應有靈魂,應從根本上做出改變。為什麼要從觀念上做出改變,因為其實每家店背後都有大數據,不是容量大,而是價值大。有一句說爛的話叫做數據本身沒有價值,數據的應用才有價值。
  • 澳大利亞對國際學生籤證做出5大改變,KCL2020年秋季入學的本科預科...
    今天是公曆2020年7月25日,農曆六月初四 澳洲 1. 7月20日,澳大利亞政府發布了支持國際學生的新聞稿,宣布對國際學生籤證做出5大改變: a. 澳大利亞政府將開始審批在境外遞交的學生籤證申請。
  • 98天做出的疫苗靠譜嗎?什麼人優先接種?6大關鍵問題有答案了
    12月31日,我國首款新冠病毒疫苗正式附條件上市。國家衛健委副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曾益新在當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疫苗的基本屬性還是屬於公共產品,價格可能會根據使用規模的大小有所變化,但有一個大前提,肯定是為全民免費提供。
  • AMCAP集團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對於宏觀市場做出分析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1月7日收盤,上證指數年內上漲2.97%,滬深300指數上漲5.8%,A股上市公司股價平均下跌2.1%。同期,年內共有250隻權益類基金收益率超過10%,最高收益率達到14.86%,大幅跑贏同期A股主流指數。A股市場馬太效應愈演愈烈。
  • 職場中如何做出科學的決策?四個步驟讓你做出正確的決策
    在職場中,老闆給你一個任務,你下意識的便會根據前人的經驗,或者自己之前的習慣進行操作。這個並不是決策,兩個東西一個質量好,另一個質量差,你選擇了質量好的這也不是決策。真正的決策是面對無法辨別優劣時,做出正確的選擇。
  • 徐諾金:網金生態不同於傳統金融 要有自然淘汰機制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巡視員徐諾金先生  和訊網際網路金融5月21日消息 由中關村(000931,股吧)數字媒體產業聯盟、CIFC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聯盟主辦的2015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大會春季峰會在北京開幕,本次大會以
  • 希伯特今夏成功減重14磅:小球盛行 我要做出改變
    今夏加盟湖人的中鋒希伯特成功減重14磅,他表示這麼做是因為要在小球盛行的當下做出一些改變和適應。 網易體育9月17日報導:據報導,羅伊-希伯特利用上賽季尾聲到現在,一個夏天的時間成功減重14磅,目前這位身高7英尺2英寸的內線鐵塔,體重已經降到了268磅。
  • 明知道自己過得不好,我們為什麼還是不願意改變現狀?
    毫無疑問,不願意做出改變,即使是聰明如我們的人類,遇到諸如超級病菌、致命病毒、隕石撞擊、世界大戰我們更應該想到的是:明知道自己過得不好,我們為什麼還是不願意改變現狀?比如,明明知道重要工作報告的due day快到了,卻遲遲不願意儘快著手對應。而是一拖再拖,最終在deadline前草草完成。最後報告被領導勉強接受或者嫌棄一番。其實,我們早該料到這樣的結果,可是卻沒有提前改變自己的行動方式。
  • 人類是如何做出選擇的?
    而在做出選擇的時候,通常有「三大原則」。一是,錨定法則:即用已知事物來判斷未知事物。先給一個「高錨」讓你作為參考,然後再拋出一個低錨,從而影響你的判斷和行為。二是,可得性法則:越容易回憶起來的事件(尤其是親身經歷的)其實越容易誇大人們對可能性的判斷;相反,對於很少在記憶中保留下來的事情,人們便會認為它們發生的可能性很小。三是,代表性法則:指人們在不確定性的情形下,會抓住問題的某個特徵直接推斷結果,而不考慮這種特徵出現的真實概率以及與特徵有關的其他原因。
  • 聰明人做出的錯誤決定
    牛頓因此發出感慨:「我可以計算出天體運行的軌跡,卻計算不出人們內心的瘋狂」。牛頓在物理和數學等領域為人類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經濟學方面,他創立了「金本位」制度,有效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據報導,後人給他的智商評定高達290。一個如此高智商且精通經濟發展規律的科學家為什麼會做出錯誤的投資決定,給自己帶來嚴重的損失?其實這樣的案例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