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對中國傳統民間傳說,神話體系很感興趣。外國的神話故事都是很規律的,而中國的神話故事卻恰恰相反特別複雜。
從《山海經》《搜神記》各個著作流傳出來的。好像同一個神仙都有不同叫法,同一個事件裡面會有不同神仙參與。各說各的,提議龐大而駁雜,條理不是很清楚。而後來出了兩部偉大的作品《封神演義》和《西遊記》這兩部著作把神仙體系梳理了一遍。這兩部作品很多朋友感興趣,因為發現了這兩部作品有關聯。而兩部著作論成熟年代是《西遊記》在先《封神演義》在後,而歷史時代卻是《封神演義》在先《西遊記》在後。這兩部著作關鍵性非常明顯,那這兩部著作到底是誰用了誰的故事,誰佔了誰的光呢?
那今天咱就說說兩部書的共同點或者一些關聯性。這兩部書中有很多共同的人物,你像託塔天王李靖,哪吒,楊戩等這都是共有的人物。而這兩部書的關鍵非常多,第一個哪吒,哪吒在西遊記裡面是天兵天將是託塔李天王的第三個兒子這時候的哪吒已經是上方大仙。
而在封神演義裡哪吒是陳塘關總兵李靖的兒子,他母親懷胎三年生他,因為殺了東海龍王的三太子闖下禍所以剔骨還父割肉還母,最後是他的師傅太乙真人用蓮藕給他做的身子把他救了,而西遊記裡卻不是這麼寫的,西遊記裡寫的是讓如來把他救了。也是蓮藕化身。
那到底那個準呢?這就是西遊記和封神演義裡骨子不同,西遊記是尊佛抑道,而最典型就是車遲國三力士被孫悟空捉弄的喝了尿了。封神演義是尊崇道教,你像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裡面都有。
同樣的問題也影響了下面的這個人物,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在西遊記的形象不怎麼樣,讓孫悟空給耍的沒招了,還靠著二郎神和孫悟空打,這個時候太上老君拿金剛圈往下一扔其實是暗算孫悟空。
可是就這麼一位看著挺窩囊的老頭在封神演義裡可大顯神威,道教有三清,太清就是太上老君這等於道教的總掌門,而在其中一個人大破誅仙鎮、萬仙鎮大展神通厲害的不得了。當然西遊記也不敢慢怠太上老君。
而西遊與封神還有一定的脈絡,那就是由道轉佛到了西遊記中就變成了佛,而這個傳承是一樣的。你像中國四大佛教明山,五臺山文殊菩薩的發跡地,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發跡地,普陀島是觀音菩薩的發跡地,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的發跡地。這前三位在封神裡都有,名字叫法不一樣都是元始天尊的徒弟,文殊菩薩在封神演義裡叫文殊廣法天尊,普賢菩薩叫普賢真人,觀音菩薩叫慈航道人。
而大家最為關注的孫悟空在封神中也能找到原型,孫悟空的那些經歷小編就不再一一道來大家都熟的不能再熟了。那在封神演義裡是哪個人物呢?在封神演義裡有個人物和孫悟空很相像,這個人乃眉山七怪之首叫袁洪長的就像是一個猴,是什麼化身呢,是精通八九玄功神通廣大的一個白猿,通臂長猿。這個袁洪幫著通天教主跟姜子牙作對,結果就跟楊戩倆人殺了個天昏地暗。
這兩個人的一場打鬥,袁洪也會七十二變,楊戩也會七十二變。就跟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候和楊戩打的幾乎一模一樣。而最後的結局也很有意思,袁洪被抓住了誰也殺不了他,砍他腦袋就長出來了,砍他腦袋就長出來了。就和車遲國鬥法是一個樣。而袁洪最後被陸亞殺掉之後困到了山河社稷圖裡化為了一塊石頭,並說道:這山河社稷圖將來自然會飄到一個叫傲來國的地方。落地之後所化之物都會變成現實,唯有這猴頭將會變成一個石猴,沐風櫛雨吸足一千五百年的天地精華之後才會重新出世,將會攪得天地不寧。所以這袁洪一定程度來講就是孫悟空的前世。總之西遊記與封神有千絲萬縷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