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讀者大調查:英國人討厭的美式英語(下)

2020-11-27 中國教育在線

  BBC雜誌發表了一篇關於美式英語入侵英國的文章,引起了很多英國人的共鳴。讀者紛紛發來電子郵件,說出最困擾自己、最讓自己惱火的美式英語表達。BBC精選了50條,之前我們已經放出前25條,現在來看看後面25條吧。(BBC讀者大調查:英國人討厭的美式英語(上)>>>)
  26. As an expat living in New Orleans, it is a very long list but "burglarize" is currently the word that I most dislike.
  26. 作為一名生活在紐奧良的僑民,我有很長一串清單,但是「burglarize(破門盜竊)」是我目前最不喜歡的詞。(英國用burgle)


  27. "Oftentimes" just makes me shiver with annoyance. Fortunately I've not noticed it over here yet.
  27. 「Oftentimes(經常)」會讓我惱怒得直哆嗦。幸運地是,我在這裡還沒看到過。


  28. Eaterie. To use a prevalent phrase, oh my gaad!
  28. Eaterie(餐館)。經常聽到,天吶!!


  29. I'm a Brit living in New York. The one that always gets me is the American need to use the word bi-weekly when fortnightly would suffice just fine.
  29. 我是住在紐約的英國人,讓我難受的一點是美國人需要用bi-weekly(每兩周一次),fortnightly明明足夠好用了。


  30. I hate "alternate" for "alternative". I don't like this as they are two distinct words, both have distinct meanings and it's useful to have both. Using alternate for alternative deprives us of a word.
  30. 我討厭用「alternate」替代「alternative」。我不喜歡這個因為它們是不同的兩個詞,它們分別有不同的意思,兩者都很有用。用alternate替代alternative會讓我們失去一個詞。


  31. "Hike" a price. Does that mean people who do that are hikers? No, hikers are ramblers!
  31. 「Hike(提升)」價格。那是不是意味著「提升價格的人」可以用hikers表示?不,hikers(旅行者)是「漫遊者」的意思好不好!


  32. Going forward? If I do I shall collide with my keyboard.
  32. Going forward(前進)?如果我要打這個詞,我勢必要和我的鍵盤搏鬥一番。


  33. I hate the word "deliverable". Used by management consultants for something that they will "deliver" instead of a report.
  33. 我討厭「deliverable(交付物)」這個詞。管理顧問常用這個詞來表達他們要「deliver(交付)」的某個替代report的東西。


  34. The most annoying Americanism is "a million and a half" when it is clearly one and a half million! A million and a half is 1,000,000.5 where one and a half million is 1,500,000.34.
  34. 最讓人惱火的美式英語是「a million and a half」,正確的明明應該是one and a half million. A million and a half 是1000000.5,one and a half million是1500000。


  35. "Reach out to" when the correct word is "ask". For example: "I will reach out to Kevin and let you know if that timing is convenient". Reach out? Is Kevin stuck in quicksand? Is he teetering on the edge of a cliff? Can't we just ask him?
  35. 用「reach out to」而不是正確的「ask」。比如,「I will reach out to Kevin and let you know if that timing is convenient.(我會問一下凱文,看看時間是否方便。)」難道凱文在流沙區嗎?或者他在懸崖邊搖搖欲墜?難道我們就不能「問」一下他?


  36. Surely the most irritating is: "You do the Math." Math? It's MATHS.
  36. 最激怒人的當然就是:You do the Math.(你自己來算一下。)」Math?應該是MATHS!


  37. I hate the fact I now have to order a "regular Americano". What ever happened to a medium sized coffee?
  37. 我討厭我現在必須點「regular Americano(常規美式咖啡)。」為什麼就不能說a medium sized coffee呢?


  38. My worst horror is expiration, as in "expiration date". Whatever happened to expiry?
  38. 我最討厭的詞是expiration(截止),比如「expiration date(截止日期)」。為什麼不用expiry?


  39. My favourite one was where Americans claimed their family were "Scotch-Irish". This of course is totally inaccurate, as even if it were possible, it would be "Scots" not "Scotch".
  39. 我最喜歡的一個就是美國人宣稱他們的家庭是「Scotch-Irish(蘇格蘭-愛爾蘭血統的)」。這當然是完全錯誤的,即使這是一種可能的表達,那麼也應該是「Scot」而不是「Scotch」。


  40. I am increasingly hearing the phrase "that'll learn you" - when the English (and more correct) version was always "that'll teach you". What a ridiculous phrase!
  40. 我聽到越來越多人說「that'll learn you(這是給你的教訓。)」——明明英語(更加正確的)的版本應該是「that'll teach you.」 多麼荒謬的表達!


  41. I really hate the phrase: "Where's it at?" This is not more efficient or informative than "where is it?" It just sounds grotesque and is immensely irritating.
  41. 我真的很討厭這個表達:「Where's it at?(在哪兒?)」這並沒有比「where is it?」更有效率或蘊含更多信息。它聽起來很荒唐,而且非常惹人厭。


  42. Period instead of full stop.
  42. 用「period(句號)」代替full stop。


  43. My pet hate is "winningest", used in the context "Michael Schumacher is the winningest driver of all time". I can feel the rage rising even using it here.
  43. 我最討厭文本中出現「winningest(常勝的)」,比如「麥可·舒馬赫是有史以來的最常勝(winningest)賽車手」。即使這樣用,我也覺得很憤怒。


  44. My brother now uses the term "season" for a TV series.
  44. 我的弟弟現在用「season(季)」來談論電視劇了。


  45. Having an "issue" instead of a "problem".
  45. Having an "issue(問題)"而不是"problem"。


  46. I hear more and more people pronouncing the letter Z as "zee". Not happy about it!
  46. 我聽到越來越多人把字母Z發成zee的音。不開心!


  47. To "medal" instead of to win a medal. Sets my teeth on edge with a vengeance.
  47. 「medal(贏得獎牌)」而不是win a medal。我差點要破口大罵了。


  48. "I got it for free" is a pet hate. You got it "free" not "for free". You don't get something cheap and say you got it "for cheap" do you?
  48. 「I got it for free(我免費得到它)」是我最討厭的表達。你是「免費(free)」得到它,而不是「為了免費(for free)」。你不會買到一個便宜的東西,然後說你買到它「為了便宜」,對吧?


  49. "Turn that off already". Oh dear.
  49. Turn that off already.(把那個關掉)。天吶!


  50. "I could care less" instead of "I couldn't care less" has to be the worst. Opposite meaning of what they're trying to say.
  50. 用「I could care less(我一點也不在乎)」,而不是「I couldn't care less」,是我見過最糟糕的表達。與他們想要說的意思完全相反。

考試培訓小助手

本科留學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學qq:437946603

相關焦點

  • BBC調查:英國人最不能忍的50句美式英語
    美式英語入侵英國,BBC網站曾發表過一篇文章,引起了很多英國人的共鳴。英國讀者紛紛吐槽,列舉最不能忍的美式英語表達。   1. When people ask for something, I often hear: "Can I get a..." It infuriates me. It's not New York.
  • 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有何不同!
    這兩個世界上主要說英語的國家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語言差異。如果你在英國學習英語,要知道你的英氏英語和你在美國學習的朋友的美式英語有這五點不同。美式英語實際上更古老這個事實確實是真的。當第一批移民從英國起航到美國時,他們帶去了當時的通用語言-英語,這種語言基於一種叫做「捲舌音」的發音。
  • 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之別——令英國人糊塗的美式短語
    得益於美國文化的全球化傳播,世界範圍內說英語的人們已經知曉一些奇奇怪怪的美式英語表達,如 bury the hatchet、pass the buck 和 take a rain check,(有關11個流行表達方式的解釋)。但無論看過多少好來塢電影,總還是有一些美式俚語的含義讓人出其不意。
  • 美式英語vs英式英語之食物單詞大PK
    今天大劉分享給大家的是關於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中,關於食物描述的單詞區別,美式英語vs英式英語兩者,除了發音有區別外,對於同一個食物的英語描述也是不同的哦。OK,下面我們就跟著Lucy老師一起來看看吧!英式英語中一般用cilantro [slntr] 表示,而美式英語中則使用coriander [k:rind(r)] 來表示,介於這2個單詞使用頻率很低,我加了國際音標發音,大家可以嘗試下。餅乾餅乾對於大家很熟悉了,兩個單詞很多朋友也都見過。
  • 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的區別 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的不同之處
    在國際上,英語是比較普遍用的一類語言。如果我們前往國外旅遊,外國人不會說中文,但是我們可以用英語交流。但是,不同國家學習出來的英語也略有不同。那麼,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的區別在哪裡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調查顯示「whatever」連續12年被評為美國民眾最討厭的英語單詞
    據外媒報導,馬裡斯特民意研究所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英語中最令人討厭的單詞是「whatever」。這個詞非常常見,使用頻率也相當高,已經連續十多年佔據了最煩人詞彙榜單的榜首位置。此外「 like」 、「 in my opinion」等其他幾個常見的單詞和短語也排名靠前。
  • 英語學習: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在拼寫上的區別
    現在很多人都想學最純正英語口語,都知道英語分為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二者在各方面都有細微的差別。而對於英語學習者最應該要注意的差別就是英語拼寫。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在拼寫上到底有哪些差別呢?   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雖同出一源,但在以後的發展中受到的影響不同就產生了拼寫上的不同。
  • 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區別有哪些
    英語主要可以分為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分類呢?這就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這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了。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在 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分界點,在不同的時期分別向對方靠攏,同時又具備各自的特點。那麼,我們在學習生活中接觸到的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區別又有哪些呢?
  • 在線青少兒英語產業報告:家長偏愛美式口音 北美外教受歡迎
    外教的口音也是家長選擇在線英語教育平臺的一大考慮因素,超過六成家長更傾向於選擇北美外教,希望讓孩子習得純正的美式發音。而隨著線下教育機構安全事件頻發,安全也成為廣大家長選擇教育品牌時重點考量的因素。VIPKID在嚴格把控外教質量的同時,將國際專業背景調查公司Sterling引入教師篩選環節,確保外教無汙點記錄,可以安全陪伴孩子的成長。
  • 了解一下英式英語 & 美式英語的17個發音差異,英美音無縫切換不是...
    原標題:了解一下英式英語 & 美式英語的17個發音差異,英美音無縫切換不是夢! 在分析美式英語與英式英語在語音上的區別時,我們通常是將「美國普通話」(General American , 簡稱GA,發音以CNN為代表)與公認的標準英語發音(Received Pronunciation, 簡稱RP,發音以BBC為代表)進行對比;下文就簡稱為美音和英音。
  • 肢體動作越多英語就說的越「地道」?
    現在大家比較認可兩種,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 英式英語,動作幅度會小一點,如果大家仔細觀察,他們的肢體語言基本在肩部及以上。也就是說頭部,臉部的動作會比較多,整個身體相對是比較平直的,顯得好像紳士淑女一些。 美式英語,整體它的調調,包括說話的那種感覺,聽起來好像更加的隨意一些。
  • 三高初中部率先開設阿斯頓美式英語課程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鄧輝林 通訊員 汪芳)21日晚,深圳市第三高級中學初中部(以下簡稱「三高初中部」),舉辦了一場「阿斯頓美式英語」國際課程體驗展示會,吸引數百位家長參加。這是三高推進教育國際化、全面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又一舉措。
  • 英式英語、美式英語以及菲律賓英語之間發音到底有怎樣的區別?
    世界上各個國家、地區的英語在語法、發音、拼寫、詞彙上都存在區別。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作為現代英語的基礎,也存在著發音差異。近年來大熱的在線英語課程很多是由菲律賓外教進行教學的,那麼菲律賓外教的英語與美式、英式英語有怎樣的區別呢?菲律賓外教適合英語初學者嗎?
  • 為什麼《三體》的讀者大多討厭程心,而不是討厭葉文潔?
    至於喜歡誰討厭誰真的太低級了,大劉的每一部小說都有很深的思想內核。他希望讀者看懂的是這個而不是。說到底現在很多作品裡聖母白蓮花的人就好像和智慧謙遜理智半毛錢關係沒有一樣,但給了他們這些卻又因為太過完美而被部分人所反感,反感的原因也許是自卑也許是太不真實。誰知道呢。但一些因為慘痛經歷決定無差別報復或淨化所有人的角色明明也可以說除了目的和無情以外都很完美卻沒人覺得不真實是我沒想到的。
  • 「NDAKID」美式少兒英語亮相廣州國際教育加盟展覽會!
    新方向國際教育攜旗下少兒英語品牌NDAKID現身博覽會,受到眾多關注!(2019廣州國際教育加盟展覽會)2019廣州國際教育加盟展覽會,是華南乃至全國教育產業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博覽會現場人頭攢動)情景教學 、3D互動,新方向國際教育旗下美式少兒英語品牌NDAKID在展會現場受到多方的關注。NDAKID,是新方向國際教育旗下美式少兒英語教育品牌,於2001年在美國洛杉磯成立,主要定位於3~12歲少兒英語教育、習慣培養。
  • 英語實用寫作之美式論文、報告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實用寫作之美式論文、報告 2004-10-19 15:43 來源:英語麥當勞 作者:   美式教育的特點即是課程內容強調學生參與及創新運用
  • 英語分美式發音和英式發音,學哪種好?
    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範圍最廣的語言。我們從小就被要求好好學英語,社會上各個英語輔導班層出不窮,一直很火熱。學英語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背單詞、看美劇、聽英文歌、看英文電影……,還有曾經席捲各大校園的「李陽瘋狂英語」到現在也是在我們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調查:英國人每天看屏幕9小時 上網時間世界最長
    據英國廣播公司1月3日報導,英國網站NetVoucherCodes做的一項調查顯示,英國人平均每天9小時、加起來一生約有30年時間花在屏幕前(包括電腦、電視、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裝置,但不包括電影屏幕),且英國人平均上網的時間比任何一個國家的居民都要長。
  • 小學生學的是美式發音還是英式發音?應該怎麼學?
    那麼,目前有很多家長對於孩子英語學習有些疑慮,特別是英語語音方面。針對小學生而言,是應該學習美式發音還是英式發音呢?在10~20年前,那時,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的發音以英式發音為主,群體基本上都是70後、80後、和90後。相反,現如今的學生基本上都是以00後和10後為主,也就是說,00後和10後的學生所學習的英語發音基本上都屬於美式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