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時候每天都被剝奪了半小時的睡眠

2020-11-23 中國科學技術館

圖片來源:Andrea Piacquadio, Pexels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工作常常會佔用本該用於睡眠的休息時間。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很多人都會期待著周末補覺的機會。可是我們在工作日到底被剝奪了多少睡眠時間呢?我們最新的研究表明,我們在每一個工作日的晚上都會比理想睡眠時間少睡30分鐘。

我們對100名60到71歲的參與者進行了長達兩年的跟蹤記錄,覆蓋了他們從工作到退休的轉換過程。我們對他們的睡眠進行了三次觀察和記錄,其中的間隔長達一年,並且比較了他們在退休前後的睡眠時間和睡眠習慣的變化。

我們發現,至少對於睡眠時間來說,退休之後每一天都像周末一樣。退休之後人們的睡眠時間只在周一至周五有所增多,從平均每天睡6.5小時增加到每天睡7小時。這意味著人們在退休之後,一周七天的睡眠時間相等,沒有區別。

圖片來源:Pixabay

其實,人們工作時在周末進行的所謂「補覺」,只是他們身體最理想的睡眠時長,而不是把工作日缺少了的睡眠時間「補回來」。如果周末睡眠時間延長是為了補充工作日缺少的睡眠,那退休之後,你在周末將會減少睡眠時間,因為你不再需要周末來「補覺」了——然而我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那麼,既然周末的睡眠時長是人們身體最理想的睡眠時長,那周末的懶覺並不能補償我們在工作日被佔用了的睡眠時間。這也就意味著我們的被調查者們在他們工作的時候,每周都有大約2.5小時的部分睡眠剝奪。

雖然一個成年人保持最佳身體健康狀態需要至少七個小時的睡眠,但是對於睡眠時長的需求是因人而異,且隨年齡變化的。一般來說老年人需要的睡眠時間比年輕人少一些。

我們很難定義睡多長時間算是「睡眠缺乏」,因為每個人對於睡眠時長的需求都是不同的。但是,在其他研究中,研究者們通過實驗發現,相比八到九個小時的睡眠,僅僅六到七個小時的睡眠會影響人們注意力的集中及反應速度。而且在連續睡了三天好覺之後,注意力和反應速度的下降還是不能被完全消除。

工作導致的部分睡眠剝奪會持續很多年,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警惕這些消極影響積少成多。經常性地睡眠少於七小時將會增加患上各種疾病的風險,比如糖尿病、中風和抑鬱症。缺少睡眠還和免疫力下降有關,它還會增加你出意外的風險。

圖片來源:Pixabay

退休之後發生變化的不僅僅是睡眠的時間長短,還有起床和入睡的時間。人們在退休之後會睡得更晚,起得更晚。睡眠時間的增長貌似是因為人們不再有鬧鐘的打擾,因為相比工作狀態,人們退休之後,在工作日期間會平均晚半個小時入睡,晚一個小時起床。

為了在第二天起床工作前獲得充足的睡眠而準時上床睡覺其實並不簡單,尤其是在大多數人的作息時間都普遍很晚的情況下。於是,相較於早睡早起的作息,人們會更傾向於晚睡晚起的作息時間。

相較於其他人,晚睡晚起的人在周末往往會更喜歡推遲他們入睡和起床的時間,於是他們的生物鐘就變得更晚了,形成了一個在周日晚上難以早上床,周一早上難以早起床的惡性循環。

當我們的生物時鐘和社會時鐘(社會強加給我們的時間表)不同步時,「社交時差」就產生了。社交時差和普通時差很相似,也會讓我們感覺疲勞、提不起勁。社交時差也增加了代謝紊亂和抑鬱症的風險。

一周七天時間更長、更穩定的睡眠,至少部分地解釋了為什麼人們在退休之後擁有了更好的精神狀態,並且疲乏感明顯地減輕了。

但即使退休後人們的睡眠模式變得更穩定,人們還是會在周末的時候晚半個小時上床,晚半個小時起床。這也提醒了我們,其他的社會因素(例如,看望朋友)也影響著我們的睡眠時長和作息時間。

我們進一步發現,配偶還在全職工作的退休受試者在他們作息規律上面改變更微小一些。這一現象也強調了睡眠是非常社會性的,絕非一個人的事情。

不過,對於每周一早上的「社交時差」你也並不是束手無策,你可以調整自己的睡眠模式,使其更適應你的工作時間,比如你可以在早上的時候保證自己有充足的陽光。早晨的陽光可以將你的生物鐘向後調,讓你在晚上更容易入睡。反之亦然,所以你在晚上入睡前應該避免強光的刺激,你的臥室在晚上應該保持昏暗。

即使是在周末,重視你的睡眠並制定一個更規律的睡眠計劃也很有幫助。你可以讓自己在周末的早晨多躺一會,但請試著避免把你的作息時間推遲太多,防止陷入睡眠缺乏和社交時差的惡性循環。

綜上所述,我們的研究表明,工作會導致一定程度上的睡眠缺乏,並且讓作息時間偏離自然的節奏。但是,就和推遲上學時間能大大改善青少年的睡眠一樣,推遲(或者彈性的)工作時間也可能對上班族有一樣的改善作用,上班族可能不用等到退休之後再補覺了。

作者:Johanna Garefelt

翻譯:劉天興

審校:郭曉

引進來源:theconversation

引進連結:https://theconversation.com/we-lose-about-30-minutes-of-sleep-each-night-of-the-working-week-new-study-shows-144890

 

相關焦點

  • 上班剝奪了我們多少睡眠時間?
    但在工作日,我們到底被剝奪了多少睡眠時間呢?近期,一項研究表明,在每一個工作日的晚上,我們都會比理想睡眠時間少睡30分鐘。我們對100名60~71歲的參與者進行了長達2年的跟蹤記錄,覆蓋了他們從工作到退休的過程。
  • 上班剝奪了我們多少睡眠時間?
    但在工作日,我們到底被剝奪了多少睡眠時間呢?近期,一項研究表明,在每一個工作日的晚上,我們都會比理想睡眠時間少睡30分鐘。我們對100名60~71歲的參與者進行了長達2年的跟蹤記錄,覆蓋了他們從工作到退休的過程。我們在3種情況下,觀察和記錄了他們的睡眠情況,比較了他們在退休前後睡眠時間和睡眠習慣的變化。
  • 是誰剝奪了你的睡眠時間
    凌晨兩點,張清還沒有睡意,趴在床上,滑動著手機屏幕,她興致勃勃地想追完小說再睡,「白天一直在工作,晚上不放鬆一下,都感覺對不起自己。」張清已想不起自己晚上11點前睡覺是什麼時候的事了。《報告》中顯示,以00後、95後和90後為代表的年輕人,睡眠問題越來越突出。69.3%的被調查年輕人表示23:00過後才會睡覺,34.8%的被調查年輕人入睡時間長,半小時內很難進入夢鄉。此外,52.5%的被調查者主動加入熬夜大軍。都說熬夜傷身體,大家也懂熬夜後第二天更加睏倦疲憊,還會帶來皮膚受損、黑眼圈加重和記憶力下降等一系列問題。但大多數年輕人依然樂此不疲。
  • 蘇聯睡眠剝奪實驗?其實,剝奪睡眠的恰是我們自己
    今天,我們重點聊聊「睡眠剝奪實驗」。有人說了,冷戰時期,蘇聯不是搞了一次「睡眠剝奪實驗」嗎?筆者查閱了有關資料,網上流傳很廣,主要內容如下:據說,二戰時期,蘇聯研製了一種稱作尼古拉耶夫(Nikolaev Gas)的氣體。吸入這種氣體後,能讓人在不睡覺的情況下保持15天或者30天的清醒狀態。為了驗證其效果,蘇聯科學家便搞了這麼一次「睡眠剝奪實驗」。
  • 蘇聯睡眠剝奪實驗?剝奪一個人的睡眠有多可怕?
    今天,我們重點聊聊「睡眠剝奪實驗」。  有人說了,冷戰時期,蘇聯不是搞了一次「睡眠剝奪實驗」嗎?筆者查閱了有關資料,網上流傳很廣,主要內容如下:  為了驗證其效果,蘇聯科學家便搞了這麼一次「睡眠剝奪實驗」。  他們先從監獄找來5個人,讓他們關在一間密室。密室裡面吃喝拉撒的地方都有,唯獨沒有睡覺的床。  密室並非完全密封,有通風系統可以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科學家在通風系統裡加入尼古拉耶夫氣體,5個人渾然不覺中就吸入了。
  • 別讓睡眠剝奪了您的身心健康
    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睡眠是個體延續生命的必需過程。在睡眠中,個體的大腦細胞得到修復,心理機能得到強化,機體各項代謝功能也得以恢復。而現今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壓力,不僅剝奪了人們的睡眠時間,也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心健康。  1966年,日本一位研究者對一名23歲的男青年進行了剝奪睡眠實驗。
  • 睡眠剝奪正侵蝕你的身體
    來源:急診醫學資訊絕大多數醫生在這一輩子都躲不過夜班,夜班的強度和所在科室以及睡眠環境直接決定下夜班後睡覺的時間和質量。但,人類進化至今,白天從來都不是用來睡眠的。在這一話題中,也許最慘的要數急診醫生了。幾乎急診內科醫生夜班都沒得休息,能夠頻繁仰臥起坐就算不錯了。
  • 網友:「剝奪睡眠」審訊應當禁止
    網友:和諧之聲  「剝奪睡眠」審訊應當禁止。  「剝奪睡眠」審訊是被傳訊人通宵達旦坐在審訊室內,挺身坐直不可前仰後靠,雙腿與肩同寬,並伴有飢喝、恫嚇、誘騙等情形,而辦案人員則輪流休息(睡覺),直至將被傳訊人折磨得「是非不能辯認、行為不能控制」時,辦案人員誘使被傳訊人自我「認罪」的一種極其殘忍的審訊方法。它是文明國家禁止使用的審訊方法。
  • 睡眠剝奪造成身心傷害
    對睡眠剝奪的淺層了解   人們對睡眠剝奪是不了解的,但是它可以通過無數的方式對人造成身心傷害。失眠會引起幻覺、精神病和長期記憶障礙。一些研究已經證實,睡眠剝奪與高血壓、糖尿病、雙向情感障礙等慢性疾病相關。日本研究人員也發現完全的睡眠剝奪會對免疫系統產生深刻影響。
  • 睡眠剝奪實驗——最愛你的是你的夢
    而且每次在快速眼動期這個階段被叫醒,一直未完成快速眼動期的話,這個人會感覺十分疲憊,會產生像未睡的感覺,時間持續的話,會發生像睡眠剝奪實驗相應出現的現象。那麼夢其實是睡眠的關鍵。 夢的作用到底是什麼?但壓抑的欲望,壓的有一天自己都回想不起或忘記的時候,這個被壓抑欲望的欲望並不是消失,而是通過變形的症狀表達了出來。有個著名的安娜歐的典型例子。這種情形的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安娜曾看見一隻狗從杯子裡喝水的事件。(安娜)還有一個特殊症候,就是有長達六個星期的時間在乾渴得無法忍受時,也不能喝水。
  • 近六成中小學生睡不足9小時,睡眠剝奪會損傷學習記憶功能
    全國兒童睡眠醫學協作組組長劉璽誠說,現在並沒有一個完全確切的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電燈、電視、電腦等都成為影響孩子休息的因素。教育制度也影響了兒童睡眠,作業多,升學壓力大,孩子在高考時期的睡眠時間比平常還要少2小時,根本不足8小時。這可以算是一種教育型的睡眠剝奪。「一代比一代睡得少,是不是生理進化了,不需要睡那麼長時間了?事實並非如此。
  • 每天睡夠8小時原來是錯的!睡眠質量如何評估?一表給你總結
    解析:小孫這種情況,其實就是睡眠時間太多導致,每個人的身體狀態、生活環境等都是不一樣,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睡滿8小時,睡太多了,有時候反而會給身體帶來不利的影響。研究發現,每天僅睡6、7個小時的人,比每天睡眠時間超過8小時,或睡眠時間少於4小時的人死亡率要低很多。其中,每天睡眠時間在7小時的人死亡率最低,而即使是只睡5小時的人,這個係數也要低於睡眠時間超過8小時的人。
  • 研究揭示睡眠剝奪影響人腦—新聞—科學網
    11月7日,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發表的一項人體臨床研究發現,在睡眠剝奪後出現的認知退步可能由人腦內側顳葉內神經活動的減慢削弱驅動
  • 「每天睡6次,每次半小時」的達文西睡眠法,靠譜嗎?--中國數字科技館
    「每天睡6次,每次半小時」的達文西睡眠法,靠譜嗎?即使愛睡覺的人也承認,他們有時希望睡眠時間不要那麼長。這樣,我們就有更多的時間豐富我們的生活。  20世紀以來,隨著電燈的發明以及電視、電腦等現代科技產品的普及,人們的睡眠時間正在逐漸縮短。全球調查發現,同生活在19世紀的人們相比,20世紀的人們每天的睡眠時間普遍縮短2小時。
  • 不要迷戀「達文西睡眠法」
    本報訊(記者 胡夢 通訊員高翔 實習生 徐佳)一位白領因為迷戀「偷菜」遊戲,竟然引起睡眠剝奪症,因徹夜難眠而不得不到醫院接受治療;還有不少人信奉所謂的「達文西睡眠法」,為節約時間每4小時睡15分鐘,每天只睡一個半小時。針對這些現代人的睡眠狀況,醫生提醒,睡眠是人身體正常運作的根本,切勿因遊戲和節約時間毀掉自己的健康。
  • 蘇聯睡眠剝奪實驗——6名囚犯的生死之戰
    睡眠像是清涼的浪花,會把你頭腦中的一切商濁蕩滌乾淨。——屠格涅夫對於人類而言,生存客觀條件有許多,諸如氧氣、水、食物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諸多因素共同維持著物資人類的存在,而睡眠亦是其中一大必要因素。相較之於食物對於人類的必要性,睡眠的存在相對而言較為神秘,古今探索猜測亦從未停止。
  • Science:睡眠剝奪加快阿爾茨海默病中的大腦損傷
    2019年1月26日/生物谷BIOON/---睡眠不佳長期以來與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有關,但是人們對睡眠中斷如何促進這種疾病知之甚少。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通過研究小鼠和人類,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睡眠剝奪增加了阿爾茨海默病關鍵蛋白tau的水平。
  • 睡眠不足竟會讓人短命!科學家發現睡眠剝奪會導致...
    2020年6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睡眠不足的最初症狀大家都很熟悉,包括疲憊、注意力難以集中、易怒等,很少會有人經歷長時間睡眠不足所帶來的後果,包括方向迷失、偏執甚至產生幻覺等。
  • 如何專心睡眠:當我們的思維停不下來的時候
    (夜班)倒班工人患心臟疾病、消化紊亂以及情緒和精神疾病的風險更高,這些都與他們的睡眠問題相關。夜班期間,車間事故的數量和嚴重性也會有所上升。好吧,雖然我們理解了睡眠的運行過程,但是當我們上床睡覺以後,我們的身體會發生什麼呢?睡眠有兩種形式,分別是快速眼動(REM)睡眠和非快速眼動(NREM)睡眠。這兩種睡眠對於處於恢復過程中的身體來說都十分必要。
  • 看完100年前的「睡眠剝奪」實驗,再也不敢熬夜了
    瑪麗年輕的時候 ©SAGE Journals這可能是人類第一次直觀地感受到睡眠剝奪的嚴重後果,這個研究也奠定了睡眠學的基礎。不過,單單看這個結果,可能還不足以體現其嚴重程度。不過這個實驗的個體差異也比較多,比如另外兩名志願者都沒有出現幻覺。好在以後的日子裡,吉爾伯特也沒有因此產生什麼後遺症。在這之後,一次連續熬夜的時間再長,比如人類熬夜冠軍的記錄達到了240小時,也僅僅只是挑戰極限,並非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