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雀」亮相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

2020-09-12 科學網

作者:沈春蕾

「雲雀」自主飛行機器人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研製的「雲雀」自主飛行機器人(以下簡稱「雲雀」)在青藏高原開展高海拔冰川與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實現了我國首次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

青藏高原海拔高、氧氣稀薄、氣候惡劣多變,尤其是極高海拔區科考活動難度大、危險係數高,人類難以開展工作甚至無法到達,嚴重製約了青藏科考全面深入持續開展。為此,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支持下,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國內技術團隊,圍繞高海拔極端環境下的機器人移動與作業技術開展聯合攻關。

瀋陽自動化所飛行機器人團隊研製的「雲雀」飛行機器人突破了「稀薄大氣中的高效升力系統設計」「高原強風乾擾下的自主控制」等技術瓶頸,實現了空氣稀薄、強風擾等極端環境下的自主起降、定點/航跡飛行、仿地飛行、動靜態障礙物避碰等自主功能。

據了解,「雲雀」具備攜帶5公斤科考載荷、抵禦7級大風,在海拔6000米的高度飛行近30分鐘的綜合能力,是我國首款適應極高海拔環境的科考飛行機器人。在海拔6000米的廓瓊崗日冰川區,「雲雀」完成了冰面溫度熱紅外影像監測、冰川三維地形勘測與建模、高空大氣溫溼壓與黑碳通量垂直廓線監測工作;在海拔4730米的納木錯湖,「雲雀」完成了深部水體樣品自動化採集和湖水溫度垂直剖面實時監測工作。

此次應用驗證了「雲雀」的自主作業能力可覆蓋青藏高原所有野外科考站和絕大部分冰川區,其兼具垂直起降、定點懸停、精準作業等特點,有望形成全新的精細化、智能化科考作業力量。

未來,瀋陽自動化所飛行機器人團隊將繼續提升機器人抵禦極端惡劣環境的能力,進一步探索並突破空地、空水機器人互聯協作技術,構建由空中、地面、水面、水下機器人組成的立體化智能科考裝備體系,持續推動機器人應用於更廣泛的高海拔科考任務。

相關焦點

  • 我國自主飛行機器人「雲雀」助力青藏科考
    新華社瀋陽9月12日電(記者王瑩、包昱涵)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製的「雲雀」自主飛行機器人在青藏高原開展高海拔冰川與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實現了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青藏高原海拔高,氧氣稀薄,氣候惡劣多變,尤其是極高海拔區科考活動難度大,危險係數高,人類難以開展工作甚至無法到達,嚴重製約了青藏科考全面深入持續開展。為此,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支持下,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國內技術團隊,圍繞高海拔極端環境下的機器人移動與作業技術開展聯合攻關。
  • 瀋陽自動化所「雲雀」飛上青藏高原 實現我國首次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製的「雲雀」自主飛行機器人(以下簡稱「雲雀」)在青藏高原開展高海拔冰川與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實現了我國首次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危險係數高,人類難以開展工作甚至無法到達,嚴重製約了青藏科考全面深入持續開展。
  • 第二次青藏科考智能科考無人機高海拔應用實驗順利完成
    另一方面,青藏高原由於海拔高(主體高度超過4000米)、地形複雜、缺氧、天氣惡劣多變,造成部分區域人員難以到達,導致相關科考數據匱乏、不系統,從而影響了對青藏高原與全球變化關係和機制的深入認識。為持續服務支撐第二次青藏科考深入實施與創新成果產出,在科考隊長辦公室組織下,2020年7月4~15日,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高海拔環境科考輔助機器人」項目組,克服高寒缺氧等惡劣氣候環境,在青藏高原組織實施了首次高海拔冰川與湖泊智能科考無人機自動化輔助科學考察研究應用任務。
  • 瀋陽自動化所「雲雀」翱翔青藏高原!實現我國首次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
    【瀋陽自動化所「雲雀」翱翔青藏高原!實現我國首次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為深入實施「科技助力青藏科考」,促進青藏高原環境變化機理揭示,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製的「雲雀」自主飛行機器人在青藏高原開展高海拔冰川與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實現了我國首次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
  •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加強黨建工作 服務支撐第二次青藏科考
    青藏高原所相關負責人對部站黨員和科考隊員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第二次青藏科考隊的賀信精神提出了具體要求,希望拉薩部和野外臺站不斷加強組織協調、完善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模式,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在實施重大科研項目、促進重大成果產出的同時,凝練青藏科考精神,為把第二次青藏科考做成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標誌性科學工程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
  • 我國自主飛行機器人「雲雀」助力高海拔科考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瀋陽9月12日電(記者王瑩、包昱涵)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製的「雲雀」自主飛行機器人在青藏高原開展高海拔冰川與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實現了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青藏高原海拔高,氧氣稀薄,氣候惡劣多變,尤其是極高海拔區科考活動難度大,危險係數高,人類難以開展工作甚至無法到達,嚴重製約了青藏科考全面深入持續開展。為此,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支持下,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國內技術團隊,圍繞高海拔極端環境下的機器人移動與作業技術開展聯合攻關。
  • 瀋陽「雲雀」飛行機器人實現我國首次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製的「雲雀」自主飛行機器人(以下簡稱「雲雀」)在青藏高原開展高海拔冰川與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實現了我國首次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嚴重製約了青藏科考全面深入持續開展。
  • 中國研製「雲雀」飛行機器人,實現首次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製的「雲雀」自主飛行機器人在青藏高原開展高海拔冰川與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實現了我國首次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本次應用充分驗證了「雲雀」的自主作業能力可覆蓋青藏高原所有野外科考站和絕大部分冰川區,其兼具垂直起降、定點懸停、精準作業等特點,有望形成全新的精細化、智能化科考作業力量。
  • 甘肅省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隊出徵
    中國蘭州網10月21日消息 記者10月20日從甘肅省科學院地質自然災害防治研究所獲悉,省科學院防災所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隊已從蘭州出發,開始對中巴公路喀什至紅其拉莆口岸全長424公裡範圍進行為期15天的科學考察。
  • 青藏高原科考中的陝西智慧
    8月8日開始,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陝西省動物研究所科考隊,從關中平原出發,挺進青藏高原腹地。在近1個月的時間裡,他們行程6000多公裡,踏上高原牧場,邁入河流溼地,用嚴謹紮實的工作態度圓滿完成了這次科考任務。此次科考的目的是什麼?
  • 「雲雀」展翅我國實現高海拔環境科考機器人化
    原標題:我國實現高海拔環境科考機器人化科技日報瀋陽9月13日電 (記者 郝曉明)為深入實施「科技助力青藏科考」、促進青藏高原>環境變化機理揭示,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製的「雲雀」自主飛行機器人(以下簡稱「雲雀」)近日在青藏高原開展高海拔冰川與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
  • 第二次青藏科考取得重要進展 首次在高原湖泊近百米水深獲取超長巖芯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從今年7月1日開始,第二次青藏科考納木錯科考隊在海拔4730米的西藏第二大湖納木錯持續鑽取巖芯,8月3日下午16點45分,鑽探深度達到153.44米,這是我國湖泊巖芯鑽探首次達到150米級別,獲取的巖芯長度達到144.79米,鑽取點水深達94.5米。這是我國科學家利用自主研發的湖泊鑽探系統,首次在近百米的水深條件下成功獲取超長巖芯。
  • 中國「雲雀」首次實現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1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研製的「雲雀」自主飛行機器人近日在青藏高原開展高海拔冰川與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實現了我國首次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
  • 中國研製「雲雀」飛行機器人 實現首次高海拔環境科考
    中新網瀋陽9月11日電 (王景巍)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簡稱:瀋陽自動化所)11日發布消息,由該所自主研製的「雲雀」自主飛行機器人在青藏高原開展高海拔冰川與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實現了中國首次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
  • 自主飛行機器人 助力青藏科考
    據新華社瀋陽9月12日電(記者王瑩 包昱涵)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製的「雲雀」自主飛行機器人在青藏高原開展高海拔冰川與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實現了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支持下,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國內技術團隊,圍繞高海拔極端環境下的機器人移動與作業技術開展聯合攻關。
  • 瀋陽「雲雀」飛上冰川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製的「雲雀」自主飛行機器人(以下簡稱「雲雀」)在青藏高原開展高海拔冰川與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實現了我國首次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危險係數高,人類難以開展工作甚至無法到達,嚴重製約了青藏科考全面深入持續開展。
  • 瀋陽「雲雀」飛上冰川!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自主研製的「雲雀」自主飛行機器人(以下簡稱「雲雀」)在青藏高原開展高海拔冰川與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實現了我國首次機器人化高海拔環境科考。、氧氣稀薄、氣候惡劣多變,尤其是極高海拔區科考活動難度大、危險係數高,人類難以開展工作甚至無法到達,嚴重製約了青藏科考全面深入持續開展。
  • 第二次青藏科考初步摸清亞洲水塔水量
    21日,記者從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獲悉,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隊初步估算,亞洲水塔中的冰川儲量、湖泊水量和主要河流出山口處的徑流量之和超過9萬億立方米。積雪和凍土的水量估算還在進行中。△科考隊員利用直升飛機運載科考設備到極高海拔冰面作業青藏高原及周邊高山地區,是地球第三極,是亞洲10多條大江大河的發源地,被稱為亞洲水塔。
  • 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考察研究 地衣科考分隊考察日誌1
    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專項地衣科考分隊於9月2日,正式啟程。該分隊由王立松研究員帶隊,包括王欣宇博士、張雁雲博士、劉棟博士等15科考隊員。當日上午舉行了簡短的出發儀式。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宏偉書記出席會議並致辭,希望大家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艱苦奮鬥,探索求實的精神,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能收穫成果,能填補空白,圓滿完成科考任務。
  • 智能科考無人機完成高海拔應用實驗
    為持續服務支撐國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簡稱「第二次青藏科考」)深入實施與創新成果產出,在科考隊長辦公室組織下,近日,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高海拔環境科考輔助機器人」項目組,克服高寒缺氧等惡劣氣候環境,在青藏高原組織實施了首次高海拔冰川與湖泊智能科考無人機自動化輔助科學考察研究應用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