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4大海域中,和青島沾邊兒的只有黃海,有些物種可以通吃南北海域,有些則局限於南方或北方,沒有「遷徙自由」;但隨著近年的環境變化和氣溫升高,中國近海許多物種都出現了向北擴散的趨勢,有些本不生活於青島的東西也悄然出現了。本文列舉三種,看看你見過沒有?
圖一 真蛸
第一,真蛸/Octopus vulgaris,大型章魚。青島本地的「章魚」以短蛸/Octopus ocellatus為主,長蛸/Octopus variabilis次之,這兩種南北均產,長蛸尤以黃、渤海產量居多,但個體都不大,和真蛸相比都是「小克見大克」。真蛸就好比章魚中的「真漢子」,身型碩大,肌肉發達,體重能長到2.5公斤以上,島國人喜歡用它來做「章魚小丸子」。
圖二 真蛸
真蛸在中國分布於南方海域,最北界線在浙江舟山一帶,黃、渤海過去未有發現記錄,近些年偶爾能在青島潮連島附近捕獲。
圖三 萊氏擬烏賊
第二,萊氏擬烏賊/Sepioteuthis lessoniana,大型槍烏賊,體型短胖,更像烏賊,但實際上它還算是「魷魚」之一種,俗名「大尾魷」。青島海域有能吃的魷魚沒?當然有,不過都是小個頭,如日本槍烏賊/Loligo japonica、火槍烏賊/Loligo beka等,通常人們並不以「魷魚」視之,更喜歡叫它們「筆管魚」。
圖四 萊氏擬烏賊
萊氏擬烏賊的出現,填補了青島沒有好吃大魷魚的空白(市場上的都是外來的),不過數量可能不多,還只是偶爾可見。
圖五 珠帶魚
第三,珠帶魚/Trichiurus margarites。胸鰭呈黃色,水產市場的攤主把它叫做「黃金帶魚」,稱是本地所捕,售30/斤。過去青島海域的帶魚以白帶魚/Trichiurus lepturu為主,也有同科不同屬的小帶魚/Eupleurogrammus muticus,珠帶魚是近些年才有的,也就是「東海黃鰭帶魚」。
圖六 珠帶魚
剛才介紹的真蛸和萊氏擬烏賊,都只是驚鴻一瞥,可遇而不可求,珠帶魚雖然也是偶爾可見,但產量卻往往能值得拿出去賣。相對於「普通」帶魚,此魚較厚,且肉質彈軟緊繃,味道也更加甘美,遇到且不可錯過。
以上三種,都是本來不該出現在青島海域的物種,9月1日開海在即,各位不妨屆時到各大水產品市場去瞅一眼,也許有緣能遇到這些青島本地的「南方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