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產生美?距離有了,大腦也起變化了

2020-12-05 科學大觀園雜誌

近日,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腦研究所的Erin Schuman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種腦分子,它的作用類似於「溫度計」,可以追蹤反映環境中是否存在其它動物。

斑馬魚大腦中神經肽Pth2的表達水平可以追蹤反映環境中其他生物的存在和密度。

保持社交距離、進行自我隔離會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近日,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腦研究所的Erin Schuman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種腦分子,它的作用類似於「溫度計」,可以追蹤反映環境中是否存在其它動物。

不同的社會環境會對動物的行為造成長期影響。舉例來說,保持社交距離可能對人類和其它動物(包括斑馬魚)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此前,科學家們一直不太清楚大腦是如何感受社交環境的。

為了探究神經元基因是否會對社會環境的劇烈變化做出反應,研究生Lukas Anneser和同事們一起將斑馬魚分成單獨生活和群體生活兩組進行飼養,並利用RNA測序技術測定了數千個神經元基因的表達水平。

「我們在單獨飼養的斑馬魚身上觀察到幾種發生一致性變化的基因,其中之一是甲狀旁腺素2(pth2,編碼大腦中一種相對未知的肽)。有趣的是,pth2的表達不僅與環境中是否存在其它斑馬魚有關,它還會隨著魚群密度的變化而變化。我們吃驚地發現,被隔離後,斑馬魚大腦中的pth2消失了,然而一旦水箱內出現其它斑馬魚,pth2表達水平又會迅速升高,就像溫度計的讀數一樣。」 Anneser說。

在這一發現的激勵下,科學家們決定將被隔離的斑馬魚放回群體中,測試這種影響是否會因此逆轉。

「和同伴們相處30分鐘後,此前被隔離的斑馬魚大腦中的pth2表達水平顯著恢復了。12小時以後,差異消失,獨居魚腦中的pth2表達水平變得和在群體中成長的其它同類一樣。」 Anneser說,「調節過程如此之快出乎我們的預料,這表明基因表達和環境之間存在非常緊密的聯繫。」

那麼,動物使用哪種感官模式來感知同類並驅動基因表達變化呢?「事實證明,控制pth2表達的感官通道不是視覺、味覺或嗅覺,而是機械感覺——它們實際上『感覺』到了鄰近遊動魚類的物理運動。」Schuman解釋。

機械感受和水的運動能夠讓斑馬魚感受到同伴的存在,並且刺激其大腦中激素的分泌。這要歸功於魚類特有的一種器官——側線。

為了測試機械感應在驅動pth2表達中的作用,研究小組破壞了斑馬魚側線內的機械感應細胞。結果發現,在之前曾被隔離的動物中,側線細胞的消失使它們無法在群體環境下恢復大腦中的pth2表達水平。

「很明顯,其他個體的存在會對動物的資源獲取和最終生存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pth2這種神經激素很可能會調節社會化大腦和行為網絡。」 Schuman總結道。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編譯 | 橘子

◎審稿 | 西莫

◎責編 | 陳之涵

◎期刊來源 | 《自然》

◎期刊編號| 1476-4687

◎原文連結: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12/m-wsd120220.php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距離」會產生美?
    「距離產生美」是瑞士心理學家布洛的一句名言, 也是大眾耳熟能詳的美學原理。 撰文 | 林鳳生(上海大學退休教授) 美感起源於形象的直覺,不帶實用目的。
  • 距離未必產生美
    相信會有不少巴西球迷由衷地感激貝利沒有看好東道主,但考慮到上屆世界盃被貝利看好的西班牙隊奪了冠,今年世界盃的走勢又變得撲朔迷離。    就好像中國女足近期的表現,在幾乎被人遺忘的時候,她們愣是和世界冠軍打得難解難分,直到120分鐘補時將近,才被絕殺出局。讓人雖無大喜過望的感覺,卻也對這支女足的未來有了期許。
  • 距離產生的不是美,而是…
    可是卻因為距離而讓本來相愛的兩個人分道揚鑣。我問道:「你們不是一直都在一起嗎?怎麼有距離呢?」六安說:「林欣她覺得兩個人在一起久了沒有激情,就跑去了外省,這樣可以小別勝新婚還能距離產生美。可是我沒想到,距離產生的不是美而是離別。」
  • 距離產生的不只是美,還有……
    這就是美和實際人生---有所為而為的差別造就了美和現實的距離。那麼距離...距離產生未知,未知產生想像,想像產生美。這個距離是心理上的距離,當然不是地理距離。距離這東西本身,就帶著「拉近距離」的過程中伴隨的新奇與刺激。所以才會有距離產生美這麼一說。
  • 距離產生美,請保持適當的距離
    距離產生美,不是說說而已,人有了距離,就會看得不那麼真切,就像一個高度近視的人,看這個世界,都是模糊而美好的,TA看不到街邊的垃圾,卻能看到花壇總那一簇簇的紅色黃色。人與人之間,相處得越久,了解得越深,美藏得越深。
  • 「消防安全早知道」距離產生美?距離產生安全!
    「親密」也應保持安全距離!不信你看生活裡這些「再靠近一點點」的慘痛教訓高速公路上不注意安全車距 DUANG!吊車施工不注意安全距離 壓垮高壓線導致起火 搭乘電動扶梯不注意安全距離 非常容易被卡、被夾而受傷 (下圖行為請勿模仿!!!)
  • 距離產生不了美,只是產生了疏遠而已
    前幾年網絡上流行這樣一句話: 「距離產生美。」 因為這句話很多的人和自己的愛人或者是朋友保持了距離。 事實上距離不一定產生美,距離有時候也可以產生疏遠。
  • 距離產生美
    美食欣賞圖就這個話題來講,我們曾經看過央視春晚的小品,其中有這一句臺詞:「哈囉呀,飯已經0k了,快下來咪西吧!」這距離的確產生了,美就沒了。在當今這個信息和網絡時代,夫妻之間為了生活或者工作很多人分居兩地,倍受感情和生活的煎熬,有時好不容易相聚一起,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愛意也是蜻蜓點水似的。
  • 夫妻之間一定要保持距離嗎?可別被「距離產生美」給誤導了
    「距離產生美」這句話適用於大多數的人際關係的相處。那對於夫妻之間的相處,應該如何理解呢?能否單純的認為,夫妻之間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就更好呢?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我們就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跟大家討論這個問題。
  • 距離產生美,適當的距離是對彼此的尊重
    人類是群居動物,不管一個人的性格是孤僻還是熱情,是喜歡冷清獨處還是喜歡人多熱鬧,每個人都不會離開他人而獨自存在,總會和很多人產生各種各樣關係,家庭關係,社會關係等等,生活中人與人相處本身就是個大學問,要不斷學習,不斷參悟,不斷調整,讓整體和諧前進,讓別人愉快,讓自己輕鬆,使生活更有序更幸福
  • 京彩|距離不一定產生美,但至少很安全
    2月23日,在北京西城區虎坊橋的京天紅酒家外賣窗口前,擺放了一張桌子將窗口與排隊顧客隔開距離,店員和顧客不接觸,店裡創新推出「蕩鞦韆」的售賣方式,即用一個吊籃裝好貨品,再用「蕩鞦韆」的方式,將貨品傳遞給顧客,售貨員通過話筒和擴音器與顧客進行溝通,顧客使用電子掃碼或者「蕩鞦韆找付現金」的方式進行支付,做到了在安全距離上的無接觸銷售,店家還在地上設置了顧客之間的隔離線,並配文:「距離不一定產生美,但至少很安全。」
  • 社交距離在大腦中是如何體現的?
    保持社交距離、進行自我隔離會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近日,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腦研究所的Erin Schuman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種腦分子,它的作用類似於「溫度計」,可以追蹤反映環境中是否存在其它動物。
  • 都說「距離產生美」,跟前車距離太近結果悲劇了!
    揚子晚報網7月1日訊(記者 梅建明 通訊員 伏新軍)俗話說距離產生美,路上開車也都是同樣的道理。「綠燈還有幾秒鐘,加上黃三秒,肯定是可以過去的,她突然踩的剎車,我才是受害者。」民警提醒廣大駕駛員,行車時一定要保證安全距離,觀察前車動向,以便在遇到緊急情況時留有足夠的剎車空間。【來源:揚子晚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距離產生的不是美,而是第三者!
    畢業一年後,吳明因為工作調動,要去到外地,而陳媛在醫院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就沒有跟著吳明一起去外地。他們以為,這麼多年都過來了,分開也不會有問題。吳明去外地後,他們每天都會通話,一切看起來和以前沒有什麼兩樣。但是慢慢的,雙方都聯繫對方少了,都開始不聞不問了。吳明和陳媛雙雙出軌。
  • 距離產生的可能不只是美,還可能是這四樣東西,注意了!
    網友傾訴,圖文無關,原創不易,抄襲必究有人說距離產生美,可是對於戀人中的男生和女生來說,距離產生的不是美,距離產生的就是距離。有的時候關係就是發生變質了,有的時候就是因為不愛了,既然不愛了,發生變質了,關係不像以前那樣甜蜜了,那就分手吧,不要勉強彼此在一起。距離產生的可能不只是美,還可能是這四樣東西,注意了!
  • 距離,產生的不是美,而是詮釋了不堪一擊的愛情
    距離,產生的不是美,而是詮釋了不堪一擊的愛情1:有些事註定成為故事,有些人註定成為故人,不必掛念,不必留戀,偶爾記起2:努力一點,是為了讓自己多點籌碼,不去做不喜歡的事。你傷我心,我可以放你一馬,但你要記住:我有脾氣的,不是放馬的。6:真正的強大大概就是遭受過人生的不幸,但仍期待幸福;受到過別人的背叛,但仍勇敢去愛;看見過世間的醜惡,但仍付出善意7:乞丐不一定會妒忌百萬富翁,但可能會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沒有更高的視野,你會糾結於現在的圈子;有了更高的視野,你會把身邊的人與事看淡。
  • 在異地戀中,距離產生的不一定是美,更有可能是難過!
    在異地戀中,距離產生的不一定是美,更有可能是難過!異地戀就是遠距離的戀愛,是指一對情侶長時間分開兩地生活,由於交通費時及昂貴,這對情侶不能經常見面、約會。隨著高中升大學以及工作需要,越來越多的情侶開始異地戀愛。在所有感情中,維繫異地戀是最為艱難的,需要有深厚的感情基礎和遠超與其他人的幸運!我個人的觀點是:不贊成異地戀,因為異地戀基本是意味著你們的感情要無疾而終。異地戀真的太難了,要多難有多難!
  • 《如果歲月可回頭》:歲月並不能回頭,但距離能產生美
    但毫無疑問,在分開並各自思考的200多天裡,物理上的距離反而讓他們漸漸發現了對方的重要性。一對情侶成為夫妻,一定是基於愛和包容的,至少是能夠容忍對方缺點的。但分手時,總能講出一大堆難以忍受的理由。如果婚姻關係是一個天平,簡單地把優點和缺點放在天平的兩端,在日復一日的柴米油鹽裡,不斷地向兩端加砝碼。
  • 手機輻射有多大?與人體的安全距離是多少?
    手機中的輻射是出了名的,因此長期使用手機對人體健康肯定會有影響。那麼手機輻射有多大?與人體的安全距離是多少?手機放在枕邊的6大危害:第一、影響睡眠:實際上,手機會產生一系列的無線電波,而這部分無線電波就會影響到大腦皮層內部的血流量,引起腦電圖發生變化,可能變化不是特別大,但是對於那些本身就有失眠症的人士而言,可能會因此一夜無眠。
  • 【科學種子科技英語】社交距離的變化如何影響魚腦?
    你近期是否思考過,社交距離和自我隔離會對人的大腦產生怎樣的影響?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大腦研究所艾琳·舒曼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發現,大腦中含有一個類似「溫度計」一樣的分子結構,能夠感知其他動物的存在。斑馬魚通過感受機械刺激和水的運動來激發大腦激素的產生,從而「感知」其他動物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