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15年戰勝指數!比爾米勒靠這7大投資準則空前絕後

2021-01-10 聰明投資者

前言

投資收益超越指數不難,可是要連續15年一直超越指數,至今只有比爾·米勒做到過。

雷格梅森資產管理公司的前CEO兼基金經理——比爾·米勒(Bill Miller)管理的共同基金——價值信託基金(Legg Mason Value Trust fund)連續15年跑贏標普500指數,在美國所有基金中排名第一。

米勒很早就挖掘重倉了戴爾、亞馬遜、美國在線,而且在2013、2014年就開始參與投資比特幣。

他還有著一套自己獨特的估值方法和不尋常的極低換手率。

六裡總結了米勒的7大投資原則,「聰明投資者」分享給大家。

雷格梅森(Legg Mason)資產管理公司的前CEO兼基金經理——比爾·米勒(Bill Miller)創下的紀錄迄今無人能破,1991年至2005年期間,他管理的共同基金——價值信託基金(Legg Mason Value Trust fund)連續十五年跑贏標普500指數,在美國所有基金中排名第一。

他很早就挖掘重倉了戴爾、亞馬遜、美國在線,價值信託基金長期來是亞馬遜的第二大股東,僅次於創始人貝佐斯。

即便他在2008年淨值大幅下滑,但在隨後幾年又捲土重來,毫無疑問,米勒已經踏進了大師殿堂。

米勒

歷史也有著驚人的巧合,1990年,彼得·林奇從富達的麥哲倫基金退休,也恰好在1990年,比爾·米勒開始獨立掌管起基金,開啟了投資界的另一代傳奇。

從學哲學到買股票

這位明星基金經理的經歷和商學院出身的人,軌跡完全不同。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佛羅裡達州人,米勒1972年畢業於華盛頓-李大學(Washington & Lee University),取得了歐洲歷史與經濟方向的本科學位。

服兵役期間,擔任了一段時間的陸軍情報官。隨後,米勒繼續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University)攻讀哲學博士學位(更確切地說,是法律與政治倫理學)。

米勒曾經考慮過教哲學,但教授們預先警告了他的班級不會提供教職。米勒堅持到哲學課程結束,但是他沒有完成博士論文。這主要是因為他對金融越來越著迷。

他的哲學老師麥可·胡克(Michael Hooker)回憶起每天早晨去上班時的情景,「我是第一個上班的教員,當我來到學校時,比爾已經坐在學校圖書館裡閱讀《華爾街日報》了。」

胡克鼓勵米勒放棄哲學,轉而嘗試一下金融。這導致米勒在1970年代中期成為J.E.貝克製造公司的一名財務主管,米勒管理這家公司的一部分投資組合。

而他的妻子萊絲莉(Leslie)則是在雷格梅森工作,米勒通常在下午來接她下班,在等待她的過程中,米勒開始鑽研公司的研究報告。

雷格梅森的董事長回憶說,米勒通常在4點半露面,到了6點半他妻子準備下班時,他完全沉浸在研究報告之中,結果,萊絲莉不得不催他快走。

米勒對研究的痴迷自然引起了公司的注意,萊絲莉又將他介紹給了公司當時的研究主管,也是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基恩,碰巧基恩也在找人頂替自己,因為基恩打算徹底退休。

1981年,米勒被這家有著百年歷史的公司錄用了,當時的雷格梅森可能並沒有意識到了,他們挖到了一個寶。

從天堂到地獄

截至2001年,米勒在雷格梅森管理著5隻總規模230億美元的基金,其中包括專戶和機構帳戶,還有兩隻他的旗艦基金:價值信託基金和機會基金。

另外,他還管理著特殊投資基金(Special Investment Trust),這隻基金更專注於中小規模公司,大約25%的基金資產投資於特殊情況或轉型公司。

這也顯示出米勒的全面能力,在米勒管理的16年間,該基金取得了年均14.4%的回報。藉助於這隻20億美元規模的基金,米勒主要投資於涉及到重組或其他特殊情況,不受市場寵愛的小盤股。與他管理的其他基金重倉股顯然有著較大的不同。

旗艦價值信託基金成立於1982年4月23日,截至2001年,該基金自創立以來的累積收益高達2488.78%,年均回報達18.17%。這隻基金的前十年,由基恩和米勒擔任聯席基金經理,1990年,基恩將控制權交給了米勒。從此開始了米勒連續15年的神奇演繹。

直到2006年他連續戰勝市場的記錄才戛然而止,但當年他仍取得了5.9%的收益,只是跑輸了指數。但是,在隨之而來的金融危機中,基金淨值遭到了重挫。

從基恩到米勒都偏愛金融股,而這一輪,金融股是2008年重災區,2008年標普500指數下跌了35%,而同期的標普500金融指數則下跌了52%。

米勒事後反省,認為是低估了這次危機的嚴重性。當年,價值信託基金淨值下跌了55%,一時間,米勒頓時從天堂被打入地獄。

輿論對他的評價,迅速轉向為,「他連續跑贏大盤根本就是個笑話」 、 「只是在牛市中跑贏大盤也能算作最佳的基金經理麼?」等等。

其實,越是在牛市中越難以跑贏大盤。況且,遠看標普走勢是一路向上,但走近一看,許多年份波動巨大,可以輕易吞噬你的投資成果。

特別是2000年網絡股泡沫破滅,而以投科技股出名的米勒卻因較早開始轉配資產到傳統價值股,而躲過了這一劫。

事實上,當年美國許多長期業績出色的基金,在2008年一樣跌幅巨大,比如著名的富達麥哲倫基金,在2008年也下跌了49.4%。中國的股票基金當年平均跌幅都有54%。

米勒在危機期間,還在買入那些下跌中的金融股,事後來看是買入過早。但在市場恐懼的時候,正是該你貪婪的時刻。

信奉這一原則的巴菲特,在危機期間同樣入市抄底,2008年10月17日,也就雷曼破產事件一個月後,巴菲特在紐約時報撰文稱,他正在買入美國股票,並且認為美國股市在未來不會「墜入深淵」。而在當時,他買入的股票一樣要忍受短期的被套。

就以巴菲特重倉股富國銀行為例,2018年10月開始的6個月內,就從約30美元跌到了最低8.81美元,跌幅70%,一直到2013年才再創出新高。他在2007-2008年買入的康菲石油,由於金融危機油價暴跌,一樣損失慘重。

而到2009年後,美股開始出現了反彈,截至2009年6月15日,價值信託基金當年的淨值上揚了12.1%,超過標普500指數。2009全年,實現了41%的高回報,排名在前1/10,米勒管理的另一隻基金——美盛機會,同期的收益率更高達205%。

但是,2008年那次的下挫,對米勒本人的聲譽和雷格梅森公司管理規模的打擊是巨大的,國內有機構在2010年的時候,去美國拜訪雷格梅森,他們的管理層也說2008年給公司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導致當時公司的股票管理規模已經少於固定收益管理規模。

米勒在2010年就宣布,已找到接班人管理他的基金,並將擇機退休,2012年,他正式從價值基金退下火線,華爾街日報對此的評價是,一個時代結束了。

不過,米勒也只是退出了公司,他仍管理著以他名字命名的幾個基金。據福布斯的報導,現在的Bill Miller家族擁有Miller Value Partners,這家公司和雷格梅森合作,運營著OpportunityTrust,以及一隻規模為1.2億美元的對衝基金,還有一個規模1.16億美元的Miller Income Fund。

米勒公司的投資團隊,最右是他的兒子,米勒四世

在上述所有三隻基金中,Miller家族是最大的投資者,他的兒子Bill Miller IV也是投資團隊中的一員。

這樣一來,Bill Miller就可以去做他喜歡的事情:思考更大的投資策略,進行大規模且經常是逆勢操作的押注,而不是擔心市場的想法或者老闆的意見。

「我在雷格梅森工作了30年,打理了Value Trust基金30年。現在這樣最好不過了。在這裡,考慮更多的只是通過投資讓資產規模膨脹,而不是試圖拉客戶、拉資金。」米勒這樣說。

如今,米勒恢復了元氣,截至2017年6月30日,他的Miller Opportunity Trust近一年業績高達49%,在多策略基金中高居榜首。其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Opportunity Trust 的A份額自2009年2月設立以來,約9年的年化收益為18.92%,同樣跑贏了標普500。

而他的對衝基金操作更為激進,華爾街日報在2017年10月報導,米勒將三分之一的對衝基金資金投入了比特幣,在2017年初時,比特幣不到1000美元。自那以來,比特幣已上漲20倍,最高到2萬美元,隨後展開大幅波動,目前在約1.3萬美元。

事實上,米勒參與比特幣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13年和2014年,當時比特幣的平均價格為350美元。《福布斯》2017年7月報導稱,米勒2014年就將他淨資產的1%投入了比特幣。

融合價值成長的通才

《戰勝標普-與比爾·米勒一起投資》的作者,對米勒進行了多次採訪,研究他的重倉和配置,特別是對他的選股邏輯和分析方法在書中進行了詳細的探討,六裡總結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幾個要點值得學習。

一、集中持股

在2005年基金規模110億美元的時候,米勒僅僅持有36隻個股,其中前十大重倉佔到了50%的倉位。這一原則他現在也未改變。

從米勒公司的官網上可以發現,截至2017年末,Opportunity Trust總持股數也只有37隻,亞馬遜是他第二大重倉股,組合平均預測PE在14.3倍,PB在2倍,PS在1.3倍,3-5年的淨利潤增長率約為12.2%。

關於集中持股的優缺點,六裡在這不多說了,壹冊此前諸多文章中已論及多次。

但米勒雖然集中持股,他仍注意在配置上的均衡,小心不要某一板塊上配置過重。2017年末數據顯示,消費品佔組合中權重為24%,金融行業23%,大健康22%,信息13%,製造業11%,原材料3.6%,房地產0.3%。

二、最成功股票的特點

米勒總結他手中最成功的股票往往都有以下的特點:

1、它們往往具有很低的估值,並且是因為某個想像中,或者實際的問題而從原先的高位跌落,在理想的情況下,問題將是暫時,而且是能夠修正的。

2、它們是自己行業的領導者,這種領導地位會賦予一家公司或產品以「特許經營權價值」。

3、它們擁有真正關心股東價值的管理層,如果我們不相信管理層正在增加企業的價值,我們就不會持有這家公司。

4、它們能夠取得高於資本成本的收益。資本收益超過成本的公司才會創造價值,否則是在毀滅股東價值。

三、多因素估值法

米勒使用現金流折現模型來確定企業價值,當然估算未來的現金流是非常困難的,所以,他的訣竅是必須估計各種不同的情景,米勒這樣解釋他的方法:

我們使用我們所稱的多因素估值法,從每一種可能的途徑考慮企業的價值,我們也使用PE、PB、價格-現金流比率,但是我們會對這些數字進行調整。市盈率只抓住股票的一個因素,而且通常和根本價值關係甚微。6個月前,有人對我說,捷威更有價值,為什麼我要持有戴爾而不是捷威呢?我說,你的是意思是?哦,他說,捷威以12倍市盈率交易,而戴爾以35倍交易,所以捷威更有價值。於是我回答說,有兩家企業供你選擇,對一家企業的投資可以取得200%收益,對另一家可以取得40%收益,你選哪一家?哎呀,當然是第一家,他說,那是5倍的利潤。我說,你說的正是戴爾和捷威之間的差別,戴爾能取得200%的資本收益,而捷威只有40%,何況,戴爾僅僅以3倍於捷威的市盈率交易。我們設法計算出歷史參數,進行全面截面分析,更重要的是,對企業進行情景分析,規劃5-10年各種不同情況下的現金流出。一種情景是保持現在的增長率,一種是經營得非常糟糕,一種是經營得更好等等,然後我們查看最終那些數字的情況。這些數字如果越靠近,全部群集在同一種情況下,那麼,我們就對特定的估值範圍有了相當充分的信心。對於像美國在線或亞馬遜這樣的新公司,我們會使用不同終點,不同增長率,以及一系列折現率的多重情景分析,以得到對不同結果下的風險回報比的認識。我們還會對具有相似商業模式的公司進行比較分析。所有的企業都是數學的,沒有任何別的辦法可以衡量盈利能力。

在分析美國在線時,米勒使用的折現率高達30%,是他平常使用的折現率的3倍,較大的折現率保證了一向很重要的安全邊際。「最終,我們在美國在線上的錢賺了50倍。」米勒說。

對於戴爾,在1990年代中期,米勒的調研顯示,相對其他的電腦廠商來說,戴爾更能維持競爭優勢,儘管公司當時的股價並未反映出這一點。

因此,1996年,當戴爾的市盈率還在個位數上徘徊時,米勒就買入了戴爾。並且一直堅守,即使隨著市盈率上升,不少價值投資者開始清倉。米勒買入的平均成本2美元(折分後),在賣出時已經升到了75美元。

1999年末,米勒開始買進亞馬遜,當時該股以22倍銷售收入的價格交易,外界對米勒是一片質疑和嘲笑。

而米勒認為,當時亞馬遜已擁有2500萬客戶,市值超過400億美元。米勒分析說,亞馬遜的商業模式更接近於戴爾,而不是被市場拿來比較的巴諾書店(barnes),和那些大興土木的零售商相比,亞馬遜只有極少的資本開支。

尤其重要的是,亞馬遜在顧客支付購書款時,就立刻取得營業收入,而它可以等50天再向供應商付款,因為,此公司成長提供資金的是供應商而不是股東。產生現金的是資產負債表,而不是損益表。

戴爾電腦應用了同樣的原理,得到了充沛的現金。公司根據訂單生產電腦,立刻收到貨款,大由削減了存貨成本,然後從容地付款給供應商。

在長期內,亞馬遜有著和戴爾類似的毛利率,約20%,10%的利潤率,大致相等的資產周轉率。

在考慮亞馬遜時,米勒將注意力集中在它的國內書籍,視頻和音樂業務,這是亞馬遜最為成熟的盈利部門。但亞馬遜的其他業務有著更樂觀的前景,消費電子已經成為它的第二大業務部門。

米勒說,戴爾是以2000美元價格,20%毛利率銷售電腦,亞馬遜是以20美元價格銷售書籍,雖然毛利率一樣,但賣書只提供了4美元的利潤貢獻。

如果他們開始以400美元的價格,銷售一件掌上寶時,那就是一筆80美元的利潤貢獻。而這個過程和所產生的成本,和你賣一本書是一樣的,所以完成成本不是由營業收入決定,而是由單價決定的。

如果他們能夠按照這一模式賺錢,我完全相信他們所有業務都能夠賺錢。

事實上,米勒的判斷非常正確,雖然亞馬遜股價在2000年遭受了挫折,市值一度被殺到100億美元,但當它在2000年第四季度公布了第一份盈利報告後,迅速出現了反轉。

米勒在亞馬遜的持倉上平均成本在30多美元,而現在已經超過1200美元(不復權)。亞馬遜股價在2017年又漲了56%,現在的市值6100億美元。

四、厭惡周期性公司

米勒資產配置的另一個理念是厭惡周期性公司,他很少買這類股票,他是這樣解釋的:

大部分周期性公司在無差別的商品業務中經營,對產品的定價只有很少或者根本沒有控制權,收益和現金流容易波動且不可預測,缺乏明顯的競爭優勢,資本收益率低下。它們公告的收益確實跳動幅度很大,通常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增長。但是,要想在這類股票上取得超過平均水平的收益,就需要在十分檔當的時間進行買賣。這種時機抉擇與對企業價值的細緻分析關係甚微,至關重要的是猜測經濟轉折點和市場情緒。

儘管討厭周期性股票,但米勒還是會買進這種股票,前提是

1、除了收益周期之外,由於某些原因它們變得十分便宜。

2、相對於其他股票,他們具有特殊優勢。

米勒經常持有汽車股,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一直持有通用汽車。米勒也一直偏愛銀行等金融股,他認為這和其他周期性公司不同,它們的資本收益要高於其資本成本。

五、換手率極低

米勒的平均持股時間達到了5年,有的長達10年,換手率一般在10-15%,這對於一名共同基金經理來說,是很不尋常的。

六、三項賣出原則

1、股價漲得明顯超出了它的企業價值,米勒不會期望通過未來長期持股而取得超額收益。

2、發現更合算的品種,米勒盡理保持滿倉,假如出現一隻更合算的股票,他就賣掉持倉中最缺少吸引力的股票,進行更換。

3、投資環境改變。公司基本的商業模式可能會發生變化,政府管制的變化,或者市場條件永久性的改變。

七、最大化組合的預期收益,而不是最大化選股的正確率

這點可能和巴菲特有點不同。米勒認為,問題的關鍵在於當你正確時你賺了多少,你選了10個股票,錯了7個也沒關係,只要那3個帶來超常的回報。米勒會下大注在大概率事件上,他也會下注在一組股票上,可能其中單只股票的正確率都較低,但是,這些賭注中的任意一個的潛在贏利都是巨大的,是原始投資的2-40倍。

基金一哥王亞偉當年也曾表達過類似意思,他是買一個重組股組合,即便其他股票沒有重組,或者失敗了,只要其中有幾個成功的,就能帶來超高的回報。

聲明:凡註明「聰明投資者」的作品,版權均屬聰明投資者。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違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記錄和傳遞信息,不代表「聰明投資者」贊同或反對其觀點。

相關焦點

  • 連續15年戰勝標普,比爾·米勒為何掉入「價值陷阱」中?
    談到連勝,比爾·米勒是投資界最著名的成功人士之一,從1991年到2005年,萊格曼森價值基金連續15年擊敗標準普爾500指數。這是至今無人打破的記錄。要知道2/3的基金一年內的回報率不如標普500指數,80%的基金三年的回報率不如這個指數。而能連續三年的回報率超過標普500的,更是少之又少。這個紀錄已經遠遠超過我們耳熟能詳的彼得·林奇,而且在比爾·米勒之前,甚至沒有一個公募基金經理能夠連續10年戰勝市場。
  • 藍光地產大投資體系「刀鋒訓戰營」一期圓滿落幕
    這有賴於「投資鐵軍」恪守戰略定力、靈活運用戰術,並對投資時點、投資區域精準判斷。為了夯實業務基礎、打造一流投資團隊,藍光地產金融集團投資發展中心與藍光培訓學院聯手,面對整個投資體系,打造了「刀鋒訓戰營」系列培訓。針對大投資體系、專業崗及管理崗分類設置「純鈞營」、「幹將營」及「軒轅營」,建立系統性培訓機制。
  • 10年6次!泰國曼谷連續第4年全球旅遊指數排名第一
    首先,2019年截止至11月,泰國遊客數量已經達到了3830萬人次,排全球第一東南亞旅遊泰國永遠是狀元,無可撼動的旅遊大國地位儘管全球經濟放緩,遊客數量增長不如之前,但曼谷仍在全球旅遊指數中名列前茅。如今,曼谷連續第四年被評為萬事達國際旅遊目的地城市指數(GDCI)的第一名。這是過去十年來的第六次。泰國是今年GDCI排名中唯一一個有三個城市(曼谷、普吉島和芭堤雅)進入全球前20名的國家,並且還有兩個城市(曼谷和普吉島)進入全球過夜遊客消費前10名。
  • PMI連續9月高於臨界點 企業預期等多個分項指數創年內...
    11月30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採購經理指數。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三大指數均位於年內高點,連續9個月高於臨界點,其中製造業PMI創下了2017年9月以來的高值。
  • 白春禮:「自然指數」國際排名中科院連續8年佔據榜首
    中新社北京9月16日電 (記者 高凱)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16日在北京稱,在「自然指數」國際排名當中,中國科學院已連續8年佔據全球榜首。資料顯示,2014年11月,英國自然出版集團首次發布全球「自然指數」。
  • 白春禮:自然指數國際排名中,中科院連續8年佔據榜首
    白春禮:自然指數國際排名中,中科院連續8年佔據榜首 李如意/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0-09-16 12:19
  • 2019年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排行新鮮出爐,澳洲連續5年第二!
    而澳洲已經是連續第四年榮獲較受富豪青睞國家的美譽,也就是說,連續4年中,都有大量富豪從世界各地移民澳大利亞。     而這些富豪最心儀的城市就是澳洲各大首府,比如雪梨、墨爾本、黃金海岸、珀斯和陽光海岸。      為什麼澳大利亞能夠在一眾發達國家中脫穎而出,成為較受富豪青睞的國家。
  • 菲爾普斯與鯊魚衣的天作之合:刷新43項紀錄空前絕後!
    ,而轉過年來菲爾普斯創造了他最傳奇的一年菲爾普斯與鯊魚衣的天作之合讓他在一年內刷新了43項紀錄,此舉堪稱空前絕後!1999年鯊魚衣誕生便震驚世界泳壇最早的鯊魚皮泳衣是在1999年研製成功的,鯊魚衣誕生後的2000年雪梨奧運會上澳大利亞遊泳選手伊恩-索普為鯊魚衣做了一次最成功的廣告,他穿著一代鯊魚衣連續三次打破世界紀錄,雪梨奧運會上鯊魚衣的驚豔亮相也很快震驚世界泳壇,所以到了下一屆雅典奧運會上鯊魚衣已經成為幾乎所有選手必備的選擇
  • 萬家基金: 指數狂奔,「增強」一下?
    今日A股三大股指集體高開,上證指數大漲2.18%,時隔5年再次站上3600點。雖說經歷了兩年的上漲,但2021年開年指數繼續狂奔,一周多的時間上證指數上漲近4%,創業板指上漲7.22%。指數狂奔,基金投資者若想戰勝指數表現,指數增強型基金是不錯的選擇。(數據來源wind)巴菲特一直建議投資者買指數基金,成分股透明、手續費低廉。
  • 討論極限的運算法則、極限存在準則和兩個重要極限
    大家好,我是專升本數學學霸,這次我們來討論極限的運算法則、極限存在準則和兩個重要極限。那你知道極限的運算法則、極限存在準則和兩個重要極限呢?沒關係,學霸來幫你來了。一.極限的運算法則 定理1:兩個無窮小之和是無窮小。
  • 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三大指數連續九個月高於臨界點
    11月30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分別高於上月0.7個、0.2個和0.4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位於年內高點,連續9個月高於臨界點
  • 三大指數連續九個月高於臨界點——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熊 麗  11月30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分別高於上月0.7
  • 三大指數連續九個月高於臨界點 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11月30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分別高於上月0.7個、0.2個和0.4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位於年內高點,連續9個月高於臨界點。
  • 是巫術還是藝術——空前絕後的狩獵者藝術文化
    從歐洲克羅馬農人的遺骨可以看出,這群進入歐洲的新人高大魁梧,體格強壯,男性平均身高達1.8米以上,以狩獵為主要食物來源。 作為動物演化史上前所未有的狩獵者,克羅馬農人又以空前絕後的狩獵者藝術而聞名於世,距今約 3.5萬~ 2.9 萬年,因發現於法國奧瑞納洞窟而得名的奧瑞納文化,是克羅馬農人創造的晚期舊石器文化。
  • 厄爾尼諾指數連續高於閾值,2020年全球氣候混亂?
    根據日本氣象廳和NOAA發布的2月厄爾尼諾監測最新數據顯示,我們如今海洋區域依然是保持中性的狀態,NOAA指出,雖然熱帶太平洋的平均溫度較高,還會是偏暖,厄爾尼諾指數連續高於閾值,但是不符合厄爾尼諾的標準,所以研究人員們還是將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腳步「終止」了,初步結論就是ENSO中性條件在春季持續的可能性約為60%,夏季中性的可能性為50%。
  • 2017安徽教育系統微信公眾號發展指數周排行榜(7月9日—7月15日)
    7月18日,萬家熱線、安徽大學輿情與區域形象研究中心、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清博數據共同發布《安徽省教育系統微信公眾號發展周指數榜》 (7月9日—7月15日)。
  • 國家統計局:PMI三大指數連續10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以上
    2020年12月份,我國經濟恢復向好勢頭繼續鞏固,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1.9%、55.7%和55.1%,雖都略低於11月份,但均繼續位於2020年內較高運行水平,連續10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以上。2020年四季度,製造業復甦步伐有所加快,12月份製造業PMI為51.9%。「製造業總體保持穩步恢復的良好勢頭,景氣度處於年內較高水平。」
  • 華電集團社會責任發展指數連續6年位列全國三強
    華電集團社會責任發展指數連續6年位列全國三強 來源:華電集團 2020-11-30
  • 機械結構設計準則-力學原理設計準則
    1 、強度計算和試驗準則 1.對承受較大負載或扭矩的鈑金位置,強度須經過計算,並安全合格; 2.必要時須有試驗報告和數據。
  • 北京連續第9年發布健康白皮書 居民期望壽命82.15歲
    北京連續第9年發布健康白皮書 腦血管病死亡率下降2.4%  本市戶籍居民期望壽命82.15歲  今天上午,本市正式發布《北京市2017年度衛生與人群健康狀況報告》,即健康白皮書。這也是北京市政府連續第九年面向社會公開發布本市居民健康狀況和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相關數據。  期望壽命比上一年增加0.12歲  2017年,本市戶籍居民期望壽命達到82.15歲,比2016年增加0.12歲,繼續處於國內前列,與世界排名靠前的日本(83.4歲)、中國香港(82.8歲)和瑞士(82.3歲)等發達國家與地區水平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