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PK馬斯克火星移民,地產大佬還是段子手,能折騰也要能扛事

2021-01-17 萬丈金屋

中國人也有PK馬斯克火星移民的計劃,馬斯克用的是「真身計劃」,我們用的是「分身計劃」,而且也是由民營公司實施的。

隨著矽谷鋼鐵俠馬斯克2017年所提出的雄心勃勃的火星移民計劃,世界各全國宇航機構都打開了火星暢想。而中國國家的火星探測器按計劃也將在2021年登陸,這讓國人興奮不已。

對於馬斯克作為一個民營企業家,敢於提出並實施如此宏大的航天移民項目,其格局、韌性與想像力令人佩服和不可思議。其實,不為大眾所知的是,中國民間也有自己的火星移民計劃,這就是曼為科技公司的「D Space」。

與馬斯克的將人類直接運往火星的硬核方案不同,曼為公司用的是「分身計劃」:將人類DNA製成凍乾粉,裝入膠囊送入火星軌道。這個新奇的主意來自曼為公司的創始人,同時也是一位極其低調而又頗具傳奇的商界大佬~馮侖。

他的計劃是,在5年之後普通人花幾萬塊錢就能將自己的DNA在太空中保留幾十年,然後在合適的機會利用克隆技術定居火星。這個計劃在2018年已將首個人類太空基因庫1號送入宇宙。

馮侖,被稱為商界的思想家,中國地產界萬通系的開山祖師。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曾經評價,

「馮侖是中國企業界段子派的掌門人。聽他談話,總是能從那些生動、古怪或好笑的段子中不出一兩個道理。」

譬如他的「烏龜論」,烏龜為什麼長命百歲?

1.緊貼大地,從不高高在上,摔死的風險很小。

2.有殼,不怕碰撞,有承壓能力。

3.動作既慢又穩,可以積蓄體力,又不容易犯錯。

4.本性善良不傷害他人,不會招至報復。

還有他的「牌」序理論,

學歷是銅牌,能力是銀牌,性格是金牌,理想是王牌。

看得見的證書是敲門磚,有最容易得到的;

能力會逐步增長,但需要有主動和強大的學習能力;

性格的磨礪是要直面自己的缺陷,經得起打磨;

理想是一個人的價值觀和終極目標,方向不對再努力都無濟於事。

這些段子其實也出於他自己人生的感悟,馮侖來自資深體制內,中科院法學博士,是萬通集團和民生銀行的設計與發起人。下海後,很快在地產界擁有了巨大聲望和影響,包括其在內的萬通六君子,江湖縱橫。而且馮侖有個特點:好折騰,地產、金融、影視、出書……跨界範圍多且廣,哦,對了,現在還要加上生物科技和航天。

在最近的一次新書出版的訪談中,馮倫也對自己的「折騰經」做了說明,「愛折騰背後的原因就是相信,相信世界是變化的,會變得更美好。相信這件事自己不做,別人也不會做或是做得不如自己好。」

當然,愛折騰不是瞎折騰,愛折騰的人也要有預判,有預案,更重要的是要對各種結果能夠扛得住,否則就是瞎折騰,瞎折騰就是找死。

他新寫的這本書名字就叫《扛住就是本事》,這讓我想起他在2013年出了一本《野蠻生長》,當時全國人民一起創新創業、開廠開店,感覺賺錢比攤煎餅還容易,當時他就用麻辣語言提出了理性思考,我當時看完,第一感覺就是野蠻生長的盛宴已快接近尾聲。

如今,世界範圍內經濟下行,我們的經濟體感也是越來越冷。《扛住就是本事》,不得不說太會起題目了,和現實無比貼切,宛如寒冬中的一盒暖寶寶。開卷一讀,椒麻風趣未改,但宛如寶刀出鞘,老辣之風更盛。

《扛住就是本事》裡,有幾個片段我印象非常深刻:

公司領導只要做好三件事:指道、扛事、買單。扛事是落實執行力的過程,把難題能夠化解掉;買單就是要為最壞的結果承擔責任,不能推卸和逃避;指道最難,上下一心,目標一致,大大小小的價值觀要統一,一旦能做到,公司會跑得飛快。。

公司裡有個老員工,一次很憤怒的去理論。「我在公司任職10年,為什麼剛剛新進的人背景履歷和我一樣,卻進來的薪資就比我高?」上面回答,擁有10年工作經驗和一年的經驗用了10年,是有本質區別的。這讓我頓悟,在一件事情上花了多少時間和讓這件事情發生多大改變,沒有必然聯繫,真正起作用的是你的專注度。

以往做企業總是靠人鏈,今後人鏈會越來越靠不住,企業把產品和服務做好,死保資金鍊才是正道。

「平時看追求,戰時看底線」,一個人既要有高遠理想,又能拉下臉皮。一直高遠,就會被商業小混混圍毆而死;一直二皮臉,那也就混個吃飽肚子圓。

……

這本書其實是馮侖總結60年人生經歷與30年商界興衰後,歸集出來做人與企業的方法論。蔡康永和俞敏洪都是這本書的粉絲,他們對書中豐富詳實的見聞案例,揮灑調侃中講明道理頗為折服。

書中還附有45本實用小冊子,內容覆蓋談判、賺錢、決策、管理、終身成長等系統智慧。馮老大對於年輕人的提點與職場棍子的棒喝,同樣一碗水端平。

不過,我認為對這本書最貼切的評價,還是來自馮侖自己的一句話:「你經歷的那些痛苦與煎熬,我都找到了解決之道。」創業路上、追夢途中,你有過痛苦與煎熬嗎?看看是否能被馮侖說中治癒。

點下方就可以把書搬回家,過節期間不方便出門,就看本值得的好書靜靜心,為來年的繼續打拼儲備能量。

相關焦點

  • 馬斯克要移民火星,為什麼不改造地球沙漠?
    有人問了個好問題,說馬斯克整天喊著移民火星,為什麼他不去移居在地球的沙漠裡呢?沙漠和火星的環境也差不多,生存條件比火星還好。 馬斯克如果改造沙漠,把沙漠變成宜居地區,比移民火星成本低多了,也更好實現! 好吧,終於有華生發現盲點了。
  • 馬斯克SpaceX的火星移民騙局
    前面說SpaceX的火箭回收,有很多人為馬斯克打抱不平,現在說一說SpaceX的第二個騙局,火星移民。 火星移民這話題不是馬斯克第一個提出來的,卻是第一個說自己要實施的計劃,這也是SpaceX火箭炒的很火的另一個原因,「火星一號」更是騙了一百萬美元的報名費,中國報名的人數更是達到一萬人。如果要是讓我去實施火星移民,我成功的概率會比馬斯克大一百倍。
  • 移民火星,人類能活下來嗎?
    這不,中東「土豪」阿聯最近也高調宣布要進軍火星。這個不差錢的國家表示,要在2117年前移民火星,甚至在紅色星球上再建一座杜拜塔。「火星2117」計劃的第一階段是形成科學突破小組。目前,阿聯航天局已經和法國和英國航天局建立起合作,未來這個國際科研團隊還會不斷擴大。而阿聯走向紅色星球的第一步,將是2021年的火星登陸探測任務。
  • 人類到底能不能移民火星?矽谷高富帥:2050年送100萬人登上火星
    人類到底能不能移民到火星?這個問題我們有請馬斯克來回答!馬斯克說:我終有一天會將人類帶往火星,移民火星不再是電影裡的場景,將會真實地發生。世界上的富豪很多,但馬斯克無疑是最具夢想的那個,當一些富豪們正在為明天的青菜賣多少錢而彼此燒錢爭奪的時候,馬斯克正在為人類的夢想而付之行動。
  • 昔日地產大佬有了新營生 60歲的馮侖要把「人」送上火星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教授莊逢源對21Tech解釋稱,在火星上搭建局部的適合人類生存的空間,目前的技術手段是可以實現的。只是,放眼全球,也沒有人能給出移民火星的時間表。當然,即使有這一天,誰有去的資格?在火星複製人類?
  • 讓我們移民火星!馬斯克提出的火星移民計劃,現在也許不再是夢想
    火星移民計劃是由埃隆·馬斯克所對媒體透露的移民火星並在火星建立社區的計劃。「我們幹的好像都是別人能幹的事情,但馬斯克幹的別人想都想不到。」就以馬斯克想移民火星這件事來說,這個世界上又能有幾個人能想到呢?還付諸於行動的又有多少?
  • 馬斯克要先於NASA送人上火星?他的那些計劃真的能實現嗎?
    那麼,首先就需要在火星上模擬出地球的生態環境,最主要的一點是,在火星的表面形成濃厚的大氣層,不僅可以儲存熱量,扔火星的表面升溫,同時還可以讓火星上擁有氧氣。那麼,這個過程需要多長時間呢?雖然馬斯克的「火星協會」認為大約幾百年就可以了,不過很多科學家卻並不認可,他們認為至少需要上萬年的時間,才有可能讓火星擁有氧氣,這對於人類來說,顯然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 馬斯克為何執著於上火星?100萬人移民火星現實嗎?
    如果只是登陸火星,那馬斯克的火星夢確實更近了一步,但想要實現100萬人移民火星,恐怕還相距甚遠。雖然馬斯克在暢談移民火星計劃時,說的天花亂墜,描述大型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助推器,以及人員和貨物運送到火星的巨型運輸車等,但馬斯克在所有採訪、論壇、發布會等場合,從來沒有就移民火星的細節給出答案,比如移民乘坐飛船內部生活細節、如何避免太空射線、避免太陽耀斑等,這些統統沒有。
  • 為了能「死」在火星,馬斯克拼了
    但面對前來「慰問」的一眾NASA大佬,一向懟天懟地的馬斯克霸氣地表示,「成功了,功勞歸大家;失敗了,責任我來承擔」。「我願意呆在火星死去」馬斯克「火星夢」最早來源於小時候看過的《銀河系漫遊指南》,並在2001年逐步將「火星綠洲」設想具象化,想要未來在火星建立生存家園。要去火星,火箭是必須的,但他發現美國現役的火箭都太貴了。後來,他曾到俄羅斯想要購買火箭,發現還是不太划算。
  • 馬斯克:2030年移民火星!劉慈欣早就打算移民木星、土星、海王星
    馬斯克:2030年移民火星!劉慈欣早就打算移民木星、土星、海王星!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5月31,13點02分,SpaceX公司的"龍"飛船,帶著兩名太空人成功升空,並與國際空間站接軌,整個世界為之沸騰。一個私人商業公司,居然能造出載人飛船,並成功送太空人進入空間站,其最大的功臣莫過於公司總裁,埃隆·馬斯克。
  • 花20萬美元移民火星?馬斯克火星移民詳細計劃來襲!
    馬斯克稱,人類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選擇待在地球面臨滅亡,或是成為太空文明的一份子。火星移民計劃的目的,是使人類成為「多星球物種」,這也是馬斯克創立SpaceX公司的初衷。各位親,準備好了咩?宇宙飛船要起航啦!
  • 馬斯克:4到6年登上火星,特斯拉降價為移民火星籌錢,我們呢
    如果說一開始特斯拉的使命還不太清晰,現在看來,特斯拉就是為了火星移民計劃。 一方面是為了積累技術。因為火星上不可能進行煤炭發電,也沒有水利發電的條件,最實際的能源產生的方式就是太陽能。太陽能產生的電能將供給全部的火星生活。馬斯克生產特斯拉就是為了積累純電動汽車造車技術,以便未來在火星上使用。
  • 馬斯克要移民火星,劉慈欣為何早就提出了移民土星、木星的計劃?
    今年,世界科技界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馬斯克的SpaceX公司成功發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商用載人火箭,並且順利回收。這讓無數人都不由得開心,因為這離馬斯克登陸火星的計劃又前進了一步。馬斯克一直想要在火星上建立一個新的家園,這在很多人看來都是異想天開。
  • 馬斯克和他的火星移民計劃
    根據外國媒體最新的報導,馬斯克最近一次在新聞媒體會議上公布了他未來的火星移民計劃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打算在十年的時間裡打造出一支由1000艘火箭組成的超級艦隊,並且按照每天發射三趟,每趟搭載100名乘客的計劃,大概花上9年的時間就能夠將100萬個地球人送上火星生活,你能想像得到這種場面嗎?
  • 太空狂人馬斯克的「火星自由夢」,真能實現嗎?
    這意味著,如果用戶同意這個條款,在有生之年踏入火星之後,無論是通過SpaceX還是通過其他的飛船登陸火星,都要承認火星的自治主權,也就是用戶要從一名有國籍的地球人變身成為「火星人」。這消息一傳出,瞬間在輿論場上「炸開了鍋」。一方面,大家津津樂道的是「馬斯克是不是想到火星上去當總統?」,而這個頗有美國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的猜測,在西方世界擁有了廣泛的知名度。
  • 如果馬斯克真的實現火星移民計劃!那麼,至少有1萬國人移居火星
    對於馬斯克的「怪」,其實大家早已見怪不怪了,因為從他宣布要進行火星移民計劃的那刻,估計全世界的人都會嘴巴張得比拳頭還大了。大家可能都知道,火星是除金星之外離地球最近的行星,與地球的距離在5570萬公裡~12000萬公裡之間。夜間天空中的火星熒熒如火,亮度常變,令人迷惑,所以中國古代稱火星為「熒惑」。
  • 馬斯克:火星地球化前 移民先住玻璃圓頂內
    美國SpaceX公司執行長馬斯克指出,初期的火星移民將住在能維持生命的玻璃圓頂內圖為火星的示意圖。美國特斯拉汽車公司暨SpaceX公司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日前表示,火星要改造成像地球一樣可以維持生命的星球,需要很久的時間,人們這一生可能看不到。在此之前,初期的火星移民將住在玻璃圓頂(glass dome)內。
  • 要當火星第一任總統?馬斯克宣示主權:火星移民不受地球法律管控
    出現這樣的情況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特斯拉的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和他旗下的SpaceX公司。隨著太空計劃的逐步推進,馬斯克一直以來移民火星的計劃似乎正在一步步走向現實,馬斯克本人對此也是信心十足。有了這兩大王牌,SpaceX已經具備了載人航天的能力,但距離馬斯克的移民火星計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於是馬斯克又提出了星艦和星鏈兩大計劃。星艦計劃實際上是龍飛船和獵鷹火箭的組合和延伸,目標是最終實現向火星運輸移民和物資。而星鏈計劃則可以理解成地球與火星之間的一個由衛星組成的,巨型無線路由器。
  • 要當火星首個總統?馬斯克制定火星移民法律框架:不受地球管控
    出現這樣的情況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特斯拉的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和他旗下的SpaceX公司。隨著太空計劃的逐步推進,馬斯克一直以來移民火星的計劃似乎正在一步步走向現實,馬斯克本人對此也是信心十足。有了這兩大王牌,SpaceX已經具備了載人航天的能力,但距離馬斯克的移民火星計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於是馬斯克又提出了星艦和星鏈兩大計劃。
  • 移民火星的時間表出爐,馬斯克公開宣布這一計劃
    他早在幾年前就對外公布了移民火星的計劃,近期他又提到了這一計劃。不同於以往的回答,這次馬斯克對SPACE X公司未來就移民火星的計劃進行詳細的介紹,其中包括具體目標。根據他的介紹,這家公司將利用10年的時間在德州南部的生產基地生產1000架星際飛船,平均每年生產100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