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和H&M各自的競爭優勢是什麼?

2021-01-08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ZARA

先說ZARA,當前最成功的但是最特立獨行的服裝品牌。ZARA的品牌核心競爭力是目前世界上所有時尚品牌都模仿不了的。

ZARA採用的模式叫做Vertical Integration,極大地縮短了出貨時間:平均為2周,因此以ZARA為代表的快時尚品牌一年可以有15-20個Collection。與之相比,普通的品牌出貨的整個流程需要4至6個月,一年一般只有兩個Collection。

但是,由於採用了Vertical Intergation模式,ZARA相對於其他快時尚品牌能更好更快地控制整個流程(從市場調研,到設計,打板,製作樣衣,批量生產,運輸,零售),比同樣以出貨速度著稱的H&M,快了5天。

為了追求快,ZARA可謂犧牲了很多的成本:

1. 在生產流程中,ZARA依靠總部所在的拉科魯尼亞的無數手工作坊,家庭工廠起家,很多產品直接在當地生產,直到最近幾年才逐漸外包,然而H&M前些年有75%的產品在亞洲製造,現在已經將生產全部外包。然而也因為這個原因,H&M的價格大約為ZARA的50%-70%(暫且不考慮原材料成本)

2. 所有的遠程運輸都是飛機,而不用貨船,甘願支付高額的運費而不願意花費廣告費和市場營銷的費用,ZARA的市場營銷費用只佔總成本的0.3%-0.4%,然而其他品牌大約佔3%-4%。縱使花費了高昂的成本去追求快,ZARA的毛利率和淨利率仍然和H&M不相上下,同時ZARA也不願為了提高利潤率去節省上述成本。

因此,ZARA達到了所有時尚品牌和零售商都前所未有高度:

1. ZARA總部倉庫裡的所有衣服不會停留超過三天,店鋪每周會向總部下單兩次以補充產品,存貨周轉率比其他品牌高3-4倍

2. 平均每季只有15%的衣服需要打折出售,其他品牌則為50%。

3. 顧客平均一年去ZARA17次,其他品牌只有4次 。(你應該第一時間就反應到我們的大海瀾哈哈)

另外,ZARA的核心,是店鋪,因為只有在店鋪才能真正接觸到顧客,才能了解顧客的需求。因此,店鋪提供銷售數據,再將其遞交給店面經理,店面經理整理完畢後將結果交給設計部門,設計部分按照顧客需求設計出款式,再將其遞交給商業部門去評估成本和價格,之後開始打板,樣衣製作,在移交給工廠生產,最後存放於ZARA超級大的物流倉庫(是亞馬遜的9倍),倉庫門口都會有無數的貨車每天兩次將產品運輸到歐洲其他地區或者機場。在這個流程中,單就設計而言,平均20分鐘設計出一件衣服,每年可以設計出2萬5千件以上的新款,是H&M的4-6倍。因為顧客對於時尚的需求是變化的,從店鋪收集的資料是具有時效性的,因此,快才是這一模式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制勝法寶。(所謂快時尚的本質)

正是因為ZARA這一特立獨行的模式,才使得其餘現有品牌完全無法效仿,因為如果效仿就意味著品牌的設計師們不再對設計起決定性作用,甚至需要重建設計師團隊,物流系統,生產流程等。

但是弊端也是有的:

1. 因為對於全部流程的掌控,使得運營風險增加,如果一旦出現經濟衰落或者行業不景氣,無法將壓力轉移給供貨商(比如要求供貨商降價。。。)

2. 無法整合各國優勢,實現利益最大化。

3. 店鋪被品牌直接管理,無法通過代理等形式快速擴張(比如義大利的貝納通),並且財產也有一部分需要投資於新店鋪和已有店鋪的翻新整修,降低了資產周轉率(ZARA的Assets Turnover為1.4,GAP為1.8,H&M為2)

4. 眾所周知,抄襲問題,ZARA已經是明著抄了很多年,你告我就告,官司輸了就賠你錢,反正我都能掙回來(不像美國的Forever21被控告之後搞得沸沸揚揚。。。)

H&M

另一個巨人。同樣十分優秀的快時尚品牌,在模式上面來說,更加傾向於兼顧出貨時間和產品成本,因此速度不及ZARA,但是依靠著成本領先優勢也在這一行業佔有一席之地。H&M是歐洲這邊屌絲青年的首選,最近的設計偏街頭,什麼大印花,牛仔,大字母,大迷彩。產品缺點也很明顯,質量不敢恭維,面料算是這四個品牌裡面最差勁得了但是和ZARA一樣,都是把服裝從耐用消費品變革為快速消費品的革新者,因此質量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其中H&M最出彩的地方,當屬運動衣,這個系列國內貌似這些年才開始賣。其實H&M的運動衣做的很專業,分類很細(有跑步,網球,甚至還有瑜伽),價格便宜,比阿迪耐克便宜不是一點,因此大受歡迎,銷量很出彩。

下面的圖是H&M運動衣在2013年的補貨率(Replenishment Rate)達到了36%,最後打折出售的只佔10.4%(ZARA的存貨周轉率這麼高也還有15%需要打折出售),相比之下運動衣絕對是H&M的一大亮點。

另外一點,H&M在尺碼的選擇上有更多選擇,甚至還有很多是為了準媽媽而量身定製的。下圖是英國的H&M的附加尺碼的size offering統計和當地主要競爭者的對比:

因此,可以說H&M和ZARA是各自在不同的方面滿足顧客需求,前者是在日常穿著和使用上,後者是在設計上。在運營上面,H&M注重低成本,ZARA注重產品更新速度。

Zara和H&M在產品線上的分布

如果我們大致將ZARA和H&M的產品分為男裝女裝童裝,ZARA的Product Segmentation分布相對平衡,然而H&M更加偏重於女裝。

在這裡可以用線上銷售的產品做對比:ZARA的女裝佔40%,男裝佔29.5%,童裝佔30.5%;H&M的女裝則為51%,男裝僅佔16%,童裝33%。因此我們可以看到H&M的女裝成為品牌發展的重點,這點從H&M的廣告中也可以看出來。

其中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品牌定位的消費者略有差異,ZARA的消費者較之H&M更加成熟,因此經常會有消費者為伴侶或者孩子選購衣服,並且ZARA的目標就是為了拉近T臺與大眾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因此不存在偏重於單一產品的品類上。然而H&M的策略更加偏向於商業化,追求更大的商業利益,這從後文即將要介紹的降價策略和補貨策略也可看出來。

Zara和H&M定價策略

對比線上銷售,H&M比ZARA多了2000多個款式,其中ZARA的價格區間在$5-$322, H&M的價格區間在$1-$291,ZARA的商品的平均價格為$48, H&M為$21.4。

但是H&M的商品價格相對集中,有56%的商品的價格在$1-20$之間,但是ZARA的商品價格則相對分布較平衡,商品佔據價格區間最多的為32%,位於$20-$40這個價格區間中。如果我們分為上裝和下裝來對比:

圖中顯示,H&M的上裝多集中於$10-$20和$20-$30,而ZARA的上裝主要集中在$40-$50,其餘的大多處在$20-$40,而H&M的裙裝則分布在$20-$30和$40-$50這個兩個區間,ZARA主要集中在$40-$50。

因此可以說在定價策略上面,H&M傾向於同時銷售高價和低價兩種商品,以滿足不同需求的人群,而ZARA則主要是依靠較集中的價格,提供不同的款式和面料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時,ZARA的價格是連續性增長的,然而H&M的價格產生了斷層,但是高價的商品款式十分稀少,因此H&M仍然在嘗試滿足消費者對於高質量商品的需求。這從H&M不斷通過與設計師和名流的合作也可以看出來。

Zara和H&M的降價和補貨策略

兩個品牌線上銷售的情況是:H&M有24.2%的產品在降價銷售,其中9.3%的產品降價超過50%;而ZARA僅有3.2%的商品降價銷售,其中0.2%的商品降價超過50%。此數據說明H&M相比於ZARA更加依靠打折來清理存貨。

但是,原因是為什麼?

我們可以看兩個品牌的補貨策略:ZARA的補貨率僅為2.8%,H&M為23.1%,兩者都是以補充女裝為主(這也說明了女裝銷量大,存貨周轉率高,因此以商業利益為主要策略影響因素的H&M的女裝佔據主導地位)還有一組數據不可忽略,就是ZARA到目前為止全價銷售最久的商品(oldest full-priced products)是在2013年11月上架的,而H&M是在2011年5月上架的。

因此,綜上所述,ZARA採用的策略是低補貨率,少量降價,H&M採用的策略是高補貨率,大量降價(無論是產品數量還是降價幅度)。那麼ZARA低補貨率,少量降價的策略是如何獲利的呢?答案就是不斷推出新品,用新品代替已經銷售完的商品,儘管該商品銷量很好。而H&M的策略是如果該產品銷量好,則不斷進行補貨,直到產生存貨積壓為止,再打折出售。

ZARA的策略貌似減少了庫存壓力,但是正是由於不斷更新產品,才使得ZARA的設計師團隊和買手團隊不斷在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ZARA這一策略的風險在於新產品開發,而不在於庫存。同時在上架的新產品中,ZARA平均41天售完一個新產品,而H&M需要153天。因此ZARA的這一策略用品牌溢價以及打折促銷吸引低端消費者,清理庫存。同時,減少打折商品數量不但造成了「稀缺」和「搶購」的感覺以推動打折商品的銷售,而且為新品的推出讓出了道路。H&M的策略則更加穩健,雖然庫存有較大壓力,但是不斷補充暢銷商品再打折出售得以保證大量的營業收入,減少了新產品開發的風險。

最後歸結到終端策略,其實很簡單,ZARA提供數量相對平衡的產品線,並且價格相對集中,同時依靠強大的買手團隊和設計師團隊保證新品的銷量,降低庫存壓力。H&M的決策方式更加商業化,產品方面偏向於庫存周轉率高的女裝以保證收入,再利用價格可選區間大的定價策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依靠傳統的但是穩健的補貨策略和打折的促銷方式來保證銷量,清理庫存。

相關焦點

  • ZARA H&M等四大快時尚品牌 究竟都有什麼各自的門道?
    四大快時尚品牌,究竟都有什麼各自的門道?   ZARA   先說ZARA,四個牌子裡面最強勢的,也是當前最成功的但是最特立獨行的。ZARA的品牌核心競爭力是目前世界上所有時尚品 牌都模仿不了的。且不說規模,畢竟規模人人都有可能做到,這裡著重說它的不可複製的模式。ZARA採用的模式叫做Vertical Integration,垂直出貨。
  • 買了這麼久的ZARA、H&M、UNIQLO、GAP 你知道區別嗎
    先說ZARA,四個牌子裡面最強勢的,也是當前最成功的最特立獨行的,因此可能需要多廢點話。從設計來說,提到GAP,往往都會想到那些簡簡單單的款式,牛仔褲,印著LOGO的上衣。同樣十分優秀的fast fashion品牌,在模式上面來說,更加傾向於兼顧出貨時間和產品成本,因此速度不及ZARA,但是依靠著成本領先優勢也在這一行業佔有一席之地。時尚程度也不及ZARA,畢竟人家ZARA也是抄大牌啊,而且抄到了精髓。H&M是歐洲這邊屌絲青年的首選,最近的設計偏街頭,什麼大印花、牛仔、大字母、大迷彩等。
  • ZARA的英文到底怎麼念?你讀對了嗎?
    ZARAzara應該怎麼讀?說到zara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是現在最流行的快時尚品牌之一,但是你可能不知道zara其實是西班牙的品牌。所以zara也是起源於西語,那麼zara該怎麼讀呢?身邊的朋友都很愛逛zara,但是卻把zara讀成雜(一聲)rua(四聲),這種讀法對嗎?肯定不對!zara的正確讀法應該是/'zaərə/。
  • 中文和英文各自的優勢是什麼?
    說起人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說這個人的優點是什麼,缺點又是什麼。其實這個說法很不嚴謹,因為人沒有所謂的缺點和優點,只有特點。只有在具體的挑戰面前,特點才會變成優點和缺點。所以我們平時說起某人的優缺點時,其實附帶了隱藏信息——那就是背後對應的環境,面對的挑戰是什麼?不過,聽的人往往get不到而已。人的個性特徵如此,語言文字也一樣。
  • 賽諾菲全球首個抗IL-6抗炎藥Kevzara(sarilumab)獲批上市,治療類...
    Kevzara需要聯合甲氨蝶呤(MTX)或其他傳統的DMARDs藥物聯合用藥;若患者對甲氨蝶呤或DMARDs不耐受或有禁忌時,Kevzara也可單獨用藥。Kevzara的推薦劑量為每2周一次皮下注射200mg,在某些情況下,該劑量可由200mg降至150mg,以便管理特定的實驗室異常。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批准,使Kevzara在全球範圍內收穫的首個監管批准。
  • 從代工價格上漲看8寸晶圓的供需關係和競爭優勢
    從代工價格上漲看8寸晶圓的供需關係和競爭優勢
  • 賽諾菲/再生元Kevzara全球項目美國以...
    2020年3月30日訊 /生物谷BIOON/ --賽諾菲(Sanofi)與合作夥伴再生元(Regeneron)近日聯合宣布,評估抗炎藥Kevzara(sarilumab)治療重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全球臨床試驗項目中,美國以外地區首例患者已在接受治療。
  • 《國家競爭優勢》(麥可-波特著)
    《國家競爭優勢》正是他繼一九八○年的《競爭策略》和一九八五年的《競爭優勢》後另一部劃時代的著作。  --------------------------------------------------------------------------------  內容簡介:  經過了11次印刷和翻譯成12種語言版本之後,麥可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完全改變了我們原來對財富在現代全球經濟中是如何形成和保持的觀念。
  • 電動閥和氣動閥的原理及各自優勢
    電動閥與氣動閥的原理:電動閥通常由電動執行機構和閥門組成。
  • 商學院數字生態競爭優勢理論引發學術界和企業界關注
    該中心以人大商學院和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為主幹單位、國家電網大數據中心及聯通大數據公司等為參與單位。數字時代為新理論思想之源在近50年來,對世界影響最大的管理理論之一就是哈佛大學教授麥可·波特提出的競爭策略和競爭優勢理論,他本人被喻為「競爭戰略之父」。
  • ZARA、H&M敗走中國,「雌雄同體」才是中國服飾的未來
    至於「中性」和「無性別」到底有什麼區別,店員大多含糊其辭。但無論如何,在大眾對「無性別」了解有限的情況下,概念灌輸自然成為一線服務人員的天職。此外,bosie的店員還要解決尺碼選擇的困惑。對於女性顧客來說,bosie的適配尺碼要比正常女裝尺碼小一到兩號,這意味著店員針對女性顧客的服務要更加周全且精細。
  • 加拿大三種留學方式的各自優勢,看看哪個更適合你
    加拿大留學申請的途徑不止一種,每一種方式都有自己的優勢,適合不同的學生,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加拿大三種留學途徑的各自優勢有哪些~ 優勢解讀:堅實學習基礎+名校橋梁 除了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實用能力外,預科期間學生所修讀的學分課程,將為以後在大學選擇專業做準備,同時,學習氛圍和生活環境的改變,能夠讓學生在這一年的時間中慢慢適應和調整。
  • 什麼是21700電池?21700鋰電池技術優勢
    什麼是21700電池?21700鋰電池技術優勢。與18650電池一樣,特斯拉21700電池也是圓柱形鋰電池中的一種。21700型鋰電池能量密度比我們熟知的18650型電池更高,而且成組之後成本反而會降低。
  • 掌握SWOT分析法,快速找到你的市場競爭優勢,脫穎而出
    掌握SWOT分析法,快速找到你的市場競爭優勢,脫穎而出前面用了2篇文章跟大家分析怎樣分析企業的市場競爭環境,PEST分析法主要從政治法律、經濟、社會文化、技術因素等方面洞悉一個企業的外部環境,波特五力分析法主要從行業競爭者
  • 英文中常見的a.m.和p.m.是什麼詞的縮寫?
    原標題:英文中常見的a.m.和p.m.是什麼詞的縮寫? { 今日問題 } a.m/p.m的說法是怎麼來的?,看起來它們和morning、afternoon並沒有直接關係,卻一樣表達「上午」、「下午」,這是為什麼呢?它們真正對應的單詞是什麼呢?
  • 實體超市發揮各自優勢 線上線下整合才是王道
    這些商超O2O戰略的主要實踐負責人開誠布公,各自講述自己企業的O2O心經,從而進行深度的交流與探討。 應對挑戰 各顯本領不久前,天貓超市宣布在北京和杭州進行雙同步的制度。據天貓超市總經理金誠介紹,天貓超市已經在北京設立了北區辦公室,將專注華北市場。
  • 聶無逸:集中力量全面提升國家競爭優勢
    第三個角度是面對內外部經濟矛盾和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中國企業如何提升面向全球的競爭優勢問題。具體而言就是要通過國內產業結構的全面升級,重新排兵布陣,不僅要繼續融入全球產業分工體系,更要努力成為全球技術創新的領導者。尤其要在大數據、人工智慧、生物基因、新能源新材料、先進位造等產業集群中努力尋求突破,在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中贏得比較明顯的競爭優勢,堅持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發展全方位的國際經濟合作。
  • 空氣淨化器霸主問世,顆粒物CADR值高達 1013m/h
    隨著霧霾的肆意席捲,舉國上下已經開始聯合組隊抗擊霧霾,並且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進入2018年之後,凡是涉及到環境問題的產業將會面臨更嚴厲的政府監管和處罰。至於霧霾嚴重到了什麼程度,估計只有置身其中的人才會深有體會,在2017年年末的最後兩天,蚌埠的霧霾嚴重到能見度不足五米,並且身在霧霾當中會聞到空氣中夾雜著一股刺激性的氣味。
  • 襄陽醫藥化工產業:把資源優勢化為競爭優勢
    襄陽餘家湖保康工業園、襄陽循環經濟產業園兩大「飛地經濟」工業平臺應運而生,把不利因素變成有利因素,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競爭優勢,精準發力,走上了循環可持續發展之路。醫藥化工產業,成為萬億工業強市建設中強勁有力的「新引擎」。2015年全年,襄陽醫藥化工行業完成總產值590.4億元,比「十二五」期間增長了2.18倍。
  • H字母本義和引申義,home和house,hall和hill到底怎麼區分?
    這節分析H字母本義和引申義,同時輕鬆搞定home和house,hall和hill,cap和hat,head和brain的區別!H h字母的形:H h字母的聲:[eit]H h字母的本義:它代表籬笆或柵欄、梯子、臺階在腓尼基語中和H相應的字母有兩條橫槓,它代表籬笆或柵欄,字母名稱叫heth或ch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