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奇怪的知識增加了!學會它不用計算卡路裡也能邊吃邊瘦

2020-12-05 時尚健康

東方衛視的《極限挑戰》第六季大家有看嗎?在已經播出的一期節目中,雷佳音、嶽雲鵬、王迅、賈乃亮、鄧倫、宋小寶收到邀請前往「番茄健康」公司,繼承「總裁」之位。

「番茄健康公司總裁」張晨光提出,想要順利繼承,就必須消耗象徵卡路裡的「卡路幣」,只有剩下最少「卡路幣」的人,才能通過考驗變「總裁」。

六位成員將從合理計算卡路裡、出行方式、加強運動等方面向觀眾展示消除卡路裡,健康生活的正確方式。

為了給更多人傳達「全民健身」的理念,節目還在開播前和微博共同開啟了#全民燃燒卡路裡#公益計劃。

邀請網友們共同衝刺50萬卡路裡值,為新疆墨玉縣薩依巴格鄉小學解鎖公益大禮包,「極挑團」在節目中消耗的卡路裡也會作為助力值加入到卡路裡值中。

節目中還是有很多爆笑亮點的,鄧倫前有和宋小寶組隊「牛奶咖啡」;後有和嶽雲鵬cos灌籃高手

還有鄧倫和雷佳音二人連體搏擊,上場前信心滿滿,然而想像很美好,現實還是被實力碾壓,倆兄弟成了彼此最甜蜜的負擔賈乃亮依舊逆襲失敗成為墊底;

迪麗熱巴戲精上身扮孕婦

最後雷佳音運氣爆棚,成功減少「卡路幣」,成為「番茄健康公司」繼承人。

我們可以看出節目主題是在倡導讓更多人意識到提升免疫、合理健身的重要性。

節目中的成員們將象徵卡路裡的「卡路幣」綁在身上,用最直觀的方式體現了卡路裡給大家生活帶來的不便,從合理膳食、全民健身等角度,號召大家一起「動」起來。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所說的「卡路裡」究竟是什麼?僅靠減少卡路裡的攝入量來達到減肥的效果可行嗎?為什麼動一動會燃燒卡路裡,吃東西會攝入卡路裡呢?

卡路裡是什麼?

「卡路裡」是常用的能量單位,通常用來代表食物中的熱量含量。1卡(小卡、cal)就是讓一克水升高一度所需的能量。食物能量通常用千卡計算,也稱為大卡(1Kcal=1000cal)。

按國際單位,能量應當用焦耳來表示。1卡等於4.182焦耳,則1千卡等於4182焦耳。有時候也用這個單位表示食物當中的能量。大多數時候,人們還是用千卡來計算食物當中的能量,因為它比較方便。

1克澱粉或白糖含能量4千卡;1克脂肪含能量9千卡,1克蛋白質含能量4千卡。比如說,如果吃10克脂肪,那麼就給身體帶來了90千卡的能量。

如果吃50克重的爆米花,那麼就增加了約170千卡的能量供應。一個人每天所需要的能量,也用千卡來計算。

卡路裡的作用

我們平常所吃的食物,人體新陳代謝的化學作用會把食物分解,轉化為熱量,除了提供人體以外的活動能量以外,還能夠提供能量給人體以內的血液循環、呼吸、消化吸收等。

總而言之,卡路裡是為我們人體提供營養吸收的重要來源。

那為什麼減肥要控制卡路裡?

卡路裡進入人體內,一是成為被消耗的能量,二是當作備用能量作為體脂肪儲存起來。肥胖是因為多餘的熱量堆積在體內,瘦是因為熱量被消耗。

一旦所攝取的熱量無法被身體及時消耗,這些剩餘的能量便會變成脂肪儲存於脂肪細胞之中。

所以先了解食物的卡路裡,能夠更直觀地幫你管理每日的飲食,以及控制熱量的攝入和消耗。

我們每天需要多少卡路裡?

一般而言,當身體攝入熱量之後,其中10%會用於消化吸收食物,15%-30%用來補充身體活動的能量消耗,還有65%-70%會用於維持身體器官和組織的基本運轉。

成年男性每天的基本熱量需求在2250大卡左右,成年女性在1800大卡左右,如果攝入熱量過多,又沒有足夠的身體活動去消耗,它就會變成脂肪囤積在身體裡。

數據來源: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

《減肥新方法》、科普中國·科學百科

如何科學地控制卡路裡的攝入

看營養成分表

購買食物時,包裝上的食物營養成分表可以幫助你知道每種食物的熱量有多少。

首先要注意一下「單位重量」,一般都是每100克(固體)/每100毫升(液體),有些也會是每一小份(如25克等)。營養成分表中的熱量單位往往是千焦,可以用「1大卡≈4.184千焦」的公式來換算。

記錄食物

將每天所吃食物記錄下來,將食物分類,了解每一種食物健康與否。

如果當天吃了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就用紅筆標註出來,提醒自己下次不要再攝入此類致胖食物了,嚴格控制飲食習慣。

保持運動

當然也不能只關心自己吃進多少卡路裡,除了管住嘴,邁開腿也很重要。在計算每天飲食卡路裡的同時,也算算每天運動消耗的卡路裡。

成年人每天身體活動的消耗量應佔總能量消耗的15%以上,約為240-360大卡。

除了日常活動外,還建議每周進行5天左右的中等強度運動,累計達到150分鐘以上,同時保證每天走路6000步。

吃優質食物

有很多食物都是低卡路裡,並且味美口感好,有著極好的負卡路裡性質的。不必為了減肥,而挨餓。取而代之的是,應該吃很多負卡路裡的食物來消耗過多的脂肪使自己自然苗條。

蔬菜:蘆筍、西蘭花、白菜 、蘿蔔、芹菜、 黃瓜、洋蔥、西紅柿

水果:蘋果 、葡萄、檸檬、芒果 橙子、菠蘿 草莓、椰子、香蕉、櫻桃、紅莓、西柚、番石榴、奇異果、荔枝、木瓜、等。

果仁類:巴西果、慄子、杏仁、夏威夷果、花生、松果、核桃等。

適量原則

美國營養專家拉迪西亞·弗洛雷斯建議大家「適可而止」,「沒有哪一類食物比較重要,也無須規範食物的分量,僅需大致區分為『大量』、『適量』和『少量』即可。」

這個方法不提供定量的建議,因為個人所需的營養會隨著年齡、性別與運動量而有分別。如果規定了分量則容易讓某些人吃得太多,而另一些人卻吃不飽。

以下是「適可而止」原則的重點:

儘量吃不同類別的食物;吃大量蔬菜和水果;吃適量穀物(米飯、全麥麵包、麵條、餅乾和燕麥等);吃少量肉類,最好是去皮的魚或雞,豬、牛、羊等肉類最好少吃。

美國營養學家伍勒說,判斷一個人應攝取多少熱量,最簡單的公式就是把體重的公斤數乘以30。

人類每公斤體重大約需要30卡熱量,例如體重為60公斤,每天就需要1800卡的熱量。

不過,營養專家還可以舉出許多實例,說明這算法並不完全準確。因為基因、飲食、營養等因素都會有影響。

控制卡路裡固然重要,但是只有清楚地認識卡路裡,並且科學地控制它,讓時尚成為一種習慣,才是真正成為瘦美人哦~

新媒體編輯 霹靂 版式 商子屹

本文原載於時尚健康

ID: shishangjiankang22

圖片來源於時尚健康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時尚健康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如何用「邊寫邊搜」寫論文?
    從閱讀到寫作,如何用 邊寫邊搜打造你專屬的 高效 文獻閱讀和論文寫作系統?邊寫邊搜是致力於成就效率愛好者的一款知識服務工具,提供 資料管理、聚合搜索、在線閱讀、一鍵引用、筆記摘錄、模版管理、協同創作、報告加速 等功能。「在線精讀」是一款基於雲服務的分屏閱讀和筆記應用,邊讀資料邊做筆記,打造個人專屬的高倍速閱讀理解體系。
  • 減肥者一天應該吃多少卡路裡?教你熱量、基礎代謝率怎麼算
    學會「基礎代謝率、TDEE」如何計算,配合這5招更易瘦有很多人私信問我,會計算基礎代謝了,也計算出自己的TDEE了,那麼我該怎麼計算一天吃多少卡路裡呢?很多食材的熱量怎麼計算呢?需要注意的一件事:「1克食物不是1大卡」,食物中的熱量遵循以下方程式:食物熱量計算方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總卡路裡,例如:1克碳水化合物= 4卡路裡(1:4)1克蛋白質= 4卡路裡(1:4)
  • 簡單到能一直瘦!解密近年最紅的「168 斷食法」
    《營養學年度評論》(Annual Review of Nutrition)數據顯示,在16例試驗中,已有11例表示體重減輕;《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研究表示,持續間歇性斷食50周的人與遵循傳統嚴控卡路裡、節制飲食熱量的人,減少的體重差不多,還不用每餐、每天心累地計算卡路裡、膽戰心驚。
  • 每天暴食5800卡路裡也不胖,他是怎麼做到的?
    如果按照傳統的「卡路裡理論」來計算的話,按照這樣吃下去,山姆小夥子應該會在三周內長胖 7.5kg。但事實上:山姆只胖了1.7 kg!卡路裡計算和真實體重變化是有很大區別的。最有可能的解釋是:他的熱量消耗在實驗期間大大增加了,他的身體減少了食物的營養吸收率。
  • 搞清3 件事,「輕斷食減肥」嗖嗖的!|節食|節食減肥|卡路裡|減肥...
    節食就是計算卡路裡,或者刻意少吃;  什麼是輕斷食?  輕斷食的關鍵在於「延長空腹時間」。    輕斷食限制的是「空腹時長」,  而不管「能量攝入」。  節食需要計算卡路裡,輕斷食不必計算。  節食需要「刻意少吃」,輕斷食不必少吃。  總之,輕斷食與節食的基本區別是:  節食關注的是「吃多少」,  輕斷食關注的是「啥時候吃」。
  • 減脂計算「卡路裡」真的科學嗎?
    食物能量通常用千卡計算,也稱為大卡(1Kcal=1000cal)。按國際單位,能量應當用焦耳來表示。1卡等於4.182焦耳,則1千卡等於4182焦耳。有時候也用這個單位表示食物當中的能量。大多數時候,人們還是用千卡來計算食物當中的能量,因為它比較方便。1克澱粉或白糖含能量4千卡;1克脂肪含能量9千卡,1克蛋白質含能量4千卡。比如說,如果吃10克脂肪,那麼就給身體帶來了90千卡的能量。
  • 「負卡路裡食物」真的存在嗎?可以吃越多、瘦越多?
    傳聞說,消化這種食物所需的熱量,超過吃它能獲得的熱量; 所以,我們從這些食物上得到的熱量也就變成了負數,負數!#破音# 關於"負卡路裡食物",早就有很多闢謠,但都是理論層面的分析;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老師和同學們覺得,吃吃看才知道啊。
  • 年輕人「邊作邊養」普遍:邊無休止熬夜 邊吃維生素
    在甘肅上學的95後大學生覃彥(化名)喜歡打遊戲,經常睡得很晚,「有時晚上邊敷著面膜,邊熬夜看遊戲比賽,第二天早上醒來再吃點枸杞」。調查顯示,82.3%的受訪青年覺得「邊作邊養」的現象在年輕人中普遍,其中21.4%的受訪青年覺得非常普遍。
  • 邊玩邊學會,計客超級魔方
    看完更是迷茫了,那時候就在想,要是有個人能耐心地一步步指導我完成魔方那就好了,非常感謝小米有品送來一個魔方老師------計客超級魔方讓我邊玩邊學,再次領會魔方的樂趣。其實在不久之前買了一款2階的給上幼兒園的小外甥玩,小傢伙還挺溜用了一個晚上自己就學會了怎麼把一個面拼起來。這次三階的可以留給自己玩一玩。
  • 正佳「小藍杯」,3.8元/杯!邊喝奶茶邊看展,來的都是潮男潮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廣州吃喝玩樂蒲,ID:pupu020】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以江海為彩給時間上色」網藍店11MILES」·///廣州人終於又可以多了一個放鬆拍照打卡地~潮州「潮茶」11MILES終於來到正佳了!
  • 計算卡路裡是減肥界的「地心說」,都算錯了吧!
    說到減肥,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死守卡路裡」,甚至還有一首歌「每次多吃一粒米,都要說聲對不起」,當然有一部分人,通過卡路裡的計算攝入一些高度加工食物和零食甜點,如果說每一種包裝食品的熱量都高於營養標籤標註的20%,那是不是很容易超標呢?所以,營養標籤,僅供參考,掃一眼心裡有個數就好。
  • 五大減肥運動 讓OL邊工作邊瘦
    今天小編就推薦五個減肥運動給需要減肥的OL們,讓你們邊工作邊瘦。   1、反向臂抻拉  目標:抻拉手臂,提高消化效率  在正坐在座位上的時候,單臂下垂,另外一隻手臂豎直向上.雙臂向相反方向抻拉,直至背部略微有擠壓感即可。因為它的鍛鍊效果很好,你可以讓動作開放度更高一些.這樣放鬆深度會更好。
  • 鞠婧禕一口麵包吃33下,吃飯慢嚼得多真能減肥嗎?
    不過話說回來,這就是我們之前老強調, 「慢慢吃嚼得多能減肥」的小技巧 另外瘦素也會從脂肪細胞釋放, 而且它是會放大CCK的信號, 也就是會誇張地告訴大腦「停止進食」。
  • 臺北6大頂級和牛燒肉,邊看邊流口水,實在太誘人啦!
    位於大橋頭捷運站附近的「旺盛苑」,主打日式頂級桌邊服務、選用肉質鮮美的頂級和牛、採全預約制,雖然才開業一年多,卻已經成為許多老饕心中的最愛。店內A5和牛牛排、和牛生牛肉、和牛炙燒都是必吃中的必吃,此外,還可以選擇「特選旺盛苑盛合」,每種部位都要吃到。在師傅的巧手燒烤之下,肉質保持著鮮嫩多汁,一入口香味滿溢,肉汁爆棚,實在太銷魂了。
  • 樸春瘦了11公斤,2021你瘦多少斤?目標定錯只會越減越肥
    聽到這個信息,我的第一反應是「樸春是誰?」,網上搜了搜,她是韓國女歌手,曾經是女子演唱組合2NE1的成員,哎,我實在太孤陋寡聞,這個組合也不知道。然後,又好奇「ADD是啥病?」,原來是注意力缺失症,主要的表現就是注意力很難集中,總是分心,丟三落四。怎麼感覺我就是這樣?嗚嗚。但作為營養師,谷老師最關注的還是她的體重。
  • 卡路裡神話:減不下去的肥,都是熱量計算方式的錯
    編者按:關注健康的我們總會在購買食物時,看一看營養成分表:每份含xxx能量,然後在心裡默默將其轉化成卡路裡,然後或放心或想著等會兒鍛鍊地吃下去。但事實是,現代食品加工業為你提供的是最容易被吸收的卡路裡,並且,他們把熱量簡單相加的計算方法完全錯誤。
  • 陪你瘦 茄子也能做出低熱量的沙拉?
    【小貼士】 計算卡路裡真的好煩! 咱們陪你瘦欄目推出以來,不少朋友都表示蠻喜歡,可是每次計算食譜中的卡路裡時,就會抱怨:「哎呀!每頓都要算這個,太煩啦!」「有沒有啥好用的工具?」  現在有手機APP可以方便計算,但真的很抱歉,工具無法確定你到底吃了多少,也無法確定你在吐司上塗了多少黃油……所以只能靠自己計算。
  • 如何更「健康」的吃泡麵?|教你看營養成分表系列④
    如何才能更「健康」的吃泡麵?作為教你看營養成分表系列中的第四篇,當然還是要從營養成分表談起。事實上,泡麵生產商們自己也知道鈉的含量實在高的離譜,加上國家法規規定食品中鈉含量必須作為營養標籤的一個組成部分被標明,生廠商們早已在包裝上給予了我們「忠告」。
  • 不吃晚飯減肥?吃錯了減肥真難
    像下面這8個減肥的知識,就可能會顛覆你的認知。掌握科學的減肥知識和技巧,一起來健康享瘦吧!所以進食太快,感覺吃飽時可能已經吃得過多。而狼吞虎咽還會增加胃腸負擔,所以吃飯時注意多嚼幾口再咽,嚼幾口倒是不用數,精神和身體都不緊張急迫,放鬆吃就好。
  • 如何通過計算卡路裡精準減肥
    接上一篇的話題,了解了攝入量需要小於消耗量後,那我們怎麼具體得了解到底我今天能不能瘦?如果上一篇的方法大家實踐了1,2個星期覺得沒有效果,那你需要更努力點啦。知道自己到底吃了多少東西,真正從數字上做到攝入小於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