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現在的中國人來說,最痛苦的民族記憶就是上個世紀的抗日戰爭,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而爆發的戰爭。這一場戰爭持續了十四年之久,而在這段時間裡中國人民經歷了一個黑暗時期。上世紀侵華戰爭爆發的時候,日軍在中國的國土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慘死在日軍手上的中國同胞超過了3000萬人,為了抵抗日軍的侵略,中國的男女老少都拿起了武器參與到了抗日戰爭當中。
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曾有一個口號: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當時許多的青少年成為了中國抗日力量的中堅力量。而在這其中就有一位叫謝春生的小孩,抗戰的時候他瞞著父母選擇了參軍。參軍之時他只有十五歲,多年後才再次回到家中卻已經是86歲的老人,而他那106歲的母親竟還在等他。
抗日戰爭前期,謝春生一家遭到了日軍的襲擊,為了讓其他家人逃離,謝春生的父親慘死在了日軍的屠刀之下,不過他和母親都逃脫了。從那之後,謝春生一家人就開始了流亡生活。
謝春生一家人在逃亡的時候找到了一個小村莊,因為村莊比較安全,所以他們就安頓了下來。謝春生的母親打算就在這個小村莊平安的生活下去,可是謝春生心中對日軍充滿了仇恨,所以謝春生就有了參軍的想法。
謝春生將自己想要參軍的事情告訴了自己的母親之後,母親強烈反對謝春生參軍,對於謝春生的母親來說,謝春生是家裡的希望,如果謝春生參軍犧牲了,那她就同時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所以她並不同意謝春生的想法。
儘管母親不同意自己參軍,但謝春生在家仇國恨的驅使下還是選擇了深夜離家去參軍。他找到了地方的中國軍隊,並成功的參加了軍隊,從此踏上了戰場。在戰場上謝春生表現英勇,也算是殺敵無數。
在抗日戰爭結束之後,謝春生已經無法和家人聯繫了,所以他打算找一個合適的機會離開部隊回家。誰知道最後解放戰爭爆發,謝春生因為隸屬國軍統轄,因此只能隨著部隊前往臺灣。之後兜兜轉轉幾十年,兩岸關係緩和,謝春生也有機會回到大陸尋親,加上在大陸上尋找的兩年,謝春生總共時隔71年,才再次回到家中,而這時一直在等待他回家的母親已經106歲了。
謝春生的故事在抗日戰爭時期很常見,不過相較那些永遠留在戰場上的戰士,謝春生還能夠再見到母親也算是一個好的結局了。不過讓人悲傷的是,謝春生的母親在他回家當晚就去世了,因為戰爭和自己的孩子分離七十多年,謝春生的母親完全就是靠著對兒子的思念才堅持到了自己的孩子回家。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也能夠體會到戰爭的殘酷,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果然不是一句簡單的說辭,百姓在戰爭中所經歷的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這都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彌補的。正是因為中國經歷了多場戰爭,所以中國人厭惡戰爭,對於我們來說,世界和平才是最大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