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搜於特(002503,SZ)正陷入一場股權轉讓糾紛之中。因轉讓款逾期未收到,一筆涉及800萬元款項的股權轉讓,讓搜於特在2018年年報中計提了100%的壞帳準備,這也曾被深交所重點問詢。
搜於特(002503,SZ)正陷入一場股權轉讓糾紛之中。因轉讓款逾期未收到,一筆涉及800萬元款項的股權轉讓,讓搜於特在2018年年報中計提了100%的壞帳準備,這也曾被深交所重點問詢。
記者了解到,搜於特的這筆股權轉讓,源於2014年對黃崇軍創立的深圳市雲商微店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商微店)的增資,後續由於雲商微店經營不善,搜於特籌劃退出,約定以800萬元的價格向黃崇軍轉讓所持雲商微店19.94%股權,但黃崇軍逾期未支付,雙方因此打起了官司。在搜於特起訴黃崇軍後,黃崇軍也提起反訴,反訴已於1月9日開庭審理。
值得一提的是,雲商微店是國內最早的一批微商之一,曾經風光無兩。搜於特除了投資雲商微店外,還同時投資了另一家微商,後者於2018年宣告破產。上市公司的投資和退出,折射出微商行業自2014年興起後,經歷迅速井噴而後下滑的發展趨勢,行業的洗牌和淘汰加劇,資本的投資熱潮也逐漸冷卻。
因經營不善欲退出
2014年12月,搜於特與包括黃崇軍在內的雲商微店的三位股東籤署了增資協議,決定以超募資金1595萬元,認購雲商微店註冊資本24.9萬元,佔增資完成後雲商微店註冊資本的19.94%。
根據搜於特2014年12月披露的公告,雲商微店主要經營微店網,後者通過PC端和手機端讓用戶「零成本、零風險」開店,通過交易佣金吸引用戶不斷推廣形成裂變,致力於打造全品類綜合性B2B2C電子商務平臺,並通過每年向供應商收取固定的技術服務費獲取利潤。
微店網是微商剛剛興起時,比較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平臺,曾在經濟雜誌社、中國經濟報刊協會等主辦的「第三屆華尊獎」上被授予「網際網路最佳創新獎」,在品牌聯盟、貴州省工商聯、貴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八屆中國品牌節上被授予「2014年度電子商務行業模式創新獎」。
但好景不長,經過2015年、2016年的運營,雲商微店經營不太理想,一直沒有分紅,經營業績出現大幅度下降。公司根據云商微店的經營狀況判斷其有所減值並計提了相應的減值準備共計795萬元。
為了及時止損,2017年7月,搜於特與黃崇軍籤訂了股權轉讓協議,約定黃崇軍以800萬元的價格受讓搜於特所持雲商微店的19.94%的股權;黃崇軍在合同生效日兩年內完成款項支付;黃崇軍以所持雲商微店30%股權向搜於特出質,作為股權轉讓款付款的擔保。隨後,搜於特將該筆股權轉讓款記入「其他應收款」。
然而,如今兩年付款期限已過,黃崇軍逾期未支付,雙方訴諸公堂。2019年12月12日和2020年1月9日,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分別開庭審理了搜於特訴黃崇軍案件和黃崇軍反訴搜於特案件。
協議籤署過程存爭議
記者從公開庭審資料和採訪中獲悉,雙方對於股權轉讓協議的籤署過程存在爭議,各執一詞。
搜於特方面請求判令黃崇軍支付股權轉讓款800萬元,並自起訴之日起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逾期利息,黃崇軍出質給搜於特的雲商微店30%股權優先受償。
然而,1月14日,黃崇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個股權轉讓協議,是搜於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致使我在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情況下簽訂的。」
黃崇軍稱:「雲商微店在2016年底資金鍊已經全面斷裂,完全資不抵債,搜於特提出讓我以800萬元的價格購回搜於特持有的股份,我一開始是堅決拒絕的,畢竟公司當時根本一文不值。但在遭到拒絕後,搜於特派出的員工代表以雲商微店財務憑證丟失為由,威脅我如果拒絕搜於特的建議,搜於特便要以會計憑證丟失為由將我起訴。」
為了免受起訴,黃崇軍最終答應了搜於特的請求並配合辦理股權轉讓及股權質押手續。「搜於特當時也再三解釋說那800萬元不會成為我的個人債務,只要未來我將雲商微店成功出售之後再支付800萬元股權轉讓款即可,萬一無法出售,自己損失的也就是質押的30%股權份額。」黃崇軍表示。
對此,黃崇軍反訴搜於特,要求判令撤銷股權轉讓協議,搜於特配合黃崇軍辦理股權質押註銷手續,案涉股權原路歸還。
不過,對於該股權轉讓協議的籤署過程,搜於特在回復深交問詢函時表示,其為「友好協商」。在近期的兩次公開審理中,搜於特表示,該股權轉讓通過了股東會決議,並且履行了工商登記變更手續,轉讓手續合法有效。
搜於特董秘辦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退出雲商微店是出於公司各方面調整的原因;公司對本案的意見以最終的訴訟結果為準。
微商行業加速洗牌
記者注意到,搜於特曾在一段時間內對微商「情有獨鍾」。2014年底,搜於特在投資雲商微店時,同時也投資了另一家微商——長沙千裡及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沙千裡及),後者運營「天天微賺」平臺,與微店網同為運用熟人社交的電子商務平臺。搜於特的這兩筆投資共計3690萬元。
作為傳統服裝企業,搜於特對這兩個微商平臺寄予厚望。彼時,搜於特在公告中表示,天天微賺和微店網有效解決了傳統綜合性網際網路平臺下消費者搜索成本較高,以及供應商利潤被平臺大幅侵蝕等自身難以克服的問題,如兩個平臺未來能夠適應電子商務市場的變化、迅猛成長,將不僅為公司的投資帶來豐厚收益,也會為公司產品的電子商務渠道開拓巨大空間,甚至為公司向其他消費品行業延伸提供契機。
不過,記者查詢到,在搜於特投資後,長沙千裡及的經營並不理想,已於2018年5月因宣告破產而註銷。搜於特2018年年報顯示,搜於特對長沙千裡及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帳面餘額減少1695萬元,即完全清空股權。另外,雲商微店如今也因資不抵債、經營不善,讓搜於特陷入股權轉讓糾紛之中。
搜於特對雲商微店的投資和退出,也是近年來資本對微商從熱捧到冷靜過程的縮影,折射出了微商行業的發展軌跡。
微商從2014年興起,進入團隊化運作時期,一大批品牌微商成立,傳統品牌紛紛湧入微商市場。然而,2015年開始,隨著央視曝光毒面膜事件,微商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引發熱議,微商行業進入下滑期。
根據北京市消費者協會2018年3月發布的《2017年微商行業發展狀況調查報告》,產品質量是微商經營中最突出的問題,尤其是「三無」現象比較嚴重;其次是暴力刷屏和退款困難。品質無保障、消費者維權缺失和監管困難成為目前微商行業的發展痛點。
大浪淘沙,微商行業經歷洗牌,資本的投資熱潮逐漸冷卻。隨著《電子商務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微商納入電商經營者範疇,微商行業也逐漸得到規範和發展。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