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細菌的超能力:讓水在溫度更高時結冰

2021-02-25 中科院物理所


↑ 點擊圖片查看 ↑


新研究發現,無處不在的細菌也許通過操縱水分子之間的力量來幫助水結冰。

丁香假單胞菌這種細菌會利用特殊的蛋白質輪流排斥或者吸引水分子,將水分子擠成密度高低不同的斑塊。這種斑塊會在某種程度上「迷惑」水分子,因此它們能夠在溫度更高的時候結冰。

研究的共同作者、普朗克研究所的物理學家Tobias Weidner表示,這是第一個提供實驗數據來解釋這些奇怪細菌獨特能力的研究。「我們清楚地展示出這些蛋白質能夠與水相互作用,促進冰的形成。」


製冰者


丁香假單胞菌是地球上分布最廣泛的生物之一,人們低能在土地裡找到它,高能在對流層的雲朵裡找到它。在天氣不合作的時候,滑雪度假地會利用這種細菌來製作人工雪。這種細菌還能凍壞植物。

這些始終存在的微生物帶來的影響有些類似「蝴蝶效應」,想像一下一隻在巴西的蝴蝶山洞翅膀之後,在德克薩斯州造成了龍捲風。研究人員們發現在亞馬遜熱帶雨林裡,這種微生物的數目極其龐大。它們還會搭乘氣流,從中東飛到南極洲,從而帶來可能的降雨。

Weidner說:「基本上這有點像廣泛的共同演化。亞馬遜釋放海量冰核細菌,它們旅行到某個地方帶來降雨,現在這一降雨又使得不同大陸的植物開始生長。」

相反,砍伐亞馬遜雨林會造成冰核細菌減少,從而給其它地方帶來乾旱。


無高溫冰


在庫爾特·馮內古特的書《貓的搖籃》中,科學家們發現能利用ice-nine在室溫條件製造冰之後,世界就被毀滅了。幸運的是,丁香假單胞菌並不具備ice-nine的潛力,比如它無法令撒哈拉沙漠這類高溫地區的水結冰。

獨特的能力

為了理解丁香假單胞菌如何完成它們的結冰任務,研究團隊利用光譜學技術分析這種細菌和水分子的振動。這種技術能夠告訴我們水分子是否作為樣品存在,以及它們被排列的方式。

科學家們利用這種方法,發現在溫度下降的時候,與丁香假單胞菌接觸的水分子排列結構更加有序,而這種有序效應並不會發生在水分子與其它細菌接觸的時候。這使得研究人員們懷疑正是這樣的順序使得丁香假單胞菌具備了結冰的能力。

那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種改變呢?為了回答這一問題,Weidner及其同事分離了丁香假單胞菌的不同部位,發現固定在丁香假單胞菌上的特定蛋白質會讓水分子擠得更緊湊或分得更開。這導致細菌周圍的水形成密度高低不同的斑塊。

研究人員們推測,這種重新排列刺激水分子變成固體冰的晶格排列。他們還發現丁香假單胞菌可以從周圍的水分子中吸收熱量,降低水溫。

這一新發現對大氣化學家有深刻影響。

來源:煎蛋

進入問題專欄,提出你的問題~

↓ 這裡 ↓

↓識別下方二維碼快速提問↓


近期熱門文章Top10

↓ 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

1. 改變世界的十個公式(2016-3-4)

2. 物理學之美(2016-3-25)

3. 警惕人工智慧?(2016-3-11)

4. 量子力學英雄譜(2016-3-9)

5. π與最美的數學公式(2016-3-20)

6. 十萬個為什麼,國外的長啥樣(2016-3-13)

7. MIT技術評論: 這十項技術將在2016年改變世界(2016-3-3)

8. 量子世界的十個事實(2016-3-29)

9. 電磁波和引力波(2016-3-2)

10. 張首晟:用物理學家思維做風投(2016-3-21)

相關焦點

  • 決定水什麼時候結冰的,除了溫度還有它們
    跟我們所熟知的相反,水並不總是在0℃結冰。知道或控制水在何種溫度下結冰(開始於成核)是至關重要的,回答這樣的問題將有助於我們預測雨雪天氣。然而,要在更高的溫度下開始結冰過程,水分子還需要一些其他的東西,比如灰塵、煤煙或其他雜質,這樣水分子就可以在上面形成晶格,這就是成核的過程。昆蟲、魚類和植物都會產生各種形式的抗凍蛋白,以幫助它們在低溫條件下生存。
  • 水結冰
    辰 星水的結冰溫度是0℃,一般室溫中水不可能結冰。但科學家說,水的凝固點不僅與溫度有關,還與壓力有關。當外界壓力增大時,水在一般室溫中也會結冰。例如在一萬個大氣壓下,水就可在一般室溫中結冰。其實,水的凝固點不僅受溫度和壓力的影響,還受到水所容納體積的影響。荷蘭一位物理學家發現,將水限制在很窄的空間中,就可讓水在室溫裡結冰!
  • 為什麼80℃的水會比10℃的水結冰更快呢?
    這個標題看起來有點反常識,為什麼高溫的水會比低溫的水結冰更快呢?這似乎不符合我們的認知,水結冰的溫度是0℃,10℃與0℃的距離可比80℃與0℃的距離近多了。這或許就是彎道超車吧。高溫的水比低溫的水結冰更快,這種效應叫做姆潘巴現象。
  • 為什麼80℃的水會比10℃的水結冰更快呢?
    這個標題看起來有點反常識,為什麼高溫的水會比低溫的水結冰更快呢?這似乎不符合我們的認知,水結冰的溫度是0℃,10℃與0℃的距離可比80℃與0℃的距離近多了。這或許就是彎道超車吧。高溫的水比低溫的水結冰更快,這種效應叫做姆潘巴現象。姆潘巴是發現這個效應的一個中學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發現故事吧。
  • 0度水就能結冰,為啥冰箱冷凍還要零下18度?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冰箱也是變得越來越先進智能,不同區域針對不同的食物可以設置不同的溫度,甚至有些冰箱的溫度還可以根據需要自行調節。可能很多小夥伴都注意到了,一般家裡購買的冰箱,在出廠時冷凍室都會被設置在-18℃。但是,不是零度就可以結冰了嗎?為什麼要設置這麼低的溫度呢?
  • 微觀世界的水100攝氏度時會結冰
    眾所周知,水在零攝氏度時結冰,100攝氏度時沸騰。但是,科學家最近發現,在微觀世界裡,水在100攝氏度卻結冰,而不是沸騰。 據物理學網報導,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者對此試驗結果感到驚訝。科學家通常知道,水在微觀下的沸騰和結冰溫度點會發生變化,下降10攝氏度左右。 但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發現,在通常100攝氏度沸點條件下,碳納米管中的水卻變成結冰狀態。
  • nature:10℃水也能結冰,有時零下27度卻不結冰,怎麼回事?
    來源:趣之化學公眾號我們知道水在0攝氏度開始結冰,但是在0攝氏度以上會不會結冰呢?水究竟是如何結冰的呢?最新發表在《自然》雜誌的研究成果為我們揭開謎團。當一滴水結成冰時,它通常從一個微小顆粒(被稱為冰核)開始,在冰核上會形成第一個冰晶,然後冰晶再向水滴的其他部分擴散,蔓延到更大的水體。冰核就像一個導火索,一旦有一個冰核,其他水分子就快速結冰。水結冰,冰核形成相當關鍵。如一瓶非常純淨的水即使在 0℃ 以下也能維持液態不會結冰,但只要輕輕晃動一下瓶子,水就會很快結冰。
  • 從微觀探測水結冰過程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實驗上證實了水結冰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並給出了「臨界冰核」的尺寸和過冷溫度的關係,從而證實了「經典成核理論」的預言。研究成果19日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
  • 純水在0攝氏度時不會結冰
    水是0℃這是顯而易見的吧?但是事實上,液體的熔點是根據吉布斯自由能:G=H-TS確定的,熔點是使得液態吉布斯自由能和固態吉布斯自由能相等時的溫度。而過冷是指液體在熔點以下的溫度時,該溫度與液體熔點的差值。並不是說過冷就會凝固,而是要過冷到一定程度以後才會凝固。這是因為,在凝固過程中,事實上是兩個作用力,形核驅動力和形核阻力相互比較。
  • 瑞士科學家發明新方法:可讓液態水逼近絕對零度時不結冰
    據合眾國際社4月10日報導,來自瑞士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防止水結冰的方法,這種方法甚至在極低溫度下同樣有效。該研究能夠幫助其他科學家分離、保存和研究大分子生物。蘇黎世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將過冷水收集在一種合成的新型脂質中,能夠使其保持液態。科學家們在《自然納米技術》雜誌中詳細介紹了他們此次項目的成果。
  • 你也可以讓水瞬間結冰
    你相信嗎,只要用手觸摸一下水瓶,一整瓶水就會瞬間結冰。這不是神話,也不是魔法,你也可以學會,只需簡單幾個步驟。接下來,你還會學到如何從瞬間凍結的瓶子裡倒出流動水。聽起來有點玄,但作為初學者的你就能做到。
  • 科學家做過實驗,水在105攝氏度時能夠結冰,到底是什麼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早已經熟悉了水的性質,其中100攝氏度沸騰、0攝氏度結冰的特性也被我們所熟知。不過,在2018年的時候,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科研團隊做了這樣的實驗,將直徑僅為1.8納米的碳納米管放到裝有水的容器內,當對進入納米管的水分子進行加熱後發現,當溫度達到105攝氏度時,納米管中的水出現了凝固並將管體堵塞,而堵塞住管體的水分子所形成的結果,已經不再是液態或者氣態形式,而是類似冰的固體形態。
  • 讓水在沸騰的同時結冰?就是這麼神奇!
    水,0°結冰,100°沸騰,可以說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常識,而到了高原地區,水無法煮開也並不是多麼冷僻的知識。但是,你知道嗎?達到了一定條件,水可以在沸騰的同時結冰!當溫度為0.01℃(273.16K),壓力為610.75Pa時,水能夠同時以固、液、汽三相平衡共存。這就是水的三相點。
  • 什麼桶裡的水要比水池裡的水結冰要快?
    俺是湖南徐小六,今兒個早上我起來時,發現了放在外面水池邊的一個桶裡面的水結冰了,我以為昨天晚上下了大霜把水給凍住了但是昨天晚上並沒有下霜,而是吹了一晚上的北風。這個也太奇怪了同樣是水,為什麼把水放在桶裡就結冰了,而在水池裡卻沒有結冰呢?我把桶裡的冰拿出來看看,這冰塊也有一釐米厚,然後放到水池邊冰塊卻滑到了池子裡去了,於是我用根棍子去池子裡找冰塊,這個時候卻什麼也找不到了。
  • 一瓶水,教你做出災難電影中的結冰特效
    過冷水,是指溫度低於攝氏零度的液態水。實驗中,我們把水放在冰箱中冷藏一段時間後,水的溫度會下降到零度,通常而言,水的溫度達到凝固點,且繼續向周圍環境放熱,水就能結冰。但實驗中,卻是在我們將水瓶撞擊後,裡面的水才開始結冰。
  • 結冰是0℃,那為啥冰箱冷凍要設-18℃?這裡有講究
    冷凍室很冷,這是常識,但王女士發現,自家冰箱冷凍室溫度竟然在-18℃。「這麼低,不是很費電嗎?」於是王女士試圖將溫度調高一點:「零度就結冰,那我調-5℃肯定就夠了呀!」 不過,王女士這個提議遭到了老公的反對,「廠家出廠肯定算過的,有他的道理,這個錢省不得!」
  • 創新課堂第23期:科學 三年級上冊1.3《水結冰了》
    1、認知目標知道當環境溫度低於0℃,水的溫度下降到0℃時,開始結冰
  • 飛機為什麼不結冰?
    空氣溫度也有零下幾十攝氏度了,可舷窗上並沒結冰。  首先,從結冰的條件來看,除了溫度需要在零度以下,還需要充足的水氣。大型運輸機在10000米~12000米高度的平流層飛行,空氣稀薄,水蒸氣非常少,所以即便溫度很低也看不到飛機的舷窗上結冰。  其次,飛機舷窗結冰的概率比迎風面結冰概率小得多。
  • 見過零下幾十度的液態水嗎?這種水只要稍微動一下就會瞬間結冰!
    當水的溫度達到零攝氏度的時候,水就會結冰,完成從液體到固體的相變,這是我們的常識。然而在有些時候,水會表現出比較詭異一面:它的溫度明明已經遠遠低於零攝氏度,但是它就是不結冰,依然保持液體的狀態,但只需要稍加震動,或者其他的一些幹擾,比如說加入冰晶以及其他雜質,它就會迅速的凍結成冰。如下圖所示。像這種溫度遠低於零攝氏度卻不結冰的水,我們稱之為「過冷水」,有些「過冷水」的溫度甚至可以達到零下幾十攝氏度。那為什麼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呢?
  • 科學家發現反物理現象, 水加熱到105℃反而會結冰
    水是生命之源,在地球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地球上71%面積是海水,人體中水分也佔到了60%-70%,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熔點是0℃,沸點是100℃,超過100℃水就會氣化,關於水的特性我們早已熟知。但是科學家發現了水的一個反物理特性,水在105攝氏度的高溫下竟然會結冰,這個結果也讓很多學者跌破了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