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光來到地球需要8分鐘,但是對於光子來說,卻只用瞬間

2020-08-20 山輕

太陽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我們人類正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那是因為我們地球上的植物生長大部分需要太陽來進行光合作用,而大部分動物也是需要陽光才能生活的,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我們的地球它是位於太陽系中最適合生命生長的地方,這也就說明了我們的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是剛好合適的,而在太陽系中也只有與太陽合適的距離才會有生命誕生,但是太陽對於我們人類來說那也是十分的遙遠,我們地球距離太陽有1.5億公裡,這個距離對於現在我們人類來說也已經是很遠的距離了。

那麼就算是這麼遠的距離,對於陽光來說是可以很快就到達的,然而經過科學家的研究,計算出了太陽光到達我們地球需要的時間大約是8分17秒,大家要知道這8分17秒可是在光速運動下的時間。

而我們的地球上在天氣晴朗的夜晚是可以看到銀河的,其實我們看到的那些夜空中閃閃發光的星星,其實有不少是和太陽一樣的恆星,有的比太陽還要大,只是它們距離我們的地球更加的遙遠。這些距離我們遙遠的恆星它們所發出的光要到達我們地球的時間則會更長,然而根據愛因斯坦提出的狹義相對論還有廣義相對論讓我們了解到時間與空間的不同概念,而這些光到達我們地球的時候可能已經是經過了幾千幾萬年甚至是上億年的時間,因此上我們在地球所看到的有些星星所發出來的光其實就是那些星星幾千幾萬年前或者是上億年前所發出的光,因此上我們人類通過分析這些星星所發出的光的光譜,從而推斷出宇宙和星球是怎麼形成的。

如果說光來到我們的地球,其實對於我們人類來說也就是時間與空間的運動,也是狹義相對論中所說的,一旦我們觀察的角度不一樣,那麼時間與空間也會發生變化的,如果我們是站在光子的角度來看,其實只是一瞬間光子就到了我們的地球,那是因為在光速之下的時間是會無限的膨脹,那麼對於光速運動的光子來說所有外部世界的事情全部都是在一瞬間所發生的。

然而對於時間和空間來說那是要相互參考才會有意義,那麼在這廣闊的宇宙中時間其實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在我們人類的眼中我們所觀察到的星體運動還有觀察到的光的運動,那麼這樣來說時間的這個概念也就會自然而然的產生了,而我們所說的光速其實就是用來描述這個廣闊宇宙之中的距離單位,然而我們現代人類的科學技術的水平還不是很高,我們人類想要完整的探索太陽系和銀河,那就需要我們的飛行器不斷的去接近光速才可以。

因為我們人類的生命周期對於這個浩瀚的宇宙來說實在是太短了,如果是按照我們人類現在的火箭飛行速度,也許我們人類從出生一直到老也才剛剛飛出太陽系,更不要說去探索更廣闊的銀河系,和浩瀚的宇宙了。

​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

相關焦點

  • 太陽光來到地球需要8分鐘,但是對於光子來說,卻只用瞬間
    太陽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我們人類正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那是因為我們地球上的植物生長大部分需要太陽來進行光合作用,而大部分動物也是需要陽光才能生活的,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我們的地球它是位於太陽系中最適合生命生長的地方,這也就說明了我們的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是剛好合適的,而在太陽系中也只有與太陽合適的距離才會有生命誕生
  • 太陽光到地球需8分鐘,在光子看來它花了多長時間?
    太陽光到地球需8分鐘,那在光子看來它花了多長時間?我為什麼要重複這個問題呢?原因是,這個問題包含兩個方面!首先我們看到的光子真的全部來自約8分鐘前的太陽光嗎?最後一個問題就是在光子看來它離開太陽表面後,達到地球需要多長時間?
  • 太陽光從太陽到地球需要8分鐘,那麼在光子看來它花了多長時間?
    這些從太陽發出的能量,經過茫茫宇宙空間來到地球,被地球所吸收,為推動地球發展演化以及生命的誕生和繁衍創造了不可獲缺的基礎,得以形成目前穩定發展的地球各圈層結構、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太陽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為14960萬公裡,這也是天文學中對1個天文單位的標量值,根據光速每秒30萬公裡的數值,我們可以很容易計算出太陽光到達地球的時間為8.3分鐘,那麼實際上光子從產生到達地球的時間,遠遠不止這個數,要漫長得多。太陽內部的核聚變能夠激發氫元素核聚變反應需要非常高的溫度和壓力。
  • 太陽光要8分鐘到達地球,人眼卻瞬間看到太陽
    我們每天抬頭就能看見掛在天上的太陽,每天東升西落,時時刻刻照耀著地球上每一個角落。不過,很少有人想到,照在我們身上的太陽光其實並不是「現在」的光,而是八分鐘之前的太陽光。聽起來有點奇怪?其實這是因為,雖然光速很快,但太陽離我們太遠了,光從太陽傳到地球並沒有那麼容易。
  • 我們看到的太陽光不是8分鐘之前的,而是上萬年前的光線
    太陽光光的本質是一種電磁波,太陽距離地球的平均距離為1.8億千米,光傳播這麼遠的距離需要8分20秒,因此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陽光確實是8分鐘前從太陽表面發出的。假如太陽內部突然停止了核聚變,不再釋放能量,那麼我們需要等8分鐘才知道。按照這個道理,我們看到的陽光怎麼可能是上萬年前的呢?要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了解太陽光是如何形成的。
  • 太陽光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我們看到的陽光真的是8分鐘前的嗎?
    ,太陽距離地球的平均距離為1.8億千米,光傳播這麼遠的距離需要8分20秒,因此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陽光確實是8分鐘前從太陽表面發出的。假如太陽內部突然停止了核聚變,不在釋放能量,那麼我們需要等8分鐘才知道。按照這個道理,我們看到的陽光怎麼可能是上萬年前的呢?要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了解太陽光是如何形成的。
  • 為何太陽光到地球需要8分鐘,人眼卻能瞬間看到?
    我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陽的出現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規律的一部分,太陽作為整個太陽系的中心,八大行星都圍繞著這顆恆星作公轉運動,當太陽發生核聚變之後,產生的光亮傳達到地面大概需要8分鐘左右的時間,宇宙在這樣的真空環境當中,光速的傳播速度是不變的大約是30萬千米每秒,這也是公認的宇宙當中最快的速度
  • 我們看到的太陽光究竟是8分鐘前的還是幾萬年前的?
    我們看到的太陽光究竟是8分鐘前的還是幾萬年前的?
  • 我們看到的太陽光究竟是8分鐘前的,還是上萬年前的?
    光的傳播需要時間,我們看到的都是過去式。地球與太陽相距1.5億公裡,光每秒能在真空中傳播30萬千米,則太陽光從太陽表面到達地球大約需要8分20秒,因此我們從地球上看到的太陽是8分鐘之前的太陽。太陽之所以能夠發出可見光,是因為太陽內部在進行著核反應,核反應產生的光和熱加熱了整顆太陽,太陽上的物質被加熱到上萬度的高溫,然後才向外輻射太陽光。核心處產生的光除了能夠加熱整顆太陽,還需要抵抗來自太陽外殼物質的重力,這也是太陽能長期保持平衡的原因之一。
  • 我們看到的太陽光究竟是8分鐘前的,還是上萬年前的?
    光的傳播需要時間,我們看到的都是過去式。地球與太陽相距1.5億公裡,光每秒能在真空中傳播30萬千米,則太陽光從太陽表面到達地球大約需要8分20秒,因此我們從地球上看到的太陽是8分鐘之前的太陽。太陽依靠核聚變反應發光發熱 ,而核聚變反應主要位於太陽中心地帶,那裡的溫度高達1500萬℃,壓強是地球大氣壓的3000億倍,太陽光就產自那兒。為了產生這些光,太陽每秒鐘要損失大約400多萬噸的物質,不過這對太陽來說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太陽半徑大約為70萬千米,理論上來說,光子以光速到達太陽表面僅需要兩秒多時間。然而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 太陽光飛到地球只需8分20秒,為何科學家卻說,需要數萬年時間?
    以光速從地球出發,飛行8分20秒左右,便到達了1.5億公裡之外的太陽表面附近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是8分鐘之前的太陽,更準確的說,是8分鐘之前的太陽表面。 但在科學家看來照射到我們身上的每一個光子,雖然都是在太陽表面同一個起跑線上出發過來的,但他們的年齡卻大不相同,更準確的說,從太陽表面飛來的光子們,其實都已經幾萬歲,甚至幾十萬歲了,早已不再年輕,言下之意就是說雖然光子僅需8分20秒左右就能到達地球。
  • 宇宙知識:我們看到的太陽光究竟是8分鐘前的還是幾萬年前的?
    我們看到的太陽光究竟是8分鐘前的還是幾萬年前的? 這個問題很簡單稍微對天文知識有點了解的小夥伴張口就來,我們看到的太陽光是8分20秒之前從太陽表面來到地球。
  • 太陽光到地球需要八分鐘,人的意識瞬間到達,是不是意識比光快?
    有人說:宇宙中最快的是意識,太陽光到達地球需要8分鐘,人的意識瞬間就能想到太陽,作何解釋?這是詭辯當中的混淆概念,人在大腦中想像一個事物,只不過是對這個事物的屬性在大腦中建模而已,並不會影響到真實世界的太陽。
  • 光從太陽到地球要8分鐘?光子:太低估我的速度了,一瞬間足以
    想像一下承載日落光影的光子從太陽出發,直到它映入眼帘,被你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分子吸收的這個過程,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光子在太空中旅行了8分多鐘,對於光子自身來說它的旅程並沒有時間。,還要保證在地球上的人看來還是走了8分鐘,也就是出現「相對時間」,有點抽像,下面詳細解釋。
  • 光從太陽到地球要8分鐘?光子:你低估我的速度了,只需一瞬間
    「 時間對於光子 」是沒有意義的,世界對於它來說太小,時間於它完全凝固,然而在我們的眼裡,它似乎又沒有那麼厲害,或許你不夠了解它。光子8分鐘的旅程夕陽西下,其實是八分鐘前的夕陽。想像一下承載日落光影的光子從太陽出發,直到它映入眼帘,被你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分子吸收的這個過程,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光子在太空中旅行了8分多鐘,對於光子自身來說它的旅程並沒有時間。
  • 地球距離太陽只有8光分,為什麼太陽光卻來自幾十萬年前?
    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是8分鐘之前的太陽,更準確的說,是8分鐘之前的太陽表面。,而非8分20秒之前,地球接收的太陽光,從來都「老光」,而不是「新光」 造成這種「反直覺」現象的原因,
  • 我們看到的太陽光並非8分鐘前的,而是十幾萬年前
    我們看到的太陽光並非8分鐘前的,而是十幾萬年前作為太陽系中的「老大哥」,太陽的質量佔據了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6%,其周圍有八顆行星圍繞著它不停地運轉,其中包括我們居住的地球在內。眾所周知,太陽系中唯一會自行發光的天體就是恆星太陽,地球上維持生命的光和熱都是從太陽那裡傳送過來的。
  • 太陽光到達地球需要8分鐘,人一眼就能看到太陽,眼速比光速快?
    筆者-小文太陽是太陽系的老大,而八大行星則圍繞這顆巨大的恆星做公轉運動,在地球上,人們每天都能看見日出日落,這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了,但你可知道,太陽光到達地球需要花費多長時間呢?而在地球上,一是人類沒有發現足以推動飛船進行光速飛行的燃料,二是人類沒有辦法在控制質量不變的前提下加快飛船的速度,因此,光速對於人類而言只能局限在理論當中。那麼,在宇宙中究竟有沒有一種物質的速度可以超越光速呢?答案是有的,就比如說星體之間的紅移現象和宇宙膨脹現象。
  • 太陽光是怎樣產生的?陽光到達地球需要多長時間?
    我們都知道太陽光從太陽表面傳播到地球需要花費約8分鐘的時間,這是光在太空中傳播所需要的時間,太陽到地球約有1.5億公裡遠,陽光的傳播速度是299792.458千米每秒,所以需要八分鐘多一點的時間。但是,我們是否知道太陽表面發出的光線,它的本源地又在哪裡呢?
  • 太陽光到地球需要多久?上萬年其實是從產生算起
    太陽通過核聚變,每時每刻都在產生巨大的能量,這些能量以光的形式向宇宙空間發射,我們地球正是由於處在太陽光的適度照射距離內,才能存在液態水,才能使生命蓬勃發展。天文上把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定義為一個天文單位,也叫做日地距離、太陽距離,由於地球繞太陽的軌道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圓形,所以日地距離也在發生這變化,不過這個變化也不大,因此日地距離一般取平均值為14960萬千米,按照這個距離來計算的話,光從太陽到地球的時間大約是8分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