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光從太陽到地球需要8分鐘,那麼在光子看來它花了多長時間?

2020-11-22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太陽內部持續不斷地進行著核聚變反應,向外界釋放著光和熱。這些從太陽發出的能量,經過茫茫宇宙空間來到地球,被地球所吸收,為推動地球發展演化以及生命的誕生和繁衍創造了不可獲缺的基礎,得以形成目前穩定發展的地球各圈層結構、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太陽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為14960萬公裡,這也是天文學中對1個天文單位的標量值,根據光速每秒30萬公裡的數值,我們可以很容易計算出太陽光到達地球的時間為8.3分鐘,那麼實際上光子從產生到達地球的時間,遠遠不止這個數,要漫長得多。

太陽內部的核聚變

能夠激發氫元素核聚變反應需要非常高的溫度和壓力。而在太陽形成的過程中,星雲物質中的氣體物質和星際塵埃在引力波動影響下,逐漸發生碰撞和聚集,一方面質量不斷增加,另一方面組成物質的高速角動能轉化為核心的熱能,從而推動核心溫度也不斷增加。當這個溫度提升到700萬攝氏度以上時就能夠激發核心處氫原子的核聚變反應。

在太陽內核的核聚變反應中,由四個氫原子聚合為一個氦原子,並同時釋放兩個正電子,這個過程是相互獨立存在的,每四個氫原子的聚變,將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質量虧損,測算出這個虧損值為0.031u,根據質能方程,質量的虧損必然要通過能量釋放的方式加以體現,那麼每個獨立進程的核聚變反應,釋放出來的能量E=m*c^2=2.8*10^7電子伏特,折合4.6*10^(-12)焦耳。

科學家們通過萬有引力公式,測算出太陽的總質量為1.99*10^27噸,又通過太陽年齡和質量的關係推導出氫元素在太陽內核中的比例約為70%,從而計算出每秒太陽參與核聚變反應的氫元素總量為7億噸,這7億噸的質量絕大部分轉化為氦原子的質量,其中有很少一部分轉化為能量,因此太陽在漫長的近50億年歷史中,損失的質量也僅為6*10^23噸級別,大約是100個地球的質量,與太陽的總質量相比還不到千分之一。

太陽的圈層結構

雖然用肉眼來看,太陽就像一個大火球,但我們所看到的並非是太陽的整體,用肉眼看到的只是它的重要組成部分-光球層,在光球層的外側,還存在著色球層和日冕層,而我們用肉眼只能看到色球層中出現的耀斑爆發現象,而日冕層我們用肉眼是觀察不到的。

1、光球層。光球層處在太陽的內部,其半徑佔到太陽總半徑的80%左右。按照距離核心的距離不同,也可以根據其物理特徵劃分為幾個圈層:

最裡面的是核反應區,位置是從核心處到太陽半徑的四分之一處,這裡是太陽物質密度最大、溫度最高、壓力最大的區域,質量佔據太陽總質量的一半以上,主要由氫元素和氦元素構成,其中氫的佔比達到70%以上,溫度達到1500萬攝氏度,壓力甚至能達到2500億個大氣壓,氫的核聚變反應都是在這裡發生的。核反應區之外是輻射區,從核反應區的外圍一直延伸到太陽半徑的二分之一處,核反應區內部產生的能量,通過輻射層時以輻射的形式向外界進行傳輸。輻射區之外是對流區,處於光球層之下,平均厚度較小,只有15萬公裡左右。這裡存在著沒有參與太陽內部核聚變的氫原子,在高溫下,這些氫原子不斷被電離,流體靜力學的平衡狀態被打破,引起氣體的上升或者下降。在這裡,太陽內部核反應所產生的輻射能量,其中有一小部分轉化為這種對流能量,為色球中出現的耀斑、日珥等現象提供能量來源。2、色球層。是包裹在太陽光球層外側的結構單元,厚度很小,平均只為2000公裡左右,是一個由等離子體構成的強磁場區域,其組成物質和光球層基本一致,只不過遠離太陽內核,引力作用降低導緻密度比光球層低很多。而磁場的不穩定性,常常會引發劇烈的耀斑爆發現象。

3、日冕層。處於太陽的最外層,也只能在發生日全時才能看到,其半徑很大,可以延伸到太陽半徑的幾倍處,主要組成物質是由外圍的氫和氦原子被電離出的質子、自由電子等。在內核向外輻射壓的衝擊下,日冕層的物質有很大的機率掙脫太陽引力的束縛,形成帶電粒子流向四周快速移動,形成我們常說的太陽風。

光子的產生

太陽光子的產生,離不開內部的核聚變,剛才提到了其核聚變的主要進程就是四個氫原子聚合形成氦原子,但從實際上看,它是質子與質子的鏈式反應,劃分為三個階段。

雙質子氦核衰變:兩個氫原子聚合成一個雙質子氦核,雙質子氦核迅速衰變為氘,釋放一個正電子、一個中微子和部分能量。其中,在衰變的過程中,產生的正電子會立即與附件的電子發生湮滅,釋放出兩個伽馬射線光子和部分能量。氦3核的形成:上一步產生的氘,與另外一個氫原子聚合,形成氦3核,產生一個伽馬射線光子和部分能量。氦4核的形成:上一步產生的氦3核,兩兩一組進行聚變,產生一個氦4核,並釋放兩個質子以以上鏈式反應中可以看出,光子的產生是基於雙質子氦核的衰變以及氦3核的聚合過程產生的。而光子與同期產生的中微子性質不同,中微子性質非常穩定,基本不與其它物質發生反應,所以在產生之後的幾秒時間內就會脫離太陽環境,而光子的逃離剛要複雜得多。

光子的運動過程

伽馬射線光子通過上述核聚變反應生成以後,運行非常短的距離(也就是幾微米)就立即被太陽的組成物質所吸收,由於光子攜帶著能量,被吸收之後能量的其中一部分用於加熱太陽內部的等離子氣體,當這些等離子氣體受熱之後,光子被重新釋放出來,雖然釋放出來的射線波長相同,但能量降低了一些。

接著,這些伽馬射線光子,依然會如此反覆地進行著被吸收-重新釋放的過程,大約經歷10多萬年的時間,才會到達太陽的表面,然後以光線的形式向四周的宇宙空間發射。有科學家做過測算,內核中產生的伽馬射線光子,最快的在1萬年能夠到達太陽表面,最慢的要17萬年左右才能到達。

總結一下

我們從地球上看到的太陽光線,實際上是8.3分鐘前剛剛運動到太陽表面的伽馬射線光子。這些光子其實在更長的時間裡,都是在太陽內部被反覆利用,進行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複機械運動」,不斷消耗著內能,當幾萬年甚至十幾萬年過去之後,才得以掙脫太陽的束縛進入自由的宇宙空間。

相關焦點

  • 太陽光到地球需8分鐘,在光子看來它花了多長時間?
    太陽光到地球需8分鐘,那在光子看來它花了多長時間?我為什麼要重複這個問題呢?原因是,這個問題包含兩個方面!首先我們看到的光子真的全部來自約8分鐘前的太陽光嗎?最後一個問題就是在光子看來它離開太陽表面後,達到地球需要多長時間?
  • 太陽光是怎樣產生的?陽光到達地球需要多長時間?
    我們都知道太陽光從太陽表面傳播到地球需要花費約8分鐘的時間,這是光在太空中傳播所需要的時間,太陽到地球約有1.5億公裡遠,陽光的傳播速度是299792.458千米每秒,所以需要八分鐘多一點的時間。但是,我們是否知道太陽表面發出的光線,它的本源地又在哪裡呢?
  • 太陽光來到地球需要8分鐘,但是對於光子來說,卻只用瞬間
    太陽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我們人類正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那是因為我們地球上的植物生長大部分需要太陽來進行光合作用,而大部分動物也是需要陽光才能生活的,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我們的地球它是位於太陽系中最適合生命生長的地方,這也就說明了我們的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是剛好合適的,而在太陽系中也只有與太陽合適的距離才會有生命誕生,但是太陽對於我們人類來說那也是十分的遙遠,我們地球距離太陽有1.5億公裡,這個距離對於現在我們人類來說也已經是很遠的距離了
  • 太陽光來到地球需要8分鐘,但是對於光子來說,卻只用瞬間
    太陽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我們人類正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那是因為我們地球上的植物生長大部分需要太陽來進行光合作用,而大部分動物也是需要陽光才能生活的,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我們的地球它是位於太陽系中最適合生命生長的地方,這也就說明了我們的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是剛好合適的,而在太陽系中也只有與太陽合適的距離才會有生命誕生
  • 太陽光到達地球需要8分鐘,人一眼就能看到太陽,眼速比光速快?
    筆者-小文太陽是太陽系的老大,而八大行星則圍繞這顆巨大的恆星做公轉運動,在地球上,人們每天都能看見日出日落,這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了,但你可知道,太陽光到達地球需要花費多長時間呢?宇宙是真空的環境,而在該環境中,光速的傳播速度是恆定不變的,也就是大約每秒30萬千米,它是宇宙第一速度,即最快的速度。目前,人類還沒有一種飛行工具的速度可以接近或者說達到光速,這是因為光速其實指的是光粒子在真空中飛行的速度,它是沒有質量的。
  • 太陽光飛到地球只需8分20秒,為何科學家卻說,需要數萬年時間?
    以光速從地球出發,飛行8分20秒左右,便到達了1.5億公裡之外的太陽表面附近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是8分鐘之前的太陽,更準確的說,是8分鐘之前的太陽表面。 但在科學家看來照射到我們身上的每一個光子,雖然都是在太陽表面同一個起跑線上出發過來的,但他們的年齡卻大不相同,更準確的說,從太陽表面飛來的光子們,其實都已經幾萬歲,甚至幾十萬歲了,早已不再年輕,言下之意就是說雖然光子僅需8分20秒左右就能到達地球。
  • 光從太陽到地球要8分鐘?光子:太低估我的速度了,一瞬間足以
    想像一下承載日落光影的光子從太陽出發,直到它映入眼帘,被你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分子吸收的這個過程,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光子在太空中旅行了8分多鐘,對於光子自身來說它的旅程並沒有時間。,把8分鐘縮短到一瞬間,還要保證在地球上的人看來還是走了8分鐘,也就是出現「相對時間」,有點抽像,下面詳細解釋。
  • 光從太陽到地球要8分鐘?光子:你低估我的速度了,只需一瞬間
    「 時間對於光子 」是沒有意義的,世界對於它來說太小,時間於它完全凝固,然而在我們的眼裡,它似乎又沒有那麼厲害,或許你不夠了解它。光子8分鐘的旅程夕陽西下,其實是八分鐘前的夕陽。想像一下承載日落光影的光子從太陽出發,直到它映入眼帘,被你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分子吸收的這個過程,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光子在太空中旅行了8分多鐘,對於光子自身來說它的旅程並沒有時間。
  • 太陽光到達我們需要多久?
    我的問題是:太陽光到達地球和銀河系中的其他行星需要多長時間?太陽光能傳播到太陽系以外的地方嗎?太陽比我們太陽系中的行星大多少?感謝您為此花費時間。從太陽表面發射出來的光大約需要8.3分鐘才能到達地球。光到達我們太陽系中的行星(不是銀河系,只是我們自己的星系)所需的時間,從水星的約3分鐘到海王星的約4.15小時不等。原則上,太空中沒有什麼可以阻止太陽光無限遠地傳播。
  • 太陽光到達我們需要多久?
    我的問題是:太陽光到達地球和銀河系中的其他行星需要多長時間?太陽光能傳播到太陽系以外的地方嗎?太陽比我們太陽系中的行星大多少?感謝您為此花費時間。從太陽表面發射出來的光大約需要8.3分鐘才能到達地球。光到達我們太陽系中的行星(不是銀河系,只是我們自己的星系)所需的時間,從水星的約3分鐘到海王星的約4.15小時不等。原則上,太空中沒有什麼可以阻止太陽光無限遠地傳播。實際上,太陽只有45億年的歷史,所以它的光現在只能向我們之外延伸45億光年。
  • 我們看到的太陽光並非8分鐘前的,而是十幾萬年前
    我們看到的太陽光並非8分鐘前的,而是十幾萬年前作為太陽系中的「老大哥」,太陽的質量佔據了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6%,其周圍有八顆行星圍繞著它不停地運轉,其中包括我們居住的地球在內。眾所周知,太陽系中唯一會自行發光的天體就是恆星太陽,地球上維持生命的光和熱都是從太陽那裡傳送過來的。
  • 太陽光到達地球需要多久?
    問:今天的問題是:太陽光到達地球或銀河系中的其他行星需要多長時間呢?太陽光在太陽系之外傳播了多遠呢?與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相比,太陽到底有多大? 且聽一下分曉。答:太陽光從太陽表面射出後大約需要8.3分鐘才能到達地球。
  • 陽光到地球需8分鐘,但人一睜眼就能看到陽光,眼速比光速更快?
    但是對於人類來說,光速已經是極限速度了,因為太陽光從太陽表面到達地球只需要8分鐘的時間。而人只要一睜眼就能看到太陽,難道人的眼光比光速還要快嗎?每天早上當我們睜開眼睛就能夠看到光,照亮地球的光來自於一個天文單位之外的太陽。根據大概的計算,我們此時看到的光其實是太陽在大約八分鐘之前發出來,相信很多人對此並不知情。
  • 太陽光到達地面的時間怎麼會是8分鐘?
    相對論中提到天體質量越大相對時間越慢,在黑洞這樣一個質量巨大的天體上,時間就會變為零。我們已知地球與太陽間距離為1500萬公裡。由此,我們可以求出太陽的質量比地球的33萬倍。太陽質量約為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實際上,太陽系99.9%的質量都集中於太陽本身。
  • 我們看到的太陽光究竟是8分鐘前的,還是上萬年前的?
    光的傳播需要時間,我們看到的都是過去式。地球與太陽相距1.5億公裡,光每秒能在真空中傳播30萬千米,則太陽光從太陽表面到達地球大約需要8分20秒,因此我們從地球上看到的太陽是8分鐘之前的太陽。太陽之所以能夠發出可見光,是因為太陽內部在進行著核反應,核反應產生的光和熱加熱了整顆太陽,太陽上的物質被加熱到上萬度的高溫,然後才向外輻射太陽光。核心處產生的光除了能夠加熱整顆太陽,還需要抵抗來自太陽外殼物質的重力,這也是太陽能長期保持平衡的原因之一。
  • 我們看到的太陽光究竟是8分鐘前的,還是上萬年前的?
    光的傳播需要時間,我們看到的都是過去式。地球與太陽相距1.5億公裡,光每秒能在真空中傳播30萬千米,則太陽光從太陽表面到達地球大約需要8分20秒,因此我們從地球上看到的太陽是8分鐘之前的太陽。太陽之所以能夠發出可見光,是因為太陽內部在進行著核反應,核反應產生的光和熱加熱了整顆太陽,太陽上的物質被加熱到上萬度的高溫,然後才向外輻射太陽光。核心處產生的光除了能夠加熱整顆太陽,還需要抵抗來自太陽外殼物質的重力,這也是太陽能長期保持平衡的原因之一。上圖為太陽內部正在進行的核反應過程。
  • 我們看到的太陽光不是8分鐘之前的,而是上萬年前的光線
    太陽光光的本質是一種電磁波,太陽距離地球的平均距離為1.8億千米,光傳播這麼遠的距離需要8分20秒,因此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陽光確實是8分鐘前從太陽表面發出的。假如太陽內部突然停止了核聚變,不再釋放能量,那麼我們需要等8分鐘才知道。按照這個道理,我們看到的陽光怎麼可能是上萬年前的呢?要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了解太陽光是如何形成的。
  • 冥王星離太陽有多遠?人去到那,註定一輩子見不到太陽光
    既然冥王星有這樣的特殊性,那麼太陽所發出的光傳播到冥王星上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呢?物理學的光學研究表明:光的傳播速度是每秒30萬公裡,所以太陽光所發出的光傳播到冥王星上大約需要4.1--6.8個小時。原來太陽光傳播到遙遠的海王星僅僅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這個真相真的讓人有點難以置信。以天文單位為單位的遙遠距離,太陽光傳播到冥王星居然只需要幾個小時,在人們的認知裡,一般需要很長時間的,但這個數據刷新了人們的認知而變得有點讓人難以置信。
  • 我們看到的太陽光究竟是8分鐘前的還是幾萬年前的?
    我們看到的太陽光究竟是8分鐘前的還是幾萬年前的?
  • 人睜眼就能看到太陽,而太陽光抵達地球花8分鐘
    ,以至於陽光照射到地球需要8分多鐘的時間,但為什麼我們一眨眼就能看到太陽?作為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太陽光照耀著不同的行星、衛星和其他星體,而不同星體可接收到的陽光強度,則取決於它們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即:星球上的陽光強度總是與兩者之間距離值的平方成反比。毋庸置疑,陽光對於所有地球生命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它是許多生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