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花開新邊疆】北疆亮麗風景線的綠色生態新圖景

2021-01-08 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新華網呼和浩特8月14日電(曹楨)一過立秋,呼倫貝爾的暑氣便明顯退散,一碧千裡的大草原,將很快從翠綠變成枯黃。由於地處我國東北地區,呼倫貝爾一年無霜期僅有100多天。遠道而來的遊客,抓住夏天的尾巴在草原上盡情嬉樂,牧民在草原深處,為今秋牧草的好收成感到欣喜。

  七八月是內蒙古最美的季節,森林、草原、湖泊,不僅是遊客眼中的美景,更是當地農牧民手中的生計。近年來,在綠水青山之間,內蒙古不斷展示出新生態圖景。

  8月的呼倫貝爾草原一碧萬頃。新華網記者 焦鵬攝

  綠色升級

  站在格桑花海搖曳的天駿山,很難想像幾年前這裡曾是一片亂石叢生的荒蕪景象。

  天駿山位於興安盟烏蘭浩特市境內,20多年前山上幾乎沒有綠植。彼時,這座山能給予附近村民的只有巖石,經年累月的採石讓天駿山變得滿山瘡痍。

  2017年,天駿山生態修復及景觀項目被提上日程。經年的引水築壩、添綠增彩,形成了2000多畝喬灌草花相結合的多層次綠化景觀。去年7月,天驕天駿生態旅遊度假區正式運營。很多曾經靠採石為生的村民,受聘成為度假區的園丁、保潔。工作在家門口輕鬆愜意,綠色重塑給他們生活帶來了幸福感。

  天驕天駿生態旅遊度假區景觀。(烏蘭浩特市文化旅遊體育局供圖)

  呼倫貝爾市和興安盟相鄰,在這裡,同樣有著因綠而興的幸福樣本。陳巴爾虎旗阿爾山嘎查牧民巴特爾,今年養了1200多隻羊、150多頭牛,年收入預計50萬元。

  巴特爾家有大片牧場,但是曾經粗放的遊牧經濟受自然環境條件限制,「白災」和「黑災」常常給牧民帶來很大損失。如今,在當地政府幫助下,牧民家有了機井,用上衛星定位系統,傳統生產方式不斷升級,為牧民帶來穩穩的幸福。

  巴特爾打算,明年在擴大科學養殖規模同時,利用草場資源開展特色旅遊。他希望在外工作的女兒能常回家看看家鄉的發展,或者留在家鄉和他並肩奮鬥。

  綠色轉型

  佔地40萬平方米的扎羅木得牧場內,4.8萬平方米牛舍整齊劃一,擠奶廳、青貯窖、改良站、汙糞處理廠等廠房設施一應俱全,1000多頭奶牛毛色鮮亮、體格健壯,每天產出8噸牛奶,為養殖戶創造著可觀的經濟效益。

  扎羅木得牧場目前飼養奶牛1000頭。新華網 曹楨攝

  扎羅木得牧場位於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哈克鎮,是全鎮10個現代化牧場之一,可以集中飼養4500頭奶牛。作為呼倫貝爾市及周邊地區重要奶源基地,哈克鎮有100多年養牛歷史。

  過去養牛,人累,地也累。散養模式需要付出繁重的體力勞動,也讓當地草場不堪重負。轉型升級,是這個百年養牛大鎮必須選擇的道路。

  近年來,隨著現代化牧場建設步伐加快,當地集約化養牛規模達到1.3萬頭,全鎮80%的奶牛從簡陋棚圈搬進標準化牛舍。牧場的管理、飼料、餵養、繁殖、檢驗、防疫、環保等水平不斷提升,一頭牛每年能多收入3000多元,一年純收入可以達到7000元。牛群歸圈,草場生態得到恢復,往日水草豐美的草原景象在哈克鎮再現。

  和哈克鎮一樣,興安盟義勒力特鎮也在轉型中逆襲。

  義勒力特嘎查耕地有限,過去村民看天吃飯,一年下來入不敷出。農閒時,村民常聚在一起喝酒、打牌,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看不到轉機。

  2015年,新當選的黨支部書記白雙龍開始尋找突破口,他把目光放到近郊旅遊上,圍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發展理念,打造了「開心農場」,把玉米地變成了產業園。隨後,開心滑草場、開心牧場、開心垂釣、開心民宿等一系列「開心」產業也逐步發展起來。目前,嘎查所有農戶均已脫貧,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達到18500元。從貧瘠鄉村到秀美風景區,義勒力特嘎查實現了一場華麗轉身。

  綠色守望

  年過花甲的其日麥拉圖,皮膚黝黑,身材壯實,是個地地道道的蒙古族漢子。他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國家的孩子」。

  1959年末,來自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的3000多名孤兒被接到內蒙古大草原,由牧區牧民撫養,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國家的孩子」,其日麥拉圖就是其中之一,當年他被蒙古族父親接到呼倫貝爾海拉圖嘎查,成為這個牧民家庭的一員。

  其日麥拉圖介紹自家草場。新華網記者 焦鵬攝

  海拉圖嘎查地處中俄邊境,是一個傳統牧業地區。其日麥拉圖4歲時被父親扶上馬背,初中畢業後接過父親的套馬杆,成了真正的牧民。

  「山水草木都有靈魂,要愛護自然,要愛護長生天賦予我們的一切。」父親從小給予的教誨,其日麥拉圖一直銘記在心,並且付諸行動。

  1987年,其日麥拉圖加入黨組織,1995年起連續八年擔任海拉圖嘎査書記。八年間,其日麥拉圖為守護草原不被風沙侵蝕,帶領嘎查牧民在中俄邊境線上種下一片楊樹林,為草原拉起一道防風固沙的有力防線。如今,小樹已長成一片繁盛林地,也成了廣袤草原上一處美麗風景。

  在其日麥拉圖眼裡,60年來,哺育自己的這片草原一如從前豐美。花甲之年,含飴弄孫是其日麥拉圖夫妻倆最大的樂趣,和父輩一樣,其日麥拉圖也常常教導兒孫:「要愛護自然,愛護長生天賦予我們的一切。」

  這片邊境線上的草原,是祖國北疆生態安全的第一道屏障。走進新時代,牧民生活日新月異,但綠色是他們永恆不變的守望。

責任編輯:楊騰格爾 李國棟

相關焦點

  • 【幸福花開新邊疆】鄂溫克族小夥大興安嶺飼養馴鹿成網紅
    (原標題:【幸福花開新邊疆】鄂溫克族小夥大興安嶺飼養馴鹿成網紅)
  • 生態北疆 飛鳥翔集
    生態北疆 飛鳥翔集 高雲江 許素虹 王玉軍 元寶 本報記者 崔文娟/文  「這主要得益於北疆生態環境的極大改善,為鳥類生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他補充說。 所謂北疆,是指新疆的北部,包括烏魯木齊、克拉瑪依、石河子、阿勒泰地區、塔城地區、伊犁地區等地區。
  • 藍色的大海旁,綠色的植被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起來看看吧
    藍色的大海旁,綠色的植被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樣的景色,就像是被上帝親吻過一樣,這樣的景色來了還想來,見了就好像挪不動腿了,眼前的一切都像是一副仙境,太讓人喜歡了!美好的事物讓人想要靠近,美好的景色讓人想要去看。
  • 打造「幸福」航線 助推北疆騰飛
    在這裡幸福航空獨家運營的北疆小環線,為新疆地區織連出一個全新航空交通網,為北疆「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和地區的旅客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和選擇。新舟飛機作為幸福航空北疆航線的執飛飛機,與幸福航空共同打造北疆特色的支線航空網絡。
  • 龍永圖論道亮麗北疆 你說,他該浮幾大白?
    「我是從貴州的山裡面走出來的」龍永圖語中國經濟全球化的符號人物明天就要亮相內蒙古在「亮麗北疆」講壇登壇演講那真的是點擊播放 GIF 0.0M再過十幾個小時內蒙古人民會堂亮麗北疆講壇老龍將再次為內蒙古傳經
  • 愛護鳥類 保護大自然 讓「鳥類」有一個綠色的美好家園
    原標題:愛鳥周|巫山鳥兒鬧春圖近年來,巫山縣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戰略布局,始終堅持綠色生態發展,森林覆蓋率達60%。綠色生態環境,成為野生動物的「樂國」,鳥類數量越來越多。隨著春曖花開的季節,鳥兒們到處「尋歡作樂」或水邊覓食,給春天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回首呼同伴,快來看春天!來了,我們一家三口都來了!媽媽,春光雖好,別把我忘了。忘不了,忘不了,媽媽捉到蟲兒就回巢。
  • 狼毒花,沙漠和綠洲之間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美麗而動人!
    這是一種讓人又愛又恨的植物愛的是,花開漂亮,還能治很多疾病,不得不說有著很高的價值。但是狼毒花的根系相當的具有吸水性,在它生長的地方,其它植物幾乎不是它的對手,發達的根系,可以帶走其它植物所需的水分,達到自己生長的目的,所以當一個地區大量的出現狼毒花的時候,並不是什麼 好事情,很多時候是因為植被破壞到一定的程度後,狼毒花會乘機在此區域繁衍生存,因為它有強悍且具有吸水強的根,所以它成為了沙漠和綠洲之間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美麗而動人。
  • 習近平心系內蒙古草原兒女:談生態 話脫貧
    「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守護好祖國北疆這道亮麗風景線。」3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作為內蒙古代表團代表,習近平已經連續兩次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新疆是個好地方】有山有溼地 有湖有古...
    天山網訊(記者趙敏攝影報導)雪山、雲杉、湖泊、草原、溫泉、溼地、古楊……近日,「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新疆是個好地方」採訪團一行來到新疆尼勒克喀什河國家溼地公園,看到景區內古樹參天,鳥兒在空中盤旋……
  • 三門峽對黃河生態修復,通過建綠色廊道,吸引來眾多水鳥珍禽越冬
    節假日來三門峽觀賞白天鵝的人絡繹不絕近年來,三門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建設,大力實施百裡黃河溼地修復、千裡城市綠廊建設、萬畝礦山修復的生態建設「百千萬」工程,加快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白天鵝棲息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 粉色花和綠葉的搭配,海水上有很多的波浪,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藍的水面加上岸邊綠色的大地,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裡的景色,更是把人們的崇敬和讚嘆都寫在了其中, 在看到這樣的景色後不免讓人懷念,懷念以往的風景, 我們在旅行過後,回家用來懷念的就是途中的照片了, 眼前的景色,總是給人們帶來特別的驚喜。
  • 軌道集團為廈門增添亮麗風景線 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作為廈門地鐵建設和運營的主力軍,廈門軌道交通集團強化責任擔當,積極主動作為,在保障建設安全和速度的同時,注重文明施工、開展志願活動,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來到廈門,乘坐全國首條最美海景地鐵,看到一座座經過特別設計的地鐵站廳,您會感嘆建設者的付出;生活在廈門,雨天沒帶傘、出行遇難事,及時出現給予幫助的地鐵工作人員,您會在地鐵站內感受到家的溫暖;行駛在廈門的大街小巷,看到地鐵工地外自動開啟的防塵噴淋系統和色彩鮮明的圍擋圖案,您會覺得特別暖心……廈門軌道交通集團(簡稱「軌道集團」)為廈門增添亮麗風景線,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 崇信:綠色築底繪新圖
    (資料圖) 崇信縣委宣傳部供圖    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日前揭曉,崇信縣榜上有名。近年來,崇信縣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厚植生態優勢,鐵腕治理環境問題,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生態與經濟「琴瑟和鳴」,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 美| 坪山區中心公園睡蓮花開了
    遠遠望去,密集綻放的蓮花如星光閃耀,構成一幅幅賞心悅目的美景,成為坪山區中心公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11月的深圳陽光明媚,風和日麗,溫暖如春。近年來,坪山區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建設環境優美的新坪山,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先後投資建設了坪山河生態溼地公園等一批大型園林綠化景觀工程,優化提升城鄉人居環境,不斷增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 2020年6月時政熱點:打造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樣板
    在福建團,要求「突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在內蒙古團,強調「守護好祖國北疆這道美麗風景線」;在新疆團,提出「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新疆」;在青海團,指示「保護好『中華水塔』,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在黑龍江團,詮釋「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每年兩會參加團組審議討論時,生態文明都是他最深沉的牽掛之一。
  • 眾森生態「系統性」修復,「三二支溝」綠色蝶變
    隨著石嘴山市自然資源局「三二支溝沿線生態修復治理工程」的推進,這裡正逐漸恢復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美麗模樣。依靠系統性理念,破解生態難題 「三二支溝沿線生態修復治理工程」位於包蘭線生態廊道,大武口區的東南側,項目總面積3500多畝。眾森生態承建的「三二支溝沿線生態修復治理工程」六標段,位於石嘴山市火車站兩側,建設面積300畝。
  • 格桑花開幸福長
    西藏是我國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自然資源豐富、恢復周期長。習近平總書記在此次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強調: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16年來,華能始終高度重視西藏生態環境保護,圍繞清潔能源開發及環保技術不斷探索,創建了西藏首個自治區級水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科技之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推動電站建設運營與西藏發展和民生改善共同進步,努力打造生態環保、綠色發展的「華能西藏樣本」。
  • 【地評線】紫金e評:生態優先,用奮鬥定義幸福生活
    他來到南通市五山地區濱江片區,沿江邊步行察看濱江生態環境保護情況。習近平深有感慨地對在場的幹部群眾說:「來這裡最早我是1978年,我對你們這裡壯闊的長江,印象特別深刻。現在我再來看看,確實是滄桑巨變。幸福生活也是你們親手建設出來的,奮鬥出來的,也祝你們這裡的生活更美好。」  行走示範區,身畔長河如帶,碧湖如玉。
  • 為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作出呼倫貝爾應有貢獻
    呼倫貝爾市委書記於立新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市將全面貫徹自治區黨委十屆十三次全會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立足實際、發揮優勢,積極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為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作出呼倫貝爾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