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鄭春福教授在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發表鋅指蛋白抗病毒...

2021-01-10 網易

2020-11-12 17:07:35 來源: 中國病毒學論壇

舉報

  

  2 020 年1 1 月1 0 日,鄭春福教授受邀在國際權威期刊 <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 ( 2020 年最新影響因子13.92,近五年平均影響因子15.636)在線發表綜述: Zinc finger proteins in the host-virus interplay: multifaceted functions based on their nucleic acid-binding property 。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是國際微生物學的頂級期刊,在所有 134 種微生物專業期刊的影響因子中排名第5

  鋅指蛋白是一類含有鋅指結構的蛋白質。鋅指結構具有多種活性,賦予蛋白質相應功能,其中包括一個重要的功能:結合核酸( DNA 或 RNA )。鋅指蛋白的核酸識別功能在宿主細胞與病毒的相互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鋅指蛋白對病毒核酸的識別既可以促進也可以抑制病毒的複製。此外,鋅指蛋白通過對宿主細胞 mRNA 的識別,調控相應蛋白質的表達,也對病毒感染起到調控作用。

  鄭春福教授綜合了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系統總結了鋅指蛋白的核酸結合功能在抗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和機制,並高度評價了該研究領域的發展前景。該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82072263), 福建省科技創新計劃項目 (2018Y9064) 以及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 重點項目 (2020J02037) 的資助。

  文章連結:

  https://academic.oup.com/femsre/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093/femsre/fuaa059 /5974275

  
值得一提的是鄭春福教應TRENDS in Microbiology(影響因子13.546) 雜誌邀請撰寫的綜述「When PARPs Meet Antiviral Innate Immunity」已經在審稿中。

  

  第一作者:王冠明博士,福建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講師

  2017年獲得日本文部科學省獎學金赴熊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20年獲得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抗病毒天然免疫。研究成果發表在Cell ReportsJBC等國際主流雜誌。

  通訊作者:

  鄭春福,福建醫科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高層次引進人才,加拿大University of Calgary微生物學、免疫學和傳染病系adjunct professor (http://www.ucalgary.ca/microinfect/faculty)。2007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任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和博士研究生導師;2013-2017年任蘇州大學特聘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導師,2014年入選江蘇省「雙創人才」。鄭春福教授一直致力於病毒感染及病毒與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研究,在HSV-1感染及其逃逸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肯定。 在MMBR(1) (封面文章;12.568) 、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1) (3.92)Blood(1) (17.543)、Protein&cell(2) (10.164) 、mBio(1) (6.784)、Journal of Virology(23) (其中2篇亮點文章, 4.501)、Journal of Immunology(2) ( 4.718) 、FrontiersinImmunology(1) ( 5.085) 等病毒學領域主流雜誌發表 SCI論文80餘篇,總引用次數2000 餘 次,H-index 為 27 。 鄭春福教授是中國本土第一批入選的2位Journal of Virology編委之一(2015-2023);同時擔任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Virology Journal副編輯以及Frontiers in Immunology客座編輯。值得一提的是,鄭春福教授榮獲2019全球Publons同行評議獎(微生物學領域TOP 1%)獲得者,2019年度Journal of Virology志年度同行評議排行榜(TOP25,年度審稿16)

  實驗室網頁: https://bms.fjmu.edu.cn/2017/1130/c2905a72170/page.htm

  招聘:本課題組常年向海內外公開招聘博士後若干(年薪 28-35 萬元,優秀博士後出站後直接轉為副研究員或副教授) ,高級科研助理1-2名。主要從事人類I型單純皰疹病毒(HSV-1)和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的研究。 聯繫方式 : zheng.alan@hotmail.com

  文章主要內容:鋅指蛋白的核酸結合特性及其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作用。

  鋅指蛋白依賴其鋅指結構的核酸結合特性識別病毒的核酸,通過不同機制來抑制或促進病毒複製;通過識別宿主細胞的mRNA來調控轉錄,並調節抗病毒天然免疫應答。

  1.鋅指蛋白的抗病毒作用機制(

  

  2.鋅指蛋白的抗病毒作用機制(2

  

  3.鋅指蛋白的促病毒作用機制

  

  4.鋅指蛋白調控幹擾素和幹擾素刺激基因ISG的表達

  

  5.鋅指蛋白作為調節因子發揮抗病毒作用

  

  本期編輯:Doubl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鄭春福教授最新力作:封面文章!抗病毒天然免疫與HSV-1免疫逃逸的博弈
    值得一提是,鄭教授的綜述被選為當期的封面文章。該期刊每年只刊登發表約20篇綜述,主要涵蓋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以及免疫學領域的最新和最重要的研究進展。  該綜述系統地介紹了I型單純皰疹病毒(HSV-1)逃逸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的最新研究進展,其中包括鄭春福教授團隊近年來發表的19篇Journal of Virology文章以及2019年發表的1篇mBio研究論文。該研究得到福建省科技創新計劃項目(2018Y9064)的資助。
  • 鄭春福教授再次榮登Journal of Virology 2020年Top25審稿專家
    福建醫科大學鄭春福教授繼2019年作為唯一來自中國大陸本土的病毒學家獲得Journal ofVirology Top25 reviewers。再次榮登2020年Journal ofVirology Top25審稿專家。
  • 鄭春福教授最新力作!抗病毒天然免疫與HSV-1免疫逃逸的博弈
    近日,福建醫科大學鄭春福教授團隊應邀在微生物學領域權威期刊<Microb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Reviews> (MMBR) (20年影響因子12.568,19年影響因子15.258)發表題為「The Race between Host Antiviral Innate Immunity and HSV-1-mediated
  • 鄭春福撰寫NOD樣受體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中最新研究進展的綜述
    近日,福建醫科大學鄭春福教授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IJBM)在線發表綜述:The emerging roles of NOD-like receptors in antiviral innate immune signaling
  • 王福俤團隊合作在禽流感病毒H7N9防控領域獲得重大突破
    I 型幹擾素通路上調表達ISGs,從而激活T細胞抗病毒活性以及抑制病毒在靶細胞的複製能力,以達到對抗病毒感染的效果 [6]。該新成果在鐵代謝、HFE蛋白(經典鐵過載/血色病蛋白)與MAVS蛋白間的調控機制有突破性發現。圖2.
  • Autophagy丨王福俤團隊合作在禽流感病毒H7N9防控領域獲得重大突破
    圖4.鐵代謝水平變化不是Hfe KO小鼠抵抗H7N9感染的主要原因(摘自發表論文 Figure 6)圖5.HFE蛋白通過溶酶體途徑降解MAVS機製圖(摘自發表論文 Figure 7)如模式圖所示,該成果揭示了HFE蛋白通過結合Cargo Receptor,促進溶酶體依賴自噬途徑,從而降解MAVS,抑制抗病毒免疫反應。該成果為禽流感病毒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 植物如何抗病毒?我科學家發現「反病毒劫持」關鍵蛋白
    新華社合肥10月10日電(記者徐海濤)病毒必須「劫持」並利用所侵入健康細胞的生命系統,才能繁殖和擴散。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趙忠教授團隊基於8年攻關,發現了使病毒無法「劫持」植物細胞的關鍵蛋白WUSCHEL(WUS),進而揭示植物幹細胞的廣譜抗病毒機制,為解決農作物抗病毒乃至全球糧食穩產等問題開闢新路徑。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10月9日發表了該成果。
  • 《科學》重磅:人造蛋白可抗新冠病毒
    ▲David Baker教授(圖片來源:HHMI官網)Baker教授是人工設計蛋白領域的領軍人物,他開發了一種計算機技術,可以創建出自然界中從未見過的蛋白質近日在頂尖學術期刊《科學》上,Baker教授的研究團隊帶來了一項新成果:他們設計的蛋白質可以對抗新冠病毒!在培養的人類細胞中,有一款候選蛋白質藥物顯示出的抗病毒活性,可與目前已知的強效中和抗體相媲美。
  • 植物如何抗病毒?中國科大發現「反病毒劫持」關鍵蛋白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趙忠教授團隊基於8年攻關,發現了使病毒無法「劫持」植物細胞的關鍵蛋白WUSCHEL(WUS),進而揭示植物幹細胞的廣譜抗病毒機制,為解決農作物抗病毒乃至全球糧食穩產等問題開闢新路徑。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10月9日發表了該成果。  病毒是農業生產中僅次於真菌的第二大病害。
  • eLife 病毒利用免疫蛋白來避免抗病毒免疫系統!
    2020年7月8日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近日發表在Elife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通過發現C型肝炎病毒逃避免疫系統的詭計,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抗病毒防禦系統,可以用於治療許多病毒感染。病毒有許多策略來避免免疫系統的防禦。它們通常通過劫持免疫系統自身的蛋白質來達到這一目的。
  • 高福院士和戴連攀研究員受邀在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發表新冠...
    2020年12月18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和戴連攀研究員受邀在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發表題為「Viral targetsfor vaccines against COVID-19」進展綜述論文。論文系統梳理了新冠候選疫苗的病毒靶點,並對靶點的選擇依據和免疫效力進行了討論。全球新冠疫苗的開發主要基於7條技術路線(圖1)。
  • ...清華團隊從新冠患者血漿中分離到高效抗新冠病毒抗體,可將S蛋白...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下文簡稱「深圳三院」)張政教授團隊和清華大學張林琦教授團隊通力合作,對新冠病毒感染和恢復期病人體內保護性抗體反應進行了系統和全面的分析。他們成功從新冠肺炎患者血液B淋巴細胞中,分離出206株抗新冠病毒的單克隆抗體,其中有兩株抗體表現出強大的抗新冠病毒能力,可以將新冠病毒S蛋白受體結合域(RBD)與人細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的結合降低99.2%和98.5%。
  • 基因組編輯工具鋅指核酸酶(ZFN)研究進展——2011生物谷研究盤點
    結合到DNA(橙色)上的鋅指核酸酶(藍色),圖片來自維基共享資源,Thomas SplettstoesserDNA識別域是由一系列 Cys2-His2鋅指蛋白串聯組成,研究還表明每個鋅指蛋白識別並結合3′到5′方向DNA鏈上一個特異的三聯體鹼基以及5′到3′方向的一個鹼基。
  • 山東大學王培會教授團隊闡明了28個新冠病毒蛋白的亞細胞定位
    新冠病毒基因組編碼大約29個蛋白,了解這些蛋白的亞細胞定位不僅對理解新冠病毒與宿主細胞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啟發作用,而且可以為抗病毒藥物的開發提供線索。Therapy雜誌(IF=13.5)上發表了題為:A systemic and molecular study of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SARS-CoV-2 proteins的研究論文。
  • 植物如何抵抗病毒?「反病毒劫持」關鍵蛋白被發現
    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趙忠教授團隊通過發育生物學和植物病毒學兩個領域的交叉研究,找到了植物幹細胞免疫病毒的關鍵因子——WUSCHEL(WUS)蛋白,揭示了植物幹細胞的廣譜抗病毒機制。該成果10月9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 中國科大等在B肝病毒導致肝癌的免疫逃逸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慢性病毒感染和腫瘤微環境可以誘使機體抗病毒或抗腫瘤特異性T細胞衰竭,使其增殖能力和效應功能嚴重受損,致使機體免疫應答無法抵抗病毒感染或腫瘤發生。然而,慢性病毒感染、腫瘤發生和介導T細胞耗竭的共抑制受/配體三者之間相互影響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楚。  在該研究中,科研人員通過HBV+肝癌患者隊列進行了肝癌組織的分子病理學研究,發現肝癌細胞的鋅指轉錄因子SALL4(一種肝臟胚胎蛋白)和T細胞共抑制配體PD-L1的表達水平均與miR-200c水平呈明顯的負相關。
  • 生物物理所揭示鋅指抗病毒蛋白ZAP識別RNA的分子機制
    該研究工作解析了鋅指抗病毒蛋白ZAP N端抗病毒主要功能域與富含CG二核苷酸的單鏈RNA複合物的高解析度晶體結構,揭示了鋅指抗病毒蛋白ZAP識別單鏈RNA中CG二核苷酸、單獨鳥嘌呤核苷酸以及單獨胞嘧啶核苷酸的分子基礎。鋅指抗病毒蛋白ZAP最早由高光俠於2002年報導,是對於小鼠白血病病毒的複製具有抑制作用的一種宿主因子。
  • 我國科學家揭示鋅指抗病毒蛋白ZAP識別RNA的分子機制
    鋅指抗病毒蛋白(Zinc-finger Antiviral protein,ZAP)是一種由宿主編碼的重要抗病毒因子,ZAP特異能夠抑制包括小鼠白血病病毒、愛滋病病毒、伊波拉病毒等在內的多種病毒複製。
  • 中國科學家發現植物幹細胞廣譜抗病毒機制
    中新社合肥10月9日電 植物如何抵抗病毒?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趙忠教授團隊研究發現,一種植物幹細胞免疫病毒的關鍵因子,揭示了植物幹細胞的廣譜抗病毒機制。這一研究成果9日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據介紹,科研團隊通過發育生物學和植物病毒學兩個領域的交叉研究,找到了植物幹細胞免疫病毒的關鍵因子——WUSCHEL(WUS)蛋白。
  • 兩種新技術鑑定鋅指核酸酶切割脫靶位點的頻率
    當鋅指核酸酶失效時 兩種新技術鑑定鋅指核酸酶切割脫靶位點的頻率】鋅指核酸酶(zincfinger nucleases, ZFNs)被設計為類似於熱跟蹤飛彈,精確地導向以便找到並切割特異性DNA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