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ofo閃電戰打成消耗戰,無法打退對手無奈休兵

2020-12-01 藍鯨傳媒

 

 

 

 

作者  螞蟻蟲

剛剛結束春節休假趕回來上班的人們突然發現,共享單車已經悄悄地漲價了。據報導,ofo小黃車的1元月卡購買通道被關閉;巧合的是摩拜的月卡折扣也停止了。這讓不少習慣了免費騎行的用戶,一時間不易適應這強大的反差,紛紛吐槽不已。還有人則甚至擔心共享單車會步網約車的後塵,形成寡頭壟斷後趁機抬高價格,最終損害廣大消費者的利益。

閃電戰打成消耗戰,雙方無法打退對手只好休兵

這次兩大巨頭不約而同地結束價格戰,表明雙方都面臨著非常現實的成本壓力和現金流壓力。之前大打價格戰時各家企業都抱著兩個美好的想法:一是認為價格戰能夠速戰速決,自己的彈藥充足可以用猛烈轟擊迅速將對手徹底打倒,並不會對資金造成太大的壓力,比如朱嘯虎就曾經自信滿滿地放言90天內就能結束戰鬥。二是認為共享單車屬於日常高頻消費,用戶粘性比較大,有望將自己的APP培養成長為新的網際網路平臺;未來可通過用戶和流量的價值來獲得額外的廣告收益,從而彌補價格戰帶來的損失。

然而事實上,這些想法都被證明了只是它們一廂情願的想法。一方面,雙方的閃電戰稍一不小心就打成了長期消耗戰,逼著朱嘯虎改口不說,生生從預期的90天拉長到一年多。這期間,摩拜和ofo雖然先後把一眾中小企業成功打跑,但也付出了沉重代價,幾乎把自己打成了殘血。而阿里大手筆投資的哈羅單車,利用雙強互毆、無暇它顧的機會在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大肆擴張,不知不覺地做大規模蓄勢待發,準備隨時對摩拜和ofo發起攻擊。另一方面,共享單車發展到現在,除了初期的新鮮感引發社交分享互動外,並沒能真正讓用戶激發出社交平臺屬性。相反,共享單車即掃即用、用完即走的工具屬性日益顯著,甚至越來越依賴微信、滴滴、支付寶等流量入口來為用戶提供服務,等於宣告它們的網際網路平臺夢已經破滅。

在這種情形之下,投資人也不得不接受殘酷的現實,變得理性了不少,不再支持管理層的冒進行為。沒有投資人的持續輸血,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兩家企業不得不提前結束這場漫長的價格戰,保存體力以提防哈羅單車的偷襲。

用戶大量流失和市場壟斷都不太可能發生

因為之前的價格戰,很多共享單車用戶習慣了各種優惠,有人擔心今後將會導致用戶大量流失,可能不利於行業發展。這個擔心有一定的道理,但整體而言不足為慮。

首先,不排除初期有一部分用戶不適應,並會在短期內減少或停止使用共享單車,但從身邊朋友的反映來看這部分用戶很少,大多數人對目前包月20元、一小時一元錢的價格普遍持認可態度。因為即使是騎著自己的自行車出去,停車費也與此差不多,還得擔心出現故障或被盜等意外。其次,從以往網約車、外賣等補貼大戰的歷史經驗來看,消費者一旦被培養起使用習慣後很難再改變,哪裡是價格有所上升。此外,共享單車在城市出行場景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剛性需求非常缺乏彈性,價格上調實際造成的影響很小。因此,從長期來看只要共享單車的定價合理,其用戶基礎便不會遭遇大流失。

至於擔心形成壟斷損害消費者利益,我認為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同樣很小,共享單車應該不會像網約車那樣出現市場壟斷(其實優步不是意外退出的話,網約車也不會出現滴滴一家壟斷市場的情況)。因為共享單車進入市場的資金和技術門檻都不算太高,即使是摩拜和OFO合併成為巨頭,假如它們能獲得較高的回報率,自然會有其他企業受利益驅動進入市場參與競爭。除非是監管單車實行嚴格的準入制度,不讓後來者進入市場。這種可能性有,但實際非常小。而資金和技術門檻較低,也使得先行者很難在技術和服務上形成獨有的競爭壁壘,後來者只要把產品和服務做好一樣能贏得用戶的認可。再退一步說,如果共享單車的價格過高,消費者還可以自購自行車,成為共享單車強有力的替代品,迫使共享單車價格降至合理範圍。

這些因素有助於形成良好的競爭機制,從而避免人們擔心的市場壟斷出現。實際的市場發展也正是如此,哈羅單車通過差異化策略,從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市場做起,漸漸有對摩拜、ofo形成了不小的競爭壓力。比如我在一些五線城市就觀察到哈羅處於領先的市場地位,漸有農村包圍城市的氣象。

精細經營實現盈利,共享單車的競爭才真正開始

早在共享單車剛剛興起時有人問我是否看好,我的回答是需求旺盛有市場前景能夠持久,但瘋狂燒錢的模式無法持續,並不可取。共享單車有共享之名而無其實,是典型的重資產運營模式。與網約車平臺自身沒有運營資產不同,共享單車企業除了市場營銷和運營人力成本外,還有著較高的固定資產折舊和維護管理成本。滴滴們只要停止補貼,就可以立即實現控制成本甚至獲得贏利的可能。但共享單車則不同,價格戰的停止並不能快速實現成本控制,需要從頭面對殘酷的現實。

實際上共享單車靠單車分時出租主業,就完全可能實現盈利的。拼光子彈後退出的小鳴單車創始人鄧永豪曾經算過帳,單車成本400元左右,包括折舊和運營成本在內,每輛車的綜合運營成本可控制在0.95元/天,只要每輛車騎行達到4次收入2元(小鳴單車當時的價格是0.5元/次),即可在兩年內收回投資。

按這個算法,共享單車只須達到每輛單車日均使用四次即可。一天四次聽起來好像也沒有難的,因為去年夏天某共享單車的公開數據計算顯示,每輛單車日均使用次數達到了五點多次。但這個數據的真實性值得懷疑,去年8月和小藍單車李剛私下交流時,他透露出來的行業真實數據是只有少得可憐的一兩次(小藍單車早就退出市場,我現在這樣說應該不算出賣他吧)。相比之下,國內公共自行車運營較好的杭州可達到每車3.6次/天,運營最佳的太原甚至能達每天10次。或許此前超量投放、粗放經營等原因,導致共享單車的使用率非常低下。另一個嚴重問題則是,由於之前重投放而輕管理、維護,造成共享單車故障率偏高。有時用戶連著掃好幾輛都是壞車,造成了用戶體驗下降不說,還大大推高了維護管理成本上升。這在太原、杭州等地的公共自行車來說簡直是不可想像的。

倘若以公共自行車的先進單位為標杆,共享單車行業顯然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只要努力達到杭州公共自行車的運營指標,每天每輛車就可以獲得近4元的營收,完全可以攤薄成本甚至實現盈利。

整體而言,我認為摩拜和ofo停止價格戰是一件好事,意味著它們將工作重心真正放在業務運營上來,將有利於行業的有序競爭。畢竟不論什麼行業,都只有實現贏利才能更好地為用戶提供長期服務,即使是公益事業也必須考慮收入和成本的平衡。可以說,不打價格戰之後,共享單車市場的生存競爭才真正開始。今後精細化運營將是共享單車企業經營策略的重點,也是將決定誰能贏得市場的關鍵因素。

 聲明:本文內容和圖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轉載需註明本文出處及原創作者姓名!

 

相關焦點

  • 朱嘯虎承認已清倉ofo:去年底可能是和摩拜合併的惟一機會
    朱嘯虎承認已清倉ofo:去年底可能是和摩拜合併的惟一機會 澎湃新聞記者 歐陽李寧 2018-04-13 20:29 來源
  • 從物聯網角度分析摩拜和ofo誰更勝一籌?摩拜和ofo技術詳細分析
    從物聯網角度分析摩拜和ofo誰更勝一籌?在摩拜和ofo的雙重力量的打壓下,加上自身經營不善,小鳴單車終究退出市場,隨之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都亟待解決。 此次結算是共享單車史上首例破產案,也引起業界對共享單車市場的新一輪思考,摩拜和ofo 作為共享單車的兩位老大,在面對一家一家的共享單車企業倒閉後,為什麼還能不受影響?但其實共享單車的市場是很不穩定的,共享單車還面臨很多風險,摩拜和ofo,誰將成為最後的王者?
  • 摩拜被美團「低價」收購 共享單車併購背後有何玄機
    在4月13日舉辦的「零界·2018年CEO峰會」上,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ofo早期投資人朱嘯虎評論美團併購摩拜一事時稱,去年年底是共享單車合併的唯一機會,摩拜和ofo合併後估值還有兩三倍的空間,不過兩家沒有選擇合併;共享單車在頭部城市的投放其實已經飽和了,摩拜和ofo這兩家公司都已經看到天花板了。
  • 閒的無聊,他把摩拜/ofo/小鳴/小藍車的鎖拆了個遍
    GCHedncGCHednc摩拜單車摩拜的車鎖包括中心控制單元、GPS定位模塊、無線移動通信模塊2G、業內專家進一步解釋,ofo使用的技術與摩拜存在差異,使用的技術為字符終端(簡稱啞終端),其只有輸入輸出字符的功能,沒有處理器或硬碟,通過串行接口聯接主機,一切工作都要交給主機來做。GCHednc有微信公眾號「龍飛(longgfei)」就對ofo智能鎖進行了拆解,他得出結論:小黃車所謂的智能鎖,算不上真正的智能,充其量是披著智能外衣的偽智能。
  • 共享經濟案例—摩拜單車模式及SWOT分析
    摩拜的投資方包括紅杉、高瓴資本、熊貓資本、創新工廠等著名投資機構。最重要的是騰訊的戰略投資,這在大數據方面和流量導入都有一定優勢。  (2) 劣勢分析  要騎摩拜單車,先交納押金299元,押金相對於ofo 99元來說貴了許多,一元/半小時價格並不比交通發達地域裡公交便宜多少,短程完全可以乘坐公交且不需要押金。
  • ofo的終場戰事-虎嗅網
    2016年9月到2017年7月,ofo完成共計5輪融資,總額近90億元人民幣。「沒有辦法,大家就在那個時間點看到了信心。」摩拜投資人江渝回顧起2016年的夏天,創投圈被摩拜與ofo的項目激起了久違的熱情——數不清的投資人在那陣子遭遇著失眠:在上一輪資本寒冬中,他們手頭積累起大量資金,急需一個優質標的。
  • 摩拜、ofo遊戲結束,這家單車起家的獨角獸為何依然在融資?
    吸取摩拜、ofo教訓孫偉耀認為,摩拜與ofo在海外市場的失利,一定原因在於過分追求速度、進入一個國家市場時沒有及時與當地政府打招呼。Lime致力於在落地前就建立起政府關係,合作一方面獲得了許可,一方面也建立了競爭壁壘。
  • 2017中國164家獨角獸名單:共享單車巨頭摩拜現在要攪動網約車的...
    踩著他們的屍體,行業頭兩名——摩拜和ofo就攜手登上了科技部火炬所聯合多家機構發布的《2017年中關村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榜單,並以26億美元的估值,共居榜單第40位。雖然ofo成立更早,但說到共享單車智能化第一家,大家想到的仍是摩拜,所以先說說這一家。
  • 摩拜推出紅包車是為了智能調度?恐怕這個才是真實目的
    高押金模式帶來的軟肋目前共享單車中,摩拜的押金費用是最高的,高達¥299.00,相比之下ofo、小藍只要¥99.00,甚至最近ofo、小藍等共享單車聯合芝麻信用,不要押金就可以免費騎車了。這對於摩拜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別的共享單車不僅好騎還不要押金或者押金低,勢必導致用戶集體「攜款而逃」。
  • 摩拜「胡瑋煒」卸任CEO,共享單車迎來最冷「寒冬」
    CEO 一職,由摩拜總裁「劉禹」接任,胡瑋煒卸任表明了摩拜創始團隊已全線退出,摩拜正式步入美團時代。早在 2018 年 4 月份,美團公司以 27 億美元的價格全資收購了摩拜單車,在摩拜被收購後,時任摩拜 CEO 的王曉峰卸任了CEO一職,轉而擔任摩拜單車顧問,由摩拜創始人胡瑋煒接任摩拜 CEO
  • 騎車忘鎖欠兩千萬摩拜單車忘鎖了怎麼辦
    隨著共享單車越來越深入人們的生活,很多個品牌的共享單車層出不窮,但是最火的還數摩拜和ofo單車,但是這些共享單車總是會遇到很多困難,需要不斷地更新改良,現在已經差不多都是智能鎖了,那麼近日一則騎車忘鎖欠兩千萬是怎麼回事?摩拜單車忘鎖了怎麼辦?
  • 朱嘯虎承認已清倉 ofo,稱共享單車市場明顯飽和
    據媒體報導,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於13日在「新經濟100人2018年CEO峰會」上分享觀點稱,「從現在看共享單車,去年年底可能是惟一的合併機會,不管是對於ofo還是摩拜,如果這兩個公司去年合併,這個市場估值還會有兩三倍的空間。」「為什麼一開始這麼多錢砸了共享單車,因為一開始市場非常好。
  • 揭秘摩拜單車背後的物聯網技術
    共享單車作為一種全新的共享經濟模式,進入了我們的生活,現在幾乎是隨處可見的就是摩拜和ofo單車。她們作為低碳環保的綠色出行方式,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了便利。相信很多人一定對共享單車的工作原理非常感興趣,還有她背後所代表的物聯網技術應用。
  • ofo使出連環計:讓債主還債
    近日,一位消費者周女士發現自己的微信帳戶突然被扣了52元錢——原因居然是ofo季卡在自動續費。沒想到ofo會用這樣的方式證明自己依舊維持著運營狀態。另一頭,8月底,戴威作為ofo關聯公司法人,再一次收到限制消費令。8月初,有媒體多次探訪ofo辦公地點,發現早已人去樓空。
  • ofo15元一輛回收?大量捐贈給緬甸學生?共享單車退潮後遺症觸目驚心
    ofo要倒閉了,1500萬人的押金沒法退了?摩拜80後創始人套現15億後辭去重要職務?ofo法人代表被限制出境了?與此同時,在退出摩拜單車的運營主體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近6個月後,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又退出兩家「摩拜系」公司。天眼查數據顯示,6月11日,摩拜(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深圳摩拜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胡瑋煒不再擔任法定代表人及總經理,由李洋接任。監事由劉禹變更為高傑。
  • 從北大學生會主席到最富90後,從滿城ofo到百萬人討債,誰之過?
    2016年,在騰訊投資胡瑋煒主打舒適、效率出行的摩拜後,大量資本也看出了共享單車的風口,各個共享單車軟體蜂蛹而出爭奪市場份額,ofo戴威也因為市場的激烈競爭而感到資金壓力。8月得到了滴滴出行的大額融資,開始制定新一輪的戰略,獲得當年大火的《小黃人》電影授權,製作擁有個性IP的小黃車,以輕便簡潔為主,在單車成本上只有摩拜單車的五分之一的優勢,以數量在國內各個城市迅速佔領街道、地鐵口,隨著這股風口愈演愈烈,從16年8月到17年7月ofo共進行了7輪融資,剛開始都由滴滴出行領投,後來阿里系也加入投資,E輪融資後估值高達30億美元,市場佔有率和第二名的摩拜單車相加更是達到了驚人的
  • 【摩拜創始人胡瑋煒退出廣州摩拜公司】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廣州摩...
    2020-10-26 23:55:05來源:FX168 【摩拜創始人胡瑋煒退出廣州摩拜公司】天眼查App顯示,近日,廣州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胡瑋煒退出法定代表人、董事、經理,由李洋接任;夏一平退出監事,由高傑接任。
  • ofo究竟是不是智能鎖?有人拆了一輛:大吃一驚
    昨晚,在和ofo投資人朱嘯虎的「互懟」過程中,馬化騰直言ofo採用的智能鎖是「啞終端」,跟摩拜的智能鎖比起來,就如同功能機和智能機的對比。業內專家進一步解釋,ofo使用的技術與摩拜存在差異,使用的技術為字符終端(簡稱啞終端),其只有輸入輸出字符的功能,沒有處理器或硬碟,通過串行接口聯接主機,一切工作都要交給主機來做。有微信公眾號「龍飛(longgfei)」就對ofo智能鎖進行了拆解,他得出結論:小黃車所謂的智能鎖,算不上真正的智能,充其量是披著智能外衣的偽智能。1、找一輛具有智能鎖的ofo。
  • 無奈 共享單車現身二手交易平臺 99元
    12月13日消息,mobike和ofo等共享單車的出現,在解決了最後一公裡出行問題的同時,無意中對於公民素質也進行了一次大考。近日,有網友在微博爆料稱,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以2000元的價格公開叫賣一輛mobike單車。而在另一個二手交易平臺上,一輛ofo單車則以99元的價格被公開出售。
  • ofo回應還清欠款是謠言 曾經共享單車現在怎麼樣了?
    ofo和摩拜就是站在共享經濟的風口上,迅速崛起的共享單車品牌,當然也帶動了很多小眾共享單車品牌的出爐,鼎盛時期可謂是百花齊放。但經營不善、成本過高、資金鍊斷裂,以及美團、滴滴、阿里等行業巨頭的強勢入場,使得共享單車進入清場階段,悟空單車、3Vbike、酷奇單車、町町單車相繼倒下,美團收購摩拜,青桔單車依附滴滴,阿里扶植哈羅單車,ofo頂著債務堅持單幹,共享單車的格局變得簡單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