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邁出「太空通信」徵程

2020-12-06 中國日報網

1月16日11時0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國內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首發星發射升空。記者了解到,這也是我國首顆對標國際水平的5G低軌寬帶通信衛星,將通過地面站逐步為各地提供5G通信服務。

5G領先從地面邁向太空

伴隨著銀河航天首發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我國已經邁出了5G「太空通信」徵程第一步。銀河航天首發星是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5G低軌寬帶通信衛星。該衛星採用Q/V和Ka等通信頻段,具備10Gbps速率的透明轉發通信能力,可通過衛星終端為用戶提供寬帶通信服務。衛星入軌後,將在軌開展相關技術和業務驗證。

如今5G時代雖已到來,但我國全面覆蓋5G網絡仍面臨巨大挑戰。銀河航天所打造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可作為地面通信補充,為國內網絡覆蓋不足的地區提供5G天基通信網絡。

此前,伴隨著華為、中興、OPPO和國內三大運營商等中企的集體發力,中國的5G技術已在全球實現領先。不過,此前我國的5G技術主要通過地面基站和手機的方式展現出來。這次,中國5G技術終於走向了太空。

「銀河航天自主研發的這顆低軌寬帶通信衛星,也是我國首顆由商業航天公司研製的200公斤量級的衛星。」銀河航天合伙人、副總裁劉暢說。1月16日12時36分,銀河航天首發星已接收到第一軌遙測數據,太陽帆板如期展開,狀態一切正常。

市民將可用上太空網際網路

藉助這顆衛星,市民將可用上太空網際網路服務。銀河航天合伙人、衛星技術專家張世傑解釋,簡單來說,太空網際網路就是用一個小巧輕便的地面用戶終端替代地面上的大型鐵塔基站,連接傳輸用戶數據,經由低軌寬帶通信衛星透明轉發到地面站,再接入網際網路骨幹網絡,為市民提供5G信息傳輸服務。

不同於3G/4G時代衛星通信網絡邊緣化的尷尬局面,5G時代太空網際網路將與地面5G網絡融合,構成天地一張網。衛星作為5G網絡的一個節點,遵守相同標準,可接受統一調度管理。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對於中國商業航天突圍者來說,想要對標甚至追趕SpaceX、OneWeb等國際領先企業,必須要有關鍵武器。但國內企業現階段並沒有可借鑑的技術和研製經驗,這無疑將是充滿挑戰的徵程。以銀河航天在低軌寬帶衛星研發為例,更高的頻段載荷技術是關鍵。銀河航天這次在首發星中使用了技術難度很高的Q/V和Ka等頻段,並實現了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的10Gbps通信能力。

張世傑透露,Q/V和Ka等頻段作為毫米波頻段中最適合開展衛星通信業務的頻段,擁有的帶寬更寬。銀河航天採用了頻段雙極化技術,實現了通信速率翻倍。

5G衛星元器件「中國製造」

張世傑還透露,為了降低發射成本,團隊在首發星的製造中創新應用3D列印技術,為首發星「減肥」。例如在微波載荷研發生產中,通過3D列印技術實現高頻微距波導的加工,將載荷波導互聯的空間壓縮到傳統空間的三分之一,大幅降低衛星體積。

研發人員還為銀河首發星安裝了電推進系統,來實現首發星的初始入軌調整、長期軌道保持、末期離軌處理等,它作為一種效率更高的推進手段,燃料效率比傳統的化學推進高三倍以上,這也是電推進系統在國內首次應用於低軌小衛星。電推進系統可以大幅降低衛星重量。當銀河首發星進入壽命末期,衛星將通過自身電推進系統把自己推到300公裡至400公裡軌道,依賴稀薄大氣進行軌道衰減直到墜入稠密大氣層燒毀,避免產生太空垃圾。

為提高系統靈活性,銀河首發星在用戶發射段採用了多埠放大器技術,可實現多個波束間容量的動態分配。這也是我國首個寬帶Ka頻段多埠放大器的在軌應用,而且多埠放大器所有元器件均實現了國產化。

顯然,未來民營航天企業與國內元器件生產商將共同探索中國商業航天衛星元器件研發、生產的新模式,共同推動整個商業航天產業的發展,也將助力中國航天的發展。民營企業的努力,正有望改變所有人的生活。

來源: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5G通信模式未來的發展趨勢:向著更為深入多元化方向發展
    隨著通信需求量的增加,傳統的CDMA移動數據傳輸已經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而需求促使更為高效的通信運營模式的出現,5g網絡的研發與調試的速度相比於前幾代通信模式更為快速。世界移動大會-上海近日在滬成功舉辦,展會中展示了許多關於5g網絡的新型研究成果,通過這些研究得以窺見5g通信模式未來的發展趨勢。   5g網絡,性能的指數提升   不同於傳統的移動通信服務模式,5g網絡相比於4g網絡,極大的擴展了傳輸的帶寬與能夠負載的信息量級,直觀的表現就是對於行動網路傳輸視頻流的性能提升,減少卡頓,提升畫面質感,單位時間傳輸的有效信息量更多。
  • 通天蓋地45年——中國衛星通信事業發展的偉大徵程
    回望我國衛星通信事業發展的徵程,從「331工程」立項到今天,中國衛星通信事業「通天蓋地」的歷程已經走過45年。這45年,是一部敢於在一窮二白中戰天鬥地的波瀾壯闊鬥爭史,是一部凝聚意志、敢於較真碰硬的尖端科技攀登史,更是一部中國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精神史詩。
  • 欒恩傑院士:中國人的太空徵程
    欒恩傑院士:中國人的太空徵程  摘要:  2016年,中國決定將每年4月24日確立為「中國航天日」,以宣傳航天精神、普及航天相關的科技知識。那麼,「航天精神」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中國如何從「一窮二白」開始,掌握了處於人類科技體系頂端的航天技術?一批批中國航天人的智慧與奉獻,成為中國在這個領域趕超世界的關鍵。
  • 美國朝著未來的太空軍用網絡邁出了一大步
    10000多枚衛星,興建衛星網際網路,預計2021年底,就可以讓全球用上無死角網際網路了,但是諸位可能有所不知,美軍也在營造一種太空網絡,並邁出了一大步,這種軍用網絡到底是什麼,將來又有什麼作用呢,本篇帶大家了解一番。
  • 5G有多快、貴不貴?中國2018年將邁出5G商用第一步
    中國2018年將邁出5G商用第一步  新華社深圳11月20日電 題:中國2018年將邁出5G商用第一步  新華社記者 吳燕婷  萬眾憧憬的5G時代,正向我們走來。記者從正在舉行的第十九屆高交會了解到,我國三大通信運營商將於2018年邁出5G商用第一步,並力爭在2020年實現5G的大規模商用。  5G是怎樣的5G?  從1G到4G,主要解決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而5G將解決人與人之外的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溝通,即萬物互聯。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
  • 新華國際時評:接力人類夢想 開啟新的徵程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題:接力人類夢想 開啟新的徵程新華社記者郭爽北京時間17日凌晨,在白雪皚皚的內蒙古四子王旗,嫦娥五號攜月球樣本巖石和土壤返回地球。這是中國航天史上一次滿載而歸的科學探索,也是人類太空探索中一段智慧與勇氣兼備的華彩樂章。
  • 5g概念股龍頭 2020年5g板塊股票一覽
    目前隨著5g的發展,5g的產品已經不斷地進入到我們的生活,5g概念股是值得關注的,那麼5g概念股龍頭有哪些呢?5g概念股如何 5g概念是在3G、4G之後的第五代行動電話行動通信標準,也稱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
  • 城市之窗|太空掘金:SpaceX邁出太空商業旅行第一步
    美國東部時間周日晚19:27,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將載人龍飛船送入軌道,北京時間11月17日12點30分左右,SpaceX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未來,SpaceX公司能向幾乎所有想去太空的人售票,太空旅行時代已經到來。
  • 美國太空軍衛星通信願景
    這些包括:全球態勢感知(SA)和共用作戰圖像(COP):要作為一個體系實現作戰衛星通信,美國太空司令部司令需要一種自動化的、全體系範圍的態勢感知/共用作戰圖像(SA/COP)。此SA/COP將由長期和實時的用戶需求饋給,並具備可定製視圖。它將支持行動計劃和執行、運行評估以及其他相關決策。在實時執行期間,它將呈現出資源活動的態勢感知,並顯示對資源的威脅(例如幹擾)。
  • 三名神舟九號航天員即將踏上太空徵程
    新華網酒泉6月16日電(記者李惠子 白瑞雪 趙薇)西北戈壁大漠烈日炎炎,搭乘神舟九號飛船進入太空的三位中國航天員周六踏上徵程。男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和女航天員劉洋身著乳白色的艙內航天服,從東風航天城航天員公寓「問天閣」的航天員專用通道緩緩走出。他們的服裝重約14.5公斤。
  • 解讀神秘的太空通信
    此時,太空通信已不僅僅是簡單的衛星與地面的通信(稱為星地通信),還包括衛星(太空飛行器)之間的通信,以及藉助中繼衛星實現的星地通信等。2被視為「太空寬帶」的雷射通信    雷射通信:被視為「太空寬帶」    什麼是雷射通信?
  • 宇宙旅行溝通就靠它:神秘的太空通信
    因此無線電通信就成了最早的太空通信方式,並且已經沿用至今,例如我們的通信衛星。而隨著人類探索宇宙步伐的加快,衛星已經不只停留在近地軌道,而是已經開始不斷向外拓展(例如繞月軌道);與此同時,太空飛行器已經完成月球、火星等探索,並在向更遠的深空不斷前行。此時,太空通信已不僅僅是簡單的衛星與地面的通信(稱為星地通信),還包括衛星(太空飛行器)之間的通信,以及藉助中繼衛星實現的星地通信等。
  • 量子通信技術,開啟一個新的通信時代,我國在此領域的探索
    2017年8月,上海交通大學金賢敏團隊成功進行了首個海水量子通信實驗,觀察到了光子極化量子態和量子糾纏可在海水中保持量子特性,在國際上首次通過實驗驗證了水下量子通信的可行性,向未來建立水下及空海一體量子通信網絡邁出重要一步。
  • 中國電信推「量子密話」,量子通信邁出民用關鍵一步,這些廠商已...
    財聯社1月8日訊,中國電信近日在安徽省內招募「量子密話」友好體驗客戶,標誌著我國量子信息技術邁出民用關鍵一步。據報導,中國電信近日宣布推出行業內首款量子安全通話產品「量子密話」,使用量子信息技術保護通話安全,安徽首批嘗鮮。
  • 實驗證實太空量子通信完全可行
    圖 太空量子傳輸示意圖。  科技日報訊 義大利帕多瓦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日前通過對4個在軌飛行衛星的實驗,證實了衛星之間以及衛星與地面站之間進行量子通信是完全可能的。相關論文發表在著名的預印本網站arXiv上,該研究為基於衛星的廣域量子通信提供了廣闊的想像空間。  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通過光纖進行量子信息傳輸的方法,並獲得了成功。
  • 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對比一覽
    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有什麼區別?小編帶你了解下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的對比分析~ iphone12毫米波5g與華為5g對比一覽 5G 網絡的支持自然是消費者最在意的點。 眾所周知,當通信技術發展到5G時,全球有兩大主流方案,分別是毫米波方案與Sub-6方案。
  • 在軌飛行60天後,太空中傳來好消息,天問一號終於邁出重要一步
    如今它已經在軌飛行60天,太空中傳來了好消息,根據央視新聞報導。天問一號終於邁出最重要的一步,軌道中途第二次修正順利完成。這可以說這次修正和發動機點火的成功,意味著天問一號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當然在後邊自然還有其它的挑戰。
  • 雷射通信:將「寬帶」搬上太空
    原標題:雷射通信:將「寬帶」搬上太空 在這個已被稱為「4G時代」的通信世界,這樣的速率本不值得一提。不過,實際上這段視頻跨越了太空和大氣層,如果不是使用了雷射通信技術,而是用傳統的無線電波方式進行傳輸則至少需要10分鐘。   對此,國內專家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NASA此次試驗的目的是以國際空間站為平臺,驗證利用雷射拓寬空間通信帶寬的技術,從而解決今後來自火星等深空高清圖像下載速度過慢的問題。
  • 地球上的5G、6G通信會被太陽黑子影響嗎?
    隨著地球上人類通信系統的不斷升級,頻率也越來越高,同時,外太空物質對越高頻率的系統的影響機率也越大。那麼,地球上的通信會被太空物質影響嗎?
  • 中國太空探索新徵程
    中國深空探月捷報再傳嫦娥五號「挖土」歸來,開啟星際探索新徵程中國航天成就世界矚目,各國如何共享成果?從「嫦娥」奔月到「天問」探火從「北鬥」造福人類到空間站開門納客中國距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走向深空,踏夢遠行,中國航天,未來可期今日看世界「嫦娥」探月「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