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河
來源:iNature——專注前沿科學動態,傳遞科普信息。
學術期刊經常因出版率的性別差異而受到指責,但目前尚不清楚同行評審和編輯過程是否對此造成了影響。
2021年1月6日,義大利米蘭大學Flaminio Squazzoni等人在Science Advances在線發表題為「Peer review and gender bias: A study on 145 scholarly journal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使用來自不同研究領域的145種期刊的數據,研究了同行評議中的性別偏見,其中包括約170萬名作者和74萬名審稿人。
該研究重構了三種可能的偏見來源,即編輯選擇審稿人,審稿人的建議和編輯的決定,並研究了它們之間的所有可能關係。結果表明,由審稿人和編輯對由女性作為作者或女性共同作者的手稿會更友好。儘管研究領域之間存在一些差異,但該研究發現表明,同行評審和編輯過程不會對女性手稿造成不利影響。但是,增加編輯團隊和審稿人中的性別多樣性可能有助於期刊使潛在作者了解他們對這些因素的關注,從而激發女性的參與。
學術出版系統顯示出女性在作者,審稿人和編輯中的代表性不足。這種代表不足的現象是持續的,並且在各個研究領域都有充分的文獻記載。雖然先前的一些研究發現在特定領域中沒有顯著的差距,最近一項對150萬學者的研究表明,女性參與率相對增加。在過去的60年中,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領域並未縮小女性在學術產出和影響方面的差距。即使在諸如人文,心理學和社會科學等領域,幾十年來的性別構成對女性更有利,但是男性出版更多的文章,並在更有聲望的期刊上發表文章。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學術環境中,這樣的出版物缺口可以解釋為什么女性經常有較高的可能性退出學術界,獲得較少的資助,較低的薪水和較少享有聲望的職業。
在這種情況下,經常會因為性別差異而指責學術期刊。但是,是否有同行評議和期刊編輯程序是造成這些性別差異的根源尚有爭議。一方面,最近在特定領域,特別是政治科學領域的期刊的報告表明,編輯過程不會歧視女性。例如,最近對四家主要經濟學期刊的研究也發現,性別對手稿評估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另一方面,生態學等其他領域的最新研究發現,女性作為第一作者提交的手稿的同行評議分數稍差,在同行評議後更有可能被拒絕。雖然男女之間的出版差距通常是由婦女在幾乎所有研究領域的投稿率持續存在差異來解釋的,但尚不清楚同行評議和編輯過程是否對此有所貢獻。
此外,女性很少系統地參與同行評審,很少被任命擔任有名望的編輯職位。例如,最近的研究表明,女性提交的手稿數量要比男性提交的手稿少,因為她們預計可能存在編輯偏見。最近對2440名美國政治科學協會成員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女性不願意以某些期刊為目標,因為她們認為自己的機會比具有類似專業知識的男性要低。
不幸的是,很難確定同行評議和編輯過程對女性較低的出版物發表率有直接還是間接的影響。以前的研究很可能在調查結果上未能達成共識,因為數據要麼針對具體案例,要麼無法捕獲期刊中可能揭示潛在偏見的所有內部步驟。從未進行過足以在不同研究領域和期刊環境中提供洞見的規模研究,這一事實使比較變得困難,也無助於理解同行評議的特定模式(例如單盲或雙盲)是否會觸發性別差異偏見。
該研究旨在通過在不同研究領域的大量學術期刊中,提供對同行評審和編輯過程的首次深入分析來填補這一空白,這些期刊將編輯過程視為一組相互關聯的決策。該研究集中研究了三種可能的偏見來源,即編輯選擇審稿人,審稿人的建議和編輯的決定,並檢查了它們所有可能的關係,同時控制了重要的混淆因素,例如期刊的研究領域,影響因子等。
由於與一些最大的學術出版商達成了共享數據的協議,該研究在145種學術期刊上收集了完全可比的數據,包括約170萬名作者的近350,000份手稿以及約74萬名審稿人進行了超過760,000篇評論。該研究重構了三種可能的偏見來源,即編輯選擇審稿人,審稿人的建議和編輯的決定,並研究了它們之間的所有可能關係。
結果表明,由審稿人和編輯對由女性作為作者或女性共同作者的手稿會更友好。儘管研究領域之間存在一些差異,但該研究發現表明,同行評審和編輯過程不會對女性手稿造成不利影響。但是,增加編輯團隊和審稿人中的性別多樣性可能有助於期刊使潛在作者了解他們對這些因素的關注,從而激發女性的參與。
參考消息: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7/2/eabd0299
5年,經管之家公眾號6500篇文章,
這裡是豐富而全面的經管知識庫+財經百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