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萬大數據分析,研究發現女性投稿會更容易受到編輯及審稿人的青睞

2021-01-21 騰訊網

作者:小河

來源:iNature——專注前沿科學動態,傳遞科普信息。

學術期刊經常因出版率的性別差異而受到指責,但目前尚不清楚同行評審和編輯過程是否對此造成了影響。

2021年1月6日,義大利米蘭大學Flaminio Squazzoni等人在Science Advances在線發表題為「Peer review and gender bias: A study on 145 scholarly journal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使用來自不同研究領域的145種期刊的數據,研究了同行評議中的性別偏見,其中包括約170萬名作者和74萬名審稿人。

該研究重構了三種可能的偏見來源,即編輯選擇審稿人,審稿人的建議和編輯的決定,並研究了它們之間的所有可能關係。結果表明,由審稿人和編輯對由女性作為作者或女性共同作者的手稿會更友好。儘管研究領域之間存在一些差異,但該研究發現表明,同行評審和編輯過程不會對女性手稿造成不利影響。但是,增加編輯團隊和審稿人中的性別多樣性可能有助於期刊使潛在作者了解他們對這些因素的關注,從而激發女性的參與。

學術出版系統顯示出女性在作者,審稿人和編輯中的代表性不足。這種代表不足的現象是持續的,並且在各個研究領域都有充分的文獻記載。雖然先前的一些研究發現在特定領域中沒有顯著的差距,最近一項對150萬學者的研究表明,女性參與率相對增加。在過去的60年中,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領域並未縮小女性在學術產出和影響方面的差距。即使在諸如人文,心理學和社會科學等領域,幾十年來的性別構成對女性更有利,但是男性出版更多的文章,並在更有聲望的期刊上發表文章。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學術環境中,這樣的出版物缺口可以解釋為什么女性經常有較高的可能性退出學術界,獲得較少的資助,較低的薪水和較少享有聲望的職業。

在這種情況下,經常會因為性別差異而指責學術期刊。但是,是否有同行評議和期刊編輯程序是造成這些性別差異的根源尚有爭議。一方面,最近在特定領域,特別是政治科學領域的期刊的報告表明,編輯過程不會歧視女性。例如,最近對四家主要經濟學期刊的研究也發現,性別對手稿評估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另一方面,生態學等其他領域的最新研究發現,女性作為第一作者提交的手稿的同行評議分數稍差,在同行評議後更有可能被拒絕。雖然男女之間的出版差距通常是由婦女在幾乎所有研究領域的投稿率持續存在差異來解釋的,但尚不清楚同行評議和編輯過程是否對此有所貢獻。

此外,女性很少系統地參與同行評審,很少被任命擔任有名望的編輯職位。例如,最近的研究表明,女性提交的手稿數量要比男性提交的手稿少,因為她們預計可能存在編輯偏見。最近對2440名美國政治科學協會成員進行的抽樣調查顯示,女性不願意以某些期刊為目標,因為她們認為自己的機會比具有類似專業知識的男性要低。

不幸的是,很難確定同行評議和編輯過程對女性較低的出版物發表率有直接還是間接的影響。以前的研究很可能在調查結果上未能達成共識,因為數據要麼針對具體案例,要麼無法捕獲期刊中可能揭示潛在偏見的所有內部步驟。從未進行過足以在不同研究領域和期刊環境中提供洞見的規模研究,這一事實使比較變得困難,也無助於理解同行評議的特定模式(例如單盲或雙盲)是否會觸發性別差異偏見。

該研究旨在通過在不同研究領域的大量學術期刊中,提供對同行評審和編輯過程的首次深入分析來填補這一空白,這些期刊將編輯過程視為一組相互關聯的決策。該研究集中研究了三種可能的偏見來源,即編輯選擇審稿人,審稿人的建議和編輯的決定,並檢查了它們所有可能的關係,同時控制了重要的混淆因素,例如期刊的研究領域,影響因子等。

由於與一些最大的學術出版商達成了共享數據的協議,該研究在145種學術期刊上收集了完全可比的數據,包括約170萬名作者的近350,000份手稿以及約74萬名審稿人進行了超過760,000篇評論。該研究重構了三種可能的偏見來源,即編輯選擇審稿人,審稿人的建議和編輯的決定,並研究了它們之間的所有可能關係。

結果表明,由審稿人和編輯對由女性作為作者或女性共同作者的手稿會更友好。儘管研究領域之間存在一些差異,但該研究發現表明,同行評審和編輯過程不會對女性手稿造成不利影響。但是,增加編輯團隊和審稿人中的性別多樣性可能有助於期刊使潛在作者了解他們對這些因素的關注,從而激發女性的參與。

參考消息: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7/2/eabd0299

5年,經管之家公眾號6500篇文章,

這裡是豐富而全面的經管知識庫+財經百寶箱

相關焦點

  • 大數據研究發現女性投稿更容易受到編輯及審稿人的青睞
    該研究重構了三種可能的偏見來源,即編輯選擇審稿人,審稿人的建議和編輯的決定,並研究了它們之間的所有可能關係。結果表明,由審稿人和編輯對由女性作為作者或女性共同作者的手稿會更友好。儘管研究領域之間存在一些差異,但該研究發現表明,同行評審和編輯過程不會對女性手稿造成不利影響。
  • 荷蘭一項研究顯示 女性更容易失眠
    來源標題:女性更容易失眠近日,荷蘭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一項新研究顯示,在美國、英國和荷蘭,存在失眠問題的女性高於男性。研究團隊搜集2000年至2017年發表相關文獻,納入20萬符合研究的荷蘭人、47萬英國人和40萬美國人的數據,其中55%以上為成年女性。
  • 研究發現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到孤獨,老來孤獨?
    當人們想到一個處於孤獨狀態的人時,通常更容易想到老年人。但是,根據6月6日《今日醫學新聞》的報導,一項新研究表明,年輕人比老人更容易感到孤獨。最近發表在《個性與個體差異》上的這項研究還指出,在集體主義國家而非個人主義國家的人不太可能感到孤獨,人們感到孤獨的可能性較小,而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到孤獨。
  • 77932 例患者大數據研究!與女性相比,男性更易感染新冠肺炎,重症率...
    可以說,這是按照薈萃分析( Meta-Analysis,一種將多項研究結果進行定量合成分析的統計學方法)和系統回顧的要求,完成的首個針對新冠肺炎發病率/重症率/死亡率與男女性別相關性的大數據分析研究。此處的重點在於:TMPRSS2 作為促進男性前列腺癌發生的關鍵分子,受到人體內雄激素的正向調控——由此,任善成教授團隊認為,造成新冠肺炎 「男女有別」 的重要因素,是男性體內較高的雄激素水平及其對病毒入侵關鍵分子的調控。研究者通過對肺部單細胞測序數據以及其它重要資料庫的分析發現了幾個與 SARS-CoV-2 病毒感染相關的肺部 ACE2 關鍵特徵。
  • 「女性機器人」不能結婚生子,為啥卻受到男用戶青睞?答案已確認
    「女性機器人」不能結婚生子,為啥卻受到男用戶青睞?答案已確認 眾所周知,網際網路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科技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在這個新時代,一些新事物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但大家嚮往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呢?
  • 在社交媒體上「自我宣傳」,會使科研論文發表變得更容易嗎
    除了有損雙盲審查制度外,該網友還說,自己也很擔心這種宣傳會給審稿人施加社會壓力。「如果一篇論文已經在社交媒體上收穫了一致稱讚,那麼審稿人肯定更難拒絕甚至批評它。如果這篇論文來自某位著名的研究者或機構,那情況就更明顯了。」更令這位網友失望的是,「在Twitter最近的討論中,特別是回復這些發文的頂級研究人員中,我發現沒有人關心這些問題」。「你認為這無所謂嗎?
  • 對付審稿人「強迫引用」,新方法來了
    他們利用PubMed公共資料庫的論文,對2萬名論文作者的引用模式進行了分析,發現約80名科學家「長期反覆地」操縱他人參考文獻列表;還有約16%的作者「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參與了操縱論文引用。」 雖然新方法可發現審稿人的疑似強迫引用行為,但研究人員也表示,科學家往往會因為簡單的計量引用而得到獎勵,「這才是從根本上需要改變的」。
  • Nature揭露同行評審潛規則,審稿人操縱引用,愛思唯爾開始嚴查
    但他們也表示,沒有必要將受強制引用影響的研究撤回,因為論文作者不應對這一問題負責,而且引用操縱其實對這些作者的研究沒有影響。從數據中發現的問題這一可疑行為的發現者是愛思唯爾分析師 Jeroen Baas 和 Catriona Fennell。
  • 狐大醫 | 這個癌開始「青睞」女性和年輕人?胰腺癌常見的八大病因...
    原標題:狐大醫 | 這個癌開始「青睞」女性和年輕人? 但香港中文大學與北京大學、墨爾本大學近期共同發表了一項研究,他們收集並分析了48個國家和地區,近10年的胰臟癌發病及死亡數據。結果發現,胰臟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在過去10年間都出現上升趨勢,尤其在女性人口特別明顯。此外,胰腺癌的發病率呈現年輕化趨勢。 數據還顯示,最高的胰臟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往往出現在人類發展指數較高的國家或地區,換句話說,在我國發達城市明顯高於郊區農村。
  • 女性科學家如此少,都是期刊惹的禍?
    在談論女性科學家嚴重流失的背後原因時,人們更多的將其歸結於缺乏自信心、科研與家庭間的衝突、職場的不公平待遇等等。而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具有高影響力的學術期刊似乎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在這項工作中,Fine教授團隊通過調查發現2005-2017年期間在美國和歐洲從事神經科學研究的博士後和博士生中女性的比例分別是43.5%和55%,同時,在這期間獲得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科研基金資助和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研究基金資助的神經科學領域科學家中女性佔比約30%,這與該領域中具有終身教職的女性科學家比例(29%)相當。
  • 為什么女性消費者更容易被「種草」?
    男性通過購買奢侈品來吸引、討好女性,而女性通過奢侈品消費可在兩性關係中嚇退潛在競爭者。從生物演化與文化背景出發,研究者通過五個實驗發現,女性把奢侈品消費當作兩性關係中對潛在競爭者的阻嚇手段,通過佩戴、展示昂貴的奢侈品,如大牌設計師品牌的手袋、鞋履,以及名貴的手錶珠寶等,釋放其在兩性關係中受到異性特別重視與呵護的信號,表明其感情生活的美滿與穩固。
  • Nature推薦:對付審稿人「強迫引用」,新方法來了
    雖然新方法可發現審稿人的疑似強迫引用行為,但研究人員也表示,科學家往往會因為簡單的計量引用而得到獎勵,「這才是從根本上需要改變的」。作為《生物信息學》的一名助理編輯,喬納森·沃倫在周國城事件曝光後,開始收到研究人員的電子郵件,讓他檢查其他學者的引文記錄。他們認為,這些學者可能涉及「引用黑客」行為。
  • 女性也好色?外國研究表明,女性大腦對色情的反應與男性相同
    他們的理論研究發現,女性同樣好色,一點也不必男性差。看到這個結論,是不是很多人感到驚訝呢?看一看下面的研究吧。實驗是由馬克斯普朗克生物控制論研究所進行的,他們的一小組研究人員,經過數據研究發現,有證據表明,女性大腦對色情的反應與男性大腦相同。換句話說,就是女性與男性一樣好色。
  • 中國癌症大數據深度分析:西南地區癌症發病率最高
    老年人更容易患癌在這個家庭中,老年人更容易患癌。也就是說,在患癌風險上,祖輩高於父輩,父輩高於子女。醫學研究顯示,和癌症發生率最相關的因素是年齡。據《2015年中國癌症統計數據》,隨著年齡的增長,無論是癌症發病率還是死亡率都呈上升趨勢,並且中國60歲及以上的患者分別佔癌症發病總人數和死亡總人數的60%和71%。[6]
  • 研究:女性更易做噩夢 常把日常焦慮帶入夢
    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與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受到噩夢困擾。  頻率高  英國《每日電訊報》20日報導,西英格蘭大學研究人員用5年時間跟蹤調查193名志願者,其中包括100名女性和93名男性,要求這些人記錄下自己所做的夢。  調查結果顯示,19%的男性表示近期做過噩夢,而有過這一經歷的女性比例高達30%。
  • 年薪200萬所以去讀博?3962名物理博士真實數據大揭秘-虎嗅網
    導語應屆博士畢業生年薪200萬的案例正在被熱議。一方面優秀的博士生非常搶手,另一方面博士延期畢業率一直居高不下。而在一項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的論文中,研究者基於數千名美國物理學博士生數據,發現能否拿到博士學位,和是否申請到博士入學資格關係不大,和本科成績關係很大。
  • 大數據分析如何助力人類癌症、HIV等多種疾病的研究?
    近年來,科學家們逐漸開始使用大數據分析來對多種疾病進行研究,當然,研究人員也取得了多項研究進展,本文中,小編就對近年來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慢性酗酒定義為男性每天飲酒超過60g(純酒精),或者女性超過40g。這項研究發現二者具有強烈的聯繫,作者建議篩查、酗酒幹預以及治療酗酒問題將有效減少酒精導致的痴呆問題帶來的負擔。
  • Nature公布3年同行評議調查結果:超過一半的審稿人願意公開身份
    《自然》旗下期刊每年發表8000多篇主要研究論文。每篇論文的背後都有一支才華橫溢的審稿人團隊,他們幫助專業編輯評估論文中提出的科學觀點。同行評議是一種正式的質量保證機制,通過這種機制,研究手稿將得到技術評估和影響評估,是研究質量、完整性和可重現性的基石。然而,大多數審稿人的工作幾乎沒有得到認可。
  • 26年超5萬病例大數據預警: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可增加女性患卵巢...
    他們分析了26年隨訪研究中超過5萬病例的健康數據,發現人生中經歷過六次以上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症狀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風險比從未經歷過PTSD的女性高出兩倍,這可能說明了PTSD、抑鬱症等壓力相關精神性障礙或將成為引起女性腫瘤的「最大殺手」。這項研究有利於卵巢癌的潛在性分子機制研究,同時有助於輔助制定降低與慢性壓力相關的卵巢癌風險的醫療方法。
  • 如何當好審稿人?如何避免論文被「剽竊」?
    符合道德規範的研究是每位科研人員應盡的責任。研究人員、編輯和審稿人都有義務來維護公開發表的研究論文的質量和完整性。鑑於此,您在接受審稿工作前需要考慮一些道德及倫理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已在免費的在線課程Publons Academy (Publons同行評議學院)配以示例進行了深入討論,以幫助科研人員了解如何成為審稿人以及在審稿時需要注意的道德因素,包括數據共享和透明度等。1. 我是否對研究人員或研究課題存在個人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