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越南海合作開發第一階段地震採集已完成

2021-01-10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常志鵬)記者20日從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獲悉,中、菲、越三國在南中國海協議區實施的聯合地震勘探項目第一階段工作提前完成。

    中菲越三國在南海協議區的聯合地球物理作業由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所屬中海石油有限公司擔當作業者,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承包商,負責協議區內的地震資料採集工作。中海油服在南中國海協議區聯合地震勘探第一階段的野外地震資料採集中,共完成二維長電纜地震資料採集11020公裡。10月份完成採集作業量4988.3公裡,刷新中國二維地震長電纜作業的單月產量記錄。

    據介紹,今年3月來自三國的國家石油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菲律賓國家石油公司和越南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共同籤署了《在南中國海協議區三方聯合海洋地震工作協議》。根據協議,三家石油公司在協議期內,用三年時間聯合採集二維和三維地震數據,並對地震資料進行處理。協議合作區總面積超過14萬平方公裡。(完)

相關焦點

  • 美國家安全顧問訪菲談軍事合作,我駐菲使館:挑撥中菲關係
    近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Robert O' Brien)接連訪問越南和菲律賓。儘管現任美國總統川普已「默許」權力過渡程序啟動,與在大選中獲勝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團隊交接,但是奧布萊恩仍在川普任期末尾「高調」出訪越、菲兩國,並就南海問題挑撥離間兩國與中國的關係。
  • 中菲媒體在黃巖島爭端中評論框架分析
    5、樣本採集 本研究樣本採集的時間是從4月10日中菲兩國艦船對峙開始,到5月20日菲律賓總統表示繼續尋求和平手段解決黃巖島事件符合菲律賓與中國雙方的利益。此後,菲方趨於理性,兩國在黃巖島的摩擦有減少的傾向,整體趨於平緩的態勢。
  • 菲外長承認中國已控制黃巖島 船隻永遠無意撤出
    不過,菲律賓總統阿基諾拒絕公開討論菲方將針對黃巖島所採取的措施。他認為,如果公開討論這些措施,會「讓對方提前了解菲方將做的一切事情」。不過,他表示,「菲方顧問正在討論這一事項」。  報導稱,菲律賓專家針對黃巖島事件指出菲政府可以採取兩項選擇:軍事行動或法律申訴。
  • 越南立法將中國西沙南沙納入管轄範圍 中方抗議
    永興島是中國西沙群島的主島,也是西沙群島及南海諸島中最大的島嶼。 新華社記者 侯建森 攝新京報訊 昨日,針對越南國會通過《越南海洋法》將中國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包含在其管轄範圍內一事,外交部發表聲明表示,越南此做法是非法的、無效的。
  • 希臘神話(五十七):海中王者 - 波塞冬
    希臘神話中,泰坦神族統治的黃金時代,具有海洋及水系相關神力的神明是十二泰坦的長子俄刻阿諾斯及其子嗣。這位一切河流之父與最初的海洋女神,自己的六妹忒提斯結合。兩者生下了三千河神與三千海洋女仙,世上所有海洋河流的神明都是這兩者的子孫。
  • 東方物探持續提升地震採集技術能力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譚曄 特約記者李偉波 許明 孫勇)11月17日記者從東方物探採集技術中心了解到,東方物探連續運作16年的阿曼項目,運用自主研發的高精度可控震源高效採集技術,實現地震採集最高日效超過5萬炮,創全球地震採集最高紀錄,標誌著中國石油地震採集業務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 可攜式數字地震儀在OBN地震採集技術中的應用
    。該系統可以分別設置為獨立工作狀態、折射儀系統以及分布式地震反射儀系統。DAQlink4地震採集系統採用高速24位ADC採樣。每一DAQlink4單元支持6~24道模擬信號輸入。DAQlink4系統使用標準的乙太網連接以及標準的TCP/IP網絡協議。→DAQlink4地震儀
  • 知識產權局:我國地震勘探採集技術實現專利崛起
    依靠我國自主開發的數位化三維地震勘探採集技術,我國在冀東發現了儲量10多億噸的大型油田,還在山東沿海、新疆內陸、東海大陸架、南海海域發現了新的大油田、大氣田,為維護我國能源安全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我國開發的地震勘探採集技術是集機械工程、物理學、數學、計算機學為一體的綜合性應用技術,覆蓋了設備製造、電路設計、晶片設計、算法設計、代碼編寫等核心技術,在全球具有領先地位。
  • 新為醫藥與海和藥物宣布達成新型抗生素戰略合作 | 新聞稿
    2020年11月9日,中國廣西/上海,新為醫藥與海和藥物正式宣布,雙方就新型抗生素——二代惡唑烷酮類似物NP201(Delpazolid, RMX2001)項目達成合作。新為醫藥獲得在中國進行NP201的研發、生產和商業化的權利。
  • 震源距主要景點較遠 菲地震暫未影響旅遊團
    東方網10月16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昨天上午,菲律賓中部的保和島地區發生芮氏7.2級地震,震源深度56.8公裡,宿霧麥克坦機場在地震中受損,航班暫停。記者從滬上旅行社獲悉,暫無滬上旅行團的行程受到地震的影響,旅行社將會密切注意在菲遊客的安全。
  • 中國駐菲律賓使館提醒在菲中國公民注意防範地震
    圖片來源:中國駐菲律賓使館微信公眾號截圖中國僑網12月26日電 據中國駐菲律賓使館微信公眾號消息,早前報導稱,12月25日上午7時43分,菲律賓八打雁省發生6.3級左右地震首都大馬尼拉地區震感明顯,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正密切關注有關信息,目前尚未接到有中國公民在地震中傷亡的報告。菲律賓處於地震多發區,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提醒在菲中國公民注意防範地震災害,了解掌握有關地震安全常識,保護人身安全。如遇地震,應保持鎮靜,就地避震並儘快轉移到空曠場所躲避;保持通訊設備暢通,密切關注地震相關信息,防範餘震危害;家中可儲備一定數量的水、食品及應急用品。
  • 菲總統阿基諾三世表態:不會同中國交戰
    「肩並肩」為菲美年度例行軍演,旨在加強兩國在應對恐怖主義、海盜、走私及自然災害等方面合作。演練奪回鑽井平臺菲軍方說,菲美兩軍將在南海巴拉望海域進行兩棲作戰、保衛及奪回石油鑽井平臺等科目演習。菲美「肩並肩」聯合軍事演習始於1981年,是菲美之間最主要的年度軍事活動之一。
  • 田園疤點整治快速推進「天空之眼」作戰系統 第一階段整治已完成
    昨日,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從「樂清市美麗田園天空之眼作戰系統」了解到,該系統第一階段標註的6166個旗點,已全部完成整治。「第一階段,我們完成了372個數據點採集,覆蓋全市主線三路二道(鐵路、高速、國道,中心大道、疏港大道)共計18個鎮街。」
  • 越南積極實施2011-2020年階段科學技術發展戰略
    3月8日,越南科學技術部舉行實施2011-2020年階段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的全國會議。越南政府副總理阮善仁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    越南2011-2020年階段科學技術發展戰略於2010年4月獲政府批准,該戰略確定了越南科學技術活動中的3個主要發展方向,包括提高科技創新能力、革新管理機制、推進科技應用研究等。其中對科學技術活動管理機制進行基本、全面且同步改革是戰略的突破口。戰略被認為將是越南科學技術行業創造發展的新方向。
  • 菲媒:菲律賓海和呂宋海峽對中國核潛艇很重要
    資料圖:網絡上流出的094核潛艇照片菲律賓《馬尼拉時報》網站11月2日文章,原題: 菲律賓海和呂宋海峽對中國的核雄心至關重要 儘管近年來已取得顯著進展,但中國三位一體核威懾力量中的海基實力仍受到地理和技術因素的嚴重製約
  • 越南發生5.3級地震,河內有震感
    越南政府總理阮春福剛發文要求抓緊檢查並處理地震災後事宜。 阮春福向受地震影響的各地政府和人民表示慰問,同時要求山羅、萊州、和平等省人民委員會抓緊檢查並評估地震對人民的住房和當地基礎設施造成的影響,及時發現並開展搜救工作並處理災後事宜,確保人民的生命安全。
  • B肝創新藥新靶點介紹,RNA介導全部轉錄物,兩種已完成第一階段
    B肝創新藥新靶點介紹,RNA介導全部轉錄物,兩種已完成第一階段RNAi技術應用廣泛,2018年9月已經公布了基於RNAi新藥用於多發神經病變。RNAi通過雙鏈RNA特異性結合,形成和序列互補的mRNA,介導轉錄水平基因表達受到持續抑制。
  • 中國未來的三座跨海通道能震驚全球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 渤海是中國唯一的半封閉性內海,北西南三面環海,優越的地理位置讓渤海成為了中國開發程度最高的海域,渤海海峽長105公裡,若採用陸路方式從大連到煙臺只能繞行山海關行程為1600公裡,是海峽寬度的16倍。
  • 我國首個衛星物聯網完成第一階段建設,預計2023年全球覆蓋
    目前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行雲工程計劃分α、β、γ三個階段,在2023年前後完成研製、發射、運營由80顆低軌通信衛星組成的天基物聯網星座,有效解決目前地面物聯網業務因地面蜂窩通信網絡覆蓋率不足而導致的通信盲區難題,幫客戶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目前,行雲工程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已經圓滿完成,第二階段建設正在順利推進中。
  • 共同開發利用海南地熱資源!海墾集團與中國南海能源集團等企業舉行...
    原標題:共同開發利用海南地熱資源!海墾集團與中國南海能源集團等企業舉行座談 座談會現場 地熱能以其清潔、高效、可再生優勢,在未來清潔能源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有望成為能源結構轉型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