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物探持續提升地震採集技術能力

2020-11-30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譚曄 特約記者李偉波 許明 孫勇)11月17日記者從東方物探採集技術中心了解到,東方物探連續運作16年的阿曼項目,運用自主研發的高精度可控震源高效採集技術,實現地震採集最高日效超過5萬炮,創全球地震採集最高紀錄,標誌著中國石油地震採集業務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地震採集技術處於石油勘探技術鏈條最前端,地震資料品質的優劣直接影響找油找氣的節奏和效率,持續提升地震採集技術水平對於獲得高品質地震資料,推進油氣增儲上產至關重要。東方物探依託國家、集團公司重大專項,按照股份公司「集中勘探、精細勘探、風險勘探、綜合勘探」戰略部署,始終把研發重點聚焦在破解勘探難題、降低勘探成本、提高勘探成效的關鍵技術上,緊密圍繞五大盆地石油勘探、三大盆地天然氣勘探,全力做好重點勘探項目,加強與油氣田聯合技術攻關,努力滿足油田公司個性化需求。

  東方物探堅持科技創新,構建了「基礎研究+技術攻關+產品有形化+人才支撐」的全過程價值生態鏈,把不斷創新、優化採集技術作為物探技術進步和發展的重中之重。東方物探持續加大科研投入,強化技術攻關,地震採集技術經過不斷創新和集成發展,完善了「兩寬一高」地震勘探技術系列,創新研發了行業領先的地震採集工程軟體系統,自主研發的KLSeisII、EV56、eSeis、G3i、智能化地震隊等產品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找油找氣服務保障能力和全球競爭力持續提升,取得「八項重大標誌性成果,為東方物探創建世界一流地球物理服務公司注入強大動力。

  「兩寬一高」配套技術進一步增強,成像精度大幅提升,核心軟體、裝備和關鍵技術全部實現自主化和國產化,為各領域重大發現提供強力技術支撐;自主研發全球首套數位化地震作業系統,高精度可控震源高效採集技術規模應用,提高生產效率10%至20%;創新節點+有線聯合採集技術,實現高難山地高效採集;橫波震源矢量地震勘探技術獲得突破,形成六項關鍵技術;黃土塬勘探激發接收方法不斷優化,創新黃土山地「井震混採」技術,原始資料品質實現質的突破。東方物探創新形成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OBN勘探技術,2017年起,OBN業務以每年50%的速度持續增長;持續完善地震採集質量監控體系,進一步提升海量數據採集能力,具備多屬性實時量化監控能力,準確率近100%;持續攻關近地表建模與靜校正技術,有效提高表層建模精度。

  東方物探依靠採集新技術、新方法大幅提升了服務保障能力,為國內外重點項目提速提效提供了重要支撐。

相關焦點

  • 中石油東方物探遼北地區重磁電勘探獲突破
    截至8月20日,中國石油東方物探承擔的遼河油田遼北地區重磁電勘探採集項目順利完成。非地震勘探帶動遼北地震部署,為早日揭開遼北探區神秘地質面紗奠定了基礎。   20世紀40年代,我國著名地球物理學家翁文波創立重磁電勘探方法,開創了我國磁法、電法勘探的先河。
  • 東方物探電磁勘探新技術享譽國際
    中國石油網消息 (通訊員萬海珍 陶德強)6月1日筆者從東方物探獲悉,在國家和集團公司大力支持下,東方物探組織百餘人歷時10年攻關,首創時頻電磁高精度油氣儲層識別技術,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
  • 黃土塬地震勘探再添新利器!東方物探研製的BV330-CQ型可控震源,在環慶三維項目首次試驗
    11月29日,甘肅環縣環慶三維工區施工現場寒風刺骨,但承擔該工區施工任務的東方物探286-2241聯隊數千名員工卻熱火朝天、幹勁十足
  • 川慶鑽探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整建制劃入東方物探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譚曄 通訊員王佳川)1月2日記者獲悉,2017年歲末,川慶鑽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整建制劃入東方物探,標誌著中國石油工程技術業務改革重組已經起步運行,為中石油做精、做強地球物理勘探業務,建設國際一流物探技術服務公司奠定堅實基礎。
  • 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利用高精度三維地震技術守護資源開採安
    近日,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物探測量隊實施的省內首個從試驗到具體應用的較大面積高精度地震技術項目提交階段性成果資料。 據介紹,該隊組織技術專家對高精度三維地震項目野外數據採集、地震數據處理和解釋進行研究攻關,引入石油、
  • 中國石油青海油田挑戰地震勘探禁區,「雙複雜」勘探技術引領方向
    9月13日,中國石油青海油田英雄嶺區塊史上地震環境最艱險、施工面積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三維地震項目,已累計採集1.1628萬炮。這個項目的啟動,為青海油田在英雄嶺構造帶推進立體勘探、實現勘探新擴展按下了快進鍵。
  • 全球首個大型九分量縱橫波三維地震勘探項目運作紀實
    8月中旬,在海拔近3000米的青海高原,由東方物探2256-2250聯隊承擔的全球首個大型九分量縱橫波三維地震勘探項目——臺東縱橫波三維地震項目在這裡高效完成並順利通過專家組審查驗收。標誌著中國石油橫波源三維矢量地震勘探技術取得新突破。
  • 中石油東方地球物理公司油氣綜合物化探技術創新紀實
    針對山前複雜目標勘探難題,持續攻關先後完成了三維重磁採集技術、三維電磁小面元採集技術、三維重磁反演技術、三維電磁並行反演技術、重磁電聯合勘探及連片反演解釋技術等研究,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適合於複雜目標的三維重磁電勘探技術(GME3D)。
  • 《公路工程物探規程》解讀
    隨著我國公路建設事業的發展,工程需求不斷提升,相關的公路勘察、設計標準也進行了修訂,公路工程物探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術不斷湧現,09版《規程》已難以滿足公路工程物探的實際需求。為進一步規範公路工程物探技術要求,提升公路工程物探技術管理水平,交通運輸部組織完成了《規程》的修訂工作。
  • 我國物探船「海洋石油721」首次完成赤道作業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今天(7月15日)宣布,我國最先進的深水物探船隊,首次完成了西非赤道海域三維地震勘探作業,填補了我國在赤道零緯度海域作業的空白。此次作業工區位於西非加彭,作業項目面積超過10000平方公裡,是我國海洋石油物探史上首個單一作業面積過萬的海洋三維地震勘探項目。
  • 超深層重磁電震勘探技術研究獲重要進展
    「超深層重磁電震勘探技術研究」隸屬國家深地資源勘探開發重點研發專項,由東方物探牽頭,聯合國內19家科研院所及高校開展研究工作。自2016年立項以來,經過兩年多的聯合攻關,完成了項目中期預定研究任務與實物工作量,獲得一批標誌性成果,深地物探關鍵技術提升成果顯著:其中「大噸位低頻可控震源廣角地震採集技術」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超深層重磁電震勘探技術研究」中的課題三,由東方物探牽頭聯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601857,股吧)大學(北京)、中科院地質所、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等四家單位共同承擔。
  • 中國石油東方物探綜合物化探中標埃及重力勘探項目
    7月5日,東方物探綜合物化探事業部正式接到通知,中標波蘭石油公司在埃及Bahariya區塊20000個點的重力採集項目。   埃及是非洲油氣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為了進一步加大油氣開採力度,埃及不斷開放本國勘探開發招標區塊,吸引了多家西方大石油公司參與招標區塊的開發,此次投標中就有多家公司參與競標。
  • 中海油成套地震勘探裝備「首戰告捷」,打破國外裝備壟斷
    由此,中國海油一舉打破國外在海上地震勘探裝備上的壟斷,掌握了該領域的核心技術。這對於促進中國海上更多油氣勘探發現、打開國外地震勘探服務市場意義重大。這套裝備,由「海亮」——拖纜採集記錄系統、「海途」——綜合導航系統、「海燕」——拖纜控制與定位系統組合而成,是中海油服物探事業部歷經14年攻堅研發的。
  • 柴達木盆地首次獲得深層次橫波地震信息
    中新社西寧5月25日電 (孫睿 吉海堅)記者25日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稱「青海油田」)獲悉,由東方物探青海物探處承擔的橫波震源試驗項目日前在青海油田一次通過現場驗收,資料合格率達到100%,標誌著中國首個大規模橫波震源工業化應用項目試驗獲得成功。
  • 青海油田打造複雜山地三維地震勘探施工體系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暴海宏 通訊員段國東 李寶章)青海油田創新管理模式,全力打造複雜山地三維地震勘探施工體系,助力項目施工提速提效。截至9月25日,青海油田鹹東三維地震採集項目累計完成採集2.516萬炮。
  •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勘探地球物理委員會物探技術研討會暨十屆三次工作會在南科大召開
    張瑋主任表示今年的物探技術研討會吸收了往年的經驗教訓,確定了「一年主攻一個方向,開展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模式,希望不同年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都能夠取得良好的研討和交流效果,為儘快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做出地球物理學界應有的貢獻。陳曉非院士和張瑋主任都預祝此次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 新突破,你聽說過自動駕駛的「地震車」嘛?
    新突破,你聽說過自動駕駛的「地震車」嘛?你聽說過可以自動駕駛的「地震車」嗎?如今隨著石油物探技術的提升,由原來的鑽眼放炮模式改進為可控震源車模式,運用震源車物探,不僅效率高,地形適應性強,地震波可控,還減少了對大氣和地貌的破壞,提升了物探行業的環保標準。而在節能增效的同時,有國外企業又新增加了自動作業技術,駕駛員可專注於開車停車,而無需關注車輛作業的控制。
  • 一篇文章講清楚工程物探方法及應用概述
    #在很多大型工程中,工程物探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實踐證明,工程物探已經在工程建設的各個時期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今天,阿蓮小姐姐給大家對工程物探檢測方法及技術的應用做一個簡明扼要的介紹。3)地震勘探包括淺層折射波法、淺層反射波法和瑞雷波法。4)彈性波測試包括聲波法和地震波法。聲波法可選用單孔聲波、穿透聲波、表面聲波、聲波反射、脈衝回波等;地震波法可選用地震測井、穿透地震波速測試、連續地震波速測試等。5)層析成像包括聲波層析成像、地震波層析成像、電磁波吸收係數層析成像或電磁波速度層析成像等。
  • 科技創新人物|熊盛青:航空物探追夢人
    熊盛青:航空物探追夢人一直負責國家航空物探領域的重大科研與工程項目,被視為中國航空地球物理勘探技術領域的領軍人物,熊盛青帶領科學團隊不斷探索創新——填補了青藏高原航磁空白,建立了全地域、多尺度、高精度的航空綜合勘查技術體系,打破國外關鍵技術壟斷,實現了我國航空物探技術裝備從進口到國產的飛躍。
  • 全球首個大型九分量縱橫波三維地震項目竣工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譚曄 特約記者段國東 吳永國)8月11日,由東方物探2256-2250聯隊承擔的全球首個大型九分量縱橫波三維地震勘探項目——臺東縱橫波三維地震項目順利通過專家組審查驗收,標誌著中國石油三維地震勘探技術邁入了多波源矢量地震勘探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