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對人類來說一直是一個充滿了謎一般的存在,關於恐龍大滅絕的事件人類一直以來也是對這件事情議論紛紛。
恐龍曾經可以說是佔領了地球,成為了地球的主宰者。
恐龍曾經遍布整個地球,而且還有著巨大的體型,可以說是當時整個地球生物的剋星,而如果恐龍不滅絕的話,不敢想像我們人類如何生存下去。
而恐龍滅絕的原因,大家公認地認為其實是由於行星碰撞地球,導致地球環境變化,最後恐龍無法適應變化了的地球環境,走向了滅絕。
恐龍滅絕的原因是大家所公認的,但是恐龍到底是在什麼時候徹底滅絕的,科學家們仍然沒有得出一個統一的答案。所以說關於恐龍滅絕事件,我們仍然還有太多的未知。
謎題之一就是導致恐龍滅絕的那一顆行星的隕石到底是哪個?
有人認為是希克蘇魯伯隕石,因為這個隕石坑有一百八十千米的隕石坑,而行星則是有十千米。從這個數據可以得出當時的撞擊力有多大,造成的結果也可以說是毀滅性的,足以導致恐龍的滅絕。
不過人們在印度外海也發現了溼婆隕石坑,這個隕石坑的規模是更大的,造成的後果可以說也是更加大的。
地質學家推斷出溼婆石的隕石坑在撞擊地球時引發了火山噴發的後果,而火山的噴發對於恐龍來說也是打擊性的一擊。
所以關於到底這兩個隕石坑的小行星到底是哪一個導致的恐龍滅絕,人們還是有所爭議的。
而溼婆隕石坑則是被一些學者認為並不是由小行星碰撞出來的隕石坑,這其實可能就是一個火山噴發口而已。
那麼恐龍滅絕的過程到底是怎樣的,恐龍具體是由於什麼原因而死的?火山噴發導致的後果很有可能是恐龍滅絕的一大原因。
首先火山噴發,然後導致有很多的物質排入到大氣層中,這些物質導致太陽光不能夠直接到達到地面上,地球處於寒冷當中。
而由於陽光無法正常到達,恐龍的食物也有所減少,所以可以推算恐龍很有可能是在饑寒交迫中慢慢地在絕望中死去。
所以恐龍很有可能不是凍死就是餓死的,我們人類曾經也經歷過火山噴發,而當時導致的結果是人類經歷了饑荒。
而小行星撞擊揚起塵埃和導致的火山噴發的後果是更加嚴重的,由此科學家們推薦恐龍是被凍死的。
不過也有人持有不同的觀點,認為恐龍既不是被餓死的也不是凍死的,而是死於高溫,是被熱死的。
有教授指出,他認為恐龍並不是滅絕於小冰期,而是因為高溫而死。
而支持他的這一觀點的證據是一個化石群,這個化石群是與恐龍處於同一時期的,而教授通過這一化石群分析了當時全球氣候變化的情況。
這個化石群有很多的牙齒咬痕和鱗片化石等,這個化石群的意義可不一般。因為它是離希克蘇魯伯隕坑的事件最近的保持得較為完整的一個化石群。
通過分析化石群的氧同位素含量,我們可以得知當時的氣溫並沒有降低,相反,當時的氣溫反而是升高的。
而且當時升高的氣溫還不小,全球一下子就處在炎熱的狀態。
教授是這樣認為的,他通過分析數據推導出這樣的結論,當時發生了小行星碰撞地球的事件後,氣溫開始上升,澳大利亞這邊的海岸區域甚至上升的溫度比原本的溫度要高十攝氏度。
而原因則是因為小行星碰撞地球,從而引發了火山的噴發。火山噴發又使得一些溫室氣體和酸性氣體進入到空中,地球的空氣中到處都充斥著這樣的氣體,自然而然地也就導致了溫室效應的產生。
地球環境變差以後,恐龍並不是什麼高智商生物,它們沒有辦法去改變這一現象,也沒有辦法去適應這一情況。
而就在天氣越來越熱的情況裡,恐龍註定沒有辦法生存下去,慢慢地也就走向了滅絕這一條道路。
教授得出的這一結論向我們展示了恐龍有可能不是凍死餓死的,恐龍有可能是在地球升溫的過程中熱死的,殺死恐龍的可能是高溫,是溫室氣體。
而這一結論其實也是在警示我們人類不能夠再像以前那樣任意地破壞地球環境了,而應該選擇保護地球環境。
畢竟我們人類現在就處在一個非常嚴峻的處境當中,現在溫室效應現象越來越嚴重,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也是加快了步伐。
一些極端天氣更是在最近幾年發生地十分頻繁,這些都在警示我們要去保護地球環境,不要再破壞地球,否則受傷害的都是我們人類自己。
自從人類發展工業文明,我們對地球環境的破壞就越發肆無忌憚,地球的氣溫已經上升了1.2攝氏度了。
這是一個令人感到害怕的訊號,如果氣候再繼續變暖下去,兩極的冰雪可能會徹底融化,而冰封多年的永凍土也會融化。到時候人類面臨的情況將會更加嚴峻,人類或許進入溫室效應期。
溫室效應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我們討論已久的問題,有的人認為這是一個正常的自然現象,不用擔憂太久。但是有的人則是為我們的地球的氣候在憂慮著,想要減緩溫室效應的問題。
溫室效應到底值不值得我們重視,也許恐龍的後果值得我們借鑑。不過我們人類與恐龍有所不同的是,我們的文明更為發達,我們有能力去應對溫室效應的問題。
而該怎麼應對溫室效應問題,就看我們每個人怎麼去做出決定了,有的人把希望寄託於移民到外太空去,而有的人則是從身邊小事做起,使自己節約環保,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其實全球氣候變暖這一個話題已經是討論了很久的事情,但是我們有時候為了自己的便利或者是一些利益問題而選擇繼續破壞地球環境。不過不管怎麼樣,不必給自己太大壓力,儘自己所能去節能環保就好。
——END——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圖片來自網絡與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