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日報網財經訊 受疫情影響,2020年對於電影行業無疑是至暗的一年,上市影視公司陸續公布的三季報也更加證實了這一點。Choice數據顯示,A股上市影視公司中,只有4家前三季度淨利潤為正,剩餘影視公司無論「大小老少」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虧損。
光線傳媒作為其中唯四獲得盈利的公司,雖然淨利潤僅實現6372.02萬元,但是今年前三季度內,前有老大哥萬達電影虧損20.15億元,後有行業龍頭華誼兄弟虧損3.26億元,這樣一看,光線傳媒收入囊中的0.64億元也顯得彌足珍貴。
雖是杯水車薪,總歸是沒有落到業績亮紅燈的地步,而在今年如此糟糕的行業生態下,光線傳媒究竟是如何保全自身的?
多元業務緩衝上半年行業巨壓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影院無法營業,院線電影的票房停滯在22.41億元,大量影視公司歇業或倒閉。作為行業翹楚的光線傳媒在這場行業暴風雪中也免不了重挫。但細看其今年以來的業績,不同於大部分影視公司自年初就開始的負增長,光線傳媒上半年不同報告期內淨利潤均難得地保持了正向增長。
(圖片來源:同花順)
分析可知,光線傳媒作為在電影,電視劇,網劇,動漫等諸多領域均有所布局的影視公司,業務的多元化也在此次「天塌」時幫其自身分擔了不少。
公司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在電影業務上,光線傳媒參與投資、發行的已於2019年上映並有部分票房計入本報告期的影片共三部,包括《誤殺》《兩隻老虎》《南方車站的聚會》,本報告期總票房為3.77億元。在電視劇業務上,報告期內,公司確認了《新世界》的電視劇投資收入。
在動漫業務上,報告期內,公司的一本漫畫APP推出了《敖丙傳》等影視聯動或衍生漫畫,同時上線了《京天吃什麼》等14部原創漫畫,引入60多部第三方優質漫畫作品。網絡動畫電影《星遊記-風暴法米拉2》也已於2020年3月28日在愛奇藝播出,反響良好。
由此看來,在影院無法復工的上半年,雖然電影業務無法開展新的業務,但是承接去年部分業務也帶來了小部分收入。此外,電視劇,網劇以及動漫等不受影院關閉影響的業務也表現較為可觀,給上半年身處絕境的光線傳媒帶來了轉圜的餘地。
打造爆款還需天時地利人和
直到7月份,全國電影院陸續復工復產,影片陸續恢復上映,電影行業整體復甦態勢良好。光線傳媒三季報顯示,從單季度來看,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2.2億元,環比上升573.9%,歸母淨利潤實現4314.8萬元,環比上升584.3%,業績大幅回暖。
據悉,第三季度光線傳媒完成上映的影片包括主投主發的《妙先生》、《我的女友是機器人》和《蕎麥瘋長》,以及聯合出品的《八佰》。其中,重磅抗戰影片《八佰》實現了票房口碑雙豐收,成為三季度業績主要推動力量。
而再細看前三季度數據,2020 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4.8億元,同比下降80.5%,歸母淨利潤實現6372萬元,同比下降94.3%,扣非淨利潤為1615.4萬元,同比下降98.5%,雖然保持了盈利,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可謂是大打折扣。
今年與去年同比相差懸殊的原因除今年疫情影響造成公司電影收入大幅下降以外,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是去年的「爆款」——《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
2019年第三季度,光線傳媒出品的《哪吒》創下50億票房紀錄,登頂2019年票房冠軍,大幅拉升前三季度業績,單第三季度淨利潤就超過10億元,《哪吒》在其中可謂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並且值得一提的是,在當時,影片末尾彩蛋就已放出《姜子牙》預告,為光線傳媒動畫新片預熱。
然而,光線傳媒所寄予厚望的《姜子牙》,檔期由於疫情關係由賀歲檔調至了國慶檔,票房也無法為上半年雪中送炭。並且,雖有哪吒在前,為其打開了光線傳媒布局封神宇宙動畫電影的市場,但是,被大眾以及光線傳媒自身期待為下一個爆款的《姜子牙》卻無法續寫《哪吒》的輝煌。
一經上映,初期的確藉助《哪吒》的人氣鋪墊和多渠道推廣預熱,攬獲了國內動畫電影首周票房紀錄等多項記錄,但隨後,口碑逐漸走向兩極分化,最終票房止步於16億元,表現差強人意,也終究打破了光線傳媒寄希望於《姜子牙》再造票房神話的幻想。
正如接受消費日報財經頻道記者採訪的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爆款電影需要在深層次貼近消費者的精神需求,並形成口碑傳播。目前電影的主要消費群體是年輕人,而年輕人的個性化成長背景對於傳統的空洞說教不要買單,哪吒塑造了一個反傳統但有原則的形象,符合時下社會年輕人內心糾結且焦慮的心理,但姜子牙內容過於宏大、但細節有明顯不足,無法形成與主要消費群體的精神需求呼應,所以票房不理想。」
由此可見,《哪吒》帶來的盛況或許是曇花一現,而消費者和市場的喜好無時無刻不在變化,《姜子牙》或許才是市場上更多電影的真實寫照。而此次《姜子牙》不完美的收場也給在動畫電影市場上馳騁的光線傳媒敲響了警鐘,或許,下一次再吶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之時,是光線傳媒下一個爆款到來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