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寒冬仍保盈利 爆款電影不可苛求 光線傳媒何去何從?

2020-12-04 消費財經

消費日報網財經訊 受疫情影響,2020年對於電影行業無疑是至暗的一年,上市影視公司陸續公布的三季報也更加證實了這一點。Choice數據顯示,A股上市影視公司中,只有4家前三季度淨利潤為正,剩餘影視公司無論「大小老少」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虧損。

光線傳媒作為其中唯四獲得盈利的公司,雖然淨利潤僅實現6372.02萬元,但是今年前三季度內,前有老大哥萬達電影虧損20.15億元,後有行業龍頭華誼兄弟虧損3.26億元,這樣一看,光線傳媒收入囊中的0.64億元也顯得彌足珍貴。

雖是杯水車薪,總歸是沒有落到業績亮紅燈的地步,而在今年如此糟糕的行業生態下,光線傳媒究竟是如何保全自身的?

多元業務緩衝上半年行業巨壓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影院無法營業,院線電影的票房停滯在22.41億元,大量影視公司歇業或倒閉。作為行業翹楚的光線傳媒在這場行業暴風雪中也免不了重挫。但細看其今年以來的業績,不同於大部分影視公司自年初就開始的負增長,光線傳媒上半年不同報告期內淨利潤均難得地保持了正向增長。

(圖片來源:同花順)

分析可知,光線傳媒作為在電影,電視劇,網劇,動漫等諸多領域均有所布局的影視公司,業務的多元化也在此次「天塌」時幫其自身分擔了不少。

公司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在電影業務上,光線傳媒參與投資、發行的已於2019年上映並有部分票房計入本報告期的影片共三部,包括《誤殺》《兩隻老虎》《南方車站的聚會》,本報告期總票房為3.77億元。在電視劇業務上,報告期內,公司確認了《新世界》的電視劇投資收入。

在動漫業務上,報告期內,公司的一本漫畫APP推出了《敖丙傳》等影視聯動或衍生漫畫,同時上線了《京天吃什麼》等14部原創漫畫,引入60多部第三方優質漫畫作品。網絡動畫電影《星遊記-風暴法米拉2》也已於2020年3月28日在愛奇藝播出,反響良好。

由此看來,在影院無法復工的上半年,雖然電影業務無法開展新的業務,但是承接去年部分業務也帶來了小部分收入。此外,電視劇,網劇以及動漫等不受影院關閉影響的業務也表現較為可觀,給上半年身處絕境的光線傳媒帶來了轉圜的餘地。

打造爆款還需天時地利人和

直到7月份,全國電影院陸續復工復產,影片陸續恢復上映,電影行業整體復甦態勢良好。光線傳媒三季報顯示,從單季度來看,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2.2億元,環比上升573.9%,歸母淨利潤實現4314.8萬元,環比上升584.3%,業績大幅回暖。

據悉,第三季度光線傳媒完成上映的影片包括主投主發的《妙先生》、《我的女友是機器人》和《蕎麥瘋長》,以及聯合出品的《八佰》。其中,重磅抗戰影片《八佰》實現了票房口碑雙豐收,成為三季度業績主要推動力量。

而再細看前三季度數據,2020 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4.8億元,同比下降80.5%,歸母淨利潤實現6372萬元,同比下降94.3%,扣非淨利潤為1615.4萬元,同比下降98.5%,雖然保持了盈利,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可謂是大打折扣。

今年與去年同比相差懸殊的原因除今年疫情影響造成公司電影收入大幅下降以外,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是去年的「爆款」——《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

2019年第三季度,光線傳媒出品的《哪吒》創下50億票房紀錄,登頂2019年票房冠軍,大幅拉升前三季度業績,單第三季度淨利潤就超過10億元,《哪吒》在其中可謂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並且值得一提的是,在當時,影片末尾彩蛋就已放出《姜子牙》預告,為光線傳媒動畫新片預熱。

然而,光線傳媒所寄予厚望的《姜子牙》,檔期由於疫情關係由賀歲檔調至了國慶檔,票房也無法為上半年雪中送炭。並且,雖有哪吒在前,為其打開了光線傳媒布局封神宇宙動畫電影的市場,但是,被大眾以及光線傳媒自身期待為下一個爆款的《姜子牙》卻無法續寫《哪吒》的輝煌。

一經上映,初期的確藉助《哪吒》的人氣鋪墊和多渠道推廣預熱,攬獲了國內動畫電影首周票房紀錄等多項記錄,但隨後,口碑逐漸走向兩極分化,最終票房止步於16億元,表現差強人意,也終究打破了光線傳媒寄希望於《姜子牙》再造票房神話的幻想。

正如接受消費日報財經頻道記者採訪的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爆款電影需要在深層次貼近消費者的精神需求,並形成口碑傳播。目前電影的主要消費群體是年輕人,而年輕人的個性化成長背景對於傳統的空洞說教不要買單,哪吒塑造了一個反傳統但有原則的形象,符合時下社會年輕人內心糾結且焦慮的心理,但姜子牙內容過於宏大、但細節有明顯不足,無法形成與主要消費群體的精神需求呼應,所以票房不理想。」

由此可見,《哪吒》帶來的盛況或許是曇花一現,而消費者和市場的喜好無時無刻不在變化,《姜子牙》或許才是市場上更多電影的真實寫照。而此次《姜子牙》不完美的收場也給在動畫電影市場上馳騁的光線傳媒敲響了警鐘,或許,下一次再吶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之時,是光線傳媒下一個爆款到來之際。

相關焦點

  • 光線傳媒的爆款尷尬
    作為電影產業鏈的一員,光線傳媒受損嚴重。   因為疫情,一些重要影片臨時撤檔延期,使得光線傳媒(以下簡稱:光線)整個上半年電影票房收入大受影響。同時,光線傳媒的利潤也受到牽連。   不過,好消息是7月中旬,國家開始全面推動電影行業復工,而上半年因疫情推遲上映的《姜子牙》等影片,終於有機會重新上映了。這對於光線來說,多少算是個好消息。
  • 《姜子牙》的「熱」與光線傳媒的「冷」
    此前,光線傳媒陸續上映了《妙先生》《蕎麥瘋長》等影片,但票房效果不盡人意;雖參與出品了《八佰》,但憑該片掙錢的主力軍卻是華誼兄弟。對於光線傳媒來說,由於內容製作周期等方面的原因,在內容儲備上不僅有大小年,加上盈利模式相對單一,故時常面臨著因單一爆款被資本市場追捧後,因無法持續輸出優質內容,而又被資本市場「冷落」。《姜子牙》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之一。
  • 《姜子牙》上映後市值蒸發66億,光線傳媒下一個爆款在哪裡
    對於營收及淨利潤較上年同期減少較大,光線傳媒在三季報中解釋稱,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光線傳媒子公司主投、主控的電影《姜子牙》調整檔期,由原定春節檔延至國慶檔上映,公司電影收入大幅減少所致值得注意的是,在《姜子牙》的片尾,光線傳媒放出彩蛋,計劃下一步上映《深海》,但諸多動畫電影的上映,無疑會造成電影觀眾的審美疲勞,因此,光線後續的幾部動畫電影能不能打響,後續有待觀察。」有行業資深人士如此表示,繼《哪吒》一舉拿下50億票房打開了市場對封神宇宙的「幻想」之後,光線傳媒對外傳遞出的策略就是「以小博大」,製造爆款,但《姜子牙》給在動畫電影上狂奔的光線傳媒敲響了警鐘。
  • 光線傳媒節後總市值暴跌110億 《姜子牙》後它還能保住「一哥...
    業績連年穩增,成為影視寒冬裡「最靚的崽」  單部片子的利好只是一方面,資本市場還要看業績,看成長,看穩定性。在風險和波動都巨大的電影行業,光線傳媒這幾年的表現太搶眼了。  2017年後,影市開始告別過往的異常火爆,增速放緩,出現「滯漲」。
  • 「沙漠駱駝」王長田和他的光線傳媒
    在中國的主要影視公司裡,光線傳媒稱得上是一家頗有「內功」的企業。但在去年電影整體市場下滑的背景下,市場開始對光線呈現出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屢造爆款的光線,價值如何體現?不缺「產品高峰」的光線,又如何成為真正的「高原」?凌晨兩點,空氣有些凝重。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抿了一口茶,問對面的鄧超:「你怕麼?」「不怕」,鄧超說,「與其躲著,不如跟他們打一架!」
  • 光線傳媒2020年一季度盈利2000萬至4000萬 電影業務利潤較上年同期...
    挖貝網 4月9日消息,光線傳媒(300251)近日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公告顯示,報告期內預計盈利2000萬元至4000萬元,比上年同期減少56.33%至78.17%。
  • 光線傳媒:剩者,為王
    來源:雪球從《泰囧》開始,關注光線傳媒8年了,但從沒買過,直到去年,下決心買入,持有至今,不斷加倉,也很久沒有在雪球寫東西了,今天正好借著光線這個案子,簡單梳理一下光線傳媒的投資邏輯,歡迎指正。1、先說行業,電影行業最大的問題是影片質量的不穩定,一個爆品之後,接一個爛片,收入利潤無法持續,隨機性大,不好給估值。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光線從15年即開始布局打造系列IP電影。系列電影的毛利率、投入回報率遠高於獨立電影。
  • 1.1億投資橙子映像,光線傳媒背後的100+「投資聯盟」
    2017年光線傳媒參與出品了鄧超主演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而這部電影的主要出品方是上海電影與安樂電影,橙子映像也成為了主要出品方之一。這一年鄧超主演的春節檔電影《乘風破浪》,橙子映像作為主要出品方之一,但是卻未看見光線傳媒的影子。同年暑期檔,橙子映像作為出品方押中了最大爆款《戰狼2》,而光線傳媒並未參與電影出品。
  • 光線傳媒再被曝計劃裁員10%
    如果說2015年和2016年的裁員更多是戰略方向上的調整和轉型,那麼此次裁員,精簡人員、控制成本以應對資本寒冬的色彩則更加濃厚。       「今年國產電影的票房表現不好,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裁員可以壓縮成本。」一位券商傳媒分析師向數娛夢工廠表示。
  • 國慶檔電影大賣!光線傳媒卻一度暴跌17%,蒸發66億!發生了什麼?
    國慶檔電影賣了13億,光線傳媒股價卻遭遇節後「開門黑」。作為製作公司歷時4年打磨的動畫片,《姜子牙》上映後口碑兩極化,票房表現高開低走,後勁乏力。受此拖累,出品方光線傳媒今日盤中暴跌17%,公司市值一天蒸發 億。
  • 國內六大電影公司洗牌:光線市值破500億元居第一
    2017年之前,國內六大電影公司的排位,從總市值和年度盈利綜合來看,萬達電影高居第一;中國電影、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基本相當,處在第二梯隊;博納影業和北京文化次之。
  • 一個月市值蒸發116億元 《姜子牙》救不了光線傳媒
    據悉,因疫情關係,光線傳媒子公司主投、主控的電影《姜子牙》調整檔期,由原定春節檔延至國慶檔上映。此前,光線傳媒發布公告稱,截至2020年10月11日,《姜子牙》累計票房收入(含服務費)約為人民幣14.56億元,公司來源於該影片的收益約為3.6億元至4億元,接近前三季度的營收總和。這也將改善光線傳媒全年業績。
  • 光線傳媒王長田: IP將繼續主導中國電影
    2016年,光線傳媒發生了一系列變化,首先以85億價格控股貓眼電影,隨後宣布停止旗下視頻網站先看網的業務,並完成一輪裁員,緊接著轉讓藍弧文化,並投資籌建中關村銀行。近日,王長田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簡要回答了關於光線傳媒部分現狀以及接下來的布局問題。
  • 為什麼說光線傳媒需要一隻「米老鼠」?-虎嗅網
    不過,以增加非主業的直播業務姿勢應對網際網路的衝擊,光線的這條路會通向哪裡呢? 還有,面對網際網路衝擊下前所未有的行業變局,傳統影業急需轉型。處於行業前沿的光線,它的舉措得失都會成為行業邁向下一程的風向標。光線的網際網路轉型焦慮症,有解麼?
  • 影視行業過冬指南
    在他看來,由於盈利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現在資本市場對影視公司的熱捧已經開始大幅度下降,影視業也可能就此進入漫長的冷凍期。  除了資本外逃,近兩年電影市場票房增速放緩,並且進入頭部內容時代,產出的電影要麼是像《戰狼2》《我不是藥神》《前任3》等動輒幾十億的大片,要麼就是默默無聞的虧損片。票房體量維持在1-3億的影片則明顯減少。
  • 七夕檔電影火爆!光線傳媒一度漲超9%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高橋)訊,昨日,七夕檔電影票房火爆,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七夕情人節單日票房突破5億元,創下了全國影院復工以來單日票房最高的紀錄。資料顯示,光線傳媒子公司光線影業為《蕎麥瘋長》的出品方之一,同時,光線傳媒也參與影片電影《八佰》的出品。受利好消息刺激,今日光線傳媒一度漲超9%,其他影視個股也有所異動,如北京文化、中國電影等皆出現小幅拉升的走勢。隨後受大盤走弱影響,影視相關個股也有所回落。此前,受疫情影響,院線行業表現較為慘澹。
  • 《哪吒》「封神」也保不住:馬雲虧9億也要減持光線傳媒!影視股還有...
    每經記者此前根據光線傳媒7月30日發布的公告推算出光線傳媒在《哪吒》中的投資比例約為64.6%。按照《哪吒》如今已經取得的票房成績大致推算,截至目前,僅《哪吒》一部影片就為光線帶來超10億元的收入。   事實上,在《哪吒》點映開始後,光線傳媒就開始小幅上漲。
  • 光線傳媒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 一個月市值蒸發116億元
    據悉,因疫情關係,光線傳媒子公司主投、主控的電影《姜子牙》調整檔期,由原定春節檔延至國慶檔上映。   此前,光線傳媒發布公告稱,截至2020年10月11日,《姜子牙》累計票房收入(含服務費)約為人民幣14.56億元,公司來源於該影片的收益約為3.6億元至4億元,接近前三季度的營收總和。這也將改善光線傳媒全年業績。
  • 光線傳媒深度解析:動畫電影佔先機,細水長流看未來
    公司分析(一)公司發展歷程光線傳媒主營影視劇的投資、發行、製作業務,公司前期以電視娛樂節目製作起家,推出了《中國娛樂報導》、《音樂風雲榜》 等王牌節目,後受兩臺合併政策的影響,利潤空間受到擠壓,2005 年轉型進入電影發行領域,此期間投資發行了《傷城》《畫
  • 阿里巴巴24億元入股光線傳媒 馬雲已經掌握了電影產業的各個環節
    他說,在創業遇到挫折時,是電影《阿甘正傳》的鼓勵,讓他堅持了下來。他用這個故事解釋了自己近兩年在電影行業的投資:不是為了賺錢,而是一份情懷。「中國人口袋越來越鼓,腦袋卻是很空」,在馬雲看來,中國必須有自己的文化產業,才能立足於世界,娛樂文化可能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