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為什麼自稱為「白衣卿相」?他的詞有什麼值得我們肯定?

2020-12-06 認栽吃虧不認輸

提到劉永,大家除了知道他是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外還有沒有更深入的了解呢?他稱自己為「白衣卿相」,你知道其中的原委嗎?小編今天翻閱書籍整理出以下內容,我們一起來學習。

柳永字卿,崇安人,是北宋第一個專業詞人。這本來並不符合他的初衷。他的初衷與當時一般知識分子一樣,即及第登科,官至卿相,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但是因為他早年擅長詞曲,熟悉許多歌妓,替她們填寫了許多歌詞曲子,表現了一種浪子的作風。因此當有人向宋仁宗推薦他的時候,深受理學薰陶的仁宗競悻悻地批示:「且去填詞。」柳永受了這種輕蔑和打擊,別無出路,變得玩世不恭起來,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三變」是他的原名),在京都、蘇杭等地過著流浪的生活,並自我解嘲地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意思是說,我有才華,會填詞,本來就是未出仕(白衣)的大宮(卿相)。用自封的「白衣卿相」來對抗科舉榜上的功名。但心中終究受不了這種委屈,因此索性甩開科場,結交歌妓,專以填詞為業,把科舉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雖然晚年也進士及第,當了幾任小官(如屯田員外郎),但半競終生潦倒。

柳永有《樂章集》約二百首傳世。其中有的作品寫都市繁華景象或稱頌朝廷功德,帶有美化現實、點綴昇平盛世的傾向,較多的作品是表現妓女生活和描寫羈旅行役的情景。雖然一些正統派因此而把他看成無行文人而加以排斥,但他的詞作卻博得廣大城市平民尤其是生活在底層的歌妓們的愛好。因為這些作品真實地反映了歌妓們的遭遇、感慨和願望,麥現作者對她們的同情和戀情。例如<定風波>坦率地傳達了她們被輕薄少年玩弄欺騙的悔恨心情,說「恨薄情一去,音書無箇」,「早知怎麼,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婆羅門令》寫歌妓對於意中人的深情思念和難以酬願的焦灼心情,說:「寸心萬緒,咫尺千裡。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憐意,未有相憐計。」

他的傳誦甚廣的《雨霖鈴》以冷落的秋景為襯託,寫出了男女戀人分別時的萬千愁緒。這詞的下半閥寫道:「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這裡也道出了一般行役之人的羈旅之感,這種感情顯然也容易引起淪落江湖的歌妓們的共鳴。上述所有這些方面,雖然也有可以指責的缺陷,比如某些詞中出現輕薄調笑的情調,某些詞過分渲染傷感等,但是總的說來,它真實地反映了社會生活(尤其是城市平民生活)的某些側面,具有一定的思想意義。這些詞之所以「聲傳一時」,「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主要原因就在這裡。

當然,柳詞的廣泛傳播還因為它具有很高的藝術技巧。

清代馮煦說:柳詞「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北宋巨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這是有見地的評論。綜觀柳永的詞,具備了下列三個特點:一、創製慢詞,長於鋪敘。慢詞即長調,比之小令可以容納更多的內容,更適合於歌樓酒館歌妓們的淺斟低唱。柳永運用長調來敘寫景物,傾吐心情,都極有層次,把輕重緩急、起伏變化表現得恰到好處。他開創了北宋大量寫作慢詞的先河,使詞這種新的文學樣式得到進一步的開拓和發展。柳永也因此在詞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地位。二、情景交融,意境豐露。他善於在抒情中用景物相襯,達到情景相生的境界。他的詞意境豐富而不含混,使人讀後產生親臨其境的感覺。三、語言通俗、多用口語。他的詞大量攝入民間口語,很少有文人詞客那種雕章琢句的痕跡。如上面所引的詞句,平易好懂而不淺陋。柳詞的這些藝術特點都有可取之處。

通過閱讀文章小編了解「白衣卿相」並不是虛有其表,而是名副其實的,你眼中的劉永是什麼樣的呢,期待你的留言。

相關焦點

  • 「奉旨填詞、白衣卿相」,柳永的詞在宋朝到底是個什麼水平?
    柳永的詞在宋朝算什麼水平?這實際上就是問柳永的詞在整個詞牌史上是什麼水平。評論一位詩詞家是有兩個角度的。一個是從文學藝術角度來看,另一個則是從詩詞史的角度來看。有正常認知的人都會笑掉大牙。要討論柳永的文學水平,是肯定要自動屏蔽掉為他帶來名聲的花街柳巷低俗作品的。我們從小讀書學到柳永的詞,都是精挑細選之後的作品。實際上柳永的詞有很大一部分相當豔俗,畢竟紅粉堆裡出狀元,你就算有這水平寫,別人沒這水平聽。柳詞人要吃飯的,而且錢給得多,就把請他寫詞的美女名字寫進詞裡去,就好像今天做的收費文案廣告一樣。
  • 說說慢詞開山大家柳永與他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中談治學三境界時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王國維所說的這三重境界同樣可以適用於人生。那麼這第二重境界取自柳永的《蝶戀花》,此句原詞的意思是什麼?
  • 柳永最悲催的一首詞,澆滅了他做官的最後希望,不是淺斟低唱!
    柳永年輕時即以填詞出名,不但市井的人喜歡他的詞,宮中也傳唱他的詞。可是,自從考試不中,寫了《鶴沖天》詞,就得罪了宋仁宗。詞云:「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又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更說:「且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 那漸遠漸去的青衫和青煙一樣的背影:柳永的詞,人,事
    宋代詞人柳永的生平大家一定很熟悉了,只要你接受過高中教育,想必大多都知道了。但你不了解的,大概是柳永這個人為什麼要這樣做這件事。其實,有很多歷史上出名的詩人,詞人,都是反體制的,並且都是大多都是悲劇的。柳永卻是也沒逃過這個普遍的推理。
  • 宋代柳永《迷神引·紅板橋頭秋光暮》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但慶曆四年為西行,而詞中謂「波急隋堤遠」顯然為南行之證,據此,知此詞寫於柳永少年遠遊江浙時的第二年春天。柳永簡介: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
  • 柳永是詞壇上卓越的開拓者和革新家,拓展了宋詞的表現領域
    可以說,柳永的誕生是歷史的選擇,是市民文藝需要的選擇。當貴族文人還在邁著蹣跚的步履時,柳永帶著民間文學的熱情和奔放來到市民中間,贏得了歡聲與笑語,他的歌聲代表的是另一種聲音,代表的是另一種審美意識。詞這種年輕的藝術,在柳永的手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它需要有熱情、有開拓精神的詞人,因此,詞體也選擇了柳永。就是在這種歷史文化背景下,北宋詞壇第一位富有改革精神的詞人——柳永應時而生了。
  • 什麼叫煮海,從《煮海歌》看不一樣的柳永
    說起柳永這個人,大家最容易想到的,恐怕是「風花雪月」這四個字吧。的確,這位自稱是奉旨填詞的柳三變,生性多風流,時常出入歌樓舞榭,吟唱著「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在人們的印象中,他總是沉溺在聲色之中,對於功名利祿很少關心,所以,才會留下了「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這樣的詞句。
  • 為大宋第一浪子正名:他的作品太經典,整個朝代都邊罵邊學
    怪就怪自己的詞太火了,每一首都會傳到最高層的耳朵裡。有史料記載,當時還有人向皇帝推薦柳永,皇帝問:「得非填詞柳三變乎?」推薦者答:「然。」皇帝說:「且去填詞!」柳永「由是不得志,日與獧子縱遊娼館酒樓間,無復檢約」,並半帶調侃地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
  • 宋詞的第一個裡程碑--柳三變的詞
    圖片來源於網絡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宋詞。宋詞是中國詞史上的黃金時代,詞作、詞派眾多,名家輩出,佳作如林。宋詞有獨特的風格特色,與唐詩成為我國古典詩歌的兩朵奇葩。晏幾道是晏殊的兒子,他的詞在內容上與晚唐五代詞沒有多大區別,,但在格調上,晏幾道的詞較為高雅,語言優美,委屈婉轉。張先,他的詞以善於鍊字見長,尤善用「影」字,人稱「張三影」。他的詞採清麗,給人以華美之感。他的貢獻主要在詞體方面,他現存的167首詞中,有23首慢詞,其中有不少佳作,這些慢詞傳播久遠,促進了慢詞的創作,為柳永大量創作慢詞開了先序。
  • 柳永十大經典名句,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柳永(987-1053年),字景莊,崇安人,北宋詞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詞在當時流播極廣,影響深遠,有《樂章集》。一、故人何在,煙水茫茫。想到你此次離去,煙波千裡,暮靄是如此的深沉,天空是如此的廣闊,我們何時才能夠再次相聚呢?六、其奈風流端正外,更別有、系人心處。出自宋·柳永《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在其風流端莊之外,更別有一番迷人情韻,將彼此緊緊系在心靈深處,使人無法忘懷。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 古代各個朝代的統治者的自稱有哪些不同?其含義也值得後人推敲
    古代各個朝代的統治者的自稱有哪些不同?其含義也值得後人推敲現在越來越受大眾歡迎的清宮電視劇中,我們聽到的皇帝最多的一個自稱就是「朕」了,也就是我、本人的意思。第一個使用這個稱呼的人還是秦始皇,他聽了大臣們的意見,讓原本一個可以為各種身份人用的字,只能為他一個人用。
  • 張先作詞有創新的地方,這些創新改變了詞的發展方向
    他一生雖然官運不亨通,但也沒遇到什麼太大的挫折,在流連風月、詩酒宴飲的生活中結束了自己的一生,所以他的詞多是寫文人雅士的悠閒生活,特別寫「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沒有脫離傳統的離愁相思等範圍,基本上沿襲了傳統詞作的內容。張先有《安陸詞》傳世。他作詞喜歡追求新巧的構思和獨創的意象,喜歡在詞中描寫空靈朦朧的動態景色,也善於鍊字造句。
  • 柳永浪跡天涯時寫下一首千古詩詞,感慨人生悲歡,道盡生活的哲理
    人們似乎總在遇到磨難時便得到成長,無奈之時所發出的感慨更有哲理之意,北宋大詞人柳永曾寫過一首詞,在他浪跡天涯旅居他鄉時所作,多少見聞和感慨流淌在字裡行間,通過柳永的細膩筆法將這人生悲歡和生活哲理表達地淋漓盡致,讀來回味無窮,一起來品讀。
  • 柳永水平很高的一首洞房詞,因為最後一句,古代名家硬是不願點評
    柳三變能讓一向豁達的東坡忌憚,東坡曾問一位幕僚,自己的詞和柳永的詞到底誰的更受歡迎,這位幕僚很聰明,說喜歡柳永詞的人只是三教九流之輩。柳三變能讓皇帝氣得不行,初次落榜後他寫了一首《鶴沖天·黃金榜上》,稱自己就算無官無職,做個風流才子也不錯,皇帝一生氣從此他便一輩子沒中進士也沒當上官。但就是這樣的柳三變,卻能讓教坊裡賣藝女子們「痴狂」。
  • 你知道歷史上第一位,有粉絲要為他生猴子的愛豆是誰嗎?
    這個人的名字叫柳三變,也就是你們熟悉的柳永。在偶像崇拜的歷史上,柳永可謂是創造了很多第一。首先,他的作品主要是曾經的愛豆們不屑的「詞」。在唐代,除了官方文化形式-詩歌以外,另一種適合在「娛樂圈」發展的文學形式開始出現,這就是詞。
  • 「朕」是什麼意思?古代皇帝為什麼要自稱為朕?
    現如今,我們從各種歷史影視劇中不難發現,裡面的皇帝時常稱呼自己為「朕」。有時候,筆者我不禁在思考著這樣的人一個問題,把「朕」這個字單拎出來究竟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古代的皇帝們都要自稱為朕呢?要想解開這一謎題,就需要先追溯到秦始皇時期。
  • 「純爺們」組 COSER:8000 鄢麒 餅乾飾演角色:一頁書 柳永 燕歸人
    諸如穿深色衣服的就是「壞人」,舉著破傘上場的是「窮人」,還會對自稱「流氓」的COSER拳打腳踢,打完了以一句「我們這是在演戲」把人氣炸。結果和她配戲的久任和迷失蓮華就成了帶孩子的保姆,不僅要在後臺照顧她,上臺走位也要隨時注意她,生怕臺詞念著念著,一回頭她就不見了。
  • 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詞的背後竟然隱藏了一段悽楚的愛情故事
    「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詞出自柳永的《憶帝京》,意思是我一生一世都把你掛在心上,但仍然辜負了你,讓你淚流滿面,從詞中來看他似乎有後悔之意,也明白自己辜負了妻子的一片深情。一、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 我們自稱中華民族,「中華」二字的含義又是什麼?答案很簡單
    無論朝代如何變遷,世界如何發展,我們都是中國人,是炎黃子孫。中華這個詞的由來又是什麼樣的呢?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一直認為我們的中國人是世界的中心,然後在他們周圍是四大少數民族:東夷、西狄、南蠻和北戎。因此,有句名言「中者,天下之中也」,這種認識一直反映在我們人民的思想和文化中。事實上,通過《尚書》的記載, 可以知道華夏一詞最草出現在商朝末期,周朝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