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群呈現「重工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產業布局,高耗能行業佔比近幾年明顯下降,未來將向「高端製造+科技創新」方向著重發力。
從產業結構看,2018年京津冀城市群三種產業比例為4:36:60。第二產業以傳統製造和重化工為主,其中紡織、石油化工、鋼鐵、金屬製品、汽車、電氣機械、電子佔比均超過5%,共計佔GDP約35%。第三產業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其中批發零售、交通倉儲、信息技術服務、金融、房地產、科技服務佔比均超過5%,共計佔GDP約42%。自去產能和加大環保力度以來,河北省高耗能產業佔工業比重從2012年的44%降至2017年的38%。
分區域看,北京生產性服務業佔比約53%,已基本實現向知識和創新驅動的創新型城市轉型;天津裝備製造和石油化工業佔比均達約34%,當前仍處於主要依賴投資和重工業發展的製造城市階段,但現代化程度已經較高;河北省產業以裝備製造、石油化工、鋼鐵為支柱,資源城市仍然佔大多數。其中,石家莊、保定以裝備製造、紡織業為主導,唐山、秦皇島、邯鄲、邢臺、滄州等城市以鋼鐵、煤炭、石油化工業為主導,張家口、承德以旅遊、農業為主導。
《京津冀產業轉移指南》中指出,北京將承擔區域產業研發、設計、服務等功能,打造科技創新中心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津廊將承擔京津冀地區科技成果產業化功能;津唐滄秦重點發展濱海產業和先進位造業;保石邢邯重點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衡水主導承擔農副產品和輕工業用品供給功能;張承重點發展綠色生態、農副產品加工和生物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