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體藥物的國際化地位在哪裡

2020-11-24 健康界

摘要6月16日晚八點,火石百家邀請了盈諾百有限公司創始人阮昭傑博士與大家探討「單抗新藥研發產銷的過去與展望」,在大家的積極提問下,阮博士從多個角度帶大家回溯了單抗新藥的發展史,並對未來進行了展望。

供稿:阮昭傑;審稿:潘志華;編輯:鄭越;排版:謝鳴洲

火石創造:firestone-link 洞悉全球醫健創新創業實踐

分享環節

本次分享,我想從5個方面和大家展開:

1.單株抗體的簡介與早期研發

單株抗體是體內對抗外來蛋白質的主要武器,也是免疫系統一個很重要的成分。從1960年代,人們了解體內抗體,是由很多的單株抗體組合而成。每一個單一的抗體,稱為一個一個的單株抗體。跟據結構的不同,人類的抗體,可以分為IgG、 IgM、 IgA以及其它,這些又以IgG最為人類了解,拿來作為藥物的選項,是我們今天探討的重點。常見的IgG, 又可細分為IgG1, IgG2, IgG3, IgG4。作為藥物開發,我們較常看到IgG1, IgG2, 和IgG4。

人體B細胞是生成抗體的主要來源,然而B細胞在體外的存活相當困難。早期的融合瘤技術開發成功,使得我們能夠在體外培養類似B細胞的細胞,以大量生產抗體蛋白質,再配合純化技術的進步,我們便能得到大量的單株抗體。人們針對免疫遺傳的深入研究,發現抗體的衍生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也知道,這裡面藏有非常豐富的資源,利用基因克隆的技術,不光是我們能將代表抗體的基因克隆出來,更能建構基因庫,代表多向面的抗體群組庫,接著再利用各種方法,制定我們所需的標準,篩出我們想要的抗體。 早期單株抗體的生產工藝開發,仰賴篩出的融合瘤細胞。但是,融合瘤細胞的穩定性、生產的產量、以及產出抗體的變異性,都是生產線的考驗。

在1980~1990年代,開發了用中國倉鼠細胞作為生產細胞,結合基因克隆與表達,成為當今的單抗生產主流。也因為這些技術的結合,使得我們能夠很快的用基因工程技術改變原來的單株抗體,當今就有不少變異化的單抗,在人體試驗進行中。 直到1990年代末期,2000年初,不管是工業化的單抗抗體庫建構、篩選單抗、細胞株表達技術提升還是單抗蛋白質的工程化開發,使得我們有機會獲得更多有條件進入人體臨床試驗的單抗,也讓我們單抗的選擇,不再是單純從老鼠,兔子身上得到了。

這些技術的精進,可以從歷史上獲批的單抗新藥看到。2000年以前,只有幾個抗體新藥獲批,從2000年開始,各項新藥,紛紛出來,不管是人源化,全人類,到各類的工程化單抗都有,項目也非常多。

2.目前單抗新藥國際市場的分析

在2000年初期大部分的單抗新藥是抗免疫或抗腫瘤類項目,然而單抗新藥的獲利能力逐漸提升,也獲得各大藥廠的重視與關注。直到2015年,世界前10的大銷售之新藥,已有6個屬於單抗類新藥了,合計產值超過了500億美元。預計這個數字會持續增長。


另外,成功的單抗項目,也有多元化的趨勢,我們不僅僅看到了像ADC類的到了市場,也看到單抗類新藥用在骨酥,降血脂等的疾病方面。

單抗類新藥的開發、審查及報批案件越來越多。不光是FDA報批通過的品項逐年增加,審查方法也趨向成熟,速度加快。公司對於單抗新藥項目的需求,也有深入的了解,較能掌握,也加速了針對新療法,新靶點的多方投入。

這些資源的投入,也使得目前開發中的品項有多項早期產品沒有的特質,不論在生物特性、工藝開發、臨床用劑,以及臨床使用上,擁有很多的特點與優勢,其最後能帶給病患好處的目標,也越來越容易達成與認證。

3.國內單抗研發的近況

國內對於單抗藥物的需求,由於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關係,市場需求大量增加。就如同化學藥物一樣,第一個階段先求有,從生物相似藥的大量投資,可以看出。目前已經逐漸演化到第二階段,有很多的改良藥,與優化藥的品項在開發階段。這些藥物品項的開發,減少了臨床效果性認證的風險,並且有著明確的改良性。隨著技術的進步,第三階段的創新藥品項也會開始出來。


然而,國內的單抗藥物開發,也存在多方面的困難點。不管是工藝開發上的技術不到位、檢測方法的差異、GMP生產的缺陷還是臨床試驗的經驗不足,都使國內單抗藥物開發上存在很多風險與不確定性。

然而,這些難處是可以解決,也正在解決。國內科研,因為政府與其它單位的大量投資,有了長遠的進步,最近也由於合作的籤署,而被國際認證。生產以及新藥項目的臨床試驗,更是積極的跟國際接軌。


4.單抗新藥研發的未來

市場調查公司,選了20項正在開發或剛獲得認證的品項,提出它們到2020年最有潛力高獲利的分析,其中7個單抗新藥的品項獲選。從這份報告中,可以看出未來單抗新藥的趨勢。最重要的是,大家對單抗新藥的市場表現,已經給予一個非常高的期待。


單抗新藥品項,必須在一些其它疾病範圍(如降血脂)有非常好的表現。另外,雙特異性的單抗新藥,或是免疫療法的單抗新藥,也是大家看好的。

至於將來的抗體新藥,會是什麼樣子呢?  技術的精進、靶點的多元化、工藝改良等自是不在話下。也許我們開始考慮我們需要的是多株,多功能的抗體新藥?

5.國內單抗新藥研發的展望

國內的單抗藥物產業會很快,也必須很快的跟國際接軌。國內的資源豐富,但仍待開發,一旦成功,也許下面的例子就會在眼前。

期望大家共同努力,一起完成這個夢想。謝謝大家。


互動環節

Q:請問ADC的審批究竟應該按照生物藥標準還是化學藥標準? 

A:我的認知,目前來說,ADC是往生物藥批准的方向在走。不過,有可能的話,審批單位或者藥檢單位,會根據個案來處理,更有可能是生物藥加上化學藥雙方面來考量。我想,最明顯的例子是TDM1:它是從赫賽丁加上一個小分子藥,雖然說以赫賽丁為主,但是它還是有很多情形,需要根據化學藥的毒性,再來做考量。 

所以,如果是以公司的角度構思的話,要完全達到很成功的ADC審批,必須在兩方面都做一些準備。

Q:能不能說一下兔抗和鼠抗比較有哪些優缺點? 

A:在比較早期,針對所謂的單抗,比較多是用在從小鼠身上獲取抗體,主要用於單株抗體的克隆,而兔抗則是多株抗體,用在所謂的檢測或者其他的工作,比如說在研究方面的使用。那最近也有公司針對兔抗,將它開始產業化、商業化,來做兔源的抗體,拿來人源化來從事藥物開發的工作。所以大多數人源化的抗體,主要是以鼠抗居多。 
另外除了兔抗鼠抗之外,還有所謂全人類的抗體。這些抗體,要麼是從人類的抗體庫去獲得,或者從已經人源化的老鼠所取。還有一些類似駱駝的抗體,目前也正在開發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階段。 

Q:美國在抗體藥領域的創業公司多嗎?為什麼國內這個領域的公司很少? 

A:我想,美國因為在單抗新藥開發方面已經有超過20年的歷史,所以這方面不光是大藥廠,甚至是有很多早期的技術來源,都是有新創公司去開發出來的。所以現階段而言,還有很多所謂抗體藥開發的公司,是存在於美國的新創公司。 
至於國內,我想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有很多單抗開發的新創公司。我想國內,主要是針對單抗新藥開發這方面的資源的需求,以及對它的風險評估與了解,還是比較不成熟。所以,可能在這個領域的投資還是有成長的空間。  

Q:請問單抗藥物開發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是什麼?具體難點細節能不能分享一下?企業想要成功開發,需要具備哪些技術優勢?

A:當然,如果是針對生物相似藥的話,工藝開發部分是最難得;如果是針對單抗新藥的話,在臨床上的效果應用、是否在臨床上可以被接受,這是相對困難的部分。
對於企業來說,我想很多公司都有同時在進行單抗項目的開發。無論國內國外,都需要一些要求。比如說一些基本的,上遊下遊開發的技術。比如說,對於這些單抗新藥,靶點的掌握、篩選、如何去針對品項去落實IP的獲得,我想這些都是成功所需要的。

Q:請談下生物CRO和CMO在單抗藥藥物發展的作用和前景?

A:CRO的公司國內有很多國際級的公司,這些公司比較專注於細胞株的開發、工藝的開發、測試方法的開發,以及其他臨床方面的開發。國內的CMO,由於最近法規上的要求才開始鬆綁,所以CMO的活動不是特別多。但是我可以預測到,在不久的將來,CMO的活動會越來越多,審批上也會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我想國內CMO的水平會穩步上升,達到國際水平,在我認知中,已經有至少一兩個CMO的公司已經有了這個目標。
在國內的CRO,其實還有一個區塊在臨床試驗方面。在這裡,有更多需要改善的空間,因為最近藥監單位更加嚴格的審查工作代表著國內CRO其實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CRO和CMO,一個成功產業的創造,是需要很多方面的代工生產和代工開發的公司來合作支撐。就如同美國而言,光是在加州,就有上千家CRO和CMO。所以在美國,CRO和CMO的產業也是非常成熟,那麼國內而言,這方面還是可以加強的。所以抗藥產業熱,會造成在創業上,針對CRO和CMO,有更多的機會存在。 

Q:在未來幾年,抗藥產業熱所帶來的創業機會有哪些?

A:因為國際市場對抗體新藥更多的需求,所以在短期內,十年內,有更多抗體新藥的開發項目會出現。國際性的大藥廠,會比較關注在晚期的開發以及進入市場的導向,他們會花很多的精力,在全世界去收集很多新的抗藥項目。所以我想在國內的機會而言,如果有新的科研和新的開發項目,在將來會是國際性大藥廠關注的焦點,他們也會做一些比較合理的收購。所以如果創業,基於這個情況來發展的話,未來會是很有機會的。 


本文僅代表嘉賓個人觀點,與火石創造立場無關

協辦單位:威斯騰生物

關於我們

由「火石創造」主辦的「火石百家」,旨在通過與細分領域先鋒對話,幫助創業者抓住行業創新機會,避開創業陷阱,拉近創新距離。

感謝以下微信群對本次活動的支持:

醫生經紀人、醫夥人—移動醫療學習群、醫伯來大講堂、幹細胞者、信諾經理人群河北分會、河北藥圈分享根據地、、PPC-2群-細胞治療技術交流、臨床研究百科、中科院營養科學研究所、CPU醫藥非主流事業群、基因,基因……、PPI品藥智庫、藥物研發實時講座、醫療產業資源、棗莊醫生交流群、樂藥網醫藥行業交流群、來自細胞行業的你、北醫縱橫~醫生專屬交流、威斯騰創新精英聯盟、藥脈通—藥械人脈圈、《中國健康醫療投資》、藥學進展—生物製藥抗體藥物專題……

如果您是醫健行業微信群群主,想讓群友們聽到業界大佬的分享,並與之交流,那麼歡迎加入火石群主盟。(加微信私聊即可喔:huoshi2015)

相關焦點

  • 中國需加強抗體藥物專利海外布局
    近日,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和美國化學文摘社在上海聯合發布生物製藥領域兩大全球科技趨勢報告:《生物製藥研發態勢分析報告》和《抗體藥物研發態勢分析報告》。報告認為,生物製藥及抗體藥物的基礎研究與技術應用均在快速發展之中,但居主導地位的仍是美國、日本、英國和德國等發達國家。
  • 全球抗體藥物研發進展對中國的啟示
    6月22日,第三屆中國生物製藥峰會暨精準醫療發展論壇上,來自湯森路透的周峰博士,為我們帶來了《全球抗體藥物研發進展對中國的啟示全球的生物藥,尤其單抗藥,普遍呈現非常好的趨勢,僅2014年,美國FDA就批准了40多個單抗藥物,2004年-2013年十年中,抗體藥在全球範圍內的增長趨勢為23%-24%,2014年十大暢銷藥中,生物藥佔了7個,其中6個是抗體藥,凸顯了抗體藥物的強勁趨勢。
  • 63個已上市抗體藥物和14個融合蛋白藥物全景報告
    收錄中國上市的抗體/融合蛋白新藥,如泰欣生、朗沐。不包括國內的Biosimilar、Bio-copy。近年來,抗體藥物的研發熱潮已經進入收穫期,抗體新藥獲批呈現井噴趨勢。2016年,FDA共批准了10個抗體藥物:其中有7個抗體新藥、3個抗體類似藥。由於2016年是抗體類似藥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抗體藥物的市場格局也將發生深刻變化,這裡一併討論。
  • 未來十年如何面向國際,布局中國抗體藥物研發?
    要聞 未來十年如何面向國際,布局中國抗體藥物研發?藥渡經緯信息科技創始人、董事長CEO李靖博士在「2020深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做了《未來十年如何面向國際進行中國抗體藥物研發的布局》的報告。抗體藥物發展概覽最近,藥渡做了大量的工作來梳理抗體藥物全球的發展趨勢和中國的研發情況。
  • 中國規模最大的單克隆抗體生產線即將投產
    在2016三生製藥集團媒體開放日活動上,三生製藥集團董事長婁競博士表示,緊隨生物製藥產業發展大勢,三生製藥致力於成為國際領先的中國生物製藥公司,公司以科技創新與國際化雙引擎為驅動,堅持為患者提供高品質的藥品,治療疾病,改善生存質量;3萬升生產線建成後將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單克隆抗體生產線,也是從細胞系、培養基、原液到製劑(多種劑型和規格)的全球最完整生產線之一,必將極大提升三生製藥在製藥行業的市場競爭力
  • 2020年中國抗體藥物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抗體藥物包括單克隆抗體(亦稱為裸單克隆抗體)、雙特異性抗體及抗體藥物偶聯物(ADC,亦稱為偶聯的單克隆抗體)。抗體藥物為最大的治療用生物製劑類別,通常在癌症治療中顯示出較化療及放療等傳統療法更明顯的療效及更低毒性。
  • 《2019中國抗體藥物產業投資價值及百強企業研究》發布!
    投融資案例分析投資機會分析投資邏輯第5章 市場預測及賽迪建議市場預測賽迪建議近日,賽迪顧問發布了《2019中國抗體藥物產業投資價值及百強企業研究 》,在對抗體藥物發展現狀深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抗體藥物領域投資價值指標體系和評選辦法
  • 2020年中國抗體藥物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分析(圖)
    原標題:2020年中國抗體藥物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分析(圖)   抗體藥物包括單克隆抗體(亦稱為裸單克隆抗體)、雙特異性抗體及抗體藥物偶聯物(ADC,亦稱為偶聯的單克隆抗體
  • 聚焦單克隆抗體藥物技術瓶頸
    1.抗體藥物靶標篩選傳統抗體藥物研發的方法是在單個基因、單個蛋白及單個抗體水平上研發,首先需要經過許多年的時間研究這個基因和及其編碼蛋白的功能,確認是否能夠將這個基因及其編碼蛋白作為抗體藥物靶標來研發抗體藥物。這種方法的缺點主要在於:所獲得的抗體藥物靶標的數量極其有限,並且這些靶標都是十多年前就已發現的;歷時長,一般需要十到二十年的時間。
  • 2020值得關注的抗體藥物|抗體|藥物|tanezumab|幹擾素
    前言截至2019年11月,共有5種新抗體治療藥物(romosozumab,risankizumab,polatuzumab vedotin,brolucizumab和crizanlizumab)已在美國或歐盟獲得首次批准,有13種新抗體治療藥物正在接受審查,這些新抗體藥物代表了治療性抗體的主要市場。
  • 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發及市場現狀
    其中人源化單克隆抗體藥物的上市數量最多,約佔單克隆抗體藥物上市總數的 37.6% ;新型單克隆抗體中小分子抗體的上市數量最多,佔單克隆抗體藥物上市總數的9.8%。目前,單克隆抗體藥物的生物學功能主要體現在抑制腫瘤生存的關鍵分子、激活針對腫瘤的免疫固有性和適應性、抗體偶聯細胞毒 藥物三個方面。
  • 2019年國內抗體藥物市場和臨床研究現狀
    作者:彭夢娟抗體藥物已經成為治療腫瘤的重要產品。國內各大藥企也將抗體藥物作為研發重點,也是藥企開拓市場的明星產品。本文主要分析了國內抗體藥物的市場潛力和熱門靶點抗體藥物的研發進展。
  • 聚焦抗體研發新思路新發現——2018新型抗體藥物論壇
    抗體工程等新技術的應用將抗體藥物研髮帶入了新的發展空間。目前人們通過對抗體結構的改造,發展出了抗體藥物研發的一些新方向,如抗體偶聯物、雙特異性抗體、單域抗體(又稱納米抗體)等新型抗體。多個新型抗體藥物已經在歐美同期註冊或開展臨床。
  • 第941期·特應性皮炎之抗體類藥物突圍戰
    本次沙龍攫取主講人的項目經驗,以特應性皮炎為切口,縱觀抗體藥市場,講解清晰而詳細。沙龍主題為:特應性皮炎之抗體類藥物突圍戰。而在特應性皮炎行業現狀板塊,也細分為:全球皮膚疾病藥物市場規模、全球特異性皮炎藥物市場規模、全球特異性皮炎在研生物藥研究進展三小塊。關於皮膚疾病藥物市場規模,我們的關鍵詞是「進步空間」。2018年,全球皮膚疾病用藥市場規模達294億美元,相比之下,國內規模僅77.8億元。
  • 新型抗體藥物:中國生物藥產業的未來力量——價值、版圖與開發策略...
    已上市的抗體藥物涉及到腫瘤、免疫相關疾病,另外還有神經、呼吸、代謝、骨疾病等眾多領域,為人類疾病的治療提供了豐富的產品和策略,顯現出了巨大的社會效益。2016年全球抗體藥物銷售額已經突破1000億美元(含Fc融合蛋白),在臨床及商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單克隆抗體技術與藥物的專利淺析
    單克隆抗體是目前發展最快的治療性生物大分子藥物,得益於其在癌症、風溼性關節炎、傳染病、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等方面的顯著療效,單抗藥的市場快速增長。本文就已經上市的抗體藥物相關專利情況及這些上市藥物的技術專利情況做以下總結。
  • 醫藥生物之抗體偶聯藥物ADC專題報告
    截至 2020 年 Q1,全球處於活躍狀態的 ADC 藥物共 311 個。臨床二期和三期的研發管線有 33 個。ADC 研發地域分布較為集中,研發速度上中國僅次於美國。從地域分布來看,美國有 139 個 ADC 藥物研發產品,中國緊隨美國的研發速度,有 ADC 研發項目 42個。
  • 全球抗腫瘤抗體藥物概況
    抗體類藥物在腫瘤領域可謂大放異彩,臨床應用最多的領域即為癌症,其次為自身免疫病,以及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應等 [1] 。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看看目前全球主流醫藥市場上的抗腫瘤抗體藥物有哪些?
  •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主任封衛毅:抗體與抗體類藥物
    藥師有話說|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主任封衛毅:抗體與抗體類藥物 2020-08-20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盤點:FDA批准的抗體藥物
    盤點:FDA批准的抗體藥物 來源:創藥網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7-02   今日/總瀏覽:1/7450